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冰雪融化 C香水挥发 D干冰升华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蜡烛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反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香水挥发是分子运动,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干冰升华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A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
2、液体 B过滤 C稀释浓硫酸 D称量固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中的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的 1/3,试管与桌面约成 45的角度等,正确, B、过滤时要应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错误, C、稀释浓硫酸,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且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错误, D、称量固体,应遵守 “左物右码 ”的原则,错误,故选 A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B盐酸用于除铁锈 C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 D 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 5 B硼是非金属元素 C核外电子数是 6 D相对原子质量是 10.81 答案: C 三氧化铬( 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工业上用重铬酸钠( Na2Cr2O7)制造三氧化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r2O7 X 2CrO3 Na2SO4 H2O,其中 X的化学式是 A H2S B SO2 C H2SO4 D H2SO3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不难推出 X的化学式是 H2SO4,故选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下列关于 “粗盐提纯 ”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粗盐放在天平
4、右盘的称量纸上 B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液滴飞溅 C主要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D过滤时用到的主要仪器、用品是:玻璃棒、烧杯、滤纸、铁架台 答案: B 我国铁路将进入高铁时代。为适应提速要求需把短轨连成长轨,常用反应: xAl + Fe2O3高温 Al2O3 + xFe 进行焊接,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l2O3为氧化物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该反应方程式中的 x为 3 D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热 答案: C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酸和碱恰好中和 向含有酚酞的氢
5、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最终呈无色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确定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 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D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答案: D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略去),则甲、乙、丙、丁依次是 A C、 CO、 CO2、 H2CO3 B CO、 CO2、 C、 H2CO3 C CaO、 Ca(OH)2、 CaCl2、 CaCO3 D CaCO3、 Ca(OH)2、 CaCl2、 C
6、aO 答案: C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是 A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在 t1 B t2 时, 30g甲物质加入到 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7.5% 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 t1 时 ,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 甲 丙 答案: B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意义: 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而判断结晶的方法,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即降温结晶),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
7、,采用蒸发结晶, 2、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3、可比较同温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4、可直接读出某温下,物质的溶解度, A、 t1 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在 t1 ,正确, B、 t2 时,甲的溶解度为 50g,表示在 100g水中最多溶解 50g,所以 30g甲物质加入到 50g水中不断搅拌,最多只能溶解 25g,所以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5g/75g100%=33.3%,错误,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正确,
8、D、 t1 时 ,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 ,对于甲、乙来说,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质量仍然不变,而对丙来说,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少,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 甲 丙,正确,故选 B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 = 2的稀盐酸至过量 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图象题,先手一定要把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量看清楚,然后抓住 “三点(即起始点、转折点、终点)一走势, A
9、、混合液中 H2O 的质量不是从 0开始,并且随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水的质量一直增大,错误, B、因为起始是氯化铁溶液,混合液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应该从 0开始,错误,C、因为起始是氯化铁溶液,混合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也不应该从 0 开始,错误, D、混合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因为没反应氯化钠的质量为 0,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氯化钠的质量越来越大,当反应结束,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变化,但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是溶液总质量增加,自然混合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又慢慢降低,正确,故选 D 考点:图象题 ( 5分)日常生活离不开化学。 ( 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下图中蛋白质含量最
10、高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橙子 B馒头 C海鱼 D植物油 ( 2)维生素 C的化学式为 C6H8O6,则该物质中 H、 O 元素的质量比为 。 ( 3)用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因为活性炭具有 性。 ( 4)熏醋可杀死房屋空气中的感冒病毒,熏蒸时很远就会闻到食醋的气味,从分子的观点 解释该现象 。 ( 5)次氯酸钙 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答案:( 1) C ( 2) 1:12 ( 3)吸附性 ( 4)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5) +1 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
11、灰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要鉴别物质,应抓住物质的不同性质,从而鉴别出物质, A、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观察气体颜色不行, B、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能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C、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闻气体的气味不行, D、空气、氧气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倒入澄清石灰水,不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故选 B 考点: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浓
12、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少,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加,错误,C、氢氧化钠不仅会吸收水分而潮解,还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加 ,错误, D、氯化钠,质量不变,故选 A 考点:物质的挥发性、吸水性等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 B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垃圾分类处理,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B、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会增加原料及燃料的使用,不利于保护环境,错误, 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的污染 ,正确, D、乘坐公
13、共交通工具,可以减少汽油的燃烧,从而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正确,故选 B 考点:环境的污染及保护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Al D Fe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三位:氧、硅、铝,所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故选 C 考点:地壳中元素含量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 CaCO3 B CO2 C CH4 D SO2 答案: C 试题分析: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 CO、 CO2、 CaCO3 等虽然含碳元素,但由于组成和结构和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故选 C 考点:有机物的概念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A红磷 B铁丝 C木炭 D氢
14、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铁丝在氧气中激烈燃烧,火星四射,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故选 B 考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下列金属中,活动 性最弱的是 A锌 B铜 C铁 D银 答案: D 试题分析: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故选 D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D 试题分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北京市 丰台区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