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11月月考历史卷.doc
《2011届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11月月考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11月月考历史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 11月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诗经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关于周人的 “维新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 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 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A B C D 答案: C 智者运动被看作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下列有关智者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谓的 “智者 ”是指古希腊那些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B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有可能导致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C他们主张追求功利,反对空谈真理 D他们开始关注人的主体意识,但不否认绝对权威的存在 答案: D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曾这样描述到: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
2、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 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薄伽丘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 B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 C体现了人类的理性是自然赋予的 D品德是判定人类贵贱的标准 答案: C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 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 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 “高明 ”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答案: D “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西洋人在
3、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C 有人说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以下最能反映 “中世纪的衰落 ”的根本表现是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B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 C美洲的发现冲击了西欧教会的威信 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答案: B 下表反映 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国家 数量(艘) 15001599 年 16001700 年 1701180
4、0 年 葡萄牙 705 371 196 荷兰 65 1770 2950 英格兰 811 1865 欧洲合计 770 3161 6661 安格森麦迪生:世界经济千年史 A 16世纪后来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 “海上的马车夫 ” B 17到 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C 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 D 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 答案: D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 “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 (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
5、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 ”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答案: B 1718 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 中间阶级 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答案: C 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 19世纪的西欧, “父母 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 ”。同时, “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
6、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 ”, “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 ”这反映了: 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 B C D 答案: A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 “世界工厂 ”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答案: A 观察下表: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个) 78000 272000 产量(吨)
7、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该表所反映的 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答案: B 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 答案: B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对 “理性 ”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
8、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答案: C 明史记载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宦官的矛盾激化 D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答案: A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 “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 政府 于 王室 之下,真不免为独裁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 ”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明朝废宰
9、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C明朝以前的中国社会并非专制社会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答案: C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 “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 “九秋风 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 A B C D 答案: D 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 (注:篮儿 竹篮,杭州方言喜在词后加 “儿 ”字。)这段材料反
10、映出明清时期 A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官府对杭城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 D杭城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 答案: D 某思想家曾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又说: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 “仁 ”和 “礼 ”的学说 B庄子 “齐物 ”的自由精神 C老子 “小国寡民 ”的思想 D墨子 “节用 ”、 “兼爱 ”的主张 答案: C 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下图所示 “车 ”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 A逐渐形象化 B逐渐多样化 C逐渐简约化 D逐渐国际化 答案: C 元代
11、杂剧兴盛,作家众多,名剧迭出。下列关于元杂剧的描述,错误的是 A杂剧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故又被称为北曲 B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是杂剧的代表作品 C杂剧的固定演出场所被称为 “勾栏 ” D杂剧的发展受到了市民阶层的欢迎,但却遭到了统治阶级的排斥 答案: D 恩格斯曾说: “(希腊人)无所不包的才能与活动,给他们保证了在人类发展史上为其他民族所不能企及的地位。 ”下列因素中不能说明希腊为 “其他民族无法企及 ”的是 A城邦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公共政治事务 B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贸易活动频繁 C拥有史诗、戏剧、哲学等世界文化珍品 D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 答案: D 公元前 399年,雅典民主
12、法庭以不敬神和腐化青年的罪名判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他本可以通过承认错误,避免极刑,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雅典民主的形式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滥用 B苏格拉底之死意味着希腊人违背了法治原则 C苏格拉底的 “不敬神 ”源于他的哲学观念 “ 认识你自己 ” D表明了苏格拉底对思想自由的追求 答案: B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应该是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数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浙江省 杭州 外国语学校 11 月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