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实词的解释完全错误的一项是( ) A小人之 过 也必文过:过错故天将降大任于 是 人也是:这 B永 言 配命言:说自 伐 者无功伐:自我夸耀 C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 吓 我也吓:怒斥声众闻则 非 之非:责怪、反对 D天 与 之,人 与 之与:赞同少仲尼之 闻 闻:名声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 A我省将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重点建设 300个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B一个社会有没有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是这个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
2、证,这已经为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实。 C经典的魅力在于经典作品以经典的方式触及、表达和思考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不仅指向现实,也指向未来。 D恒丰箱包有限公司是全市箱包行业中历史悠久的一家外贸企业,产品档次之高,品种之全,是一个拥有出口权的厂家。 答案: A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时,我已经沿着巴尔扎克身边那一条笔直的沙径,走到了花园的尽头。沙径的两边种着两排高大的梧桐树。 。花园的尽头有一个大水池,水池旁边立着一些裸体铜像,而中央则是有名的 “乌谷利诺 ”。 我听不到它们动人的和声 只有落在路旁的一些红色的花瓣 虽然有阵阵微风 可惜树叶已经落光 也看不到
3、花园里郁葱的景象 向我透露着这个园子里的风光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近些年来,某些城市和地区拓宽马路,扩建广场,竞相上马各种各样形象工程的做法 蔚然成风 ,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B “反恐 ”也好, “防化 ”也罢, 都是 此地无银三百两 ,无论怎样,美国政府都掩盖不了占领伊拉克的真正意图。 C这个面积将近 1000平方米的大厅非常宽敞,我们走在里面,脚步声就像是空谷足音 一样清晰响亮。 D对待野生动物,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赶尽杀绝,只顾着眼前利益了。 答案: B 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岗位
4、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 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逐步 。 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在熟悉的大街小巷, 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A终止蜕化难免 B终止退化不免 C中止退化难免 D中止蜕化不免 答案: B 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A君子之至于斯也 B子路宿于石门 C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D又将奚以汝为? 答案: D 对下列划线词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士志于道,而 耻 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则 冻馁 其妻子 则修文德以 来 之 礼 人不答 以德行仁者 王 贤 贤易色
5、宝 珠玉者,殃必及身 以 安 社稷为悦者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 利 其器 箪 食壶浆以迎王师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 D 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虚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冉有、季路见 于 孔子子贡贤 于 仲尼 B为政 以 德,譬如北辰斧斤 以 时入山林 C舜 之 徒也 之 二虫又何知 D 而 居尧之宫,逼尧之子然 而 不王者 答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孟子选段,回答后面问题( 6分)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
6、,是为王者师也。 ”(孟子 滕文公上) 孟子曰: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 尽心上) 【小题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两段文字均强调了政治管理的重要性,这也正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一部分。 B孟子认为可以通过 “庠、序、学、校 ”来使百姓了解伦理关系。 C孟子认为良好的教育比良好的政治更加重要,因此主张先推行教育。 D上位者明白了伦理关系,处于下位的百姓自然就会相亲相爱。 【小题 2】请简要分析以上选段中孟子阐述的主要观点。( 3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选段
7、阐述的主要观点是统治者要重视教育,孟子认为良好的道德教化比良好的政治更会获得民心,它能帮助统治者更好地管理天下。( 3分) 【小题 1】两个语段强调的是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小题 1】本题考查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 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参考译文】 “要设立庠、序、学、校来教导百姓。 庠 是教养的意思; 校 是教导的意思;序 是习射的意思。(地方学校,)夏代称 校 ,商代称 序 ,周代称 庠 ; 学 (是中央的学校),三代共用这个名称。(这些学校)都是用来教人懂得伦理关系的。在上位的人明白了
8、伦理关系,百姓在下自然就会相亲相爱。(您要这么做了,)如果有圣王出现,必然会来效法的,这样就成了圣王的老师了。滕文公上 孟子说: “仁德的言语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众。好的政令,百 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 ”尽心上 阅读下列论语孟子选段,回答后面问题( 6分) 陈亢问于伯鱼曰: “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 “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 对曰: 未也 。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礼乎? 对曰: 未也 。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
9、: “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论语 季氏第 13章) 咸丘蒙曰: “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 普天 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 曰: “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 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 万章上第 4章) 【小题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陈抗认为孔子有私心,伯鱼应该从他那学到了很高深奇异的学问。 B陈抗通过与伯鱼交谈,知道孔子没有私心,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C咸丘蒙觉得 “诗 ”中所说并不
10、能完全解释现实中的实际情况。 D孟子认为咸丘蒙拘泥于文字而曲解了 “诗 ”的意思。 【小题 2】对于 “诗 ”,孔子和孟子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3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孔子认为行事说话要以诗中的内容为依据, 1要以诗中的内容来规范自己,提升自己; 1孟子认为读诗不能望文生义,机械理解,需要自己去领悟。 1( 3分) 【小题 1】并非高深奇异的学问,而是不一样的学问。 【小题 1】本题考查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译文】 陈亢问伯鱼: “你在老师那里听
11、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 ”伯鱼回答说: “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 学诗了吗? 我回答说: 没有。 他说: 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 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 学礼了吗? 我回答说:没有。 他说: 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 “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 所以解说诗 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诗人的本意。要通过自己读作品的感受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样才能真正读懂诗。
12、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小题( 15分)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士有从原中出者,曰: “原三日即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侍之。 ”公曰: “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乃降公。卫人闻曰: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 ”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 “攻 原得卫者,信也。 ” 文公问箕郑曰: “救饿奈何? ”对曰: “信。 ”公曰: “安信? ”曰: “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福建 师大附中 下期 期中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