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联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联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联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联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外光谱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紫外光谱仪和元素分析仪都是用于测定有机物结构的现代仪器 B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为了降低氧化铝的熔点,在实际生产中,向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 C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D雾霾天气首要污染物为 PM2 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 5微米的颗粒物), PM2 5在空气中一定形成气溶胶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元素分析仪不能用于测定有机物结构,错误; B、工业上采用电解
2、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为了降低氧化铝的熔化温度而不是熔点,在实际生产中,向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错误; C、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正确; 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 1100nm 之间, PM2 5中只有粒子直径介于 1100nm 之间的粒子在空气中才能形成气溶胶,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常识。 下列说正确的是 【已知: HClO的 Ka=3.0l0-8; H2CO3的 Ka1= 4.3l0-7, Ka2=5.6l0-11;Ksp(BaSO4)= 1.1 10-10; Ksp(BaCO3)= 5.1 10-9】 A相同
3、条件下, pH相同的 NaClO和 Na2C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前者小于后者 B常温下,将 CH3COONa溶液和稀盐酸混合至溶液 pH 7时: c(Na )c(CH3COO-)c(Cl-) c(CH3COOH)c(H ) c(OH-) C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溶液变浑浊,由此证明了 NaHCO3溶解度比 Na2CO3小 D氯碱工业使用的食盐水需先除去其中的 Ca2+、 Mg2+、 SO42-等杂质。除杂时,粗盐水中可先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后,再加入过量的Na2CO3和 NaOH,充分反应后滤去沉淀,所得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 SO42- 答案:
4、D 试题分析: A、根据题意知,酸性: HClO HCO3-,酸性越弱,则同物质的量浓度 NaClO和 Na2CO3溶液的碱性:前者弱于后者,则 pH相同的 NaClO和Na2C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前者大于后者,错误; B、 CH3COONa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电荷守恒为: c( Na+) +c( H+) =c( CH3COO-) +c( Cl-) +( OH-), pH=7,则 c( H+) =c( OH-),所以 c( Na+) =c( CH3COO-) +c( Cl-),由物料守恒可知 c( Na+) =c( CH3COO-) +c( CH3COOH),所以 c( Cl-)=c(
5、CH3COOH),错误; C、 Na2CO3与 CO2反应消耗水,使溶剂的质量减少,而且反应生成 NaHCO3, NaHCO3质量增大,所以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溶液变浑浊,不能说明 NaHCO3溶解度比 Na2CO3小,错误; D、氯碱工业使用的食盐水需先除去其中的 Ca2+、 Mg2+、 SO42-等杂质。除杂时,粗盐水中可先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除去 SO42-,至沉淀不再产生后,再加入过量的 Na2CO3,除去 Ca2+和 Ba2+,再加 NaOH除去 Mg2+,充分反应后滤去沉淀;由于 BaSO4和 BaCO3的 Ksp相差不大,当溶液中存在大量 CO3
6、2-时,发生 BaSO4( s)+CO32- ( aq) =BaCO3( s) +SO42- ( aq), BaSO4( s)会部分转化为 BaCO3( s),所以所得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 SO42-,正确。 考点: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和盐类的水解、溶液中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应用、碳酸钠越碳酸氢钠的转化、沉淀转化原理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 , 有机物 (CH3)2CHCH(CH2CH3)(CH2CH2CH3)的名称是: 2-甲基 -3-丙基戊烷 B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某蔗糖酯可以由蔗糖与硬脂酸乙酯合成,反应如下: 该蔗糖酯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能得到三种有机产物 D荧
7、光黄的结构简式为 ,其分子式为 C20H12O5,理论上 1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 2molNaOH,并能与 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按系统命名法 , 有机物 (CH3)2CHCH(CH2CH3)(CH2CH2CH3)的名称是: 2-甲基 -3-乙基己烷,错误; B、 分子中含有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错误; C、由题给信息知,该蔗糖酯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能得到三种有机产物,正确; D、荧光黄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钛被称为 21世纪金属。研究发现,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 作电解质,利用图所示装
8、置制备金属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装置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TiO2+4e-=Ti+2O2- B若不考虑能量的损失,制备 24.0g 金属钛,需要消耗金属铝 36.0g C甲装置工作过程中 OH-向 AgO/Ag极移动;乙装置工作过程中 O2-向钛网移动 D乙装置中的石墨电极需要定期更换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给装置知,甲池为原电池, Al电极为负极,被氧化,AgO/Ag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乙为电解装置,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C+2O2-4e-CO2,阴极上电极反应式为: 2Ca2+4e-2Ca,钙与二氧化钛发生反应: 2Ca+TiO2=Ti+2CaO。 A、乙装置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9、2Ca2+4e-2Ca、2Ca+TiO2=Ti+2CaO,错误; B、 n( Ti) =0.5mol,则消耗 1molCa,转移 2mol电子,由电极方程式 Al+4OH-3e-AlO2-+2H2O可知,需要 2/3molAl,质量为18g,错误; C、甲装置工作过程中 OH-向负极移动,即向 Al极移动,错误; D、因乙装置中的石墨电极不断被消耗,则乙装置中的石墨电极需要定期更换,正确。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的应用。 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信息如表所 示: 元素 有关信息 X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盐 Y M层上有 3个电子 Z 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
10、族元素 W 其单质是淡黄色固体 Q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为: W Q Z Y B Z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为: Z Y X D Z与 W元素只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2:1的化合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盐,则 X为氮元素; Y 元素原子 M层上有 3个电子,则 Y为铝元素; Z元素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则 Z为钠元素; W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 W为硫元素; Q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 6,则 Q为氯元素。 A、简单离子
11、的半径大小顺序为: S2- Cl- N3- Al3 ,正确; B、钠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错误; C、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为: Al Na N2,错误; D、钠与硫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的化合物硫化钠及多硫化钠,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及相关物质的性质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B胶状沉淀和颗粒太小的沉淀不能用抽滤的原因是在快速过滤时沉淀易透过滤纸 C用移液管吸取溶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
12、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D将水杨酸、乙酸酐和浓硫酸在锥形瓶中混合后,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锥形瓶,为使阿司匹林完全结晶需向锥形瓶中加适量的水,并将锥形瓶置于冰水浴中 答案: B 试题分析 : A、金属汞一旦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正确; B、胶状沉淀在快速过滤时沉淀易透过滤纸,颗粒太小的沉淀不能用抽滤的原因是易在滤纸上形成一层致密的沉淀,滤液不易通过,错误; C、用移液管吸取溶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正确;
13、D、将水杨酸、乙酸酐和浓硫酸在锥形瓶中混合后,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锥形瓶,为使阿司匹林完全结晶需向锥形瓶中加适量的水,并将锥形瓶置 于冰水浴中,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实验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钙、铁、铝三种金属元素。【已知完全沉淀的 pH: Ca(OH)2: pH 13; Al(OH)3: pH 5.5;Fe(OH)3: pH 4.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 加入 6mol/L盐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茶叶灰分中的钙、铁、铝难溶性化合物转化为可溶性氯化物 B步骤 所得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CaCl2、 NH3 H2O C步骤 可以检
14、出钙元素存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Ca2+C2O42- = CaC2O4 D步骤 中 A试剂为 KSCN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Fe3+3SCN- Fe(SCN)3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茶叶灼烧得到灰分经步骤 :加入 6mol/L盐酸,将茶叶灰分中的钙、铁、铝难溶性化合物转化为可溶性氯化物;经步骤 :在 pH为 6-7时加热 30 min,可使 Al3+、 Fe3+转化成 Al( OH) 3和 Fe( OH) 3沉淀,经 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含 CaCl2、 NH4Cl,步骤 中发生反应是草酸铵和钙离子形成草酸钙沉淀的反应; 是加入硫氰酸钾溶液出现血红色证明含有铁离子;步骤 是调节溶液
15、 PH值 4-5,结合离子沉淀 PH范围分析作用是把铁离子完全沉淀;步骤 是检验铝元素存在的操作。 A、步骤 加入 6mol/L盐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茶叶灰分中的钙、铁、铝难溶性化合物转化为可溶性氯化物,正确;B、步骤 所得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CaCl2、 NH4Cl,错误; C、步骤 可以检出钙元素存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Ca2+C2O42- = CaC2O4,正确; D、步骤 中 A试剂为 KSCN 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Fe3+3SCN- Fe(SCN)3,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检验和物质推断。 ( 14 分)某物质用途广泛,可用作分析试剂、媒染剂、催化剂及化工原料。经测定它含有
16、铁元素,摩尔质量为 482g/mol。为进一步确定它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称取 48.20g该物质溶于水,配成 100mL溶液,所得溶液显棕黄色。 取上述溶液 50mL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0.1mol/L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经干燥后通入浓硫酸中,浓硫酸增重 0.85g;产生的红褐色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灼 烧后得 4.00g固体。 另取上述溶液 50mL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23.30g。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 中产生气体的电子式 。 ( 2)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用途合理的是 。 A补血剂 B净水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浙江省 联谊 学校 高三下 学期 联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