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西省桂林十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广西省桂林十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广西省桂林十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广西省桂林十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 ,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小说丰乳肥臀,运用 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 。 A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实至名归 B出类拔萃出神入化名副其实 C鹤立鸡群出神入化名副其实 D鹤立鸡群不同凡响实至名归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
2、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鹤立鸡群:像鹤站立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出类拔萃,意指品行、才干大大高出同类而拔尖。不同凡响:意为不同于一般的声响。多形容人或事物的出众、出色。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实至名归:做出了实际的成绩,就会得到应有的声誉。名副其实,谓名称或名声与实际一致。故选 D。 考点:正确使用 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桑巴荣耀 ”发布之前,有关它的一切都是秘密,光是测试过程就历时两年半。 但几乎没人知道这些球是
3、在中国生产的,在官方视频里,甚至刻意回避了工人的脸,但从着装以及身体特征看显然都是中国人,里面甚至还有一句中文 “不要动 ”。 参与测试的球员包括世界顶级球星梅西、卡西利亚斯、施魏因施泰格和齐达内等。 制造这样一个富有科技含量的足球,至少需要几十道工序,过程复杂繁琐,技术要求严格,绝大部分生产工序都是机器完 成的。 这些测试都是 “偷偷 ”进行的, “桑巴荣耀 ”通过图案伪装经历了 FIFAU-20世界杯的多场对抗性国际赛事的考验。 当时使用者并不知情,它还曾被用作 2013年 2月瑞典对阿根廷友谊赛的比赛用球。 三大洲 10个国家的 30支球队以及 600多名世界顶级球员参与了测试过程。 A
4、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从前句描述的 “测试过程 ”来看, 在内容上与前一句的描述相吻合,而 是测试者, 是描述测试的形式, 是测试的人员范围,按照递进关系排列,故为 ; 是从生产工序的角度描述, 是从使用者的角度描述;故先 。所以选 A。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我国研发的 “海马号 ”是迄今为止下潜最深的 遥控无人潜水器,六年来,针对试验中暴露的问题,科研人员重点攻
5、关,又作了多次技术改进。 B今天,人们痛感于一些社会现象背后的道德滑坡、底线失守,比任何时候都更深切地呼唤公平的社会环境、诚信的市场氛围。 C去年以来,我国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中央一级 200多个行政审批项目被取消或下放,为小微企业减免税费,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活力。 D 2014年北京赏石艺术品博览会日前开幕,赏石的基本内容是以天然石及玉石、园林奇石等为观赏对象,领略其独特的美。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 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B搭配不当。 “呼唤 ”与 “环境 ”“氛围 ”不能搭配。 C成分残
6、缺。 “为小微企业减免税费,激发着全社会创业就业的活力 ”缺少恰当的主语。 D句式混乱。 “赏石的基本内容是以天然石及玉石、园林奇石等为观赏对象 ”中可去掉 “的基本内容 ”。不合逻辑 ,“天然石 ”包含 “玉石 ”故选 A。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孔丘有的时候用 “仁 ”规定 “礼 ”,有的时候用 “礼 ”规定 “仁 ”。这是因为在他的思想中,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是 “仁 ”和 “礼 ”的统一。 “仁 ”是属于个人的自由, “礼 ”是属于社会的约束; “仁 ”是属于自然的礼物, “礼 ”是属于人为的艺术。自然的礼物和人为的艺
7、术是对立的。对立必然相反,相反就是矛盾。但是相反而又相成,矛盾而又统一。没有真情实感为内容的 “礼 ”,就是一个空架子,严格地说,就不成其为 “礼 ”。没有 礼 ”的节制的真情实感,严格地说,也不成其为 “仁 ”。所以真正的 “礼 ”,必包含有 “仁 ”;完全的 “仁 ”,也必包含有 “礼 ”。这就 是两个对立面的互相渗透。所以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就是 “礼 ”和 “仁 ”的统一。一个完全的人格,就是这个统一的体现。 孔丘有许多赞美完全人格的话,他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是素材,文是加工。真性情、真情实感,是属于前者, “礼 ”是属于后者,二者都不能偏胜。如果
8、有所偏胜,那就破坏了统一。具体地说,只有真性情、真情实感,而又能合 “礼 ”地流露出来,这就是文、质的统一。这样的人,才是 “君子 ”。 孔丘虽然把 “仁 ”和 “礼 ”并称,但是就一个完全的人格说, “仁 ”还是比较根本的。“子夏曰: 礼后乎? 子 曰: 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在这一段记载里,主要的一句话是 “礼后乎 ”。 “后 ”于什么呢?就是后于“仁 ”。子夏悟到 “礼后 ”,人必须有真性情、真情实感才可以行 “礼 ”。 “仁 ”先 “礼 ”后, 孔丘对于子夏的这一理解,大加赞赏。 “仁者,人也。 ”这句话确实说明了一个很深奥的道理。中庸里说,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
9、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这几句话,就是 “仁者,人也 ”的注解。 “仁 ”是 “修身 ”所要达到的最高标准。仁的主要内容是 “爱 ”。这个爱是从亲子之爱扩充出来 的。所以 “为仁 ”必须从事亲开始,也就是说, “修身 ”必须从 “事亲 ”开始。要想把 “事亲 ”做到完全的地步,那就必须先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就叫 “知人 ”。这个 “知人 ”是对人之所以为人这个道理的理解和体会。人之所以为人是和 “天 ”连在一起的。所以要想对 “人 ”有所了解和体会,不可以对于 “天 ”没有了解和体会。这就是 “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孔子的 “知人 ”,实际上
10、就是对 “人 ”的反思。由这种反思而了解、体会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总的特点 “ 仁 ”。 孔丘往往把 “仁 ”作为人的完全人格的代名词,有完全人格的人,他称为 “仁人 ”。他说: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又说: “无求生以害 仁 ,有杀身以成 仁 。 ”孔丘在这些话中所说的 “仁 ”,就是完全人格的意思。 孔丘告诉曾参说: “吾道一以贯之。 ”曾参对别人解释说: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 ”是 “为仁之方 ”。说孔丘的中心思想是 “忠恕之道 ”,也就是说, “仁 ”是他的中心思想。 (节选自孔子对古代道德生活的反思 论完全人格) 【小题 1】下列关于 “仁 ”与 “礼 ”的理解,不正确
11、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子认为,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是 “仁 ”和 “礼 ”的统一,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有时用 “仁 ”规定 “礼 ”, 有时用 “礼 ”规定 “仁 ”。 B “仁 ”是属于个人的自由, “礼 ”是属于社会的约束; “礼 ”是属于自然的礼物,“仁 ”是属于人为的艺术。二者矛盾而又统一。 C “礼 ”应该以真情实感为内容,否则就难成为真正的 “礼 ”;真情实感应该有 礼 ”的节制,否则,也难成为真正的 “仁 ”。 D真正的 “礼 ”,必包含有 “仁 ”;完全的 “仁 ”,也必包含有 “礼 ” 两个对立面的互相渗透,是形成完全的道德品质的前提。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12、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是孔子赞美的完全人格,要求具有真 性情、真情实感,又能合 “礼 ”地流露出来,达到 “文 ”与 “质 ”的统一。 B “质 ”“文 ”任何一方的偏胜,都会破坏二者的统一,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处于 “野 ”与 “史 ”层次的人,算不上君子。 C孔子将 “仁 ”与 “礼 ”并称,可是,他听到子夏关于 “仁先礼后 ”的理解后大加赞赏,说明他认识到自己原来的提法是错误的。 D孔子强调 “仁 ”和 “礼 ”二者统一性的同时,认为在完全人格方面, “仁 ”更为重要一些,因此,他对子夏 “礼后乎 ”理解大加赞赏。 【小题 3】根据
13、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仁 ”是 “修身 ”所要达到的最高标准,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中庸认为修身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即事亲、知人、知天。 B “仁 ”的主要内容是 “爱 ”,这个 “爱 ”是从亲子之爱扩充出来的,因此, “修身 ”不可以不事亲, “事亲 ”是 为仁 ”的体现。 C把 “事亲 ”做到完全的地步,是 “知人 ”的前提, “知人 ”是对人之所以为人这个道理的理解和体会, “知人 ”才能善任。 D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两句话,表现了孔子对 “仁 ”这种完全人格的倡导与追求。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C
14、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首先从文章中找到论述 “仁 ”“礼 ”的相关语段,如答题区间第一段,然后将选项带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 B项, “礼 ”是属于自然的礼物, “仁 ”是属于人为的艺术 ”表述不正确,偷换概念,由原文第一段可知,应为 “仁 ”是属于自然的礼物, “礼 ”是属于人为的艺术。所以选 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带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 C项, “说明他认识到自己原来的提法是错误的 ”表述不正确,于 文无据。所以选 C。 考点:
15、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来分析和推理选项是否正确, C 项,“是 “知人 ”的前提 ”颠倒是非,由原文 “那就必须先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就叫 “知人 ”。 ”可知, C项错误。所以选 C。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钱玄同:真的猛士 钱玄同( 1887-1939)原名钱夏,号疑古,浙江吴兴人,北京大学教授, “新文化运动 ”代表人物。 如果钱玄同没有找周树人约稿,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也许不会出现鲁迅这个名字。 那是 1917年,钱玄同时任新青年编辑,
16、正在为杂志寻找合适的撰稿人。他常到位于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劝说居于此处的周树人、周作人两兄弟投稿。此时,周树人因对现实失望,正用钞古碑的方式消磨时光。他婉拒钱的约稿: “这中国好比一间铁屋子,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里面的人们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临死的悲哀。而如果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反倒使他们感到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 ”钱玄同立刻辩驳道: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 屋的希望。 ” 这段对话,被周树人如实记录在他的小说集呐喊的序言中。从这时起,周树人动笔写了抨击吃人礼教的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 1918年 4月号上,署名鲁迅,并一发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7、。 钱玄同为人之刚猛,由此可见一斑。新文化运动中,他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慷慨激昂。由于年轻气盛,甚至鼓吹过 “废除汉字 ”,称 “汉字不死,中国必亡 ”。他在报上与保守派论战,竟愤言道: “人到 40 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 ” 但钱玄同绝非有勇无谋,他提出用 “国语 ”作文,文章加西化标点符号,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数目,采用 公元纪年,书写方式改左行直下为右行横迤等,都是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的首倡。 1918 年,钱玄同曾与好友刘半农商议,上演了一出 “双簧 ”。他化名为 “王敬轩 ”,在新青年上发表题为文学革命之反响一文,罗织新文化运动种种罪状。随后,刘半农撰写万余言的复王敬轩书,针对 “王
18、敬轩 ”的所有观点一一加以驳斥,将其批驳得体无完肤。其时,这场论战引起各界强烈关注,也标志着改革派的 “大胜战 ”。 有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学者评论道: “ 在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也几乎要流血的旧中国,在跟肉体和精神均已硬化的顽固派作斗争的过程中, 非有大力难开新地,非有猛士难摧敌垒。 但这个猛士却又是一个病夫。如果细细清理钱玄同的日记,可以整理出一本厚厚的病史资料。从早年留日时期的失眠、多汗、发寒热,到晚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视网膜炎,他常要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与折磨。 然而,他从不讳言 “死 ”字。 1927年,钱玄同年届 40时,还打算在语丝周刊上发一期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号,他与朋
19、友们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语调幽默。不明内情的人一见目录,信以为真,并相互转告,一时间,钱玄同的朋友、学生纷纷致函吊唁。 钱玄同一生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在北大任 教时,上课从不看一眼究竟有无学生缺席,便用笔在点名簿上一竖到底,算是全到。也从不考试,每学期末批定成绩时,便按点名册的先后,起评 60分、 61分 如若选课的学生共 40人,最后一人就得 100分;若是 40人以上,便重新从 60分开始。 随后,他在燕京大学任教,亦不改考卷,直接交与学校。学校退回,他仍是不看,也退回。于是,校方依照制度,称如不判卷,将扣发薪金,钱玄同回复,并附上钞票一包, “薪金全数奉还,判卷恕不能从命。 ” 这
20、个 “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响起了叫骂声 ”的浙江人,对人严苛,对己更甚。其文字学课讲义文字学音篇 ,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音韵学课的最早一部教材,但钱对其极为不满,说它 “百孔千疮 ”, “多一个人看见,就使我心中加一分难受 ”。在 1921 年重印时,钱在再版序中 “自打耳光 ”,列出书中的六大不足。 钱玄同的最大爱好,便是逛厂甸旧书肆,只要前往,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才罢休,被人戏称为 “厂甸巡阅使 ”。而其一生最惧之物,竟是好友刘半农家养的一条黑狗,前去做客,定要躲在刘家孩子身后,等孩子把狗引走,才敢进门。 1939年 1月 17日,钱玄同患脑溢血辞世。文献发表署名乐颜的悼钱玄同先生一文,为其盖
21、棺定论称: “在 五 四 时期新文化运动之中,钱玄同的斗争精神,表现在任何一位同时代的斗士之上 ”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当周树人对现实失望,找不到出路时,钱玄同给了他希望,因此周树人动笔写了狂人日记,并一发不可收,从此鲁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B钱玄同与刘半农上演的 “双簧戏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钱玄同与刘半农分别站在新旧文化的立场上激烈辩论,改革派取胜。 C钱玄同在北大任教时,不看学生是否缺席,从不考试,从不批改试卷,随意批定成绩,不 遵守学校的制度,表现了他在工作上学术上不严谨的一面。 D钱玄同虽为新文化
22、运动的猛士,却体弱多病,从青年到晚年,一直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和折磨, 40岁时,就为自己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看淡生死。 E本文以记叙为主,语言平实,重点突出了钱玄同作为真的猛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斗争精神,他就是铁屋中最先清醒的几个人之一。 【小题 2】钱玄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做了哪些事?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3】传文写了钱玄同许多刚猛的表现,为什么最后写他惧怕刘半农家里的黑狗?请简要分析。( 6分) 【 小题 4】钱玄同被誉为 “真的猛士 ”,有多方面的原因,请从 “思想 ”“性格 ”“行为 ”中任选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 8分) 答案:【小题 1】 A
23、E 【小题 2】( 6分,每点 2分。) 成功劝说周树人为新青年撰稿,使周树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提倡白话文,打到孔家店,在作文、标点、数字、纪年、书写方式等方面提出新见解,是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的首倡者; 与刘半农上演双簧戏引起各界关注,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仗。 【小题 3】每点 3分(其中观点 1分,论述 2分),共 6分。 这样写使人物性格更加完整。文章主要表现钱玄同刚猛的性格, 在这里又表现了他柔弱的一面,刚柔集于一身,体现了人的性格的丰富性。 这样写更富有情趣。钱玄同在大事上刚猛,而在日常生活中却又这般柔弱,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小题 4】这是一道开放式探究题。观点明确 2 分,论述合
24、理、理由充分 6 分。 爱国思想,民族责任感(思想上)。他留日归来,认为新的思想文化才是拯救民族的根本,从而担任新青年编辑,找周树人等人约稿,并站在新文化运动前列,积极推进中国文化重大改革。 看淡生死(性格上)。钱玄同体弱多病,早把生死置之度外, 40岁就做好离世的准备,因此他有足够的的勇气与顽固派作斗 争。 喜好读书,严谨治学(行为上)。他最大的爱好便是逛旧书肆,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他对自己所写的讲义反复修改仍不满意。他的这种读书治学的态度使他成为时代的先驱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需要逐项根据原文内容阅读排除, B将钱玄同和刘半农扮演的角色说反了。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广西 桂林 十八 中高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