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历史.docx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历史.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历史 第 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 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 ( ) A.克己复礼 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 战国中后期 ”、“ 最能体现 ”,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只有 B 项符合题干“ 最能体现 的思想领域出现融合”的要求。其余 ACD 三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B。 答案
2、: B 2.“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隶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 ” 这段话意在指出 (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归纳、概括,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不同时期对中书、尚书令权力的描述“西汉为少府属官”“东汉隶属少府”“魏晋以来”“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可知,题干材料的核心,即在强调中书、尚书令地位的不断提高。 AB 两项具有片面性,排除; D 项属于无关项。综
3、上 ,故 本题正确答案选 C。 答案: C 3.“ 词 ” 在两宋的发展胜过 “ 诗 ” ,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 ) 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对仗工 稳 ,句式齐 整 ,适于言志和述怀 能和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A. B. C.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分析、判断,可知: 项“对仗工稳,句式齐整” 明显错误 ,故,排除含有的选项 。 进一步可知,均符合宋词史实。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C。 答案: C 4.1893 年,驻外公使薛福
4、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物者,殆鲜有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 ( ) 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 C.立宪 思想传播的困境 D.洋务人才的匮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你叫、 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 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物者,殆鲜有其人 ”,即可知材料内容的核心意思,即体现“洋务人才的匮乏”。 A 项“中外交涉”, B 项“顽固派 的抵制 ”, C 项“ 立宪思想 ”无从体现。故正确答案选 D。 答
5、案: D 5.图 1 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的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 (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 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辛丑条约签订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图片中 的“ 美国国旗 ”、“使馆”、“外国兵”, 即 可以判断这次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ABC 三项的时间与图片描述时期不一致,均不正确,排除。故,本题 正确 答案选 D。 答案: D 6.1919 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
6、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 )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新潮杂志 主要撰稿人 ” 、 “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等, 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A项明显不正确; CD 的“国人尚未”、“决定时人”,题干材料无从体现出,带有夸大性,排除。 B 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B。 答案: B 7.1935 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
7、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 ) 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 B. C. D. 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准确的能力。 根据题干 时间“ 1935 年”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可知: 项“ 消除 了”与 项“ 遏制 了”, 均不符合史实 ,排除 。 进一步可知, 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 A。 解析: 8.1978 年 5 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
8、听到赞誉 声 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 “ 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 ” ,转而安排 “ 后事 ” :“ 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 ” 上述材料表面当时 ( ) A.社会舆论呈 “ 百花齐放 ” 之势 B.“ 左 ” 倾束缚亟待提高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 两个凡是 ” 名存实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 关键信息“ 1978 年 5 月 ”、“ 在听到赞誉 声 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 ”等 ,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AD 两项属于
9、无关项; C 项,此时 十一届三中全会 还没有召开。进一步可知, B 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 B。 答案: B 9.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 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 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结合罗马法相关史实,即可直接判断得出 D 项不正确。进一步可知, ABC 三项均表述客观,符合十二铜表法时期史实。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 D。 答案: D 10.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
10、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 ,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 )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 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AB 两项 不相关 ,排除 ; C 项“经济发展”外延过大,“对立”也不准确。进一步可知,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四川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