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卷.doc
《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1)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2) ,池鱼思故渊。 ( 3)长太息以掩涕兮, 。 ( 4) ,渺沧海之一粟。 ( 5)仰观宇宙之大, 。 (6)此情可待成追忆, 。 答案: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籍贯影牒机众志成城再接再厉坐收渔人之利 B帐篷身份证山清水秀各行其是万变不离其宗 C脉搏名信片搬师回朝度过难关貂不足狗尾续 D涨幅挖墙角不加思索察颜观色蚍蜉难憾大树 答案: B( A牒 碟 C名 明,搬 班,度 -渡 D角 脚,加 假,作成语时应为 “不假思
2、索 ”, 颜 -言,憾 撼。)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当前小沈阳这种演艺风格的走红,更加说明我们国家文化价值有所滑坡。 无疑要承担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神圣和崇高也一道消解的风险 使艺术再次回到人性和原生态的功能 的确有对虚假的神圣和崇高再度消解 纵容社会文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但如果艺术家在这种现象面前不能保持足够的理智, 随波逐流 以小沈阳为代表的俗文化能走红 A B C D 答案: C逻辑顺序,先论述小沈阳现象的积极意义,再论述小沈阳现象的消极影响。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近日,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接受央视小
3、丫跑两会采访时就透露,广东计划花一年时间内解决 60万左右流动人口的入户问题。 B有消息称,教育部目前正酝酿对严格的小学入学年龄规定 “松绑 ”,在学位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接收将满 6周岁的儿童入学。 C对于广大百姓关注的住房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 D随着 “双转移 ”战略的实施,在我市打工的外来人员逐年增长,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数选择铁路作为北 上返乡的交通工具。 答案: B( A“花一年时间内 ”句式杂糅; C成分残缺 ;D“选择铁路作为 .交通工具有问题, “铁路 ”不是 “交通工具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
4、一项是( )( 3分) A向农民打白条,这种现象方兴未艾,国务院及时地发出制 止的通知,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制止。 B当代社会高度重视人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他虽然颇有才华,但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因此本公司不拟聘用。 C 2009年 9月,欧美市场再度受挫,中国车市却再显 “英雄本色 ”,主流厂家纷纷再创纪录,车市火爆一发不可收拾。 D现在一些民族节日少人问津,而与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却大有席卷华夏之势,这种现象值得关注。 答案: D( A、 B感情色彩用错; C项一发不可收拾:指局面无法收拾,是更加不能收拾的意思,贬义词。一般不直接形容人)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
5、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伛 偻 /佝偻孱弱 /孱头下载 /一年半载方兴未艾 /自怨自艾 B扎针 /驻扎胸脯 /果脯标识 /远见卓识螳臂当车 /安步当车 C碑帖 /妥帖占卜 /占据粮囤 /囤积居奇颠三倒四 /排山倒海 D道行 /内行复辟 /辟谣渐染 /防微杜渐是非曲折 /曲意逢迎 答案: A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 ,我国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不变。 要查清国有企业目前的财政状况,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大肆 国家财产。 去 年江水泛滥的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A变幻 侵蚀 由于 B变幻 侵吞 鉴于 C
6、变换 侵吞 由于 D变换 侵蚀 鉴于 答案: B( “变换 ”意为 “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 ”, “变幻 ”意为 “不规则地改变 ”,所以选择 “变幻 ”。 “侵蚀 ”意为 “逐渐侵害使变坏 ”, “侵吞 ”意为 “暗中非法占有 ”,所以选择 “侵吞 ”。 “鉴于 ”与 “由于 ”,从表原因的角度看,用法基本相同, “鉴于 ”有 “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 ”的用法, “由于 ”没有,句中的 “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 ”是 “采取措施 ”的前提,辨析可从句子间的逻辑联系入手,应选择 “鉴于 ”。) 现代文阅读 论 述类文本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7、题。 生命的节奏与教育的节奏 冯秀军 学校生活是一段生命的旅程,教育则是一场深入生命的探险。那些对生命充满好奇的探险者,如蒙台梭利、怀特海、维果茨基,分别在不同的领域中发现了学校旅程中最重要的秘密:生命是有节奏的,睿智的教育期待着与生命的和鸣共振。 自然拥有自身的节奏,如日月盈昃,寒来暑往;生命拥有自身的节奏,如呼吸吐纳、生老病死。依据自然节奏的启示和生命自身的律动,人类创造了新的节奏,如音乐、诗歌、美术、数字。作为一项面向生命的事业,教育也是一种依据生命的律动而创造的节奏。教育面向生命,就必须探寻生命的节奏,合于生命的节奏,强化生命的节奏,并创造生命的节奏。 教育的节奏要求教育者对生命节奏的
8、敏感。蒙台梭利从生命的节奏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教育的敏感期。 “当某种特殊的敏感性在儿童身上被激起时,它就像一道光线照射到某处而不是其他什么地方,使得那个被光线笼罩 的地方成了他的整个世界。 ”“如果儿童不能根据他的敏感期所发出的一些指令行事,那么,一种自然征服的机会就永远地丧失了。 ”因此,教育需要观察和发现,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 教育又必须等待,必须耐心等待生命的生长。维果茨基从生命的节奏中发现了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和教育最佳期。他用心理学的实验告诉人们,只有当儿童在自己的发展中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时,一定的教育才能有可能进行,这是教育的最低界限。除了最低教育界限外,还存在着最高教育界
9、限,两者之间就是“教育最佳期 ”。早于或晚于最佳期的教育,或因超出最近发展区而 无法对那些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施加影响,或因停留于现有发展水平而不能有效促进心理机能发展。当我们急于造就神童和天才时,当我们因孩子面对 “奥数 ”一脸茫然而怒火中烧时,当我们心灰意冷,要为孩子贴上不可救药的标签时,或许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再等等看 基于对生命节奏的哲学解读,怀特海为教育者绘制了一份生命的智力周期图:浪漫 精确 重归浪漫的综合。童年的浪漫为精确阶段积累素材。没有浪漫的冒险,要么是儿童被僵死的知识淹没,并因过早耗尽 “内存 ”而 “死机 ”;要么是教育者面对一个空洞的大脑 从本质上说,教育必须是将已 存在于
10、大脑中的活跃而纷乱的思想进行有序的排列,你不能教一个空洞的头脑。所以,当我们听到一个儿童喃喃自语:山坡上开满了妈妈 且慢发出我们的嘲笑 这是一份多么美丽而珍贵的浪漫啊!因此,或许我们更应该这么做:以童年和成年共同的名义,归还童年的浪漫,保卫童年探险的权利。儿童是成人之母,童年的生命体验至少与成年体验同等重要。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9年第 6期,有删节) 【小题 1】下列关于 “最佳期的教育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低教育界限和最高教育 界限依据儿童发展的成熟程度区分,在它们二者之间 实施的教育, “最佳期的教育 ”。 B教育如果超出教育对象的最近发展区,就无法对尚未成熟的心
11、理机能施加影响,因而不是 “最佳期的教育 ”。 C “最佳期的教育 ”要求教育不能停留于教育对象的现有发展水平,因为那样就不能促进他们心理机能的发展。 D急于造就神童和天才的教育,因孩子无法理解 “奥数 ”而 “怒火中烧 ”的教育,都不能称为 “最佳期的教育 ”。 【小题 2】下列对 “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 ”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命的节奏中存在着教育敏感期,如果能抓住这个敏感期,就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B “某种特殊的敏感性 ”有助于教育效果的提高,但它又不可能长久地存在于儿童的整个世界中。 C如果儿童能根据他的敏感期所发出的一些指令行事,就有可能获
12、得一种 “自然征服 ”的机会。 D教育需要观察和发现,而观察和发现的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因此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 【小题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只要对生命充满好奇,即使身处不同领域,人们还是可以同样发现 “生命是有节奏 ”的这一学校旅程中 的最重要的秘密的。 B教育面向的对象是生命,与音乐、诗歌、美术、数字等一样,它也是人类根据生命自身的律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节奏。 C浪漫 精确 重归浪漫的综合,这是怀特海基于对生命节奏的哲学解读为教育者绘制的一份生命的智力周期图。 D作者认为,童年生命体验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成年体验,因此,人们或许更应该归还童年的浪漫,保卫童年探
13、险的权利。 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题。 臧克家:诗比人更长寿 念过中学的人,没有谁不熟悉这么一段诗句: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中国当代诗坛大师臧克家的有的人教育了几代人追求真善美,以耐人寻味而深深 “烙印 ”在亿万国人脑海里。 臧克家从小生活在一个诗的王国,家庭的文化空气很浓。父亲和祖父都好诗,他的庶祖母给他讲聊斋,说水浒,话西游记, “这些故事,常引出我同情的眼泪和美好的幻想。 ”臧克家永久也不能磨灭这些在心上打上的深深印记。 小克家喜欢整天跟穷人的孩子在一起, “我同情他们,
14、热爱他们。童年的一段乡村生活,使我认识了人间的穷愁、疾苦和 贫富的悬殊。同时,纯朴、刻苦、良善 我的脉管里流入了农民的血。我高兴,有人说我是 农民诗人 。不错,我是 泥土里的人 。 ” 1923年,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臧克家接受到 “五四 ”新文学思潮的影响。这时期,他读的新诗很多,如饥似渴地吞咽下去;也写了不少诗作。 1930年,臧克家被国立青岛大学破格录取。这期间,在闻先生的指导下,他以难民、洋车夫、渔翁等一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着笔点,创作了不少好诗。并于 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朱自清评曰: “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 ”王统照 称道: “(臧克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吉林省 油田 中高 学期 调研 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