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潍坊市安丘兴华学校九年级4月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山东潍坊市安丘兴华学校九年级4月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山东潍坊市安丘兴华学校九年级4月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山东潍坊市安丘兴华学校九年级 4月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右图所示的著作是一份珍贵的国宝级历史文化遗产,被誉为 A中华第一神品 B天下第一农书 C天下第一 D金石第一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齐民要术的准确认识,图片所示的是齐民要术为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被称为 “天下第一农书 ”,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齐民要术 责任重于泰山,对领导干部尤其如此。 20世纪 60年代,面对严重自然灾害,以强烈的责任心鞠躬尽瘁,全心全
2、意为兰考人民服务的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孔繁森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焦裕禄的准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焦裕禄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 “党的好干部 ”、 “人民的好公仆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焦裕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开始形成的。 ”得出上述结论
3、的依据是这次会议 A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方 针 C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审查和解决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重要标志。四个选项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决策,但符合题意的正确项只能是 C项。因为 1987年中共十三大完整概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坚 持改革开放,即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这一思想的最初形成和提出就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潍坊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明清园林建筑,是被誉为 “鲁东明珠 ”的 A十笏园 B云门巨寿 C偶园 D公冶长书院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潍坊地方史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十笏园位于潍坊市胡家牌坊街,其主人原为清末潍县人丁善宝,十笏园融南北建筑风格为一体,因而享有 “鲁东明珠 ”之美誉。它建于明代,是潍坊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明清园林建筑
5、。它为研究明清园林建筑、金石学及潍坊历史人文提供了宝贵资料。 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历史 潍坊地方史 十笏园 罗马共和国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争得了地中海霸权。这三次战争史称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 D特洛伊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布匿战争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3 公元前 2世纪,罗马为争得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和奴隶,同地中海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 “布匿 ”,故名,史称布匿战争,最终取得胜利。公元前 330年,在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的进攻下,帝国灭亡。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
6、年级上册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布匿战争 “拿破仑在其所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 ”这段材料反映了拿破仑 A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B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对外征服战争的失败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拿破仑战争的准确认识,依据材料中 “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 ”等信息可以得出材料主要反映了拿破仑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战争 1863年 11月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誓言: “要使民
7、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为实现此目标,他当时的首要任务是 A制定宪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 B积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C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 D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内战的准确认识,依据材料中林肯和 1863年时间等信息可以直接推断出主要指的是美国南北战争,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当时的首要是解决南北问题国家统一是关键,因此 C的表述符合题意, B与题意无关, D是内战中的一项内容, A宪法已经在 1787年制定。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美国的诞生 南北战争 科技发明给我们带来了多彩生活。下列科技产品,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是 A
8、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准确识记,解题时注意“第二次科技革命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电灯是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爱迪生发明, 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电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飞机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迈进 “电气时代 ” 电灯、飞机 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 “脱乌入俄 ”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这里发生的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B进行了斯大林格勒战役 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D召开了雅尔塔会议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雅
9、尔塔会议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关键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法西斯的作战行动、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以及在二战后惩处战争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等起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 雅尔塔会议 照片是凝固的历史。从右图所示照片中可以解读出的历史信息是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决定了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C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0、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人民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 1954年 9月 15日至 9月 2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和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民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符合题意, B是在 1949年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C指的是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D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潍坊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下列关于潍坊革命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益都县城广大师生点
11、燃了潍坊地区五四运动的熊熊烈火 B王尽美是从潍坊大地上走出去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C抗日名将马保三创建了 “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 ” D 1949年 4月山东兵团打响了震撼鲁东的潍县攻坚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逆向思维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潍坊地方史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948年 4月 2日山东兵团在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指挥下打响了潍县攻坚战, 4月 27日潍县战役胜利结束,历时 25天,据此分析可知D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潍坊地方史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鲜明地确立了自己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在 A遵义会议 B
12、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五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年月日 月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大会通过了刘少奇修改党章的报告及新党章,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共七大 描绘历史变迁和社会沧桑的诗歌其实就是生动鲜活的历史。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忆昔 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 “秦王扫六和,虎视何雄哉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封
13、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基本史实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由 “开元 ”可知反映的是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 由 “秦王扫六和 ”指的是秦灭六国,建立秦朝, 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 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明朝民族英雄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期写下的诗作,据此分析可知正确的先后顺序为 ,故 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 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外文化交
14、流的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纸术的推广 D印刷技术的革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印刷术的准确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唐宋时期,我国相继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由于印刷技术的不断革新,从而促进了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据此分析可知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辉煌的隋唐文化 印刷技术 身患绝症后当选 “感动中国 ”2013年度人物的姚厚芝为给孩子留下学费毅然用 127万针绣成了清明上河图。历史上,这幅名作在潍坊人的笔下描绘了哪一都城的繁华景象 A汴京 B大都 C长安 D临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明上河图及宋朝历史的
15、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反应出了 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清明上河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是明清时期显著的时代特征。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下列措施中,搭配正确的是 A顺治帝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康熙帝 赐予 “班禅额尔德尼 ”封号 C雍正帝 赐予 “达赖喇嘛 ”封号 D乾隆帝 组织雅克萨之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16、生对清朝巩固国家统一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A对应不合史实,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以 “达赖喇嘛 ”封号和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以 “班禅额尔德尼 ”封号 ,并赐以册印, B符合史实, C不合史实, 1685年和 1686年,康熙帝派出军队,对沙俄侵略军发起自卫反击战,两次在雅克萨大败侵略军,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D对应不合史实,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雅克萨之战 名誉华夏的收藏大师陈介祺不仅收藏盖世,而且著述颇丰。下列名作中,属于他 的是 金石录 毛公鼎考释 毛诗笺 十钟山房印举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
17、要考查学生对潍坊地方史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名誉华夏的收藏大师陈介祺收藏毛公鼎(青铜器铭文最多),毛公鼎考释。著有十钟山房印举,被誉为 “印谱之冠,印学之宗 ”,是篆刻家的必备之书。陈介祺对辨伪也有研究。 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历史 潍坊地方史 陈介祺 1842年,英国殖民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的条款是 A赔款 2100万元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D中英协定关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内容的准确理解与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到中国倾销
18、商品、掠夺原料。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的条款中协定关税有利于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倾销,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意图。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的近代化是在被侵略过程中艰难进行的。下列反映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口号或主张中,最早出现的是 A三民主义 B变法维新 C自强、求富 D民主、科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准确理解与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A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时期, B变法维新是戊戌变法时期, C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时期, D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据此分析可知 C是最早出现的,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山东 潍坊市 安丘 学校 九年级 模拟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