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浙江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5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浙江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5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浙江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5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浙江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 5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粗 犷 (kung)镌 刻 (jun)量 体裁衣 (ling) 卷 帙 浩繁( zh) B 埋 怨 (mn) 载 体 (zi)暴 殄 天物 (tin) 戛 然而止 (ji) C宝 藏 (zng)应 届 (yng) 恪 守不渝 (k) 擢 发难数 (zhu) D 熨 帖 (yn) 熟 稔 (rn)相形见 绌 (ch) 徇 私枉法 (xn)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
2、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 A项,犷 gung; C项,应 yng; D项,熨 y。故正确选项 B。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以来,有关放射性污染和清理等方面的信息批露缺乏透明度,日本政府和相关企业的不断遮掩、欺瞒之举让本国民众和国际社会长期不安。 B仰望夜空,总是会有不可名状的失落感涌上心头。多么怀念幼时曾见的如金钢钻般闪耀的星辰,那些闪烁的光亮总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 C “十一 ”长假,杭州西湖出现 “只见人头不见桥头 的画面,游客们涌人各大
3、景区,万头攒动,磨肩接踵。根据统计, 2日当天游客量破天荒达到 100万人次。 D “土豪 称谓的流行,与其说是揶揄,不如说是焦虑。焦虑的背后,则是物质日渐走向丰裕之后,对精神生活更上层楼的迷茫和向往。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可以根据语句的上下文意思并结合着词语意思来分析判断。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 A披露 B金刚钻 C摩肩接踵。故正确选项是 D。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空气污染加剧,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在过去的一年中,自
4、年初至年末,由北向南,雾霾 波及 大半个中国。 B等待的同时,各方传来的信息引起了人们各种猜测。一天之后,马航客机失联一事似乎更加 扣人心弦 。 C树立大国风范, 涵养 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 D在陕西谢朝平事件、江西宜黄血拆事件中,微博狙击潜规则的表现 可圈可点 ,对事件最终走向良性解决,几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 B扣人心弦,又作 “动人心弦 ”。 用来形容事物能深深地牵动人心。或指因感动而引起内心的强烈 共鸣 。 多指激动人心。此处
5、可改为 “扑朔迷离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越来越难以得心应手地对付这些挑战。未来美国的全球地位是否会下降,将取决于美国有效调整自己的霸权模式,适应新的世界。 B叶正明对有些文章和书籍说叶挺在和党断了联系期间生活异常困难,靠开饭馆、摆小摊、卖油条等等维持生计的谬传比较反感,说这些都是假的。 C中秋是丰收的时节,人们利用中秋节俗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庆祝。祭祀月亮时的时令果品,既是对月亮的献祭,更是对劳动果实的享用。 D长久以来,以大摩和高盛为代表的一批从事证券买卖、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同时比从事储蓄和贷款业
6、务的传统银行受到更少监管,一直是华尔街的 “形象代言人 ”。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 A项前面说 “是否 ”,后面只说一种情况,属 “搭配不当 ”,应在 “美国 ”后加 “能否 ”。 C项第二个 “人们 ”多余。 D项主语部 分的中心词残缺。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4分) 不一样的城 文 /李萦枝 ( 1)接触地面的瞬间,我有一种绵软的匍匐下去的感觉。青藏高原的空阔闪电般迅速展开,耀眼的明亮强大得使我近似胆怯地半眯着眼睛。这明亮
7、像一面奇异的镜子,照见了我自身。我看见自己在拉萨的天空下通体发亮。 ( 2)我以几近膜拜的心迎着高原之上的日光。阳光是稠密、坚韧、油性而片状的。它肆意倾覆,在道路、旷野、河流和群山之上流泻,以交响乐般的恢弘拍打着高原的寂静。万物发疯了似的在质感的丰 厚中高亢地敞开自己。当它涂抹着我的身体,我感到一种饱满的幸福,类似果实看见了自己甜美、殷实的肉体的光泽。 ( 3)我的眼睛向上,眩目的光芒后面是蓝得不含一丝杂质的天空。蓝,近似执著的澄净,使天空无比高远。当我的目光拂过天空,像一滴水融进湛蓝的海,我忽然获得释放自己的快乐。我在天空中看见了尘世之上的道路通往四面八方。心飞奔而出,鸟儿一样展开翅膀,以自
8、由的姿态抵达深处的蓝。 ( 4)天空有着宁静与热烈的两重世界。蓝之于阳光如同冰之于火,火并不融化冰,而是彼此映照。拉萨的天空是极端的阳光和极端的蓝的统一,它因而是强烈 的。 ( 5)当我的目光从天空折回大地,我最先注意到的是藏民的身影。略显笨重的藏袍,领子、袖口、袍的边缘用各种亮色镶边,在阳光下变得绚烂。黑而非光滑的发辫,因为不经常梳理显得毛茸茸的,就像毛线被反复磨擦后的样子。脸黑得发红,瘦削,粗糙而结实,留着日照和风的痕迹。我看着他们的眼睛,看到了隐忍,平静,甚至淡淡的迷茫。 ( 6)他们在拉萨的大街移动脚步,身上散发出混合的气息。这气息经过我,在我的视野里带出了旷野的苍茫,风的刀刃,帐篷的
9、孤单和行走在高原上的坚韧。能够想象那是怎样的骨骼、肌肤和内心的愿望支撑起世代的藏民在 高原之上站立和生长。 ( 7)我在风中经幡的劈啪声中聆听他们的心跳。他们把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抽象为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然后是印上去的经文,像一把开启神秘之门的钥匙。我相信他们一生都在祈愿的途中,祈愿成了他们生命的一种方式,甚至是生命本身 。在午后大昭寺门前的石板上,我看见他们双手合十举过头顶,有着金属光芒的后背缓缓前倾,与伸出的双臂一起向前滑去。掌心贴地,终于全身俯下。 我想到了 “倾其所有 ”这四个字,朝拜者似乎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将一颗虔诚的心完完全全呈示在佛的面前。 ( 8)藏袍的投影及
10、其褶皱里细 微的黑在我的感觉中弥漫开来,将我的思绪带往寺院佛殿里的幽暗。走进幽暗的藏民,脸上的表情是宽慰的,眼睛里有一抹幸福的光亮。他们挤挤挨挨连成一个长队,怀着急切的心情等待着向佛磕头。 铜盏的佛灯中一根细小的灯芯吮吸着奶白的酥油,开始伴随着六字真言在黑暗中吐出手指大小的火焰。每跳动一下,都像心灵的一次歌唱。当酥油灯聚拢,像一群尘世的孩子排列在佛的膝前,整齐地亮出歌喉。这声音越来越响亮,越来越饱满,向着高处,直至喷溅出黄金的液滴。 从这里经过的人是快乐的,他们看见了自己的心火焰一样绽放。站在一侧的我沐着火焰的光辉,心中充 满莫名的感动。红尘之上,为心灵点一盏灯该有多好。 ( 9)在布达拉宫的
11、一个大房间里,看到了黄铜质地的转经筒,正方列队排列。我听到了绕着木头轴心转动的经筒发出 “骨碌碌 ”的声响,这声音在黑乎乎的屋子里有一种模糊的生动。我知道,我所听到的是厚厚的经文被传诵的声音。时间多久,它就能传诵多远。紧挨在我身后的是一个头发灰白的藏族老太太,乱线似的皱纹丝毫没有减弱她眼睛里的明亮。她一只手推着转经筒,目光安详地注视前方,仿佛她正随着转经筒的声响在一条路上兼程。 ( 10)众多的手不停地挨个推动着转经筒,像转动时光。站在寺院的一角 ,我有一种边缘的感觉。远远地看着,恍惚中的寺院就像一座灯火的城池。酥油灯亮遍每一个角落,灯光显现了念经的喇嘛绛红色的藏袍,墙上以朱红、深红、金黄、橘
12、黄等暖色调为底色的彩画,深红色的廊柱 这些温暖而瑰丽的色彩在黑暗中类似一种放大的喜悦。藏民的身影穿梭期间,来来往往,生生不息,渴望灵魂永远不落。 ( 11)我忽然有一种落泪的感觉,因为幸福。如果说拉萨是一座阳光的城,那么拉萨的寺院则是灵魂的城。在那里,众多的心点燃,就是黑暗中的一盏盏灯。 【小题 1】试联系文意,说说文章以 “不一样的城 ”为题的含义。( 3分) 【小题 2】简析第三段的写景手法。( 3分) 【小题 3】第( 7)段划线处细写午后大昭寺门前藏民们的祈愿,用意是什么?( 4分) 【小题 4】赏析第( 8)段画浪线的句子。( 4分) 答案: 【小题 1】拉萨是一座阳光的城( 1分)
13、,拉萨的寺院是灵魂的城( 2分)。 【小题 2】 先正面直接写拉萨的天空蓝得不含一丝杂质,蓝得近似执著的澄净( 1分); 后用比喻手法写 “我 ”在天空下的感受,侧面烘托拉萨的天空之蓝( 2分)。 【小题 3】 为下文写拉萨的寺院是灵魂的城作铺垫(埋下伏笔)( 2分); 表现朝拜者对佛的虔心,祈愿成了他们生命的一种方式,甚至是生命本身( 2分)。 【小题 4】 色彩对比鲜明如: “奶白的酥油 ”, “黄金的液滴 ”形成色彩反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1分 运用比喻手法,如:手指大小的火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酥油灯火焰的形状;“像一群尘世的孩子排列在佛的膝前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酥油灯聚拢一起时的情
14、形; 2分 运用通感手法,如:(酥油灯) “每跳动一下,都像心灵的一次歌唱 ”,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 “这声音越来越响亮 直至喷溅出黄金的液滴 ”,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这样写极富神韵,引人 联想,从而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信徒们礼佛时的虔诚心灵。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文章题目的含意和分析题目作用的试题。题目的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解释其表层意、深层意和象征意等,题目的作用要从结构作用、内容作用和表达作用等几个方面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
15、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 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要结合上下文分析概括。结构上起到为后文作铺垫的作用,内容上则是突出主题。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语言特色类试题,这类试题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语句的含义和作用。对文章的语句的作用和意义进行鉴赏。 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 语言的风格。有幽默、
16、辛辣、自然和谐、含蓄、深刻等。 语言 的技巧。多从修辞角度思考。 语言的作用。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选择 2分,共 7分) 汉字的文化学意义 ,还表现在能够缩影式地传导中国传统的认知方式、文化心理、价值取向等内隐文化结构。 从认知方式看 ,中国人长于直观地把握世界 ,重体知而轻认知 ,重体悟而轻分析 ,重形象而轻抽象 ,等等 ,这种认知特点 ,在汉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汉字的创造 ,是先民 “仰观天象 ,俯察地法 ”“近取诸身 ,远取 诸物 ”的结果
17、,造字方法是 “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 ”的 “依类象形 ”,所造的字是 “物象之本也 ”。众所周知 ,汉字是由图画发展来的 ,因此 ,文字极具形象色彩 ,无论是初文象形字 ,还是后起的会意形声字 ,都是形象斐然。 从哲学的角度看 ,汉字也是充满东方智慧的文字 ,文字中蕴涵了丰富的哲学思辩性和审美灵动性。中国传统哲学对宇宙、人事理解把握的认知方式 ,就是阴阳调和、美恶相兼、正反相容、始终相生的 “一体二元 ”的方式。在易中 ,阴阳二爻表示相对立的两端事物 ,两爻相合构成八卦 ,诞生了宇宙间的天地雷风等物质 ,它们阴阳调和 ,相反又相正 ,对 立又融合 ,演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从乾坤始 ,至既济未
18、济终 ,未济意味着开始新的循环 ,其间蕴涵了阴阳对立 ,相推相转的辩证思想。老子一书中 ,也蕴涵着深刻的辩证统一思想 ,如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第四十章 ),“故知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第二章 ),“重为轻根 ,静为躁君 ”(第二十六章 )等等 ,都是就事物的两端相仇相因立论的。这种思维品格 ,在汉字孳乳过程中的 “反训 ”现象里 ,得到了清晰展示。所谓 “反训 ”,是指一个字具有相反相对的两个义项。如书 泰誓 :“予有乱臣十人。 ”疏云 :“尔雅云 :乱 ,治也。 谓治理之臣有十人。 ”即 “乱 ”有 “治 ”义。再如 “介 ”有 “大 ”、 “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浙江杭州 西湖 高级中学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