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这里林黛玉体会出手帕子的意思来 ,不觉神魂驰荡 黛玉由不得余意缠绵,令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便向那块旧手帕子上走笔写道 宝玉挨打后,黛玉得知消息,慌忙赶去看望宝玉。宝玉见黛玉满脸泪痕,安慰她说: “我叫疼是装的,别信真了。 ”晚上,宝玉叫丫环送两条旧帕给黛玉。黛玉悟出了旧帕的意思,感到可喜、可悲、可惧、可愧,在帕上题了两首七绝,越加视宝玉为知己。 B宝玉不愿会雨村,宝钗劝他讲仕途经济,宝玉听了,生气道: “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我这
2、里仔细腌 了你知经济学问的人! ” C妙玉爱 “洁 ”。贾母带领刘姥姥等人来栊翠庵喝茶。妙玉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忙命: “将那成窑的茶杯(刘姥姥用过的)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 ” D秋夜漫长,黛玉心 有所感,拟春江花月夜而作了一首诗,名曰秋窗风雨夕。刚刚搁笔,宝玉披蓑戴笠来看望她,黛玉笑他这身打扮像个渔翁。 E、李纨带领众人在芦雪庭里依题即景联句。凤姐以 “一夜北风紧 ”句开了个好头。随后大家争先恐后,大展其才。其中,尤以湘云、黛玉、宝琴三个表现突出。而怡红公子再次落第,李纨于是罚他到栊翠庵求一枝梅花。宝玉果不负众望,取来一大枝梅花。 答案: AB 试题分析: A,是三首五绝; B,不是宝
3、钗,是湘云劝宝玉讲讲仕途经济。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项 。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看电影 王 往 电影是一束光。 在乡村的夜晚,这束带着奇迹的光让黑暗生动起来,让贫穷富有起来,让寂寞欢腾起来。 有电影的夜晚,孩子们吃饭是潦草的。最怕的是发电机突然响起来,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丢下碗筷,搬个凳子就跑了,嘴角上粘着的饭粒,鼻子上的粘着玉米渣都顾不上擦一下。 银幕
4、前的人越来越多了,放映员和村干部 打着饱嗝出来了,电影开始放映了! 是的,电影是一束光。当它投射到银幕上时,世界也就投射到了银幕上。 人们从电影上知道了村庄之外的另一些村庄,国家之外的另一些国家。在另一些村庄里,人们劳作之余可以喝咖啡而不是喝水,在另一些国家人们庆贺胜利时就在大街上接吻。当然,人们也知道了世界上还有比自己生活得更差的地方,有些地方还有奴隶,有些地方战火不断。 人们全神贯注于银幕,忘了白天曾经和邻居为了一只鸡而大吵大骂,忘了家里的粮食可能支不到明天晚上。电影,将人们带到了一个梦里。 孩子们更专注于对情节的猜测。看到头戴贝蕾帽、 手夹香烟的女人,他们就嚷起来: “特务! ”果然那个
5、女人很快化装成了特务;紧张的音乐响起,树木一动不动,他们立刻断定 “鬼子来了! ”果然,随着几把刺刀闪现,日本兵猫着腰走向了八路军躲藏的柴垛 在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叫小柿子的好奇心最重,他总想弄明白电影是怎么做成的。看一会儿电影,他就扭头朝放映机看去,他不明白那束光和胶片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一束光就能带来一个故事。这些故事让他欢笑,让他流泪,让他对村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有一天晚上,电影散了,小柿子没有回家,和几个小伙伴模仿着电影里的故事,玩打土匪的游戏。他拿 着木头枪,走进树丛,搜查 “土匪 ”。没走几步,就看到两个抱着接吻的人,男的是村里的欧亚,女的是葡萄,他的大姐。他悄悄退了出来。 就在
6、小柿子回到路上时,看到了他的父母拿着棍棒过来了。 父母看到了小柿子,问他看到大姐葡萄没有,看到欧亚没有。 小柿摇摇头。小柿子从电影里知道,要是一男一女愿意在一块儿,一定是他们互相喜欢了。电影里,如果男的是坏人,他抱着女的,女的一定会打他,叫喊。大姐葡萄没有打欧亚,一定是喜欢欧亚的。他不愿意出卖他们。 又一天晚上,他去小河边捉萤火虫,听见一个女的在哭。他走过去一看,是大姐葡萄。葡萄 不哭了,站起来,将一根绳子甩到了树杈上,掂起脚,打了一个扣子。 小柿子赶忙扑向葡萄。 小柿子说: “大姐,你可以叫欧亚带你走啊,走得远远的。 ” 小柿子又说: “电影里都是这样的,家里不同意男的和女的在一块儿,就可以
7、去远方。 ” 葡萄把他紧紧地楼在胸前。葡萄说: “小弟,你真聪明。 ” 多年以后,上高中的小柿子正为一笔学费发愁时,葡萄和欧亚带着孩子来了,葡萄给了小柿子一笔钱,对孩子说: “你喜欢看电影,叫小舅带你去吧。 ”小柿子对孩子说: “走,小舅带你去看电影。 ” 后来,小柿子进了电影学院,有机会了解了电影制作的一些 程序。 “电影是什么? ”几乎每一位老师都在首次开讲时进行这样的设问,然后从所授专业的角度给出大同小异的答案:。 电影是什么呢? 窗帘拉上,书写板上方垂下了银幕,教室进入了黑暗。 电影是一束光。小柿子在心里说。 (选自 2012年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
8、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文中所描绘的环境是一个相对较为闭塞的早期的乡村,这里的人们思想愚昧落后,对外面的世界没有多少感知。 B本文通过对小柿子和他姐姐葡萄的刻画,表达了人应解放思想,敢于追求梦想,才能摆脱困境,实现理想的观点。 C文中人们全神贯注于银幕,孩子们更专注于对情节的猜测等场景,表明了村里人们生活的单调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D本文采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将小柿子姐弟以及同村的人们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E、本文并不追求情节的曲折动人,而是采用大众场景与典型个体结合的方式来展开叙写,语言平实质朴,表现力丰富。 【小题 2】文中多次提及 “电影是一束
9、光 ”,怎样理解这句话?( 3分) 【小题 3】 请根据文本内容,举例说明 “小柿子 ”的性格特点。( 6分) 答案: 【小题 1】 AC 【小题 2】表层含义是,当一束光束投射到银幕上时电影就开始播放了( 1 分);深层的含义是,电影如一束光,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追求幸福的生活( 2分)。 【小题 3】小柿子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能认真观察和思考生活,如他总想弄明白电影是怎么做成的,思考着那束光和胶片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一束光就能带来一个故事;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但不盲从,当家里不同意姐姐葡萄和欧亚在一块儿,他支持姐姐并出主意说叫欧亚带姐姐私奔,像电影那样去追 求自己的幸福,当
10、电影学院的老师告诉他们电影是什么后,他坚持自己生活得来的看法;是一个生活目标明确,并执着追求的人,他从小对电影产生了兴趣,想深入了解电影,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电影学院,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答案:必须包括性格特点概括和举例两部分,答出两点即给满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思想愚昧有误,村民的生活较为落后,但是思想并不愚昧,也通过电影稍微感知了外面的世界; C项 “向往 ”不对,电影让村民们了解了外面世界的苦与乐,开阔了视野,这也促使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民们对外面的世界应是 “好奇 ”。解答此类 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 考点:
1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句意的理解。抓住原文中 “这些故事让他欢笑,让他流泪,让他对村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就可品味出 “电影是一束光 ”的深层含义。一般来说先解释表面含义,然后再剖析深层含义。解答时既要注意挖掘内涵,又要分析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抓住第 9段中 “在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叫 小柿子的好奇心最重,他总想弄明白电影是怎么做成的 ”,第 14段中 “大姐葡萄没有打欧亚,一定是喜欢欧亚的。他不愿意出卖他们 ”,第 18段中 “小柿子又
12、说: 电影里都是这样的,家里不同意男的和女的在一块儿,就可以去远方 ”,第 21段中 “后来,小柿子进了电影学院,有机会了解了电影制作的一些程序 ”这些关键句子分析概括即可。解答此题要考虑人物身份、年龄、主要性格特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加以概括。答题时要规范:先概括特点,然后结合原文事例简析。简析时要扣住文本的主要内容,答题时要分条作答,而且要尽量多答。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 ,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自媒体时代的自律和他律 在互联网上,每一个账号,都像一个小小的媒体。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 信息、观点、态度便汇入了互联网的比
13、特之海。自媒体 自我的小媒体,在近 5亿网民、 3亿微博的努力之下,焕发出巨大能量。 从郭美美的名牌手袋到故宫破碎的瓷盘,在进行舆论监督、反映社情民意上,自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并不是所有人在所有时候,都会把赞赏的掌声献给自媒体。社交网站、微博上 “日本核辐射空气抵沪 ”的无稽之谈,让上海市民惊出一身冷汗; “甬温线动车事故 29人失踪 ”的以讹传讹,花费很大精力才得以澄清;而 “滴血食品传播艾滋病 ”的失实传言,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恐慌。 谣言不是自媒体的主流,但其危害也不容小视。 “艾滋女事件 ”等,对个人造成的精神损害难以弥补; “浙江某学院党委书记开房被抓 ”等,损害到领导干部
14、群体的形象;而 “碘盐防辐射 ”的谣言,更在短时间内引发抢购风潮。 开放的论坛、博客、微博,跟锁在抽屉里的日记本、摘抄本不同,已属于网络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面对碎片化的信息,多一些独立思考、多一些理性判断,少一点冲动偏激、少一点轻 信盲从,谨守法律的边界,谨守道德的底线,正是自媒体的 “媒体责任 ”。 自媒体也是一种 “自组织 ”,有着 “自我净化 ”的功能。 “金庸去世 ”的谣言在微博扩散,就曾引来网友广泛反思,更多人在评论、转发时,更理性、更谨慎。近日 “武汉女大学生被割肾 ”的传闻,通过知情网友的质疑、辟谣,也部分地澄清了事实。然而,近 5亿网民与 9亿多手机用户,十几亿支麦克风、十几亿
15、个自媒体,难免会有杂音。正如指挥、纠正跑调的音符,合唱才能更和谐、更美妙,要让自媒体更好地发挥媒体作用、承担媒体责任,他律同样重要。 立法机构、司法机关、互联网管理部门 完善法规、加强监管,是更为有效、也更为根本的 “谣言粉碎机 ”。互联网企业是 “第一把关人 ”,尤需多一些社会责任感,多一些有效管理。传统媒体面对真假莫辨的网上信息,要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求证,披露真相、以正视听。更重要的是,作为 “被谣言 ”的主体之一,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应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热点疑点,说明真实情况,使谣言止于公开透明。 ks5u 每一位严格自律、抵制谣言的网民,每一家秉持 “真实、客观、公正 ”原则的媒体
16、,每一个正视网络舆情、积极应对、及时回应的部门,都构成对造谣者的他律。这样的他律,与网络、网民的自律 ,正是自媒体的两侧护栏。有了护栏的引导和保障,这一全新的、快速发展的媒介形式,才能在信息民主化的大潮中推动社会进步,与国家、人民一起,走向更好的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 人民论坛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 “自媒体 ”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是在互联网上,每一个网民个体,通过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 构成的一个个小媒体。 B自媒体虽然是一个个小而零散的,在进行舆论监督、反映社情民意上,能焕发出巨大能量。 C自媒体不仅会对个人造成精神和名誉的伤害,甚至于造成了公众恐慌,影响社会
17、稳定。 D自媒体的影响力巨大,谣言的传播者虽然不是故意的,但也应担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小题 2】下列对文中自媒体的 “他律 ”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发布者外的每一位网民都来遵守法律,坚守道德,并努力参与质疑、抵制谣言,澄清事实。 B互联网企业,多一些社会责任感,多一些有效管理,把好第一个关卡,抑制谣言的传播。 C立法机构、司法机关要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求证,及时发布信息,披露真相、以正视听。 D党政机关和相关部门应完善法规、加强监管,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热点疑点,说明真实情况。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 试题分析: D项内容文中无较直接的体现,属无中
18、生有。解答此类题时要逐项与原文比较,比较时一定要细致。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面对真假莫辨的网上信息,要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求证,披露真相、以正视听的是对传统媒体而言。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上下文的语境,仔细比较、分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相关问题。 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小题 1】孔子在这里把 “仁 ”与 “圣 ”做了
19、个区别, “仁 ”着眼于 (用四个字回答), “圣 ”着眼于 (用四个字回答)。( 2分) 【小题 2】孔子认为 “圣 ”的境界 “尧舜其犹病诸 ”,先解释这句话的意思,然后结合整则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4分) 答案: 【小题 1】 (2分 ) 推己及人(或能近取譬) 博施济众 【小题 2】( 4分)孔子认为即使是尧舜这样的人也对能否达到 “圣 ”的境界感到苦恼呢( 2分)。他觉得要达 到 “圣 ”的境界是很困难的( 1分),能够达到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 “仁 ”的境界就已经很不错了(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根据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
20、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可以确定 “仁 ”着眼于 “推己及人 ”,根据 “子曰: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这一反问句可以确定 “圣 ”着眼于 “博施济众 ”。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尧舜其犹病诸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算是尧舜这么道德高尚,修养极高的圣人都会感到有所不及,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就能评 价孔子对于仁所持的态度了。解答类似题目要抓住关键句子细细品味。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参考译文:子贡说: “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 ”孔子说:
21、 “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题目。 (6分 )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 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 谒 之。今行而无 信 ,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 “樊将军以 穷困 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
22、更虑之! ” 【小题 1】翻译加点字的意思( 3分) 臣愿得 谒 之: 今行而无 信 : 穷困 : 【小题 2】翻译句子: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3分) 答案: 【小题 1】( 1)谒:拜见 ( 1分) 信:信物( 1分) 穷困:走投无路( 1分) 【小题 2】( 3 分)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 【小题 1】 试题分析:谒、信考查一词多义,穷困考查古今异义。本题着重考查了重要实词的意义。对于课内重要的实词,平时复习要落实好注释。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翻译注意 “购 ”解释为
23、悬赏,同时注意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是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 “信、达 、雅 ”的三字原则,运用 “留、删、替、补、调 ”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9分)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福建省 六校高一上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