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 不正确 的两项是( 5分) A樊城被曹操包围,张飞劝刘备到襄阳躲避。刘备不忍心丢下百姓,派人告诉他们,愿意跟随的就派船接到对岸。(三国演义) B丝织厂的女工们闹起了罢工,吴荪甫气急败坏,他降了怯懦的老帐房莫干丞的职,起用年轻人屠维岳。(子夜) C高老太爷死后,以陈姨太为首的长辈借口在家生孩有 “血光之灾 ”,强迫瑞珏到城外分娩。觉新明白这是个鬼话。(家) D在一个秋夜,涅赫柳多夫坐在车厢里玩牌、谈笑,而马斯洛娃跟着火车旁奔跑、呼喊,她的呼喊始终得不到回音。(复活) E欧也妮把私房钱全部
2、送给查理,她的母亲发现后,就把她幽禁在房间里。欧也妮没火取暖,只有面包和清水度日。(欧也妮 葛朗台) 答案: A、 E 试题分析: A项把 “张飞 ”改成 “诸葛亮 ”。 E项把 “母亲 ”改成 “父亲 ”。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戏剧需要激情 余秋雨 戏剧需要激情。列 托尔斯泰对 “艺术 ”下了一个简单明确的定义: “作者所体验过的感 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 ”别林斯基认为 “激情 ”是一切诗歌体裁所必有的,而且,他还说: “(激情)这个字眼,在谈戏剧时最经常地被人采用,因为就其本质来说,戏剧是最富有激情的诗歌体裁 ” 剧作
3、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正是它,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最忌的是理性说教,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不过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情反 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在不同种类的剧作中,激情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它有时引起观众热泪盈眶,有时使他们开怀大笑,有时促使他们深思冥想;但却不能没有它,失去了它,剧本就不能唤起观众的共鸣。在不同风格的剧作中,有的激情汹涌澎湃,有如奔腾咆哮的江水;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水渗沙石
4、之中 可是,如果没有它,剧本就成了一片龟裂的干河,是没有生命的。 剧作家需要技巧,但更需要激情。一位技巧娴熟但却没有激情的作家,最多只能成为熟练的匠人,剧本不能没有戏剧性,可是,戏剧更需要激情的滋养,否则,它就会是没有生命的枯木干 枝,难成茂叶繁花之美。 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 不过,谈到 “抒情 ”,人们首先会想到诗,特别是抒情诗。抒情诗要求通过凝练、节奏鲜明、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抒发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引起读者、听众的强烈共鸣。戏剧要求的是贯穿的动作,是鲜明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紧凑的情节,而这些却是抒情诗所不能容纳的;如果不顾戏剧的
5、特性,在剧本中让人物脱离剧情发展去大抒其情,又会造成剧情的停滞。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可是,各种文学样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立,都 是相对的。别林斯基把抒情性称为 “一切诗的生命和灵魂 ”,他认为 “抒情性像元素一样进入一切其它种类的诗中,使之活跃起来,有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焰鼓舞了宙斯的造物。 ”他还说: “如果没有抒情性,史诗和戏剧就会过于平淡,变得对自己的内容冷漠无情。 ”他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小题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戏剧的真正的审美价值,在于剧作家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 B思想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
6、戏剧需要理性,又最忌理性说教。 C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它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 D戏剧和抒情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必然导致戏剧性和抒情性的对立。 【小题 2】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 “戏剧需要激情 ”的原因。( 3分) 答: 【小题 3】文中先后两次引述别林斯基的话,分别要说明什么 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戏剧中的形象只有充满激情,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戏剧的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 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戏剧的动作若不能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价值。(每点 1分,共 3分;若完全引 用原文的话回答,扣 1分。) 【小题
7、3】 第一段的引述说明了富于激情的剧作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末段的引述说明了戏剧少 了抒情性,就失去了生命和灵魂。(每点 2分,答对两点得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D项,既需要戏剧性,也需要抒情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包含答案:信息的内容为: “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戏剧最忌的是理性说教,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不过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情反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 ”
8、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第一段的中心句是 “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引用别林斯基的话是为了证明 该观点的。 最后两段的内容谈戏剧的抒情性,作者认为戏剧与抒情性并不是相对,戏剧是一种特殊的抒情方式。别林斯基的话正是谈戏剧的抒情性的。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15分)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曾有一种说法, 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2009年 11月 28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
9、、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 95岁。王世襄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文化老人的陨落。 王世襄生于 1914年。他 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是朝中大官,母亲出身书香门第。他年轻时就在燕京大学读书。王世襄虽然出身名门,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对书画、陶瓷这些也都较为精通,但是他更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如捉獾、养鸽、驯鹰、养狗等。然而,他的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并没有被一般人看成是学问。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 “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可能把工作干好吗? ”他被称为 “京城第一玩家 ”。少年的 “王家二少爷 ”养
10、狗、玩葫芦、养鸣虫,在京城可算是小有名气。他玩过一只白鹰,是鹰中绝品, 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当时一袋面粉才两块五。王世襄平生头一次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王世襄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但启功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说,王世襄先生的 “玩物 ”是 “研物 ”,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学问。王世襄曾说:人生价值不在于据有事物,而在于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为知识,有助于文化研究。 即使是 “雕虫小技 ”,王世襄都能玩出道道。他曾经出版过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等。他收藏的东西除了像家具这 样的大家伙,还
11、包括蛐蛐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他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同样也都非常精深。 2000年,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 “锦灰堆 ”为名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舞乐、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 王世襄于 1940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存在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缝合。 1945年 8月,日本投降。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平清查战乱中损失的文物。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文物贩子与收藏家 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他得知河
12、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于是通过他父亲的友人找到宋子文详陈原委,最终没收了杨宁史的 240件青铜器,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 ”、 “商饕餮纹大钺 ”等。 文革时期,王世襄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文物局的 “内行红卫兵 ”前来抄家,就此保住了大批文物。 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却在晚年全部拍卖回流到社会。王世襄选择了 “散尽 ”,这些宝贝也有了更多前世今生。 王世襄自称 “书呆子 ”,在 “反右 ”已经开始的情况下,他还热情地邀约黄苗子、郁风以及漫画家张光宇来自己的四合院 “芳嘉园 ”住。小院越来越热闹,成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城文化圈里一个不可
13、多得的雅致场所。但由于人越来越多,王世襄便将宝物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明清家具塞满狭小的空间。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以至黄苗子专为这张特殊的 “大床 ”写了一幅对联 -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横批 -斯是陋室。 有一件物什是王世襄始终珍藏的,那就是他与夫人用了多年的买菜的提筐。2003 年,妻子去世,王 世襄在怀念亡妻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与妻 “提筐双弯梁,并行各挈一 ”的情景。他还说,到将来自己辞世之后,请人把这个提筐放在他们俩的墓穴中间,能与妻子 “生死永相匹 ”。 (编选自马未都忆王世襄: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小题 1
1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的两项是 (5分 ) A文章开篇引用一些人的说法 “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隐含着对不能出现像王世襄这样的大家的担忧。 B文中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以实例证明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 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 C王世襄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有意识地关注 “雕虫小技 ”,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锦灰堆等书都是其成就的代表作。 D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许多宝贝,却在晚年散尽收藏,这表现出他对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表现出了他豁达的性情。 E这篇
15、人物传记以议论为主,间有记叙,展现了王世襄性格的不同侧面。 【小题 2】王世襄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能把工作干好的吗?而他对自己的评价又是: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 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小题 3】文章写了王世襄的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6分) 答: 答案: 【小题 1】 C、 E 【小题 2】不矛盾。前一句的意思是:人天性好玩,对玩投入极大热情,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总结知识,凝聚智慧,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知识和智慧是干不好工作的;后一句是王世襄的自谦之语,也是自得之言;这两句话表明王世襄专注于不被一般人认可的 “学问 ”,却乐此不疲,很有收获。(一
16、点 1分,共 4分) 【小题 3】 在研究民俗方面,他是杂家也是通家,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不仅仅停留在 “玩 ”的层面,还 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文化发展; 在抢救收藏文物方面,为保护民族文物竭尽心力,收藏广泛,最终却散尽藏宝; 在为人处世方面,生活简朴,为人淡泊,待人热情,重感情。(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 C项 “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 ”与文不符; E项 “以议论为主,间有记叙 ”的表述错误,应该是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从文中可知,王世襄的
17、 “玩 ”不只是玩,而是 “研玩 ”,是研究,投入极大的热情,持之以恒地钻研,而这些品质正是工作所应具备的。 从他对古文物的研究成果以及启功先生对他的评价可以看出他的所谓 “玩物丧志,业荒于嬉 ”完全是自谦之词。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 杂稿等十二类。 ”这些内容是写他在古文物方面的成就。 “王世襄于 1940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存在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缝合。 这些宝贝也有了更多前世今生。 ”这些内容是写他为保护文物所做的贡献。 “王世襄便将宝物缩回一间漏雨
18、的小屋 斯是陋室 ”“有一件物什是王世襄始终珍藏的,那就是他与夫人用了多年的买菜的提筐 ”。由这些内容可见其俭朴。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选择 武献卫 海啸来的毫无征兆。 监狱长海尔默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显得惊慌失措,他比谁都清楚马塔尔监狱总共关押了 410 名囚犯,其中还有 85名死囚,而用不了多久整个监狱将葬身海底。海尔默用颤抖的手抓起电话,他想向上级 请示一下,可是电话线路早已被海啸冲毁。此刻马塔尔监狱的狱警们已经把监狱长的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死神的恐惧。 “我们已经没有时间转移犯人,如果再拖延的话
19、连我们自己都将丧生,在撤离前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 ” 海尔默举起监狱囚室的钥匙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 司各特一号囚室,纽曼二号囚室,鲁米斯三号囚室,打开囚室大门让犯人暂时逃生去吧 ” 海尔默话音刚落,狱警们四散逃离,司各特和纽曼飞奔向囚室去执行监狱长的命令,惟独鲁米斯这个头发花白的老狱警还呆呆地站在监狱长办公室里。监狱长有些愤怒了: “ 疯了吗,还不走!难道要等海水淹没了你的脑袋才清醒吗? ”“ 可是,可是还有四号囚室的门 ” 鲁米斯哆嗦着呼喊,声音很快被巨大的海浪冲击声淹没。海尔默变得声嘶力竭: “ 四号囚室关押的都是死囚,对他们来说死是早晚的事情,难道你想把他们放出去杀人越货吗? ” 说完
20、,海尔默激动地往门外跑。鲁米斯向前一步紧紧拽住他的衣服,狠狠地盯着他:“ 现在他们将必死无疑,难道死囚就不是生命吗? ” 海尔默完全被这位平日里沉默文雅的老头的话震惊了,他无奈地指指自己的办公室: “ 如果你不怕接受被审判的命运,钥匙就在我抽屉里! ” 马塔尔监狱到处是夺路狂奔的犯人,四号囚室的大门已经被海水淹没,愤怒的死囚的吼声让人毛骨悚然。鲁米斯深深吸了一口气潜入水底, “ 哐当 ” 一声,囚室的大门终于打开了,死囚们带着生的渴望,呼啸着从老狱警身旁游过。 海啸过后,当初被放走的犯人回来自首了,他们被重新关押在一至三号囚室,可怕的是四号囚室却空空如也。搜捕死囚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鲁米斯
21、带上沉重的镣铐被关押进四号囚室。 “没有一个死囚会回来,你就等着接受审判吧! ” 监狱长海尔默 “哐当 ” 一声锁上了囚室的大门。 鲁米斯私自放走 85 名死囚,将在监狱 广场执行绞刑的消息,被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劫后余生的小城到处在谈论着鲁米斯的遭遇,人们纷纷为他抱不平,可是谁也阻拦不了死刑的到来。 行刑那天,监狱广场上阴霾密布,刑场下人头攒动,群情振奋。可怜的鲁米斯被套在绞刑架上,苍老的脸盘,花白的头发,显得那么凄楚。执行绞刑的时间到了,只要一声令下砍断绳索,鲁米斯就将结束他的生命。危急时刻,突然有人走向刑场,一个、两个、三个 “ 我们是来自首的死囚,请把鲁米斯放下来吧,放下这个
22、高尚的人! ” 刑场下的人们开始欢呼起来,海尔默登记死囚号码后,却发现少了两位犯 人,如果 85名死囚不能悉数自首 ,等待鲁米斯的将还是死亡,刑场上的死囚和刑场下的人们齐声高喊: “ 勇敢地站出来吧!为了洗清罪恶! ” 可是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两位死囚依然没有出现。人们开始绝望,看来可怜的鲁米斯还是要为他的义举付出代价。 就在人群躁动不安,局面难以控制的时候,一辆警车呼啸而来。警长证实两名死囚已经在海啸中遇难,他们的尸体刚刚在一处僻静的海滩上找到。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被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83 名死囚在牢警的押解下,义无反顾地走向四号囚室。 善良的鲁米斯给了死囚
23、一 次选择,他坚信信任是相互的,选择就此逃逸的人,打开的是地狱之门,选择回来也许就是打开了天堂之门 (选自小说选刊) 【小题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写主人公鲁米斯在海啸将夺去监狱 85名死囚生命的时刻,选择放走死囚犯,用生命 作赌注的冒险行为。 B小说以毫无征兆的海啸来临后,鲁米斯的放囚行为及其引起的一系列后果展开故事情节,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C行刑前监狱广场的环境描写和鲁米斯被套在绞刑架上的外貌描写,刻画了主人公临死前的紧张和绝望心理。 D小说运用景物 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E死囚犯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福建省 厦门 外国语学校 高考 模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