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根据化学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施用碳铵 (NH4HCO3)后应立即盖上土壤 B复合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化肥的混合物 C可用工业用盐作食盐用于烹调 D三聚氰胺 (C3N6H6)俗称 “蛋白精 ”,加入到奶粉中,可提高蛋白质的含量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施用碳铵后应立即盖上土壤,这样可以防止碳铵分解和氨气的挥发,正确; B、复合肥是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错误; C、工业用盐不能用于烹调,错误; D、三聚氰胺加入到奶粉中 ,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产生结石
2、 ,对人产生很大危害,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 CuI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可由反应 2Cu2 +4I-=2CuI+I2而得到。现以石墨为阴极,以 Cu为阳极电解 KI溶液,通电前向电解液中加入少量酚酞和淀粉溶液。电解开始不久阴极区溶液呈红色,而阳极区溶液呈蓝色,对这些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阴极 2H +2e-= H2,使 c(OH-)c(H ) 阳极 4OH-4e-=2H2O+O2, O2将 I-氧化为 I2, I2遇淀粉 变蓝 阳极 2I-2e-=I2, I2遇淀粉变蓝 阳极 2Cu-4e-+4I-=2CuI+I2, I2遇淀粉变蓝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电解池阳极
3、是活性电极材料时,电极自身失电子,铜作阳极,所以阳极是铜失去电子生成 Cu2 ,又由于铜离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氧化碘离子,生成单质碘碘遇淀粉变蓝, 正确;阴极是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H 得到电子的生成 H2,促进了水的电离,使 c(OH-)c(H )所以 正确。 考点:考查电解池原理应用。 镁条和铝片为电极,并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 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条作负极,电极反应: Mg-2e-=Mg2 B铝片作负极,电极反应: Al+4OH-3e-=AlO2-+2H2O C电流从 Al电极沿导线流向 Mg电极 D铝片上有气泡产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不一定是活泼
4、电极就作负极,只能说一般是活泼电极作负极,判定时必须依据具体的自发反应来判定。 A、 Mg、 Al在NaOH溶液中的自发氧化还原反应只有 2Al+2NaOH+2H2O 2NaAlO2+3H2,所以 Al作负极, Mg作正极,错误; B、铝片作负极,电极反应: Al+4OH-3e-=AlO2-+2H2O,正确; C、电流的方向一定是从正极流向负极的,错误; D、该原电池的负极: Al+4OH-3e-=AlO2-+2H2O,正极镁条上有气泡放出,错误。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 一定温度下,石灰浆中存在下列平衡: Ca(OH)2(s) Ca2 (aq)+2OH-(aq),当向一定量的石灰浆中加入少量
5、生石灰后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 Ca2 离子数目减少 B溶液中 c(Ca2 )增大 C溶液的 pH增大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生石灰溶于水发生反应 CaO H2O=Ca(OH)2,即溶液中溶质的量增加,同时溶剂也减少,所以会有固体析出,使溶液中 Ca2 离子数目减少,正确; B、但由于溶液又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对于饱和溶液,溶液各离子浓度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Ca2 )、 c(H )不变,错误; C、 c(H )不变,溶液的 pH不变,错误;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考点:考查沉淀溶解平衡。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
6、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 pH=7的 CH3COONa与 CH3COOH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Na+)=c(CH3COO-) c(H )= c(OH-) B将 pH=10的氨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中和 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 NaOH的物质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D常温下,同浓度的 Na2CO3溶液与 NaHCO3溶液相比, Na2CO3溶液的 pH较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依据电荷守恒 c(Na+)+ c(H+) = c(CH3COO-)+ c(OH-),故c(Na+)=c(CH3COO-) c(H )= c(OH-),正确; B、由于
7、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氨水稀释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所以氢离子浓度增大,错误;C、 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醋酸溶液浓度大,故消耗的 NaOH的物质的量多,正确; D、常温下,同浓度的 Na2CO3溶液比 NaHCO3溶液水解程度大, Na2CO3溶液的 pH较大,正确。 考点:考查混合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酸碱反应。 用 1.0mol L-1NaOH溶液中和某浓度硫酸溶液时,其 pH和所加 NaOH溶液的体积 (V)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原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体积分别是 (设二者混合后体积为二者体积之和 ) A 0.5mol L-1 160mL
8、B 1.0mol L-1 160mL C 0.5mol L-1 80mL D 1.0mol L-1 80mL 答案: A 试题分析:硫酸溶液起始 pH=0,即溶液中 c(H )=1mol/L,则二元强酸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5mol L-1;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 pH=7,即 nH+=nOH-,有1 0mol/L VL=1.0mol L-10.08L, V=0 08L,即硫 酸溶液体积是 80 mL,则反应后溶液的总体积为 160mL, A正确。 考点:考查酸碱混合有关计算。 常温时,向 pH=12的 Ba(OH)2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后,滴入酚酞试液出现红色,该溶液应该是 A pH
9、=2的硫酸溶液 B pH=2的醋酸溶液 C 0.05mol/L盐酸溶液 D 0.05mol/LNa2SO4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设所给 Ba(OH)2溶液的体积为 1 L,则由 pH=12可知, n(OH-)=0.01 mol,又由于 pH=2的 H2SO4溶液中 n(H+)=0.01 mol, A.H2SO4与Ba(OH)2恰好完全反应,呈中性,酚酞无色;错误; B.pH=2的醋酸c(CH3COOH)0.01 mol L-1,故相混后溶液呈酸性, 酚酞无色,错误;C.n(H+)=0.05 mol L-1混合后溶液中 c(H+)=(0.05 mol-0.01 mol)/2 L=0.02
10、mol L-1溶液仍然呈酸性,错误; D.由反应 Na2SO4+ Ba(OH)2=BaSO4+2NaOH,可知混和后溶液仍呈强碱性 ,故使酚酞试液呈红色,正确。 考点:考查混合溶液中 pH的有关计算。 在 25 时 ,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OH-)水 =10-11mol/L。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B该溶液中的 c(H+)肯定等于 10-3mol/L C该溶液的 pH可能为 3,可能为 11 D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由水电离出的 c(H ) c(OH ) 10 13 mol L 1,这是由于在水中加酸或加碱,抑制了水的
11、电离。若水中加酸,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 OH 只来自水的电离, c(H )水 c(OH )水 c(OH )液 10 13 mol L1,由 KW c(H )液 c(OH )液 得: c(H )液 10 14/10 13 10 1 mol L 1, pH 1,若水中加碱,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 H 只来自水的电离 c(H )液 c(H )水 10 13 mol L 1, pH 13。 考点:考查水的电离平衡。 25 和 1.01105 Pa时,反应 2N2O5 (g) = 4NO2 (g)+O2 (g) H=+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
12、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反应式可知,这是一个反应后体积增大的(即熵增大的反应)、吸热的可逆反应,依据能量效应反应非自发,依据熵增大效应则反应自发,所以 D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 已知反应 A2(g) 2B2(g) 2AB2(g)的 H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错误; B、升高温度反应速
13、率加快,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正确; C、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错误;D、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进行,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下列反应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煅烧粉碎的黄铁矿矿石有利于 SO2的生成 B硫酸生产中用 98的硫酸吸收 SO3,而不用 H2O或稀硫酸吸收 SO3 C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 D工业制取金属钾 Na(l)+KCl(l) 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 K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
14、来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考虑反应速率问题,错误; B.不用水或稀硫酸吸收 SO3,原因是SO3与水反应放热,易形成硫酸酸雾,错误; C.主要考虑反应速率问题,错误; D.使 K 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金属钾的制取,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影响因素。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 10mL量筒量取 8.16mL稀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取 25.20gNaCl C用广泛 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 pH为 2.3 D用 25mL碱式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 21.70mL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量筒的准确度
15、为 0 1mL,错误; B.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 0 1g,错误; C.广泛 pH试纸的准确度到整数,错误; D.滴定管的准确度为: 0 01mL,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 本题列举的四个选项是 4位同学在学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 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工业生产的实际出发,外界条件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不影响原料的转化率,
16、但根据化学平衡理论,结合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可根据反应方程式的特点,可选择合适的温度、压强,促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C项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 和化学平衡应用。 宣传科学知识,介绍高新科技,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的义务,下列各项叙述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A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含氮的化合物 D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将石墨转变为金刚石 答案: B 试题分析: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有防腐剂、抗氧化剂、膨松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重庆市 杨家坪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