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测试(二)历史卷.doc
《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测试(二)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测试(二)历史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测试(二)历史卷 选择题 欧洲关于中国的最早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7世纪的一首叙事长诗阿里玛斯贝亚中所提到的远东希伯波里安人。这些 “希伯波里安人 ”可能生活在 A商朝 B西周 C东周 D秦朝 答案: C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答案: A “劳动者把他们自己分成什么宁波帮,广东帮,江北
2、帮等等是不行的。这是把自己分裂的办法,怎样能拿着这种团体来和资本家奋斗呢?我们只有把一个产业底下的劳动者,不分地域、不分男女老少,都组织起来,做成一个产业组合。 ”这种主张最早可能出现在 A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答案: A 某论著的目录为: “议会之母 ”、 “驴象之争 ”、 “一票共和 ”、 “国家干预 ”、“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 ”。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B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C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答案: C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到某种治史方法是说, “其治史,乃以社会形态为
3、躯壳,以阶级斗争为灵魂。所论厥为自秦以来,中国社会形态之阶段分别。 ”这种治史方法是 A唯物史观 B文明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 答案: A “我是南宁邵佳,真正革命到达路。 走上马路连冲锋,反贼全部都失败。心在革命不在家,谁知龙岩带了花。 总要共产到成功,我辈青年把田分。 ”诗中描述情形应发生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工农武装割据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 C 一位年轻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 “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
4、太适应。 ”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位年轻旅行者最可能来自 A东德 B英国 C俄罗斯 D朝鲜 答案: A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位中国诗人写道: “彩霞里伊水似飞舞,白云中洛河似龙腾,看茫茫绿树大海,排排烟筒森林。 ”这反映了 A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追求工业化的发展目标 D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现实 答案: C 中国工程院于 1994年成立。据统计,首批院士 96人中留学归国的有 46名,占总数的 48%; 1999年 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 “两弹一星 ”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23名是归国学者。这最能说明 A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中国实行全
5、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C留学教育为中国现代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D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案: C 美国经济对比表 对表中信息分析错误的是 A欧洲各国实行经济联合,发挥整体优势 B美国忙于越南战争,经济发展缓慢 C欧洲各国放弃了依靠美国的外交政策 D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答案: C 有种由技术驱动的唱片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以前那种纯粹的 “民族 ”音乐。相反,正是音乐的种种特殊品质 一种不受国家边界束缚的文化形式、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流动、社会身份与个体身份最为强烈的情感经验来源 是唱片工业起步时不必按照国家的边界进行组织和管理。(选自詹姆斯 库兰大众媒介与社会)对这段文字
6、的含义表述最合适的是 A音乐具有超越国界的特质 B唱片工业是音乐全球化的本质 C国家边界在文化交流中不再存在 D全球化中的音乐保持了民族特色 答案: D “古代希腊的经济史研究在这 100年的争论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史料的基础扩大了,碑铭、考古与文献等史料,新的理论与方法被综合运用于历史研究之中,不仅工商业的研究继续受到重视,而且农业、土地制度、信用、交通、奴隶制等都得到研究,一些老问题被从新的角度加以解释。 ”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经济史研究的地位取代政治史 B关于古希腊经济争论无休止 C学者史观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 D经济史研究方法和领域拓宽 答案: D “清军工程第八营二排长陶启胜查
7、铺至第五棚时,惊见该棚正目(班长)金兆龙荷枪实弹,欲夺其枪。金见事败,疾呼曰: 众同志再不动手更待何时! 中一会员程定国持枪开击,陶带伤逃死于家。于是人声沸腾,枪弹如雨。 ”以上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武汉战役 答案: B 1907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指出: “国内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 革命的客观历史任务还没有解决。 ”文中 “革命的客观历史任务 ”是 A反帝反封建 B反对外来侵略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答案: D 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
8、,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法律至上原则 B人文主义精神 C自由公正意识 D天赋人权思想 答案: B 公元 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传播。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A活字印刷术 B造纸术 C火药与火器 D指南针 答案: B 宋人陈亮说: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 ”其主要观点是 A重农抑商 B重商抑农 C农商互补 D农商皆本 答案: C 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
9、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A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 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认为古代文学是我国文学的顶峰 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答案: B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达芬奇蒙娜丽莎是东西方绘画的杰作,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A社会思潮变化 B商品经济发展 C传统文化影响 D社会上层倡导 答案: B 王夫之是清朝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猛烈抨击 “孤秦 ”“陋宋 ”。这一思想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B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C抨击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 D提出了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 答案: C
10、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 “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据此判断以下关于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把信仰本身树立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开始人自己同上帝直接对话 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答案: D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以后,在世界的另一地区也发生了革命,政治家埃德蒙 伯克曾这样评价说: “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
11、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类型的新国家。 ”材料中 “新的类型的新国家 ”指 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共和的国家 B摆脱罗马天主教会控制的国家 C将启蒙思想家主张变为现实的国家 D将代议制政体变成现实的国家 答案: A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钱乘旦教授认为: “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 直到 1870年后 ,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 ”这段阐述中凸显了 A革命的风暴到此结束 B资产阶级共和派完全掌握了政权 C各政治派别认同了宪法的价值 D经济发展直接导致政权突变 答案: C 复兴之路 千年变局中记载: “
12、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 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 “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 “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这种荒谬认识源于 A重农抑商政策 B君主专制统治 C天朝上国思想 D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 D 阅读欧美 1819 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阻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
13、断完善 答案: C 综合题 ( 8分)【探索历史的奥秘】 长期以来,夏王朝的建立被看作是华夏民族告别史前孩提时代的成人礼,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对于夏朝的存在,史学界却有学者提出质疑。 材料一 史记 夏本记引竹书纪年(战国时魏国史书)云: “太康居斟 ;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斟 在洛河一带) 材料二 1959年,中国考古研究 所在洛阳辖区偃师二里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二里头一带是一座大型都城遗址,定名为 “二里头文化 ”。经碳 14测定,其绝对年代相当于夏代,距今有 4000 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遗址。 考古学家认定,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代都城遗址,即夏都斟 的所在地。
14、材料三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 里阿诺斯认为:(中国)第一个王朝为商朝(公元前 1523-前 1028 年),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 继商之后是周朝。 请问答: ( 1)根据材料一 、二,史学界为什么质疑夏朝存在?( 2分)其论证的依据是什么?( 2分) ( 2)材料三认为商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2分)试分析其依据的史料价值。( 2分) 答案:( 1)虽然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但缺乏能直接印证夏朝历史的文字证据。( 2分) 材料一中的史记和它所引用的竹书纪年都是文献资料,而且是间接的文献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海南省 海口市 高考 调研 测试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