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太空中宇航员对话应用的是电磁波,故 A错误; B改变钢尺伸出的长度目的是改变音调,而不是响度,故 B错误; C隔音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C错误; D超声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电磁波的应用;音调;防治噪声的途径;超声波的应用。 点评:关键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虽有多个知识点,但都是基本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解题不难。 某同学在做 “调节灯泡亮度 ”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 “0 3V”,滑动
2、变阻器规格 “20 1A”,灯泡 L标有 “2.5V 1.25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灯泡两端的最大电压是 1.5V B该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功率是 2.25W C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 0.18A 0.5A D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 2.5 10 答案: B 试题分析: , , 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A,根据串联电 路电流的特点, 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 由于此时电流最大,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 , ; 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 U 大 =3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流最小, 灯泡两端电压最小为:
3、 , A错误; 再利用公式 , 最后利用公式 ; 所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范围是 ,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化范围是; 电路中的最大功率为 故 ACD错误, B正确。 故选 B。 考点: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的内容较多,会用欧姆定律计算,会用电功率公式计算,知道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流规律,电阻规律,要用到电功率的一个变形公式: P=I2R求解 如图所示,将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 L1、 L2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 S后,发现灯 L1亮, L2不亮。对此有下列几种猜想,其中可能的是( ) L2灯丝断了 灯泡 L2的电阻太小 灯泡
4、 L2两端电压较大 通过灯泡 L1、 L2电流不等 灯泡 L2的灯座被短路 灯泡 L1、 L2的额定功率不同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此电路中的两个灯泡是串联在电路中的,故通过它们的电流都相等, L1亮, L2不亮,原因可能是 L2被短路或 L2的实际功率较小所致,因为灯泡的亮度是由灯泡发光时的实际功率决定的,当 L2电阻很小时,根据P=I2R可知,在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小,其功率越小由分析知 B、 C、 D三个答案:中都有错误的选项,故不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际功率 点评:此题对灯 L1 亮, L2 不亮的情况进行了多种分析,所
5、给答案:的选项较多,要电路故障的有关知识仔细判断 下列是初中物理中 的几个探究实例: 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 探究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 探究磁场时,引入 “磁感线 ”; 探究 “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 B 试题分析: 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时,是多次测量得到数据,然后分析数据得出平衡条件的,采取的是归纳法; 探究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因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可能很多,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探究磁场时,用引入 “磁感线 ”来描述条形磁铁的磁场,采用的是 “模型法 ”;
6、探究 “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时,应控制导体的电阻不变,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此可知,均采用了 “控制变量法 ”的是 和 故选 B 考点:物理学方法 点评:控制变量法的问题,要结合研究对象逐个判断各个实验所用的研究方法,注意控制变量法是针对物理学中多因素变化的问题 小玲同学把两个 50g的钩码挂到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称量时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在拉力的作 用下发生了形变 B称量时钩码的重力势能减少,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N D钩码的质量与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称量时弹簧在拉
7、力作用下发生了弹性形变正确不符合题意 B、称量钩码的重力时,钩码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弹簧的弹性形变增大,弹性势能增大正确不符合题意 C、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代表 1N,每一个小格代表 0.1N,示数是 1N 正确不符合题意 D、质量不随着重力的变化而变化,重力随质量的变化而变化 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力的作用效果 点评:掌握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掌握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我国的航母正按计划进行各项科研试验和训练。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 “瓦良格 ”号训练时的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航载飞机飞离航母
8、后,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B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小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 C舰载飞机离开航母飞行时,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与航母联系的 D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惯性将消失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航载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始终漂浮,但重力减小,所以浮力减小, A错误; B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 B错误; C舰载飞机离开航母飞行时,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与航母联系的,正确; D惯性是一种基本的物理性质,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D错误。 故选 C。 考点:浮力;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电磁波的应用;惯性。 点
9、评:关键是掌握好相应的知识基础,本题中所出现的现象是经常考到的内容,应熟练掌握。 如图所示是课本中的四个实验,关于其对应的实 验结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图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乙图说明重力势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丙图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到力的作用 丁图说明超声波的存在 A B C D只有 正确 答案: A 试题分析: 甲图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正确; 乙图说明重力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错误; 丙图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到力的作用,正确; 丁图说明电磁波的产生原理,错误。 故选 A。 考点:大气压;机械能的转化;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力;电磁波的产生。 点评:考查了多个知识点,但都是基础内容,平时只要
10、把基础夯实,解题比较容易。 在开展 “生活处处有物理 ”的观察实践活动中,小明观察了厨房设备。下列是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及对现象的解释,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煤气炉煲汤,在沸腾时调大火焰能提高汤的温度 B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锅内气体压强越大,沸点越低 C不慎滴入几滴水到锅内热油中会发出 “吱吱 ”声,这是发生了升华现象 D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用煤气炉煲汤,在汤沸腾后,达到沸点,其温度不再改 变故A错误; B、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故 B 错误; C、不慎滴入几滴水到锅内热油中会发出 “吱吱 ”
11、声,是水发生剧烈汽化现象时所发出的一种声音;故 C错; D、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扩散的结果; D正确 故选 D 考点:扩散现象;沸腾及沸腾条件;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点评:此题考查了热学的多个知识点,运用分子运动论知识、汽化现象、液体沸腾的特点以及气压与沸点的关系等知识可做出选择 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小明用此凸透镜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当物体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呈现的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 C 试题分析:
12、从图中光屏上最小、最亮的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 ; 当物体距凸透镜 16cm 时,物距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 C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点评:( 1)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焦点、 焦距的定义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 2)学生要熟记规律并能灵活应用规律分析问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总结规律 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放热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在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和升华是吸热;液化、凝固和凝华是放热 A现象蒸发,中汽化过程,吸热; B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 C雪人变小,是升华过程,吸热; D湿衣服变
13、干是汽化过程,吸热。 故选 B。 考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几种物态变化,以及吸热还是放热的了解和掌握,是 一道基础题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B、铅笔好像折断了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C、水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光的反射现象;符合题意; D、放大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光的反射 点评:光的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等相关的现象在生活中均非常常见,且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应把握其实质,在
14、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区分才行 为了纪念一些作出杰出贡献的物理学家,用他们的名字命名一些物理量的单位。对下列物理量及单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质量为 1kg的苹果,在月球表面所受重力大小约为 9.8N B教室里的日光灯发光 1min电流做功 1200J,电流做功的功率是 20W C重为 1N 的苹果放在面积为 1m2的水平桌面上,苹果对桌面的压强是 1Pa D用手提重为 50N 的水桶,沿水平方向前进 10m,手对水桶做的功是 500J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9.8N 约为质量为 1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大小,在月球表面应减小到六分之一才对; A错误 B、 ;正确 C、 1Pa相
15、当于重为 1N 的物体均匀的放在面积为 1m2的水平桌面上所产生的压力作用效果,而苹果没有那么大的接触面积;错误 D、手对水桶的力是向上的,而沿水平方向前进,力和距离垂直不做功错误 故选 B 考点:物理常识 点评:物理学中的物理量多、符号多,理解、区分并记住各物理量的单位,是学好物理的基础 实验题 下表是小丽同学在做 “海波的熔化 ”实验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 32 36 40 44 48 48 48 54 60 (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乙图的坐标纸上画出海波熔化过程的温度 时间图像。 ( 2)海波
16、是 (选填 “晶体 ”或 “非晶体 ”),它在第 5min处于 状态,内能与第6min末具有的内能相比 (选填 “较大 ”或 “较小 ”)。 (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同样吸热 1min,固态海波温度变化量 (选填 “大于 ”或 “小于 ”)液态海波温度变化量,可判断出固态海波比热容 (选填 “较大 ”或 “较小 ”)。 答案: ( 1)( 2分)图略 ( 2)晶体 固液共存 较小 ( 3)小于 较大 试题分析:( 1)将海波熔化时的温度和时间的对应点描出来,用曲线连起来: ( 2)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海波这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变,即有一定的熔点,为晶体;它在第 5min时为熔化
17、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因为处于熔化过程,在不断吸热与第 6min末具有的内能相比较小; ( 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1min 2min的时间内,海波的温度低于熔点,即为固态,温度变化了 4 ; 7min 8min的时间内,海波的温度高于熔点,即为液态,温度变化了 6 ;显然固态海波温度 变化量小于液态海波温度变化量;由 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越小,比热容越大,故固态时海波的比热容大;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及图像 点评:要求同学们能数据分析出晶体熔化的特点,并会定性的分析出物体的吸热能力,即判断出各自状态下的比热容的大小 某同学在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
18、的蜡烛 A和 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 1)点燃蜡烛 A,小心地移动蜡烛 B,直到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能确定了像的位置又能验证 ; ( 2)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 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 (选填 “能 ”或 “不能 ”)承接到烛焰的像。 答案:( 1) 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 ( 2)不能 试题分析:( 1)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既能确定了像的位置又能验证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 ( 2)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而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 A的烛焰的像 考点:平面镜
19、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得出正确结论,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尤其要注意等效替代法的应用 某校 地质小组的同学们,需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 (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调; ( 2)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指出操作中的错误: _ -_。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矿石块的质量 m0为 _g ( 3)在
20、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1; ( 4)将矿石块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称出此时烧杯及杯内物体的总质量 m2; ( 5)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 _(用 m0、 m1、 m2、 水来表示) 答案:( 1)左 ( 2)用手直接拿砝码 68 ( 5) 试题分析:(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 2)如图乙所示,操作中的错误是用手直接拿砝码;矿石块的质量 ( 5)由题意得: 化简得: 矿石密度的表达式 : 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点评:要对天平的使用和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非常熟练同时也考查了其它测量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分析
21、推理能力 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雨抽测的实验题目是 “探究浮力的大小 ”等于什么。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 _;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_;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F整理实验器材。 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 1)指出小雨的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_。 ( 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 答案: A.重力 C.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南京市 玄武 中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