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一12月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一12月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一12月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一 12月月考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分 ) A把现在人类所有的知识都做深入的研究,这种大业,就是孔子、亚里斯多德复出, 恐怕也要 敬谢不敏 。 B在朝鲜看来,拥有核技术是其 不卑不亢 的权利,因为这关乎朝鲜的民族自尊心,是其实现强国梦想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 C孩子刚进入高中读书,家长们就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的安排,他们 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真是 无所不至 。 D面对实力强大的西班牙队,巴拉圭队则显得 相形见绌 ,孱弱的进攻能力、并不出众的个人技术以及糟糕的防守使球队处于下风。 答案: A 下列
2、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 A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如何有效监督官员财产申报是否属实、官员合法财产如何界定等,毫无疑问成为目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不能出台的最大障碍。 B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经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成的阶段,并已开始向科学技术工作者身上倾斜。 C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D北大招生办公室公布的 2012 年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实施办法明确,获得推荐的高中生须 “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 ”。 答案: D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 , , , , , 。蝉亦是禅。 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 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 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 有一种 “何处惹尘埃 ”的了悟 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 A B C D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
4、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 我想这是因为 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
5、,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又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 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 “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 乎? ”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 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
6、必穷力而追新。 ”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迭。正如沈德潜说诗语所说: “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 诗运转关也。 ”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绚丽多彩的,但其最引人瞩目的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小题 1】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 “
7、调节功能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B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成为主流。 C “调节功能 ”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D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小题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分)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 C明代的
8、陆时雍和文心雕龙 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迭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小题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 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后来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的特点也就不 足为奇了。 C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D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 答案: 【小题 1】 A
9、【小题 1】 D 【小题 1】 C 【小题 1】该项中 “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与原文第二段 “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 ”不符。 【小题 1】 A项中 “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 ”与原文意思不符; B项中 “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 ”与原文第二段中 “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 ”不符;C项 “两代诗风的嬗迭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这一结论在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 明诗
10、篇能推断出,但并不是由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 明诗篇 “指出 ”的。 D项正确,可从文章第三段概括出来。 【小题 1】 C项中 “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与原文不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2分) 刘文典 :世上已无真狂徒 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 :“宁 吃 仙 桃 一口,不 吃 烂 杏 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 我讲 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
11、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 ”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 “蓼汀花溆 ”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 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 :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
12、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 “俨如世 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 :“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 ”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 :“高见甚是,高见甚是。 ”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 “十二万分 ”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 :“保存国粹
13、要紧!保存国粹要紧! ”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 :“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 :“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 ”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 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
14、“训话 ”。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 :“大学不是衙门。 ”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 :“我刘叔雅( “叔雅 ”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 ”见面时,刘称蒋为 “先生 ”而不称 “主席 ”,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 :“你就是军阀! ”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 ”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 :“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
15、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4分) A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 “魏晋风度 ”。 B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C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见面时因刘称蒋为 “先生 ”而不称 “主席 ”,蒋介石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D文末引用辛弃疾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一句,表明
16、了作者对这位拥有大学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 像刘文典这样的学者的叹惋。 E.本文通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夹叙夹议,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形象。 【小题 2】刘文典作为一位 “真狂徒 ”,他的 “狂 ”在文中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试举例分析?( 6分) 【小题 3】刘文典在学界享有 “活庄子 ”的美誉,根据传记内容,概括他被称作“活庄子 ”的原因。( 6分) 【小题 4】怎样理解刘文典说 “大学不是衙门 ”这句话的含义 结合个人理解,谈谈你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6分) 答案:
17、 【小题 1】 BE 【小题 1】 授课不拘常规、乘兴随意。如讲课得意处,边吸旱烟,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如易时易地,专门在月下讲月赋、课上提问吴宓等。( 2分) 做学问自视甚高。如认为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是 “仙桃一口 ”;认为天下懂庄子的除了庄子本人外只有自己;跑警报时自己是在替庄子跑,自己死了就无人懂庄子等。( 2分) 面对强权有傲骨。如主持安徽大学校务期间拒绝蒋介石前去 “训话 ”;学潮事件后与蒋介石发生冲突等。( 2分) 【小题 1】 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 与人谈论 古今治庄子者得失,认为天下懂庄子者,除庄子本人只有自己; 为人
18、不拘常规、乘兴随意、有名士气度;狷介狂放、傲骨嶙峋,大有庄子之风。 【小题 1】大学是做学问的文化殿堂,是知识精英谈经论道的地方,是教师们教书育人、塑造灵魂的地方。大学不应为政治权力服务,不应成为车马喧嚣、迎来送往之地。( 2分)这句话有力地表明了旧时中国知识分子在权势面前,勇敢地捍卫学校的独立和知识分子的尊严,捍卫这所神圣殿堂的纯净的伟大精神。( 2分) 【小题 1】 B项涉及的原文为 “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 ”,这并不代表“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 的人 ”,本项属于无中生有; E项写作手法表述错误,文中没有夹叙夹议。答对一项给 2分,两项都答对给 4分 【小题 1】此题属于概括题
19、,结合第四段可得答案:一,结合第二段可知答案:二,结合倒数二三段可得答案:三,再 “举例分析 ”,每点中每个方面与举例各1分。 【小题 1】这是一道概括题,第 3点必须回答 ,1、 2点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每点 2分。 【小题 1】第一问 4分,其中阐释句意 2分,答出内涵 2分;第二问 2分,如从学术独立、治学氛围、教师的个性和才华等方面谈均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表述不当、条理不清 者酌情扣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山西省 山大附 中高 12 月考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