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0-2011学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 _。 (2)丛菊两开他日泪,_。 (3)故不积跬步,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 (5)_,此时无声胜有声。 (6)沧海月明珠有泪,_。 答案: (1)枯松倒挂倚绝壁 (2)孤舟一系故园心 (3)无以至千里, (4) 一蓑烟雨任平生。 (5)别有幽愁暗恨生 (6)蓝田日暖玉生烟 选择题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小说祝福一拉开帷幕鲁迅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沉重而巨大的民俗阻景画 农历新年时祝福的景象。 B过年是中国
2、的一个特殊节日,无论是城市或乡村,无论是南方或北方,无论是海内或海外,只要是汉民族,都要过年。 C送灶神是在阴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据说这天是灶神升天之日,这天晚饭之后,人们便举行 “送灶君 ”的祭祀仪式。 D我们在解读祝福时,可以深切感觉到民 俗文化的威力无处不在,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秩序和道德规范。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表明,人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 , , ,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放弃的事物。 一旦别人代替自己作出选择 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 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 排
3、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 而不愿意做被人控制的傀儡 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3分) A、 2010年 8月 8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泥石流灾难发生后,新闻栏且的及时报道让全国人民感同身受。 B中国城市雕塑的振兴之路依旧漫长,然而,欣逢盛世,河清海晏,雕塑家们面前正是一个充满希望与生机的春天。 c越南不应指望美国海军为其提供保护而在南海为所欲为,一旦中越真正对立,任何国家的航母也不能保证越南的安全。 D第二届 “中华慈孝节 ”于 10月 16日在宁波江北市举行,慈孝理念素来在宁波江北大地薪火相传,这里曾涌 现过
4、一批慈孝典型。 答案: A 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风采卑鄙无赖恫吓 (h)麻痹大意 (p) B叫嚣暴殄天物诤友 (zhng)力能扛鼎 (gng) C门第貌和神离歼灭 (jin)强词夺理 (qing) D报应一厢情愿讣告 (b)栉风沐雨 (zh)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 ”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 “书 ”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 “六书 ”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 “书 ”与“金 ”“石 ”“画 ”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5、。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 “写得好看 ”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 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
6、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 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 “书法家 ”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
7、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 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 “法书 ”,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 “书法 ”“书道 ”“书艺 ”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 “书法 ”。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 ”。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8、) 【小题 1】下列关 于 “书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 A在汉语中, “书 ”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 “六书 ”之 “书 ”,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 “书 ”就是书法。 B在历史上, “书 ”与 “金 ”“石 ”“画 ”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 “书 ”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 “书 ”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小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
9、的一项是 ( )( 3分) 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B在古代 “书法 ”是指书写的方法, “法书 ”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 “书法 ”。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 成的。 【小题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3分)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
10、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 “书法家 ”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 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 “尺牍素书,千里面目 ”,也就是今人所谓 “见字如见其人 ”的意思。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1】 【小题 2】 【小题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1、 屋 檐 钟成才 (1)椽檩瓦栋这些名称是民间常用的教育孩子的教材。你一上学堂读几年书,在路上不提防好事者从斜刺里伸出一只手拽住你的胳膊,人家要考你这些字。我小时候被拦考过,当然考的也有别的内容,而且大部分是生僻的,有些字至今也没有弄懂,比如 “井 ”字中间加 一点,说是表示石头落井,象声词,这让我觉得十分有趣。各地风俗不同,说话都以 “本地系统 ”为主,民间创造 的字词句总是充满魅力。如 “屋檐 ”,在我的故乡称为 “栋尾 ”。屋顶边角的部分都是 “尾 ”。栋尾,顾名思义即瓦栋的尾巴,似乎比 “屋檐 ”更形象贴切些。屋顶总是有欲盖弥彰之势,而且民房大多是泥墙,如果没有这 “尾巴 ”,房子挡不
12、住风雨冲击,一场大雨剥蚀,足以让泥墙崩塌,百年基业怕是难以为继。 “栋尾 ”意义类似于牛的尾巴。但没尾巴的牛影响不到生计; 没有栋尾的房子那不是普通的残缺,而是道义上的死亡。 (2)就建筑本身而言,屋檐是被利用的产物,从属于建筑学的范畴。建筑材料发达了,摩天大厦主体柱形梯形很少有在天顶盖凸出于边沿的屋檐。俗话说,别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代建筑物已经让这俗话成为化石。现代建筑物是矿物凝结的巢穴,它们不怕雨,屋檐萎缩了,不管该建筑物看上去如何金碧辉煌,它永远是一只被剪了尾巴而伤残了体魄的鸡仔,奔跑在另外一条没有雅致韵味的水泥道上。从造型上看,传统的屋子,屋檐绝不是简单的三角几何的累赘,而是屋子的
13、裙摆,是它的神韵所在,给房子增添了三分精神。屋子给泥墙撑伞,泥墙给屋子撑腰,互利互惠,相得益彰 。 这是 一种互为牵制达成共生平衡的美。这是表面的。而它的隐含的意义远大于建筑学上的意义。 (3)当你在流浪途中需要别人的屋檐的时候,并且能找到屋檐, “低头 ”就是你的门票,你得到的是庇护和关怀。这在乡村还活着,乡村会收留那些需要屋檐的人的造访,假如你流落乡村而不是流浪在城市,这是你的造化。 (4)在乡下,在大雨来临的时候,破屋檐或过之或不及,急 急忙忙而不可得,只能借助近处虎蹲之势的岩石,取其歪斜向外伸展的部分权为 “屋檐 ”,这也是应急之妙。那时候不是低头的问题,而是找不到让自己低头的屋檐。即
14、便有个低矮的屋檐 ,蛛网蒙尘,也胜过遥 远的天堂。 (5)平常的时候,奇岩怪崖成为路人眼中的冰冷坚硬的风景,是传说中鬼怪出没的地方,但谁能估计到几万年几百年以来,有多少生命得到它的亲抚?我每每发现巨岩之下岩鼠攀爬的路径,小虫子吹砂的窝点,以及一些无家可归的动物歇夜的痕迹。而这一道道屋檐非岩崖堪比,这好比莺雀装备了苍鹰的翅膀,护墙有余,明显的宽阔。 (6)前些日子,我一次外出,时近午夜,途中狂风肆虐,飞沙扬尘,空中撕开几道耀眼的闪电,迅雷震荡,各路灯火立时熄灭,豆大的雨点敲着路面冒起一层水雾,车灯映衬出周围浓墨一般的黑。我发现 路边有座旧式民房,遂跑到屋檐底下,大雨即倾盆而下,还好这样巧。我突然
15、感到屋檐的温暖和可爱。我相信几十年的光阴里,或秋行夏令,或冬行春令,难免风雨无常,总有缺少雨具的路人,进屋不方便,赶路又不合时宜,就可以在屋檐底下得到一点便利。而且,身后可能有一个小窗子,让我们嗅到特别的气味,里面应该是个卖糖饼酱醋香烟火柴的店铺。这地点莫非是乡民的娱乐聚会的场所?谈论妖魔鬼怪吗?还在更小的村庄,我见过屋檐底下摆放着条石,方便人们就座,场所虽然不是城市茶吧酒吧那样讲究铺张和蓄意,但是很踏实和随意。在那儿躲避风雨,抽一支烟,放 松一下手脚,也是很闲适和安静的,其间似乎有点逍遥的趣味。 (7)多好的屋檐,没有屋檐的房子那叫房子吗?我的心中随即产生一种对屋主的感激之情。 (8)雷声隆
16、隆,雷雨不停,还可以隐约听到相当远的地方有几道汽车防盗器不安分的声音。 【小题 1】 “没有栋尾的房子那不是普通的残缺,而是道义上的死亡。 ”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 【小题 2】文章第 (2)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凸显 “屋檐 ”的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 【小题 3】为什么说 “这是一种互为牵制达成共生平衡的美 ”,试结合全文内容具体阐述。 (6分 ) 【小题 4】品读屋檐,读者想见的不仅仅是乡村传统意义上的屋檐,还有那渐近渐远的乡情乡趣,更有那日渐缺失却弥足珍贵的人间真情。据此,有人说本文角度新颖,立意深远。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观点加以探究。 (6分 ) 答案: 【小题
17、 1】 (1)屋子没有屋檐就失去了神韵,没了精神。 (2)没有屋檐的房子不能给人以庇护和关怀。 【小题 2】表现手法: (1)强烈的对比烘托。写现代建筑 “是一只被剪了尾巴而伤残了体魄的鸡仔,奔跑在另外一条没有雅致韵味的水泥道上 ”,突现了屋檐的“雅致韵味 ”。 (2)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把 “屋檐 ”比成 “裙摆 ”,把 “低头 ”比成 “门票 ”等,运用了比喻手法; “屋檐给泥墙撑伞,泥墙给屋檐撑腰 ”,运用了拟人手法。 好处:不仅突出了屋檐的形象特点,使屋檐的作用表达得更具体,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更让人信服。 【小题 3】从美学的视觉感觉上看,屋檐是房子的裙摆,增加
18、了房子的美,是房子的神韵所在;从结构作用上看, “屋檐给泥墙称伞 ”,挡住风雨对房子的冲击, “泥墙给屋檐撑腰 ”,使屋檐得以存在。所以说这是一种互为牵制达到共生平衡的美。 (注意抓住 “互为牵制 ”和 “共生平衡 ”二词 ) 【小题 4】写乡居生活的题材不新颖,但选择 屋檐入题的很少,浓墨勾画屋檐与屋子的关系,屋檐与人的关系的文章更是难觅。而文章正是从传统房屋的屋檐入手,写它是屋檐的 “裙摆 ”,是房屋的 “神韵所在 ”,写它从道义上承担着护墙的责任,写它给流浪途中需要别人屋檐的人提供 “庇护 ”和 “关怀 ”,写它让躲避风雨的人得到便利,又感到闲适和安静。写得形神兼备,读来含蓄隽永。于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学年 河北省 南宫 中学 第二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