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九年级上期中质量调研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九年级上期中质量调研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九年级上期中质量调研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九年级上期中质量调研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小军学习了杠杆的知识后,想用公园的翘翘板来估测一块石头的重如图所示,他将石头放在翘翘板 A位置,自己坐在 B位置上,翘翘板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小军体重 500N,可估得石头的重约为( ) A 100N B 250N C 500N D 1000N 答案: B 试题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F1L1=F2L2,由图中可以看出,石头到支点的距离是小军到支点距离的 2倍,所以石头的重约为 250N。选项 B正确。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闭合一个开关表示满足一个条件,指示灯亮表示导致的结果, 则下列关于
2、该电路能实现的逻辑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电路;既要 .又要 B乙电路;只要 .就 . C甲电路;要么 .要么 . D乙电路;或者 .或者 . 答案: C 试题分析:甲是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相互影响的电路,要想灯亮,二天关要同时闭合,乙是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不相互影响,只闭合一个开关,灯就发光,故选项 C错误。选 C。 考点 :串并联电路 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只闭合 S1时, L2发光、 L1不发光, A2测 L2电流 B只闭合 S2时, L1发光、 L2不发光, A1测 L1电流 C闭合 S1、 S2时, L1、 L2并联, A2测 L2电流 D闭合 S1、 S2时
3、, L1、 L2串联, A1、 A2示数相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只闭合 S1时,只有 L1接入电路, L1发光、 L2不发光, A1测 L1电流,故 A错。只闭合 S2时,电路开路, L1不发光、 L2不发光。故 B错。闭合 S1、 S2时, L1、 L2并联, A2测 L2电流, A1测干路电流,故 C确 D错。选项 C正确。 考点 :电路的串并联规律 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电路图与右边实物图对应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电路图连实物图、或由实物图画电路图时,要求必须一一对应,连接过程中,一般是由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的流向连接。选项 A正确。 考点 :电路的连接 如图所示的四个冲
4、程不是按照热机正常工作的顺序排列的,你认为让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做功冲程,热机的工作的四个冲程是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冲程,判断冲程根据有二个,一看活塞运动方向,二看进排气门是开还是关,做功冲程是活塞向下运动,进排气门都关闭。选项 B正确。 考点 :热机的四个冲程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量 是在热传递过
5、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的多少与物体温度的高低无关,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温度高,而热传递是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所以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选项 C正确。 考点 :温度、热量、和内能 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 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 10min吸收的热量为( ) 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 A 5.04105J B 4.2105J C 2.52105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 Q 水 =cm(t 末 -t 初 )=4
6、.2103J/kg 2kg30 =2.52105+J,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 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故物质甲和水吸收的热量相等。选项 C正确。 考点 :热量计算 汽车匀速直线上坡的过程中,各物理量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汽车匀速直线上坡的过程中,速度不变,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和物体被举的高度和物体的重力有关,动能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故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选项 D正确。 考点:动能和重力势能和机械能 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 ) A起跳后升空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 A点处的机械能小于最高点处的机械能 C经过最
7、高点时动能为零 D落地点时重力势能最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重力势能和物体被举的高度和物体的重力有关,动能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在跳远过程中在最高点有水平的速度,故经过最高点时动能不为零,落地点时高度最小,重力势能最小。选项 D正确。 考点:动能和重力势能 如图所示,小华用苹果和桔子来玩跷跷板她将苹果、桔子分别吊在轻杆的左、右两端,放手后,杆马上转动起来使杆逆时针转动的力是( ) A苹果的重力 B桔子的重力 C吊桔子的绳对杆的拉力 D吊苹果的绳对杆的拉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F1L1=F2L2,由题意可 知杆逆时针转动,苹果的绳对杆的拉力和力臂的乘积大于桔
8、子的绳对杆的拉力和力臂乘积杆才能逆时针转动。选项 D正确。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 800N的物体在 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 F为 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做的有用功是 800J B拉力 F的功率是 80W C绳子自由端被拉下 3m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60% 答案: A 试题分析:有用功是采用任何方法都必须做的功,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有用功是 W 有 =800N1m=800J,拉力 F的功率是 P=W/t=( 500N2m) /10s=100W,重物由二根绳承担,移动距离是 2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W有 /W 总=800
9、J/1000J=80%。选项 A正确。 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 A F 甲 F 乙 ,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 B F 甲 F 乙 ,因为乙方法时阻力臂短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D 试题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F1L1=F2L2,由图中可以看出, F 甲 和 F 乙 的力臂都是重力力臂的 2倍,所以 F 甲 和 F 乙 大小相等。选项 D正确。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题 ( 4分)下面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均质杠杆进行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的实验(每个钩码重 0.5N) ( 1)实验前,将
10、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 “左 ”或 “右 ”)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 2)如图所示,在杠杆 A点处挂 4个钩码,则在 B点处应挂 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 3)把 B点处的钩码取下,在 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 F N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 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拉力 F的大小将 (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答案:( 1)右 ( 2) 6 ( 3) 3 变大 试题分析:( 1)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说明左端的力与力臂乘积大,这
11、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 (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F-1L1=F2L2, 如图所示,在杠杆左边 A点是 3格, 4个钩码,乘积 12,在 B处是两格,应挂 6个同样的钩码,乘积等于 12. ( 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F-1L1=F2L2, 如图所示,在杠杆 左边 A点是 3格, 4个钩码是 2N,乘积 6N格,在 B处是两格,拉力是 3N,乘积是 6N格。当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力臂变短,力变大。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 5分)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小组将对猜想进行验证 ( 1)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机械效率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
12、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 ( 2)下列 A、 B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 猜想 A: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 猜想 B: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 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 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将分别按图 1、图 2、图 3和图 4的滑轮组进行实验 ( a)按图 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 A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 (相等 /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 A是错误的; ( b)按图 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 B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 B
13、是 (正确 /错误)的; ( 4)接着小组进行了实验验证 答案:( 1)控制变量法 ( 3)( a) 1、 3(或 2、 4) 相等 ( b) 1、 2(或 3、4) 正确 试题分析:在物理实验中,研究的问题有多个变量时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 3)猜想 A: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
14、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应控制滑轮相同所以是 1、 3(或 2、 4)若机械效率大小相等,猜想 A是错误的,若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猜想 A是正确的。两样判断( b)。 考点:控制变量法 ( 4分)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将小球A、 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 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 L都相同, 1 2,球 A、 B的质量分别为mA、 mB( mA mB) ( 1)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 A、 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说
15、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 无关 ( 2)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 B球能将木块 C撞得更远,可得出结论: ( 3)如图乙、丙所示,是为了探究: 与 的关系 答案:( 1)质量 ( 2)速度相等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 3)动能 速度 试题分析:( 1) A、 B质量不同,同时释放 A、 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始终相对静止,说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质量无关 ( 2) A、 B质量不同,速度相同,碰撞物体 C时时,观察到 B球能将木块 C撞得更远。速度相等时,质量越大, 动能越大。 ( 3)乙、丙质量相同,角度不同,速度不同,是为了研究
16、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考点: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 3分)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甲、乙、丙三物体的质量关系为: m甲 =m乙m丙 ,木桩起始位置高度相同) ( 1)比较图中 A、 B 两木桩扎入沙坑的深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高度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就 ( 2)如果在图中所示 B、 C 两木桩扎入沙坑的深度相同, (选填 “能 ”、 “不能 ”)说明乙、丙的重力势能相同,你的理由是 答案:( 1)越大 ( 2)能 对木桩做的功相等 试题分析:( 1) A、 B质量一定,物体的高度不同,举的高的乙,木桩 B深,说明物体的高度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 2) B、 C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南京市 高淳 九年级 期中 质量 调研 检测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