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阻单位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理学上的很多单位都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例如安培、牛顿、瓦特、库伦等,欧姆是德国科学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电阻的单位以法拉第命名了电容的单位,以焦耳的名字命名了功的单位,以安培的名字命名了电流的单位故选 D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 S闭合后,电压表 V1、 V2示数之比为 3 5;断开开关 S,把电压表 V1换成电流表 A1,把电压表 V2换成电流表 A2,闭合开关 S,电流表 A1、 A2示数之比为
2、 5 9。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R1 R2=5 3 B R3 R1=1 3 C R2 R3=5 3 D R1 R2 R3=1 2 3 答案: B 试题分析: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短路,而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利用以上性质可将电路简化,电路接入两个电压表时,等效电路如图 1所示;电路接入两个电流表时,等效电路如图 2所示 图 1中,电压表 V1、 V2示数之比为 3 5,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图 2中:电流表 A1、 A2示数之比为 5 9,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解得: R1=3R3,即R3 R1=1 3,故 B正确;
3、 ,解得: R2=2R3,即R2 R3=2 1,故 C不正确; R1=3R3=1.5R2,即 2R1=3R2, R1 R2=3 2,故 A不正确; R1 R2 R3=3 2; 1,故 D不正确故选 B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阻的串联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 S闭合时,灯 L正常发光。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 L变亮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 L变亮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 L变暗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 L变暗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
4、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电源电压不变,根据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根据 U 灯 =I 灯 R灯 = IR灯 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由 P 灯 =U 灯 I 灯 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故灯泡变暗;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 U 滑 =U-U 灯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选 C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短导线的电阻大 B粗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细导线的电阻大 C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5、 D导体的电阻的大小是由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四个因素有关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在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线越长,电阻越大;在材料、长度一定,导线越粗,电阻越小;在导体长度、横截面积一定时,材料不同,电阻不同要得到电阻和导线长度的关系,就要控制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所以 A是错误的;要得到电阻和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就要控制材料、长度一定,所以 B是错误的;要得到电阻和材料的关系,就要控制横截面积、长度一定,所以 C是错误的;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由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同一导体 的电阻还和
6、它的温度有关,所以 D是正确的故选 D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如图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家用电器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这种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发生电流的热效应时,电能转化为内能分析各用电器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情况,根据用电器的工作原理逐一分析做出选择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工作的,故 A不符合题意;电脑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光能,不是利用电热效应工作的,故 B不符合题意;洗衣机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 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工作的,故 C不符合题意;电饭锅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
7、的,故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对各种电气设备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绝缘损坏、漏电和其他故障,应及时处理;对不能修复的设备,不可使用其带 “病 ”工作,应予以更换;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电线上的绝缘层破损,当 人去触摸插头时,就可能使人体和带电体接触,就会造成触电事故,十分危险,故 A 错误;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可以用绝缘棒将电线挑开,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
8、故 B正确;在电线上晾湿衣服,电线上的绝缘层有可能破损,从而使人体和带电体接触,就会造成触电事故,十分危险,故 C错误;当天线与电线接触时,可能会导致电视天线成了带电体,容易造成触电事故,故 D错误故选 B 考点:安全用电 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给墨水瓶加盖 C用保鲜袋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内 D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答案: D 试题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情况;要想加快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同时加快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情况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是为了减弱空气流动,减慢蒸发,故
9、A选项不符合题意;给墨水瓶加盖,即减慢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同时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减慢了液体蒸发,故 B选项不符合题意;用保鲜膜将蔬菜包好放入冰箱中,可以减小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降低液体的温度,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 C选项不符合题意;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可以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提高液体的温度,同时加快了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促进了液体的蒸发,故 D选项正确故选 D 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初春,河面上的冰化成水 B夏天的清晨,树叶上常有露水 C深秋的清晨,草地上有时会有一层霜 D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一定
10、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冰变成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发生的是熔化现象, A不符合题意;露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符合题意;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不符合题意;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是固态的雪升华为水蒸气跑到空中, D不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电阻 R1=5, R2=100,把它们并联后的等效电阻( ) A一定大于 100, B大于 5,小于 100 C一定
11、小于 5 D可能等于 5 答案: C 试题分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只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四个因素有关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大了电阻的横截面积,所以电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一个电阻,故并联电阻既小于 R1又小于 R2另外通过定量计算,并联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倒数之和,也可得出同样的结论故选 C 考点:电阻的并联 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路完整且正确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个最基本的电路应包含电源、开关、用电器和导线根据电路图逐个判断电路的基本组成,并判断各部分如开关、灯泡及电源的连接是否正确 A选项电路图中没有用电器; B选项中没有电源; D选项将开关与灯泡并联,若开关
12、闭合会造成电源短路,故 A、 B、 D选项错误开关、灯泡和电源正确连接起来的电路只有选项 C故选 C 考点:电路的基本构成;电路图及元件符号;短路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生活中光 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也是光的折射屏幕上的手影,影子的形成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故 A选项错误;水中筷子变弯折,这是光的折射,故 B选项正确;日偏食,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故 C选项错误;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故 D选项错误故选 B 考点:光的折射现
13、象及其应用 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瓷杯 B玻璃棒 C橡胶棒 D钢尺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瓷杯、玻璃棒、橡胶棒是绝缘体,钢尺是导体故选 D 考点:绝缘体;导体 双选题 关于电学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移动就能形成电流 B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C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D导体电阻大小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 答案: BC 试题分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A选项错误;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B选项正确;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
14、物理量,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 选项正确;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跟电压和电流无关, 只是计算电阻的一种方法, D选项错误故选 BC 考点:电流的形成;电源及其能量转化;电阻;电功率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熔化时,会放出热量 B用做功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汽油机在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 BD 试题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吸热,所不同 的是,晶体吸热熔化时温度不变,而非晶体吸热熔化时温度升高, A说法错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
15、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故用做功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B说法正确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说法错误扩散是指某种物质的分子通过不规则运动、扩散运动而进入到其它物质里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加剧,扩散现象越明显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说法正 确故选 BD 考点:熔化吸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扩散现象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真空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平面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 D近视镜片
16、是凹透镜 答案: ABD 试题分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真空没有介质,光沿直线传播的, A说法正确;平行光线射到表面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仍是平行的,反射光射向同一方向,这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表面粗糙的物体时,反射光线不再平行,反射光射向不同的方向,这是漫反射不管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说法正确;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延长线会聚成的,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延长线会聚成的,是虚像, C说法错误;近视眼晶状体曲度变大,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D说法正确故选 ABD
17、考点:光的传播;光 的反射;平面镜成像;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关于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B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只与通过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有关 C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工作的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 ACD 试题分析: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我们称之为磁场,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确实存在的,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而发生作用的,故A选项正确;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因素有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是否有铁芯插入电流越大,匝数越多,有铁芯插入,磁性越强, 故 B选项错误;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它工作时是将电能
18、转化为机械能,故 C选项正确;法拉第经多年的努力,在 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个现象发明了发电机,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了可能,开辟了电气化的时代,故 D选项正确故选 ACD 考点:磁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动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题 做测定 “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 3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 2.5V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已调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 ( 1)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 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 _端(选填“左 ”或 “右 ”)。闭合开关 S,发现小灯泡始终
19、不亮,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于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_出现断路。(选填 “小灯泡 ”或 “滑动变阻器 ”)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 S,通过移动滑片 P,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3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_W。 答案:( 1) ( 2)左;小灯泡( 3) 0.75W 试题分析:( 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和电流表串联,和电压表并联,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电压表量程选择 0-3V即可,连接实物图如下图: ( 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为最大值,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左端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
20、 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但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说明问题出在电压表两接线柱之间的电路,非短路(这样电压表示数为 0),只能是断路,所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小灯泡处断路;( 3)额定功率指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挥的功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 表的示数为 0.3A,故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3A=0.75W 考点: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额定功率 小宣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R的阻值时,并联在电阻 R两端的电压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与电阻 R串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V,电流表的示数为 _A,电阻 R的阻值为 _。 答案: V
21、; 1.2A; 10 试题分析:首先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先明确使用的量程,然后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 读出电压和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电压表使用的 0 15V,每一个大格代表 5V,每一个小格代表 0.5V,示数是 12V电流表使用的 0 3A,每一个大格代表 1A,每一个小格代表 0.1A,示数是 1.2A电阻 R的阻值 考点: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电压表的读数方法;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小明想利用一块电流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 R0测量电阻 RX的阻值。他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流表,并连接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小明的实验步骤没有写完整,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步骤,并写出
22、电阻 RX的表达式。 ( 1)闭合开关 S1,断 开 S2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 I1; ( 2) _,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 I2; 请用测量量 I1、 I2和已知量 R0表示 RX, RX =_。 答案:( 2)闭合开关 S1、 S2; 试题分析:实验中没有电压表,电阻 R0、 Rx已经串联在电路中,通过开关闭合与断开,使电路处于两种状态,闭合开关 S1,断开 S2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 I1,此时电阻 R0、 Rx串联,则电源的电压 U=I1( Rx+R0);闭合开关 S1、 S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2,此时电阻 Rx被开关 S1短路,变为只有 R0的简单电路,则电源的电压 U=I2R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北京市 门头沟区 九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