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大丰市第四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大丰市第四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大丰市第四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大丰市第四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 “海绵 ”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 D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对话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 “海绵 ”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 符合题意;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相对大,不合题意; 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高 不合题意; D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对话 不能直接对话,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不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
2、:此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点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骄傲的兔子在遥遥领先的情况下,睡起了大觉,醒来后跑到终点,发现坚持不懈的乌龟获得了冠军。对整个赛跑过程而言,下列图中运动图像正确的是(其中实线表示兔子,虚线表示乌龟)( )答案: A 试题分析: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骄傲的兔子在遥遥领先的情况下 ,睡起了大觉,醒来后跑到终点,发现坚持不懈的乌龟获得了冠军。对整个赛跑过程而言,乌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兔子是先以较大的速度运动,然后停止,最后又做加速运动。符合的图像是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
3、是物体的运动。 点评:了解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情况,会用路程和时间的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此题的关键。 以下图各图中成虚像的是: ( ) A a、 d B b、 c C a、 c D a、 b 答案: A 试题分析:放大镜观察邮票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用照相机拍照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用投影仪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平面镜矫正姿势是等大正立的虚像。以下图各图中成虚像的是放大镜观察邮票和平面镜矫正姿势。故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光现象。 点评:了解常见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是此题的关键。 在 2012伦敦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
4、。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C乙火炬一定 静止 D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 2012伦敦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甲火炬可能是静止,也可能是向右运动,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物体的运动。 点评:判断物体运动时先选择一参照物。 物体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 ,已知该物体在第 1s内运动了 2m,第 2s内运动了4m,第 3s内运动了 6m,第 4s内运动了 8m,以此类推 ,则物体在整个
5、过程中( ) A先做匀速直线运动 ,后做变速直线运动; B先做变速直线运动 ,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D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体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 ,已知该物体在第 1s内运动了 2m,第 2s内运动了 4m,第 3s内运动了 6m,第 4s内运动了 8m,以此类推 ,则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在变大,物体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物体的运动。 点评:了解物体的运动是此题的关键。匀速直线运动是快慢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 下列图四幅图中,可以说明镜面反射的图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是光的色散, B选项是光的
6、镜面反射, C选项是光的折射现象, D选项是凸透镜成像中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图。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光现象。 点评:了解常见的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是此题的关键。 关于透镜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C较小的文字通过投影仪可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放大的虚像,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答案: B 试题分析: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较小的文字通过投影仪可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放大的虚像,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焦距。 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
7、线的发散作用 不合题意; B照相时,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符合题意; C较小的文字通过投影仪可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不合题意; D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放大的虚像,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不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成像。 点评:了解常见的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是此题的关键。 夜晚, 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下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自行车的尾灯设计是用相互垂直的反射面,当有光线射向时反射光线会按原路返回。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
8、,就能及时避让。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现象。 点评:运用光的反射规律通过作图判断相互垂直的反射面,当有光线射向时反射光线会按原路返回。 如图所示,能说明水正在沸腾的图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水在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在上升。符合水沸腾特点的图是 D 选项,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沸腾现象。 点评:了解水沸腾的现象是解决此题的基础。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B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 “光污染 ”是光的折射现象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色光 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
9、色光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不合题意; B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 “光污染 ”是光的反射现象 不合题意;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色光 符合题意; 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反射各种色光 不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光现象。 点评:了解光的几种现象是解决此题的基础。 以下事例中,不是汽化现象的是 ( ) A新鲜的蔬菜的叶子会慢慢蔫了 B冰棒从冰箱中取出时冒 “白气 ” C酒精擦在皮肤上会感到凉 D一杯水打翻在地,过会就干了 答案: B 试题分析:冰棒从冰箱中取出时冒 “白气 ”是液化现象。新鲜的蔬菜的叶子会慢慢蔫了,酒精擦
10、在皮肤上会感到凉,一杯水打翻在地,过会就 干了,这些现象都是汽化现象。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汽化现象。 点评:物质直接有液态变成气态的物态变化是汽化现象。了解物态变化现象是此题的关键。 今年冬季我市气温最低达 -8 ,正确的读法是 ( ) A负 8摄氏度 B负摄氏 8度 C摄氏负 8度 D零下 8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气温最低达 -8 ,正确的读法是负 8摄氏度或零下 8摄氏度。故选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温度的读法。 点评:此题要求会读温度值。 -8 ,正确的读法是负 8 摄氏度或零下 8 摄氏度。 下列发出的声音,人能听到的是 ( ) A医院里的 B超 B蜜蜂翅膀的振动(每秒约
11、 300 400次) C蝴蝶飞行时拍打翅膀(每秒约 2 4次) D风暴发出的声波( 10 15Hz)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20HZ-20000HZ,低于 20HZ的声音是次声波,高于 20000HZ的声音是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我们都听不到。 A医院里的 B超 是超声波我们听不到,不合题意; B蜜蜂翅膀的振动(每秒约 300 400次) 符合题意; C蝴蝶飞行时拍打翅膀(每秒约 2 4次) 是次声波我们听不到,不合题意; D风暴发出的声波( 10 15Hz)是次声波我们听不到,不合题意; 考点:此题考查的超声波和次声波。 点评: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人
12、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 20HZ的声音是次声波,高于 20000HZ的声音是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我们都听不到。 实验题 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cm;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_;乙温度计的示数是 _。 答案:在 1.45 cm 1.47cm之间、 8 、 -3 试题分析:在长度的测量中要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物体的长度是 1.45cm;在用温度计 的读数时,先找到 0 的位置,在读数。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8 ;乙温度计的示数是 -3 。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长度测量和温度计的读数。 点评:掌握温度计的读数和长度的测量是此题的关键。 小明同学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完成
1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 ( 1)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一个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 的光斑,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10cm,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_cm。 (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刻度尺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 ( 3)重新调整后,将蜡烛放在下图中的 A位置上如图,光屏在 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_(填 “左 ”或 “右 ”)移动。 ( 4)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c
14、m) 40 35 30 25 20 15 像距(cm) 13.5 14 15 16.7 20 30 在 14 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 _的实像。 第 6次的像比第 5次的 _ (填 “大 ”或 “小 ”)。 ( 5)将蜡烛放在上图中的 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 _(填 “左 ”或 “右 ”)移动。 ( 6)小明还想知道蜡烛火焰与光屏上成的像是否左右颠倒请你帮他设计实验。 你的设计方法是: 。 答案:( 1)最亮最小、 10 ( 2)三心不在同一高度(只要答案:合理) ( 3)左 ( 4)缩小、 大 ( 5)左 ( 6)向左吹气使烛焰向左晃动,观
15、察烛焰的像 向哪边晃动 试题分析: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一个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光斑,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10cm,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10cm。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刻度尺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可能是三心不在同一高度。在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重新调整后,将蜡烛放在下图中的 A位置上如图,光屏在 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将蜡烛放在上图中的 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左移动。 考点:此题 考查的是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点评:了解凸透镜的成像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大丰市 第四 中学 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