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陕西窑店中学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陕西窑店中学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陕西窑店中学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陕西窑店中学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发现于( ) A云南省 B浙江省 C北京市 D陕西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原始人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是元谋人,是 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发现,是我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 170万年,他们会打制石器,知道用天然火,采集和狩猎,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元谋人 淝水之战是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交战的双方是( ) A前秦与东晋 B前秦与西晋
2、C北齐与东晋 D北周与西晋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淝水之战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额控制 383年,前秦统治者在统一北方后,强征各族人民南下,企图一举消灭东晋。东晋派谢石、谢玄率八万精兵迎战。双方在淝水决战,最后秦军大败,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后,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江南地区的开发 淝水之战 少林寺是一座闻名于世的寺庙。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佛教传入中国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西汉末年,西域佛教国大月氏派来使臣,这是佛教思想传入我
3、国最早的记载。后来,公元年,东汉也派使臣去大月氏,邀请天竺和尚,用白马驮载佛经及释迦牟尼像,到达洛阳。东汉朝廷专修白马寺迎候,佛教这才正式传入中国,据此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佛教的传入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蔡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医学的发展,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公元 3 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它被公认为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并被学术界誉为讲究辨证论治而又自成一家的最有影响的临床经典著作。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昌盛的
4、秦汉文化 张仲景 下列有关史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史学家司马迁编著 B记述了从元谋人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树立了典范 D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记内容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 3000年左右的历史,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司马迁史记 曹操曾经参加和指挥过的战役有( ) 官渡之战 巨鹿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准
5、确记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 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进行的战争。当时,曹操占据黄河中下游的地区, “挟天子以令诸侯 ”,与当时北方最大的军阀袁绍发生的决战。 均符合题意,而巨鹿之战与淝水之战均与曹操无关,故选 B。 考点: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官渡之战 下列关于魏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江南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B江南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江南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
6、主要考查学生对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原因的准确理解,解题时注意 “不 ”字。魏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 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 北方人民的大迁徙为江南地区开发提供动力(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战乱较少。 江南人民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先进的生产技术是南迁的人带来的, C错误,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过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曹魏北魏 B西晋北魏 C前秦北魏 D前秦东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
7、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376年,前秦灭前凉统一北 方。到苻坚淝水之战失败以后, 384年慕容垂建立后燕以及姚苌建立后秦北方再度分裂。苻秦为氐族建立的政权; 436年,北魏灭北燕再次统一北方。 直到 523年六镇起义之后, 524年孝武帝奔长安依宇文泰,高欢入洛阳另立孝静帝迁都邺,从此北方分裂为东西魏。北魏为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国家。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淝水之战 下列成语出自淝水之战的有( ) 风声鹤唳 三顾茅庐 纸上谈兵 草木皆兵 破釜沉舟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淝水之战的相关内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淝水
8、之战中,苻坚与苻融登上城楼,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上,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朝的军士。苻坚面容失色,误认为是晋军。后来在战败后,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这样,晋军取得了 “淝水之战 ”的重大胜利。这就是 “风声鹤唳 ”的。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淝水之战 新疆隶属于我国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C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D秦统一六国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60年西汉政府
9、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正式管辖,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由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历史上称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统治为( )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皇之治 D开元盛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内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文景时期,重视 “以德化民 ”,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舱外 ;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了,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 “文景之治 ”。故选 B
10、。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两汉经济的发展 文景之治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 ) A过着定居生活 B会建造房子 C住半地穴式房子 D会种植庄稼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学生对原始居民生活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过着定居的生活,会建造房屋,河姆渡居民建造的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子,而且他们都会种植庄稼,据此 C不是他们的共同点,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禅让 ”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这种办法实行顺序是( ) A舜 禹 尧 B禹 尧 舜
11、C尧 禹 舜 D尧 舜 禹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禅让制的准确理解,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这里特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最早记载于尚书之中,相传黄帝之后的尧、舜、禹时期,他们采用推举的办法选出部落联盟的首领,这种方法在历史上称作 “禅让 ”。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禅让制 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 ) A禹建立夏朝 B涿鹿之战大败蚩尤 C汤战胜桀 D盘庚迁都到殷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夏朝建立历史影响的准确记忆
12、,依据教材可知公元前 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为标志,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成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朝的建立 武王伐纣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周武王率兵打败商朝军队是在( ) A巨鹿 B逐鹿 C牧野 D阪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牧野之战,武王伐纣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公元前 1046年,周武王联合 800多个部落在牧野击败了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故选 C。阪泉之战的双方是炎帝、黄帝;涿鹿之战的双方是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巨鹿之战的双方是项羽军队和秦朝军队。 考点
13、: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牧野之战 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下列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 A城濮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马陵之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争霸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 “退避三舍 ”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最终晋国获胜,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春秋战国的纷争 城濮之战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答案:
14、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儒家学派创立的认识,依据教材可知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建立了以 “仁 ”为核心、以 “复礼 ”为目的的思想体系,作为整个儒家的理论基础。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孔子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秦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建立,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221年,秦王嬴政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 封建国家 -秦朝,据此分析可知 D符合题意,而 ABC均是奴隶制国家,且还没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陕西 中学 年级 上期 期末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