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生物.docx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生物.docx(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上海卷 )生物 一、选择题 (共 60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当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时,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散热方式是 ( ) A.蒸发 B.传导 C.辐射 D.对流 解析: 1、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另外还有其他排泄器官 (如肾 )借排泄活动散发少部分热量 。 2、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不显性蒸发和发汗 )。 3、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时,可借辐射、传导、对流和不显性蒸发散热;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可借蒸发散热 。 答案 : A 2.原核生物都具有的结构是 ( ) A.质膜和核膜 B.线粒体和核膜
2、C.质膜和核搪体 D.线粒体和核糖体 解析 : 原核细胞无核膜,也无线粒体; A、 B、 D 错误。 答案: C 3.细菌共有的特征是 ( )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具有细胞结构 属于二倍体 能寄生 A. B. C. D. 解析 : 细菌无染色体, 错误;细菌营寄生的为异养,有的为自养,如消化细菌, 错误。细菌为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看到;答案选 A。 答案: A 4.若在低倍显微镜下用目镜侧微尺测量细胞长径 (如图 1),则转换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图像是 ( ) A.图 A B.图 B C.图 C D.图 D 2 解析 : A 图看不到目镜测微尺; A 错误。高倍镜下细胞放大
3、倍数增大,而 B 图细胞比低倍镜下还小; B 错误。低倍镜下保卫细胞没再视野的中央,应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因此在高倍物镜下保卫细胞等基本位于视野的中央; C 正确。 D 的测量与低倍镜下的不符; D错误。 答案: C 5.将血液中胆固醇运送到全身组织的主要脂蛋白是 ( ) A.乳糜微粒 B.低密度脂蛋白 C.高密度脂蛋白 D.极低密度脂蛋白 解析 : 低密度脂蛋白携带胆固醇,并将其通过血液运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一旦低密度脂蛋白与受体结合,并进入细胞后,被传送到溶酶体,在溶酶体内蛋白质被降解,胆固醇被释放出来被细胞利用;答案选 B。 答案: B 6.图 2 显示物质 P 和 Q 跨膜出
4、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物质 P 可能是氧气 B.物质 Q 一定是水分子 C.物质 P 和 Q 出细胞都需要载体 D.物质 P 和 Q 出细胞未必都捎耗能量 解析: A、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即图中物质 Q, A 错误; B、水分子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可用物质 Q 表示,但物质 Q 不一定是水, B错误; C、物质 P 出细胞需要载体,物质 Q 出细胞是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而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 C 错误; D、物质 P 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到高浓度,表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物质Q 的运输方向是高浓度到低浓度,可表示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 D 正确 。 答
5、案 : D 7.利用枯草杆菌生产分泌性中性蛋白酶,以下符合该酶分离纯化的正确流程是 ( ) 制成酶制剂 发酵液过滤 冷冻干燥 层析法提纯蛋白酶 A. B. C. D. 解析 : 酶的分离、纯化流程为:用物理、化学或酶法破碎细胞 过滤获滤液 改变 pH 或加入硫酸铵使酶蛋白沉淀 通过层析提纯酶蛋白 通过;冷冻干燥结晶酶蛋白 酶制剂。由于题中要分离纯化的中性蛋白质酶属于枯草杆菌产生的分泌物,因此不需要破碎细胞这一步了;答案选 B。 3 答案: B 8.丁型肝炎病毒 (HDV)感染肝细胞后,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 (HBV)辅助下才能复制。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 A.抑制 HBV 一定能抑制 HDV
6、B.HDV 的感染会促进 HBV 的感染 C.血清中检测出 HDV 抗原不一定能测出 HBV 抗原 D.血清中检测出 HBV 抗原则一定能测出 HDV 抗原 解析: 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没有乙型肝炎病毒的协助,丁型肝炎病毒是不能复制的,即抑制 HBV 一定能抑制 HDV, A 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得知 HDV 对 HBV 的影响, B 错误; CD、血液中能不能检测出 HDV、 HBV 抗原,要看是否有这两种病毒的感染,且根据题干信息只能看出对复制的影响, CD 错误 。 答案 : A 9.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 a、 b、 c 处分别贴浸有不同抗生素 (浓度相同
7、)的无菌滤纸片, d 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培养后的结果如图 3。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 A.a 处抑菌效果小于 b 处 B.b 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 C.c 处抗生素无效 D.d 为对照 解析 : 透明圈大的抑菌效果好,透明圈小的抑菌效果弱。 d 为空白对照,与 d 处的比较可说明 a 处抑菌效果大于 b 处; A 错误。 B 处透明圈不规则,可说明 b 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 B正确。 C 处的与 d 处相同,说明 c 处抗生素无效; C 正确。 答案: A 10.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交感神经占优势,代谢增强,血压升高 B.交感神经占优势,血糖降低,胃肠蠕动减
8、慢 C.副交感神经占优势,呼吸减慢,血流量增加 D.副交感神经占优势,代谢降低,胃肠蠕动加快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可以增进胃肠的活动,所以胃肠蠕动加快;可以促进肝糖原的形成,则细胞代谢减慢 。 答案 : D 11.葡萄糖的无氧分解过程中,选项中各产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酒精 CO2 4 H2O ATP 乳酸 H 丙酮酸 A. B. C. D. 解析 : 葡萄糖无氧分解过程中,先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产生少量的 ATP,接着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即在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生成丙酮酸、 ATP,无氧呼吸
9、第二阶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葡萄糖的无氧分解过程中,选项中各产物出现的先后顺或 ,答案选 C。 答案: C 12.气味会导致鼻孔气体吸入量变化,但与声音无关 (如图 4)。研究显示即使在人睡眠过程中,多次给予诸如狗叫声 愉悦气味或猫叫声 厌恶气味强化后,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在醒来后依然存在。下列组合中最能证明声音和气体吸入量间建立条件反应的是 ( ) A. B. C. D. 解析 : 对比说明吸收愉悦气体或厌恶气体的量只与强化刺激的声音有关,而与其它动物叫声无关由此可说明声音和气体吸入量间建立了条件反应。 答案: C 13.下列关于感受器及其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感受器对不同感觉
10、信息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 B.视网膜中视锥细胞获取光亮信息并转换成神经冲动 C.蝰蛇颊窝、人温度感受器以及昆虫触角都属于物理感受器 D.感受器的功能是将各种不同的感觉信息转换为神经冲动并产生感觉 解析: A、感受器对不同感觉信息具有选择性, A 正确; B、视网膜中感光细胞 (视杆细胞 )获取光亮信息并转换成神经冲动, B 错误; 5 C、蝰蛇颊窝、人温度感受器都属于物理感受器,而昆虫触角属于化学感受器, C 错误; D、感受器可以把受到的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并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感觉, D 错误 。 答案 : A 14.下列细胞中,其无氧呼吸过程会以乳酸为主要产物的是 ( ) A.密闭塑料袋中苹果
11、的细胞 B.用于制作酒精的酵母菌 C.剧烈奔跑时的马骨骼肌细胞 D.浇水过多的青菜根部细胞 解析 : 苹果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A 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B 错误。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 C 正确。浇水过多的青菜根部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主要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D 错误。 答案: C 15.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 30%蔗糖溶液中数分钟后,用清水引流,重复多次,则在此过程中图 5 所示细胞中 ( ) A.区域扩大,区域紫色变浅 B.区域缩小,区域紫色加深 C.区域扩大,区域紫色不变 D.区域缩小,区域紫色变浅 解析 :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用清水引流,使其处
12、于清水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所以图示中区域缩小,区域紫色变浅;答案选D。 答案: D 16.植物顶芽分生组织特有的功能是 ( ) A.进行光合作用 B.向光弯曲生长 C.类似动物干细胞 D.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解析 : 顶芽分生组织细胞色素含量少,进行光合作用不是其特有的 功能;向光弯曲生长主要指茎;顶芽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分化能力,胚胎干细胞也有很强的分裂、分化能力;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主要依靠根;综上分析答案选 C。 答案: C 17.B 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 B 细胞; T 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直接参与消灭抗原细胞或病原
13、体。这两大类淋巴细胞被抗原激活的机理是 ( ) A.淋巴细胞对抗原分子或病原体的吞噬行为 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识别 C.淋巴细胞膜与糖脂类抗原分子之间的融合作用 D.B 细胞抗体或 T 细胞淋巴因子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结合 6 解析: A、淋巴细胞可以识别抗原或病原体,但是不能吞噬抗原分子或病原体, A 错误; 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识别作用, B 正确; C、抗原与抗体应该是特异性结合,而不是融合, C 错误; D、抗体与抗原能特异性结合,而淋巴因子不能, D 错误 。 答案 : B 18.若 N 个双链 DNA 分子在第 i 轮复制结束后,某一复制产物分子一
14、条链上的某个 C 突变为T,这样在随后的各轮复制结束时,突变位点为 AT 碱基对的双链 DNA 分子数与总 DNA 分子数的比例始终为 ( ) A. B. C. D. 解析 : N 个 DNA 分子第 i 轮复制结束后,得到的 DNA 分子数为 N*2i,在此基础上复制一次得到的 DNA 分子的总数为 Nx2i+1,其中以变异的 DNA 分子为模板复制一次,得到一个 DNA 分子和一个正常的的 DNA 分子,由此可推知突变位点为 AT 碱基对的双链 DNA 分子数与总 DNA 分子数的比例 =1/(Nx2i+1),若再复制两次,得到的变异的 DNA分子为 2,总 DNA 分子数为 Nx2i+2
15、,则比例为 2/(Nx2i+2)=1/(Nx2i+1),因此可推知答案选 C。 答案: C 19.在双螺旋 DNA 模型搭建实验中,使用代表氢键的订书钉将代表四种碱基的塑料片连为一体,为了逼真起见, A 与 T 之间以及 C 与 G 之间最好分别钉 ( ) A.2 和 2 个钉 B.2 和 3 个钉 C.3 和 2 个钉 D.3 和 3 个钉 解析 : A 与 T 之间形成 2 个氢键, G 与 C 之间形成 3 个氢键。由此可推知 A与 T 之间最好钉两个图钉, C 与 G 之间最好钉 3 个图钉;答案选 B。 答案: B 20.A、 B 型血友病分别由于凝血因子 (VIII 和 IX)缺失
16、导致。图 6 显示了两种凝血因子基因和红绿色 盲基因在 X染色体上的位点。一对健康夫妇 (他们的双亲均正常 )生育了四个儿子:一个患有色盲和血友病,一个患有血友病,一个患有色盲,一个正常。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母亲体细胞中 X 染色体上基因位点最可能是 ( ) 7 A.图 A B.图 B C.图 C D.图 D 解析 : 儿子的 X 染色体均来自母亲,正常儿子的 X 染色体上即不 含色盲基因也不含血友病基因,即含有的是正常基因,由于用深色方块表示正常基因,因此可推断母亲的其中的一条X 染色体的相应的三个基因位点均为深色。依据 A、 B 型血友病分别由于凝血因子 (和 IX)缺失导致,可知患色盲和
17、血友病的儿子的 X 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但可能缺失某凝血因子基因导致,从图示看红绿色盲基因和凝血因子 VIII 相距比较近,缺失的话很可能会影响到色盲基因,由此可推知很可能是凝血因子 IX 缺失导致。综合上述分析答案选 A。 答案: A 21.从新鲜的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色素,发现提取液明显偏黄绿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加入的石英砂太多 B.没有加入碳酸钙 C.用脱脂棉过滤不彻底 D.一次加入过多无水乙醇 解析: A、提取色素时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充分,加入的石英砂太多不会导致叶片偏黄, A 错误; B、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保护色素,因为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不稳定,容易被破坏,所以没有
18、加入碳酸钙会导致提取液明显偏黄绿色, B 正确; C、用脱脂棉过滤不彻底不影响叶绿素的含量, C 错误; D、提取时无水乙醇加得太多,会使提取到的色素溶液降低,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较浅, D错误 。 答案 : B 22.图 7 显示成纤维细胞在调控过程中的定向转化,其中,、分别表示 ( ) A.分裂、分化、去分化 B.分裂、转分化、分化 C.分裂、去分化、转分化 D.分化、去分化、转分化 解析 : 由图示可知通过 过程使得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可判断 为细胞分裂。通过 过程使得成纤维细胞变为干细胞,成纤维化细胞的分裂能力低于干细胞,由此可判断 为去分化。通过 过程使得干细胞变为神经 细胞,结合图中
19、神经细胞到血细胞可判断 为转分化;答案选 C。 8 答案: C 23.有关“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不去掉脑,将观察不到搔扒反射 B.该实验表明脊髓可以不依赖于大脑调节一些生理活动 C.环割并去掉脚趾皮肤的目的是让搔扒反射现象更加明显 D.由于蛙腹部和脚趾尖都有感受器,刺激两处都会出现搔扒反射 解析: A、搔扒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去掉脑的目的是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但是有脑存在是可以产生少部分社的搔扒反射, A 错误; B、“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脊髓是反射的低级中枢,可以不依赖于大脑调节一些生理活动, B 正确; C、在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中,
20、环割脚趾皮肤的目的是检验感受器是否是反射弧的必要环节, C 错误; D、蛙腹部和脚趾尖都有感受器,都是感受器的种类不同,产生的反射也不同, D 错误 。 答案 : B 24.植物根部有向着背光侧生长的特性。将萌发中的幼苗呈水平状用细线悬挂在只能获得单向光照的盒中气培 (空气湿度完全满足幼苗的生长需要 ),装置如图 8 所示。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方向最可能是 ( ) A.图 A B.图 B C.图 C D.图 D 解析 : 由图示可知植物的茎向光,而根背光,由 植物根部有向着背光侧生长的特性;又由于根和茎均受重力影响,在重力刺激下茎背重力生长,根向重力生长。综合分析可知根斜向下生长,茎斜向上生
21、长;答案选 B。 答案: B 25.Sxl 基因的表达是果蝇胚胎向雌性方向发育的必要条件,仅在含两条 X 染色体的受精卵中表达。因而,失去 Y 染色体的果蝇呈 ( ) A.可育雌性 B.不育雄性 C.可育雄性 D.不育雌性 解析 : 失去 Y 染色的果蝇,其体细胞中只含有 1条 X 染色体,结合题中信息“ Sxl 基因的表达是果蝇胚胎向雌性方向发育的必要条件,仅在含两条 X 染色体的受精卵中表达”,可推知失去 Y 染色体的果蝇为不育雄性; B 正确。 答案: B 26.早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 5mm,
22、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 2mm。花长为 9 24mm 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 A.1/16 B.2/16 C.5/16 D.6/16 解析: 根据题意花长为 24mm 的个体中应该有 (24-12) 3=4 个显性基因,基因型可能是 AABBcc 或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 以 AaBbCC 为例,其自交后代含有 4 个显性基因的比例为 。 答案 : D 27.图 9 显示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及其智障儿子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 (不考虑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任何情况下造成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上海卷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