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 ) A南京的首场古董挂表拍卖会结果 差强人意 ,美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项明华收藏的 23款古董挂表昨天仅仅拍出了一块 华生 1906年产的银壳钻挂表以底价 1300元拍出。 B近年来中国 GDP 增长的相当大的部分来自于外国资本的投资和外贸出口,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外国资本的依赖程度正日渐加深,可见人们担心外国资本控制中国经济的顾虑也并非 杞人忧天 。 C这所大学的活动室里,各种器材应该尽有,真是 汗牛充栋 。 D已经被启用多年的教工大礼堂,因为我
2、们这帮文工团员的到来一下子 蓬荜生辉 ,热闹非凡。 答案: B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_。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 答案: C 以下关于三国演义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 )( 5分) A献帝不甘心受曹操控制,在衣带中放
3、入诏书,令国舅董承设计除掉曹操,董承被家奴告密,谋杀曹操之事败露。曹操就杀了董承全家,怒气未消,还杀了董贵妃并宣布,从此以后,外戚不奉旨进宫者斩。 B黄盖受刑之后,只缺一个说客去献诈降书。黄盖与阚泽交好,请他前去。阚泽欣然领诺,到达曹营后,曹操拆穿了黄盖诈降的计谋,阚泽不急于解释,而是采用激将法,骗得了曹操的相信。 C关羽得知刘备在刘表处,到相府辞别曹操,恰好曹操生病,挂避客牌不见客人,张辽也托病不出,关羽无奈,只得留下书信一封辞别,并将曹操所赐之物,一一挂在库中,分毫未取,汉寿亭侯之印挂在堂上,喝退门吏,带上嫂嫂,去寻刘备。 D糜夫人为存子嗣,投井自杀,赵云推倒土墙掩盖枯井。赵云独自一人,怀
4、抱阿斗,七进七出,左右冲杀,连斩了曹操 五十多员大将 。曹操在山顶上望见,急问左右是谁,当得知是赵云时,曹操感叹说: “真虎将也 !吾当生致之。 ” E.攻打张绣期间,所过之处,稻熟将刈,为赢民心,曹操传令,凡践踏麦田者,并皆斩首。但没想到自己的马因迷路闯进麦田,违反了军令,这时谋士郭嘉提醒曹操 “法应加于尊 ”,于是曹操以剑割发代首,并传示三军,显示自己带头执行。 答案: CE 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毋从俱死也 不然,籍何以至此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为击破沛公军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此亡秦之续耳 夫晋,何厌之有? 群臣侍殿上者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A
5、/ / / / B / / / / C / / / / D / / / 答案: B. 下列各句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 1)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 2)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 3)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4)越国以鄙远 ( 5)偏袒扼腕而进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各句划线词语活用分类正确的是 ( ) ( 1)共其 乏困 ( 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函 封之。 ( 3)顷之未发,太子 迟 之。 ( 4)皆白 衣冠 以送之。 ( 5)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 怪 之 ( 6)君安与项伯有 故 ? ( 7)项伯杀人,臣 活 之 ( 8)沛公旦日 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 ( 9)常以身 翼 蔽
6、沛公 ( 10)范增数 目 项王 ( 11)此亡秦之 续 耳 ( 12) 道 芷阳间行 A( 1)( 6)( 11) /( 2)( 9) /( 3)( 10) /( 4)( 5)( 12) /( 7)( 8) B( 1)( 6) /( 2)( 3) /( 4)( 9) /( 5)( 10)( 12) /( 7)( 8)( 11) C( 1)( 3)( 6) /( 2)( 9) /( 4)( 5)( 10)( 12) /( 7)( 8) /( 11) D( 1)( 6) /( 2)( 9) /( 3)( 5) /( 4)( 10)( 12) /( 7)( 8) /( 11) 答案: D 现代文阅
7、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5分) 天地苍茫一根骨 庞进 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 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 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 “太监 ”,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 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
8、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 “李陵之祸 ”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 ,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 “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 ”,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 “奉觞上寿 ”,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不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 “惨怆怛悼 ”,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9、 “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 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 “好你个司马迁, ”刘彻震怒了, “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 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己。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做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
10、,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 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 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 “惨怆怛悼 ”,禁不住效一番 “款款之愚 ”。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 “草创未就 ”的史记,为了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 “就极刑而无愠色 ”。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
11、面。你可以摧残我 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 !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 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好一根骨头啊 !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 (选自当代散文精品,有删改 ) 【小题 1】下面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 5分)( )( ) A标题 “天地苍茫一根骨 ”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既体现了司马迁命运的悲剧色彩,又突出了他的不屈精神。
12、 B作者对司马迁塑像的描写着重突出了他的眼神和胡须,表现了他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人们心目中理想化的司马迁的形象,生动而传神。 C作为短小精简的传记,文章第一段通过写塑像介绍了司马迁的身世和经历,直入了文章的中心事件,凸显了人物精神,是人物传记的典型笔法。 D “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 ”句中的 “我们 ”表现了作者对司马迁由衷的敬佩及为我们的民族有这样的文人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E “替叛贼说话 ”“震怒 ”了武帝终至 “就极刑 ”,归根到底是司马迁文人性格使然,刚硬而敢于说真话,不人云亦云,他的悲剧其实是他性格的悲剧。 【小题 2】 “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其中的 “提升精神
13、 ”和“一根骨头 ”分别指什么 ( 4分) 答:提升精神: _ 一根骨头: _ 【小题 3】文章结尾处,集中点染了司马迁的风骨与精神,对我们今天 确定人生价值、成就事业颇有启发与补益。请结合全文,选择两个方面,对他的人格与精神进行评析。 (6分 ) 答案: 【小题 1】 C E 【小题 2】提升精神:是指司马迁经历人生灾难后内心发生的一个转变,即由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 2分) 一根骨头:是对司马迁独立人格的形象化比喻。赞美他面对强权的坚强不屈,以及对理想与事业的执着追求。( 2分) 【小题 3】 有独立人格。司马迁: “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
14、却打不倒我的精神。 ”“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 。 ”独立人格是司马迁最宝贵的特点,一个人只有不依附于任何权势,才有追求真理、献身真理的精神,才能成就事业。 有社会良心。司马迁敢于说公道话,敢于坚持正义,不趋炎附势,这是我们今天十分需要的一种价值取向。坚持正义,坚持真理,才能奉献社会。 有理想,执著追求。司马迁: “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 !”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执著追求,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才能为社会尽力。 顽强坚韧。在困难甚至灾难面前不动摇,在威逼面前不屈服,矢志不移,坚定不拔。这是事业成功的保障。 不重
15、名利,不迎合时俗。司马迁没有追求权贵的赏识,没有迎合时俗,耐得住寂寞,成就了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成就了伟业。 【小题 1】试题分析:文章从塑像写起,并未介绍人物的身世与经历,并未直入后文的中心事件,只是通过写塑像,突出人物精神与特征,增强可读性,与后文的内容相呼应。所以 C 项错。司马迁的悲剧归根到底是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刚直不阿的品格不能为专横残暴的制度所容。所以 E项也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五选二的题最容易出错,所以应该仔细 阅读选项中的内容。本题中 A、B、 D项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这篇文章又是小
16、说简单易懂,所以判断对错应该不难。 【小题 2】试题分析:司马迁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接受宫刑时,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 !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 。所以他提升的精神,是 “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 ”。 一根骨头指他面对强权的坚强不屈,以及对理想与事业的执着追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文中重要
17、词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对于文章中的关键词语,要根据前后文加以理解。这两个词语出现在文章最后一段,确定了范围再加以筛选整合就可以得出答案:。 【小题 3】试题分析:本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 4分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人物 做法谈观点的能力。 点评: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这些评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 文言文阅读 读下列语段,完成小题 (韩)信知汉王畏恶
18、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 “大王乃肯临臣! ”信出门,笑曰: “生乃与哙等为伍!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上问曰: “如我能将几何? ”信曰: “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 “于君何如? ”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信曰: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 陈 拜为钜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 ”曰: “唯将军令之。 ”淮阴侯曰: “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
19、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陈 素知其能也,信之,曰: “谨奉教! ” 汉十年,陈 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 所,曰: “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信 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部署已定,待 报。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於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 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 相国绐信曰: “虽疾,强入贺。 ”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遂夷信三族。
20、 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 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 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节选自史记 淮阴侯列传) 血食,享受后代的牺牲祭祀。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信由此日夜怨 望 望,埋怨,责怪 B信尝 过 樊将军哙过,拜访 C人言公之 畔 畔,通 “叛 ”,背叛,叛乱 D 弟 举兵,吾从此助公弟,弟弟,代陈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21、的一组是 ( ) A辟左右与之步 于 庭因击沛公 于 坐 B而天下已集, 乃 谋畔逆樊於期 乃 前曰: “为之奈何? C三至,必怒 而 自将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 而 走 D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 之 徒因人 之 力而敝之 【小题 3】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能说明韩信 “伐己功,矜其能 ”的一组是( ) 笑曰: “生乃与哙等为伍! ” 大王乃肯临臣 臣多多而益善耳。 常称病不朝从 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认为,虽然陈 是陛下信任的臣子,但如果有人告发说他反叛,久而久之,皇上也会率兵围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福建省 晋江市 中学 高一上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