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西省临汾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西省临汾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西省临汾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山西省临汾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介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B介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 C介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 D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若振源停止振动,波的传播立即停止 答案: A 试题分析:有机械振动才有可能有机械波,波的传播速度与质点振动速度没有直接关系 A、机械振动产生的机械波,两者的频率是相同的,故 A正确; B、质点振动的速度和波的传播速度没有直接关系,故 B错误; C、横波介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纵
2、波介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平行,故 C错误; D、波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和能量,波的传播过程中,若振源停止振动,波的能量没有消失,波的传播不会立即停止故 D测; 故选: A。 考点:波的形成和传播;简谐运动 点评: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是振源与介质 如图所示,真空中存在重力场及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一带电液滴在此复合场空间中可能有不同的运动状态。下列关于带电液滴的电性和运动状态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A如果带正电,液滴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B如果带负电,液滴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如果带正电,液滴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如果带负电,液滴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答案: BCD 试题分析:根据运动情
3、况分析受力情况,做直线运动说明粒子不受洛伦兹力或者有某个力跟洛伦兹力抵消,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题在重力、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说明洛伦兹力要被抵消,(若不抵消就不能直线运动) 故选 BCD 考点: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的运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运动的问题,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分析粒子的受力情况,再通过受力情况分析粒子的运动情况,或根据运动情况分析受力情况,题目较难 一简谐横波以 4m/s的波速沿 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 t 0时的波形如图,则 A x 0处的质点在 t s时速度为 0 B波的周期为 1 s C x 0处的质点在 t 0时向 y轴负向运动 D x 0处的质
4、点在 t s时速度值最大 答案: BC 试题分析:由波动图象读出波长,由波速公式求出周期由波的传播方向判断出 x=0处的质点的方向,并分析速度大小 A、 x=0的质点的位移是振幅的一半,则要运动到平衡位置的时间是,则 t s时刻, x=0的质点越过了平衡位置,速度不是最大,故A错误, C正确, D错误 B、由波的图象可知半个波长是 2m,波长 =4m,周期是 ,波在沿 x轴正方向传播,则 x=0的质点在沿 y轴的负方向运动,故 B正确 故选 BC。 考点:横波的图象;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波的形成和传播 点评:本题属于波的图象的识图和对质点振动的判断问题 如图是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示意图,其
5、中 S1、 S2为双缝, D为光屏,实验中观察到屏上 O 点为中央亮纹的中心 , P1为第一级亮纹的中心,若将双缝间的距离变小,其他条件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屏上的干涉条纹的间距将变大 B屏上的 O 点可能出现暗条纹 C屏上 P1位置仍然可能为亮条纹的中心 D屏上 P1位置可能为暗条纹的中心 答案: AD 试题分析:实验中单缝 S的作用是获取线光源,双缝 S1、 S2的作用是为了产生两个频率相同的线状光源当 P点与双缝间的路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为亮条纹当 P点与双缝间的路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为暗条纹 A、干涉条纹的间距 ,双缝间的距离变小,单缝 S的作用是为了获取线光源,屏上的干涉条纹
6、的间距将变大故 A正确 B屏上的 O 点为亮条纹, B错误 . C P1为原来第一级亮纹的中心,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屏上 P1不是亮条纹的中心,屏上 P1位置可能为暗条纹的中心 ,C错误 ,D正确 . 故选 AD 考点: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当 P点与双缝间的路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为亮条纹当 P点与双缝间的路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为暗条纹,及干涉条纹的间距 公式 北京时间 2013年 4月 20日 8时 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 30.3,东经103.0)发生 7.0级地震。震源深度 13公里。此次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关于地
7、震中产生的地震波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 的关系 B地震波也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C地震波和电磁波一样均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地震波经过不同地质层时的频率不变 答案: ABD 试题分析:震源的机械振动带动与其相邻的其它质点的振动,再带动更远的质点的振动使震源的振动由近及远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不变,但在传播过程中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其能量将愈来愈弱水波是横波,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 A地震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 的关系, A正确; B干涉和衍射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地震波也能产生, B正确; C地震波是机械波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再真空中传播,
8、C错误; D地震波经过不同地质层时的频率不变, D正确。 故选 ABD 考点:波的形成和传播 点评:本题关键是要明 确机械波形成的原因以及机械波的种类,要注意波源停止振动,波会继续传播 如图所示, xoy坐标系第一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第三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第二、四象限内没有磁场。一个围成四分之一圆弧形的导体环 oab,其圆心在原点 o,开始时导体环在第四象限,且导体环两边 oa、 ob恰好分别与 x轴、 y轴重合,从 t 0时刻开始导体环绕 o点在 xoy坐标平面内逆时针匀速转动。规定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在导体环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下列能正
9、确表示环内感应电流 i随时间 t变化的图象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右手定则判断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由导体棒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公式 和欧姆定律求解感应电流的大小 解:在 内,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可知,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为负值在 内,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可知,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为正值在 内,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可知,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为负值在 内,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可知,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为负值 故选 D 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点评:本题要根据感 应电动势公式和和右手定则判断,再选择图象,是经常采
10、用的方法 如图所示, x-t图象和 v-t图象中的四条图线 1、 2、 3、 4分别表示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线 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 x-t图象中的 t1时刻 v1 v2 C两图象中的 t2、 t4时刻分别表示两物体开始反向运动 D v-t图象中 0至 t3时间内 4的平均速度小于 3的平均速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分析位移图象表示的物体的运动情况位移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位移相等由速度图象的 “面积 ”读出位移,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由速度方向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 A、图线 1的斜率始终大于零,说明物体的速度始终大于零
11、,表示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说明物体做直线运动故 A错误 B、 x-t 图象中 t1时刻图线 1 的斜率大于图线 2 的斜率,则有 v1 v2故 B正确 C、 x-t图象中 t2时刻表示 2的速度反向,而图线 4的速度一直为正,说明速度方向没有反向故 C错误 D、 v-t图象中 0至 t3 时间 内图线 4的 “面积 ”大于图线 3的 “面积 ”,则 4的位移大于 3 的位移,所用时间相等,则 4 的平均速度大于 3 的平均速度故 D 错误 故选 B.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点评:本题中 x-t图象与 v-t图象形状相同,但物理意义不同,关键根据斜率的物理意义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现在高速
12、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 “回归反光膜 ”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标志牌上的字特别醒目这种 “回归反光膜 ”是用球体反射元件制成的,反光膜内均匀分布着一层直径为非常小的细玻璃珠,所用玻璃的折射率为 ,为使入射的车灯光线经玻璃珠 折射 反射 再折射后恰好和入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那么第一次入射的入射角应是 A 60 B 30 C 45 D 15 答案: A 试题分析:作出光路图,由几何知识分析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关系,根据折射定律求解第一次入射的入射角 将球体放大,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光线 PC经折射后经过 B点后由折射定律得 又由几何关系得: 代入解得 =60 故选 A。 考点:光的
13、折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光路图是基础,由几何知识分析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关系是关键 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 a、 b 从水面下射向 A 点,光线经折射后合成一束光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光的频率大于 b光的频率 B在水中 a光的速度比 b光的速度小 C从水射向空气时 a光的临界角大于 b光的临界角 D用 a、 b光分别做单缝衍射实验时它们的衍射条纹宽度都是均匀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光的偏折程度比较出光的折射率大小,从而根据 比较出光在介质中的速度,根据 比较出临界角的大小 A、 b光的偏折程度大于 a光的偏折程度,所以 b光的折射率大于 a光的
14、折射率故 A错误 B、 a光的折射率小,根据 知 a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大,故 B错误 C、根据 知, a光的折射率小于 b光的折射率,所以在水中 a光的临界角大于 b光的临界角故 C正确 D、单缝衍射的条纹宽度不等间距,中间宽,两边窄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 点评:解决本题的突破口在于通过光的偏折程度得出光的折射率大小,从而根据 、 比较出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大小以及临界角的大小 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 5cm,且在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和波 长分别为 1m/s和 0.5m.C
15、点是 BE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图示的时刻起经 0.25s后, B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 20cm B从图示的时刻起经 0.25s后, A处质点的位移为 0 C图示时刻 C处质点正处在平衡位置且向波峰运动 D图示时刻 A、 B两处质点的竖直高度差为 20cm 答案: B 试题分析:两列频率相同的相干波,当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加强,当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减弱,则振动情况相同时振动加强;振动情况相反时振动减弱当两列波出现干涉现象时,要产生干涉图样,形成一条加强线,一条减弱线 即加强线、减弱线彼此相间的稳定的干涉图样,在图中设定点中, AE点波峰与波峰相遇,是振动加强点 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西省 临汾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