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如皋市东部共同体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如皋市东部共同体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如皋市东部共同体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如皋市东部共同体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大型文艺表演中,观众能区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三者皆有 答案: B 试题分析: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因为每种乐器发声的材料或结构都不相同,因此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所以可以通过音色辨别不同的乐器故选 B。 考点:音色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影响音色的因素 野外生存训练班在夜晚急行军时,小王带领大家迎着月光前进在某处,他们避开 “暗地 ”而选择 “亮地 ”,结果跑在前面的同学纷纷掉进水坑造成 “亮地 ”
2、的原因是 ( ) A光在地面发生漫反射 B光在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C光在水面发生漫反射 D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 答案: D 试题分析:水面比较光滑,光射到上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而地面比较粗糙,光射到上面发生的是漫反射; 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月光照到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月光的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反射光线几乎全射入眼睛,而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月光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射入眼睛的很少,故看到积水亮 考点:镜面反射、漫反射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区别。 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 ) A汽车车窗玻璃上
3、贴防晒膜 B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答案: B 试题分析:光的反 射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汽车车窗玻璃上贴太阳膜主要是防止太阳对人体的晒伤;当光照射在玻璃幕墙时,会发生镜面反射,会造成光污染;晚上的光线较暗,故用护眼台灯可以起到对眼睛的保护作用;利用塑料的透光功能,建大棚时能够使大棚的温度升高。 考点:镜面反射 点评:此题是一道物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题,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积累与物理相联系的现象,将物理与社会联系起来 有科学家曾预言: “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其主要原因有: 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富裕
4、; 地球上淡水分布不均匀; 水污染 的问题日益严重; 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这些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是 (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富裕;地球上淡水分布不均匀,是自然因素形成的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水资源危机故选 B 考点:节约能源的措施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分清自然形成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有两杯水,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阴凉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阳光下的水的温度高 B阴凉处的水的温度高 C两杯水的温度一
5、样高 D两杯水温度的高低无法进行比较 答案: C 试题分析:冰属于晶体,两杯水中的冰都没有熔化,放到阳光下,两杯冰都吸收热量,开始熔化,但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两杯水的温度都是 0 ,故选 C。 考点:晶体熔化的特点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晶体熔化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图中不属于紫外线应用与防护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红外 线是红光以外的光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和穿透力比较强,利用红外线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等紫外线是紫光以外的光线,具有化学作用强、生理作用强、荧光效应强的特点、 A、夜视仪是红外线的应用B、验钞机是紫外线的应用 C、灭菌灯是紫外线
6、的应用 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可以用遮阳帽防护属于紫外线的防护。故选 A。 考点:紫外线与红外线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紫外线和红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们的特点。 2008 年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冰冻天气在冰冻期间,这些地区的天气气温大多时候是 ( ) A高于 27 B高于 10 C低于 0 D低于零下 60 答案: C 试题分析:出现了冰冻说明气温是低于 0 的,在冰冻期间,冰不熔化,所以温度需要保持在 0 之下,故选 C。 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温度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冰凝固点是 0 。 “猴子捞月 ”的寓言故事说
7、,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 离近 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平分,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水中出现月亮是月亮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即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月亮到水面的距离, AB错误;大小相等, D错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考点:光的反射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平面
8、镜成像以及实质 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 “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答案: B 试题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要素: 第一是提出问题也就是探究什么,针对什么现象设问 第二是猜想与假设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 第三是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一环节是实验的核心 第四要素是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在实验中要做到规范操作、安全操作,实验数据及时填入记录表中
9、 第五要素是分析与论证实质就是对探究的数据进行描述,对探究现象归纳总结的过程 第六要素是评估评估的实质是对探究的反思过程,讨论科学探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获得的发现和改进建议等评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要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养成对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结果有评估的意识 第七要素是交流与合作全班或同一组内围绕得到什么结论,如何得出结论,有什么体会等问题进行讨论 与交流 题中 “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 考点:物理学方法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科学探究的步骤 图中给出的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是非晶体凝固图; B是晶体凝
10、固图; C是晶体熔化图; D是非晶体熔化图。 考点:晶体熔化图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像,并能够进行区分。 某同学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而上岸后却觉得冷,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 ) A人刚上岸,还没有适应岸上的环境 B人体的温度一部分传给了空气 C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热 D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热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上岸后,人体表的水分开始蒸发,人身上的水蒸发需要从人体吸收热量,于是人会感觉冷故选 D。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特点。 下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
11、 A海波的沸点是 48 B海波在 BC 段放出了热量 C海波在温度为 48 时一定是液态 D 6 min时海波开始熔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海 波在 AB段是固态; B点是固态;在 BC 段是固液共存; C点是液态;所以海波在温度为 48 时不一定是液态, C错误;在 CD段是液态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海波的熔点,熔点是 48 , A错误;海波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B错误;在 6 min时海波开始熔化, D正确。 考点:晶体的熔化图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晶体熔化时的特点,熟记晶体熔化的图像。 离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得到工人们的
12、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于下列方法中的 ( )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无法判断 答案: B 试题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 -消声;(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吸声;( 3)在耳朵处减弱 -隔声。离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得到工人们的广泛使用,利用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减弱噪声的途径,并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我们曾体验过以下一些声现象,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铃声明显变小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
13、面激起水波 C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动的鱼 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听到两次敲击声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铃声明显变小,说明真空不能传声,错误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激起水波,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确 C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动的鱼,说明液体可以传声,错误; 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听到两次敲击声,说明声音在固体和气体中的传声效果不同,并且固体和气体可以传声,错误。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声
14、音的产生与声音的传播。 实验题 ( 9分)在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 B是读数过程, C是读取的温度 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_ 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_ 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 C图可知此时烧杯 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_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 D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_ (3)如图 E甲、乙中,图 _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可以看到沸腾现象是在液体 _同时发生如图 F,是小明做 “探究水的沸腾 ”实验后所绘制的图像,图像中 BC 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5、 _此时水的沸点是_ 答案: (1) 温度计接触杯底 视线没有与液面 相平 48 (2)所用水的初始温度过低(或水量过多) (3)甲 表面和内部 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100 试题分析:( 1) 如图 A,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如图 B,读数时,眼睛俯视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会使读数变大,所以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如图 C,温度计的每一个大格代表 1 ,每一个小格代表 0.1 ,示数为 48 ( 2)小明同学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或水的初温太低,或火力太小 ( 3)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 升过程中,气泡中的
16、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所以图 E中,甲是沸腾时的现象,乙是沸腾前的现象可以看到沸腾现象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如图 F,是小明做 “探究水的沸腾 ”实验后所绘制的图像,图像中 BC 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水的沸点是 100 。 考点:水的沸腾实验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水的沸腾实验,并会进行探究 ( 5分)某同学做了有关声音的实验,步骤如下: (1)取 8支相同的玻璃试管 (2)在试管中分别加入数量不等的水,如图所示,分别从管口向管内吹气,结果发现,不同水量的试管发出声音的音调是
17、 _(选填 “相同 ”或 “不同 ”)的,以此类推他得出结论:若是向热水瓶中灌水时,瓶中的 _(选填 “水 ”或“空气 ”)振动发声,水瓶中灌的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_ (3)他又发现用细棒分别敲击试管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由此他想:医生用手叩击患者腹 部时,听其发声判断病人腹部是否有积水,其依据是 ( )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音色 D都可以 答案: (2)不同 空气 高 (3)A 试题分析:在试管中分别加入数量不等的水,如图所示,分别从管口向管内吹气,结果发现,不同水量的试管发出声音的音调是不同的,原因是试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不同,所以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音调不同;若是向热水
18、瓶中灌水时,瓶中的空气振动发声,水瓶中灌的水越多,空气柱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大,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医生用手叩击患者腹部时,听其发声判断病人腹部是否有积水,有积水和没有积水,发声的音调是不同的,其依据是声音的音调。 考点:,音调与影响因素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声音的音调以及影响音 调的因素 ( 6分)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热量,小明由此提出问题: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的猜想是: 猜想一: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种类有关 猜想二: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选择了甲、乙两种晶体进行实验,其探究过程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如皋市 东部 共同体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