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终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
《2010-2011学年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终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终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终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关于质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很小的物体可看作质点 B研究乒乓球旋转时,可以把乒乓球看作质点 C物体抽象为质点后,物体自身的大小和质量都可以忽略不计 D在某些情况下,月球可以看作质点,某些情况下,小汽车不能看作质点 答案: D 如图所示,手提一根不计质量的、下端挂有物体的弹簧,竖直向上作加速运动。手突然停止运动的瞬间,物体将: A立即处于静止状态 B向上作加速运动 C向上作减速运动 D向上作匀速运动 答案: B 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 M是 m的二倍,水平面光滑,当用水平力 F分别推 m和 M时,两物
2、体之间弹力之比 N1: N2应为: A 1: 1 B 1: 2 C 2: 1 D 3: 1 答案: C 如图所示,两根重杆 OA和 OB,由铰链连接,并用铰链悬挂在天花板上,B位于 O的正下方,若在 B端分别施加图示方向的力 F1、 F2、 F3和 F4,则其中可能使两杆保持静止的是: A F1 B F2 C F3 D F4 答案: D 从手中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与水平天花板碰撞后又落回到手中,设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小球与天花板碰撞时间极短。若不计空气阻力和碰撞过程中动能的损失,则下列图像中能够描述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手中整个过程运动规律的是:答案: C 如图所示的是 M、 N两个物体做直线运
3、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由图可知: A M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N物体做曲线运动 C t0秒内 M、 N两物体的位移相等 D t0秒内 M、 N两物体的路程相等 答案: ACD 有关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B接触面间有弹力就一定存在摩擦力 C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弹力的大小成正比 D接触面间摩擦力的方向与弹力的方向垂直 答案: AD 如图所示,所受重力大小为 G 的木块和倾角为 的斜面体间的接触面光滑,对木块施加一水平推力 F,木块相对于斜面体静止,斜面体相对于水平地面也静止,则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为: A B Gcos C F/sin D Gcos
4、 Fsin 答案: ACD 如图所示,一物体放在斜面上,斜面与地面固定。若在物体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 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物体原来匀速下滑,再加力 F后仍匀速下滑 B若物体原来匀速下滑,再加力 F后将加速下滑 C若物体原来加速下滑,再加力 F后加速度不变 D若物体原来加速下滑,再加力 F后加速度变大 答案: AD 如图所示,杆 BC的 B端铰接在竖直墙上,另一端 C为一滑轮。重物 G上系一绳经过滑轮固定于墙上 A点处,杆恰好平衡。若将绳的 A端沿墙向下移,再使之平衡( BC杆、滑轮、绳的质量及摩擦均不计),则: A绳的拉力增大, BC杆受压力增大 B绳的拉力不变, BC杆受压力
5、减小 C绳的拉力不变, BC杆受压力增大 D绳的拉力不变, BC杆受压力不变 答案: C 一个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的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t、 2t、 3t,这三段路程的大小之比为: A 1:2:3 B 12:22:32 C 13:23:33 D 1:3:5 答案: C 作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经过某一点 A起的第 1s内前进 2m,则它在 A点的速度: A 2m/s B 2m/s C 2m/s D都不对 答案: C 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 1.75圈时,他的: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 3.5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 R C路程为 3.5R、位移的大小
6、为 R D路程为 0.5R、位移的大小为 R 答案: C 三个质点 A、 B、 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 N点出发,同时到达 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从 N到 M的平均速率相同 (B)三个质点从 N到 M的平均速度相同 (C)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D)三个质点从 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答案: B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C任何有规则形状物体的几何中心必然与重心重合 D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之外 答案: B 某人骑着自行车向前匀速行使时
7、,关于自行车前、后轮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向前 B都向后 C前轮向后,后轮向前 D前轮向前,后轮向后 答案: C 如图所示,重为 G的均匀棒,可绕上端 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今在棒的下端用水平力 F拉,使棒缓慢转动,直至转到水平方向为止,则拉力 F和它的力矩 M的变化情况: A都增大 B都减小 C F增大,减小 D F减小,增大 答案: A A、 B、 C是三个形状大小相同小球,其中 A是实心木球, B是实心铁球,C是空心铁球且质量与 A相同,三球同时从同一高度开始下落,若所受阻力相同,则三球落地时间应: (A)相同 (B)B先落地, A最后 (C)A、 B同时落地, C最
8、后 (D)A、 C同时落地, B最先 答案: D 人的质量为 M,通过定滑轮将一个质量为 m的物体从高处放下。物体以 a(a g)加速下降。则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 A (M+m)g-ma B M(g-a)-ma C (M-m)g+ma D Mg-ma 答案: C 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从经过 “200m”的路标开始计时,第 5s末经过“300m”的路标,第 10s末经过 “400m”的路标,第 15s末经过 “500m”的路标,则这辆汽车: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 C 填空题 “研究共点力的合成 ”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
9、,其中 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 OB和 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 1)图乙中的 F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 AO方向的是力 _。 ( 2)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 3)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有: (A)两个分力 F1、 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B)两个分力 F1、 F2间夹角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答案: F, B, ACD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学年度 上海交通大学 附属中学 第二 学期 期终 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