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陕西窑店中学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陕西窑店中学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陕西窑店中学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陕西窑店中学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哪一个事件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影响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据此分析可知本题应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 A广州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百色起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昌起义,
2、回顾已学知识可知 1927年 8月 1日,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 8月 1日凌晨 2时,周恩来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 4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全城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南昌起义 “毛泽东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3、。 ”上述评论中的 “这里 ”,指的是( ) A上海 B南昌 C庐山 D井冈山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 “创建了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可以判断出指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927年 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此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理论。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
4、事件是 (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广州起义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史实,解题时需要注意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两个关键限制信息,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以陕北作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红军长征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 ( ) A瓦窑堡会议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安
5、事变历史影响的相关内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1936年 12月 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 “兵谏 ”,扣押的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经过中国共产党等多方力量的努力,西安事变遂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西安事变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来到,牺牲到底不屈挠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这首悲壮的歌谣诞生于下列哪个事件期 间(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七七
6、事变的相关内容,材料 “卢沟桥,卢沟桥 ”是解题的关键,回顾 已学知识可知 1937年 7月 7日,驻华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 “失踪 ”,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其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遂悍然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七七事变 ”,又称 “卢沟桥事变 ”。这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 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卢沟桥事变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彻底的反帝爱国斗争胜利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
7、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945年8月 14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15 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的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战胜利的历史影响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转战陕北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947 年 6 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刘伯承、
8、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战略反攻 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实业,但他的纱厂 最终被吞并。下列对此事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张謇舍本求末,他的失败毫不足惜 B张謇作为一个书生,不懂市场,失败是必然的 C在多重压榨之下,中国民族工业创办艰难 D “实业救国 ”的口号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内容,材料中重点强调的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曲折,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发展是比较
9、缓慢和艰难,据此分析可知 C符合题意。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经济和社会生活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在( ) A湖南、湖北 B福建、江西 C广东、广西 D河南、河北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北伐战争,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926年,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国共两党合作发达了北伐战争,战争开始后,主要战场在湖北、湖南,打击的对象是军阀吴佩孚,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北伐战争 中共一大选举下面哪个人物为中央局书记( ) A毛泽东 B陈独秀 C董必武 D李达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10、生对中国一大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921年 7月 23日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大会讨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的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关 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书记,李达任宣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 起 中共一大的召开 下列哪一个事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D五四爱国运动 答案: D 试题
1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历史影响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 1919年 5月 4日发生于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来得到了各地学生以及各界的广泛支持,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从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运动 陈独秀说: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
12、术上、思想上一切 的黑暗 ”。这两位 “先生 ”指的是( ) A民主和科学 B科学和马克思主义 C民主和三民主义 D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人发起的一次 “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 ”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1919年 5月 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 “德先生 ”与 “赛先生 ”),他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 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故选 A。 考 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文化运动 民主和科学 结束中
13、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 “新政 ” D辛亥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影响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万国公报的创办 B公车上书 C维新团体的形成 D强学会的成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的准确理解与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14、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康有为联合考试的举子一百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存,史称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意味着维新派由原来的的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发展到政治运动,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探索 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清朝统治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盲目排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目的的准确理解,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是地主阶级,他们开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使封建统治不受列强侵扰更稳固。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探索 洋务运动 “东沟海
15、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准确认识,由材料中 “东沟海战 ”“ 致远鼓楫冲重围 ”可判断诗句是对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的叙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894年 9月 17日,日本联合舰队终于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挑起 场激烈的海战,战争中邓世昌 “致远号 ”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 “吉野 ”号右舷,全舰官兵除七名遇救外,全部壮烈殉国。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甲午中
16、日战争 黄海海战 19世纪 70年代中期,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并收复新疆的是 ( )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准确认识,材料中 “收新疆 ”是解题的关键信息,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把侵略势力扩展到北疆, 1875 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由此分析 B符合题意。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收复新疆 左宗棠 观察右图,这是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一处清朝皇家园林残迹。该园林惨遭 “灭顶之凶劫 ”是在( ) A鸦片战争
17、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由 “清朝皇家园林残迹 ”及图片信息可判断出是圆明园的残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860年 10月 6日,英法联军进入北京,闯入西北郊的圆明园。他们抢去了园中的金银财宝,劫走了所有能搬动的贵重文物和图书典籍。为了掩盖罪行,额尔金命令纵火,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由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我们尊林则徐为中华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 A派兵从外国人手中收复了台湾 B主 持了禁烟运动 C率军抵抗英军进攻吴淞炮台 D领导
18、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 1839年 6月 3日至 25 日,民族英雄林则徐率领地方官吏在虎门海滩将缴获鸦片全部当众销毁。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故选 B。 考点: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鸦片战争 林则徐 填空题 空题(每空 1分,共 10分) (1)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_,孙中山在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_ ”、 “_ ”“ _ ”三民主义。 (2) 1936年 12月, _、 _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都遭到无理拒绝。为了逼迫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陕西 中学 年级 上期 期末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