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第二次阶段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第二次阶段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第二次阶段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第二次阶段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静电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孤立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没有场强相等的两点,但有电势相等的两点 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从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 C场强为零处,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处,场强不一定为零 D初速为零的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沿电场线运动 答案: AC 试题分析:在孤立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如果以点电荷为圆心画一个圆,圆上面的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各不相同,但个圆为等势线,电势都相同, A对;正电荷在初速度为零的情况下会自发的由高电势点移到低电势点,但如果电荷有初速度的话,就不一定从高电势点
2、移动到低电势点, B错;场强的大小与电势高低没有直接关系, C对;要使电荷沿电场线方向一定满足一下条件:电场线为直线、电荷初速度为零、只受电场力作用, D错; 考点:考查常见电场的分布 点评:对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熟悉,明确场强与电势的关系,知道电荷沿电场线方向运动满足的条件,这些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的小球沿光滑的水平绝缘桌面向右运动,速度的方向垂直于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小球飞 离桌子边缘落到地板上 .设其飞行时间为 t1,水平射程为 s1,落地速率为 v1.撤去磁场,其余条件不变时,小球飞行时间为 t2,水平射程为 s2,落地速率为 v2,则( ) A t1
3、 t2 B s1 s2 C s1 s2 D v1=v2 答案: BD 试题分析:带电粒子带正电,进入磁场中洛伦兹力方向向上,运动时间较长,但由于洛伦兹力不做功,所以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同时有洛伦兹力时水平位移较大, BD正确 考点:考查洛伦兹力的方向和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是求解本题的关键 一质子以速度 V穿过互相垂直的电场和磁场区域而没有发生偏转,则 A若电子以相同速度 V射入该区域,将会发生偏转 B无论何种带电粒子,只要以相同速度射入都不会发生偏转 C若质子的速度 VV,它将向上偏转,其运动轨迹既不是圆弧也不是抛物线。 答案: D 试题分析:穿过互相垂直的电场和磁场
4、区域而没有发生偏转,则 qvB=qE,v=E/B,带电粒子能够匀速穿出复合场区域的速度与带电正负无关。当 VV, qvBqE,它将向上偏转,洛伦兹力时刻改变,其运动轨迹既不是圆弧也不是抛物线。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点评:处理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时,关键是判断洛伦兹力和电场力的方向,本题中能够匀速穿出表明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在求解过程中要注意洛伦兹力的大小和方向时刻改变的特点 如下图所示是电视机显像管及其偏转线圈的示意图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试判断正对读者而来的电子束将向哪边偏转 (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答案: C 试题分析:据右手定则判断磁场方向向上,
5、在根据左手定则磁感线穿掌心四指指电流方向,拇指指受力方向可确定电子向左偏转,选 C 考点:考查右手螺旋定则和左手定则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右手螺旋定则和左手定则结合使用的能力,对两个定则难以区分是学生容易犯错和忽视的问题,判断力用左手,判断磁场用右手 如图所示,直导线处于足够大的磁场中,与磁感线成 30角,导线中通过的电流为 I,为了增大导线所受的安培力,可采取的办法是 ( ) A减小电流 I B减小直导线的长度 C使导线在纸面内顺时针转 30角 D使导线在纸面内逆时针转 60角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公式 ( 为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为增大安培力可增大电流 ,还可以增加导线的长
6、度 ,增大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所以D可以采取 考点:考查影响安培力大小的因素及左手定则的内容 点评:注意理解公式 中每个字母所代表的物理意义 图( a)中质量为 m的通电细杆 ab置于倾角为 的导轨上,导轨的宽度为 d,杆 ab与导轨间的摩擦因数为 .有电流时, ab恰好在导轨上静止,如图所示 .图( b)中的四个侧视图中,标出了四种可能的匀强磁场方向,其中杆 ab与导轨之间的摩 擦力可能为零的图是 ( )答案: AB 试题分析:根据左手定则, A中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右,摩擦力可能为零, B中受竖直向上的安培力,摩擦力可能为零, AB正确; C中受安培力竖直向下,一定受到摩擦力才能平衡,
7、 D受安培力水平向左,不可能平衡,故不可能是竖直向下的磁场方向, C错误 考点:考查静摩擦力和安培力 点评:本题采用静态平衡的模型考查了静摩擦力和安培力的判断,能够灵活应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是考查的重点,同时静摩擦力方向和大小的变化也是本题的一个难点 在同一平面内放置六根通电导线,通以相等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则在 a、b、 c、 d四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区域中,磁场最强且磁感线指向纸外的区域是 ( ) A a区 B b区 C c区 D d区 答案: C 试题分析:首先把六根通电导线标号 比如说 a区域,导线 1在 a区域磁场方向向里,导线 4在 a区域磁场方向向外,根据导线 1和导线
8、4距离 a区相同,所以在 a区域磁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理导线 2和导线 5 在 a区域和磁场为零,导线 6和导线 3在区域 a的合磁场为零,同理判断其他区域,可知 C区合磁场方向向外,且合磁场最大, C对; 考点:考查安培定则和磁场的叠加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安培定则的内容,巧妙应用对称性的特点,明确磁感强度为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灯泡 L1和 L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 K 闭合时,表 V1、 V2、 A的读数分别为 220V、 110V、 0.2A,则当 V1和 V2的读数都是 220V,而 A读数为零时( ) A出故障的是 L1,且 L1断路 B出故障的是 L2,且 L2短路
9、 C出故障的是 L2,且 L2断路 D L1和 L2都同时断路 答案: C 试题分析:表 V1、 V2、 A的读数分别为 220V、 110V、 0.2A,说明电源电压为220V,灯泡电阻相同 ,当 V1和 V2的读数都是 220V,说明电压表 V2 外有短路情况或与 V2 的并联路段有断路情况,由于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中有断路情况,由此综合判断可知 C对; 考点:考查电路故障的排除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在处理电路故障问题时,重要依据就是电表的读数,记住以下结论:电压表无示数说明并联路段有短路,外电路有断路,电流表无示数说明串联路段有断路 如图所示,电灯 L1、 L2都标有 “220V,
10、100W”;电灯 L3、 L4都标有 “220V,40W”将 A、 B两端接入电源,最暗的灯是( ) A L1 B L2 C L3 D L4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公式 P=UI可知,灯泡 L4 处于干路中,功率又最小,所以干路电流为 , L4 的电阻与 L3 电阻相同,但处于干路中电流较大实际功率较大,L2 和 L3 两个灯泡中由 可知 L3 的电阻较大,由并联分压可知 L3 的分流较小, L3 的实际功率较小, L3 最暗, C对; 考点:考查串并联关系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 点评:判断本题的方法是两两比较,抓住两个灯泡的相同因素,明确亮、暗的条件是功率大小 如图是一个电路的一部分,其中 R
11、1 5 , R2 1 , R3 3 , I1 0.2 A,I2 0.1 A,那么电流表测 得的电流为 ( ) A 0.2 A,方向向右 B 0.15 A,方向向左 C 0.2 A,方向向左 D 0.3 A,方向向右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有: , ,又因为、 左端电势相等,所以 下端电势高,上端电势低, 中有自下向上的电流,大小为: ,可见 所以电流表有方向向左的电流大小为 。 C选项正确, ABD选项错误。 考点: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有,串、并联电路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图是一个电路的一部分,首先应确定电路中串并联关系,确定 中的电流方向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如下图所示,电灯
12、A上标有 “10 V,10 W”的字样,电灯 B上标有 “8 V,20 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为 6 ,当滑动触头由 a端向 b端滑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电灯电阻的变化 ),则 ( ) A电流表示数一直减小,电压表示数一直增大 B电流表示数一直增大,电压表示数一直减小 C电流表示数先增大后减小,电压表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D电流表示数先减小后增大,电压表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外电阻最大时路端电压最大,当灯泡 A与滑动变阻器上端电阻之和等于灯泡 B与下端电阻之和的时候外电阻最大,灯泡A的电阻为 ,灯泡 B的电阻为 ,只有当并联路段的两个支路电阻相等时并联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河南省 安阳 中高 第二次 阶段 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