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内容的叙述 不正确 的两项是( 5分)( ) A凤姐要见秦可卿之弟秦钟。贾蓉说秦钟生的腼腆,没见过大世面,怕婶子见了生气。凤姐说 “凭他什么样儿的,我也要见一见 ”。 B宝玉见秦钟人品出众,心中似有所失。他恨自己生在侯门公府之家,不能早与秦钟交结。秦钟见宝玉也自思道: “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 ” C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到林如海便从科第出身。可惜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林如海虽有几房姬妾,但未曾生有儿子,只有女儿林黛玉,因此爱之如珍宝。 D秦可卿是贾蓉之妻,贾珍的儿
2、媳妇。秦可卿死去,贾珍悲痛之极,哭得泪人一般,不仅为秦可卿置办了贵重的棺木,还为贾蓉捐了龙禁尉,以抬高秦可卿的身份。 E.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对一迟到者,她喝令拉出去打二十板子,并革了他一月的银米。如此一来,众人皆知凤姐的厉害,不敢偷闲。 答案: BC 下列有关诗句节奏的划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 “称李白为 谪仙 ”。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
3、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 “仁政 ”的思想,被后人称为 “亚圣 ”,主张性善论;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12分) 在西域读李白 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到很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 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是我的猜想。 这个漂泊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
4、。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 脚步。 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 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异国情调、漂泊的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的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李白春夜宴楼李国序)这
5、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 天地之间只有逆旅和过客。 诗人拒 绝根的存在。 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第二人的。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 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 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 “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 ”( 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 。李白自称 “十五好剑术
6、 ”,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 “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 “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扶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 ,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
7、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 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 “只识弯弓射大雕 ”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
8、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游侠李白飒沓而来, 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 【小题 1】文章第 自然段说 “诗人拒绝根的存在 ”,句中的 “根 ”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要拒绝根的存在?( 2分) 【小题 2】作者从哪些方面 写出了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 ”?请联系文章第 自然段,分条表述。每条均不超过 5个字。( 3分) 【小题 3】作者在第 自然段中描绘了昆仑山、骑士、成吉思汗的马队等诸多形象,其作用是什么?( 3分) 【小题 4】文章结尾说 “他的双脚和诗笔生
9、动了大唐山水 ”, 文章第 自然段说“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 ”,结合全文,从李白与唐朝的关系上,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 4分) 答案: 【小题 1】 “根 ”指故乡。因为他认为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 【小题 1】( 1)重侠轻儒( 2)轻财重义(或 “重友情 ”)( 3) 藐视权贵 【小题 1】这些形象都具有西域特征,描绘这些形象是为了引出李白的诗歌中“ 剽悍与纯粹 ”的西域风格特点,是为了引出李白独特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 【小题 1】一方面,李白通过自己与社会的广泛接触,运用手中的笔,将大唐山水都赋予了神奇的内涵,为唐朝增添许多光辉;另一方面,具有开朗雍容气势
10、的大唐才能安措饱含异质天才的李白那放达的脚步(或:具有开朗雍容气势的大唐为饱含异质天才的李白提供了发挥的条件)。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小题。 (6分 ) 子曰: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 子罕) 子曰: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论语 子罕) 【小题 1】上面两个选段共同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 2分) 【小题 2】两个选段都运用了比喻来说理,请分别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做事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 【小题 1】选段 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来说明不可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进退的责任
11、在自己而不在别人的道理;选段 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的过 程,说明人如果不能坚持始终,最终就不能达到目的的道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小题。(共 21分) (甲)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曰: “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
12、闯兀 惚畈豢墒骋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乙)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 “望之 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 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
13、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 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 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 氯恍酥 印淙缡牵 肽苡 拷穹蛱煜轮四粒 从胁皇壬比苏咭病 u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 【小题 1】下列各句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 数 罟不入 闯兀 埽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 (检查) C 卒 然问曰(同 “猝 ”,突然) D今夫天下之 人牧 (统治者) 【小题 2】下列划横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涂有饿莩 而 不知发顺风 而 呼,声非加疾
14、也 B河东凶亦 然 沛然下雨,则苗 u然兴之矣 C填然鼓 之 ,兵刃既接不嗜杀人者能一 之 D则无望民之多 于 邻国也水为之,而寒 于 水 【小题 3】下列划横线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是( )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 一 也 B对曰: “不嗜杀人者能 一 之。 ” C七八月之间旱,则苗 槁 矣。 D假舟楫者,非能 水 也,而绝江河 【小题 4】下列特殊句式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3分)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小题 5】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甲)文,孟子认为,对于社会混乱、
15、哀鸿遍野的局面,不加以改变,却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无异于拿刀杀人却归罪于兵器。 B(甲)文,孟子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显示了高超的讲话艺术。 C(乙)文,孟子 “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和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等言论,既概括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揭示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但从文中可以看出,孟子并没有把梁襄王列入 “嗜杀人者 ”之列。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说理的方法。甲文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做比喻,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乙文孟子以 “禾苗 ”喻百姓,以 “雨露 ”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 “仁政 ”的好处。 【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福建省 六校高 一下 学期 第一次 联考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