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浙江绍兴市七校九年级上期10月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浙江绍兴市七校九年级上期10月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浙江绍兴市七校九年级上期10月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浙江绍兴市七校九年级上期 10月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根据图中条约的内容,指出该条约中所说的 “其他两缔约国 ” 是指( ) A德国、奥匈帝国 B德国、俄国 C英国、奥匈帝国 D英国、俄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国同盟国与三国协约国的内容。四个选项中与意大利在同一集团的是:德国、奥匈帝国。而英国、俄国是协约国集团的。很容易排除答案: B、 C、 D。故选 A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缔约结盟的狂潮 一国主导的 “三国同盟 ”。 最能体现出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 “还我青岛 ” B “废除二十一条 ” C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D “拒绝合约签
2、字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性质。四个选项都是五四运动的口号,而五四运动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选项: “外争国权(反帝)内惩国贼(反封建) ”。故选 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伟大的开端 五四运动 关于中国共产党一大表述正确的有( ) 大会先后在上海和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召开 陈独秀参加会议并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内容。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会议,中共一大没有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 ,正确的是 。故选 D 考点
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伟大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一大 “中国共产党人 从来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 ”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 南昌起义爆发 黄埔军校的创办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内容。黄埔军校的创办与北伐战争都是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1927年 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南昌起义于 1927年 8月爆发。所以排除 ,正确的是 。故选 A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国民革命的洪流 黄埔军校的创建与北伐战争 在互联网上搜索关键词,能快速找到想要的内容。若输入 “周恩来
4、”“第一枪 ”两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昌起义的内容。由题干 : “周恩来 ”与 “第一枪 ”分析,“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是周恩来参与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故选 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八一南昌起义 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 1935年的一次会议时说: “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史上一个里程碑。 ”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遵义会议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遵义会议。分析题干: “1935年 ”(时
5、间), “它是中国共产党史上一个里程碑 ”(转折)。可以得出结论是遵义会议。其余 A、 B、 C三选 项,时间上不符。故选 D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内容。甲: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是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丙:叶挺独立团攻克贺胜桥,第四军独立团被誉为“铁军 ”是北伐战争时期。排除甲乙,正确的是丙丁。故选 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红军不怕远征难 鲁迅先生说
6、 “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 ”。下列为 20世纪 20年代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0世纪 20年代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 ”分析: A、新文化运动( 1915年), B、五四运动( 1919年)可排除。 C和 D分析,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故选 D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革命摇篮井冈山 中国近代史是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过程
7、,下列属于制度层面的探索活动是( )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内容。四个选项 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四步,洋务运动是向西方学习器物(科技);戊戌变法指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政治制度);辛亥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因此正确选项是 ,故选 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我们现在认定的,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 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从图片可见, “赛先生 ”指的是( ) A民主 B科学 C平等
8、D马克思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音译 “德先生 ”、 “赛先生 ”。而 “德先生 ”是指民主; “赛先生 ”是指科学。故选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北京学生作为先锋队举行抗议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第一次提出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口号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前的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因此选择答案: C 考点:北
9、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伟大的开端 五四运动 1932年春,美国总统胡佛对著名歌唱家鲁迪瓦力说: “如果你能 唱出一支使人们忘记经济萧条的歌,我便送你一枚勋章。 ”医治 “使人们忘记经济萧条 ”的“良方 ”是( ) A新经济政策 B反危机措施 C罗斯福新政 D马歇尔计划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 20世纪 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内容。因为经济大危机导致经济萧条,要解决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故选 C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大危机与新政 罗斯福新政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C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
10、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由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抓住 “根本原因 ”, 很容易排除答案: A、 B、 C。故选 D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缔约结盟的狂潮 下列有关一战的描述,正确的是( ) 导火线是 “萨拉热窝事件 ” 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同盟国集团作战 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有人看到了坦克、潜艇、航母作战 塞尔维亚参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一战的内容。四个选项中可采用排除法:一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
11、团作战,二战时才出现航母的。答案: 、 很容易排除;只有 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下列最能体现出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的条约内容是( ) A重划德国疆界 B瓜分德国殖民地 C限制德国军备 D占领莱茵河西岸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和会签定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该和约内容( 2)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 委任统治 ”。可以看出是要:瓜分德国殖民地。因此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的。排除 A、 C、 D。故选 B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和约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 “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
12、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 材料中的 “它 ”指的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内容。题干中: “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 ”,可以分析 “中国帝制 ”结束于辛亥革命。排除 A、 C、 D。故选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 辛亥革命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 “失败 ”了,孙中山临终前还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这里 “革命尚未成功 ”主要指的是( ) A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B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
13、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最后是失败了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因此孙中山认为: “革命尚未成功 ”。所以排除 A、 B、 D。故选 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 民国初年的国歌唱到: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对此歌词理解正确的是( ) A “开化早 ”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 B “揖美追欧 ”主要指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C “飘扬五色旗 ”反映了当时倡导国内民族平
14、等,五族共和 D “世界和平永保 ”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的内容。而 A、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B、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是戊戌变法的内容; D、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些不是 “民国初年 ”的反映,直接排除。故选 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了下面四幅图片,由此确定的最恰当的研究主题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内容。图一是孙中山;图二民报是宣传辛亥革命理论的刊物;图四的临时约法
15、时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采用排除法,图片反映的题意与 A、C、 D无关。故选 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 下图是有关美国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从中可以看出( ) 社会购买力下降,人们无力购买产品 此次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相对过剩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内容。仔细读漫画,漫画反映的经济大危机的现象及实质。而 反映的是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不合题意。故选 B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大危机与新政 经济大危机 综合题
16、 【世纪帷幕】( 11分) 20世纪拉开帷幕的时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并不是充满希望的舞台。 材料一: 材料二:百年前的一次灾难, “令全欧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这是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这场战争的真正胜利者 ”。直接死于大战的军人达900万, 2000多万受伤, 350万终身残疾,饿死疫死大约 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 185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 1516亿美元。 材料三:在巴黎和会上, “百灵鸟 ”(总统威尔逊)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 “老虎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讲究实际的强硬主张;而 “狐狸 ”(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崇尚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会场充满着争吵和
17、争夺。这场尔虞我诈的争吵最终以凡尔赛和约的签订而换来暂时的 “和平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在材料一的地图上,用字母 A、 B标出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分别核心。( 2分) (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你 是如何理解这场 “百年前的灾难 ”的?这次灾难的转折点是什么?( 3分) ( 3)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这个 “和平 ”是暂时的。( 4分) ( 4)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场醒不了的噩梦。脚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的;坟墓里的灵魂告诉我们:战争的代价是沉痛的。请你以史为鉴,设计一条有关反战的宣传语。( 2分) 答案:(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浙江 绍兴市 九年级 上期 10 联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