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福建宁德市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2014年 3月 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 10月 1日晚 “青春梦 中国梦 ”红歌大家唱活动在东侨东湖北岸公园举行 2014年 10月登革热、埃博拉等重点传染病疫情研判与防控策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第 17届亚洲运动会于 2014年 9月 19日至 10月 4日在韩国仁川举行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现象不同于经济现象和政治现象。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实质
2、上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活动实质上是一种精神活动。 属于政治现象。 、 、 均属于文化现象。本题正确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现象与经济现象、政治现象的区别。 我们时常察觉和叹息:一些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珍贵东西,不知什么时候被丢掉了。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 “回溯源头、传承命脉 ”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必要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要 “诵读经典 ”是因为( ) A对待传统文 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B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C只要继承了传统就能实现发展 D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答案: B 试题分析: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这种说法本身不对,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能说
3、谁先谁后, A不对。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继承传统的必要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说明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B正确。 C中 “只要 -就能实现 -”本身说法太绝对,不选。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D本身说法不对。本题正确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银饰,作为服饰文化的一部分,深受广大畲族人民的喜爱。其造型神秘、工艺繁复,蕴含着畲族古老的历史信息。随着时代的发展,畲族银饰制品与汉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谱写出一曲曲清新独特的畲风乐章。这说明( ) 中华文化深远持久,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品质 推动文化的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离开
4、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文化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深受广大畲族人民喜爱的银饰,蕴含着畲族古老的历史信息,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与汉族文化相 互渗透、相互融合,说明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品质;推动文化的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符合题干。 在题干中没有体现。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 说法不对。本题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文化创新的作用。 2014年 8月 16日,第二届南京夏季青奥会正式开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下图是南京青奥会吉祥物 “”,它源于南京深厚的文化积淀,集中体现了南京地方特色,用动感、现
5、代的方式对雨花石的自然形态进行了艺术抽象处理,使其符合青少年的审美趣味,色彩上呼应了南京青奥会会徽。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化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B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C文化创新源自创作者的灵感 D “”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小题 2】青奥会圣火借助互联网技术先后在 20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实体和网络虚拟传递,让无数人圆了成为 “火炬手 ”的梦,也让青奥会的理念得到更多的认同。这说明( )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现代传媒促进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D现代传媒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试
6、题分析: A项说反了,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项本身说法不对。文化创新源自社会实践, C项本身说法不对。题干中南京青奥会吉祥物 “”,它源于南京深厚的文化积淀,集中体现了 南京地方特色等,说明 “”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D项正确。 【小题 2】试题分析: A本身说法不对,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B说法不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题干中青奥会圣火借助互联网技术传播,说明现代传媒促进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C 正确。 D 本身说法不正确。本题正确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大众传媒的作用。 阅读漫画取之不尽,这启示我们,
7、对待传统文化要( ) A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B批判继承,发展创新 C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D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取之不尽这幅漫画反映了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影视翻拍的文化现象,既然是 “翻拍 ”就是简单的重复, A项不符合。 “翻拍 ”的现象,没有创新,启示我们要批判继承,发展创新, B项正确。 C项是说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与设问无关,不选。漫画中没有外国影视的信息, D项 “洋为中用 ”,不符合。本题正确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诞生了昆、京、川、豫、越等剧种。这主要说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8、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民族文化异 彩纷呈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大精深表现在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而题干中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主要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所以本题 A、 B、 D均不符合题干。正确答案:应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虽然各地剧种各具特色,但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一现象有利于各地传统民族文化( ) 求同存异、共同繁荣 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相互尊重、彰显共性 各具特色、渐趋统一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各地剧种虽然各具特色,但现在是南剧北唱、北戏南演,说明求同存异、共
9、同繁荣, 正确。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体现了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正确。 中 “相互尊重 ”正确, “彰显共性 ”不符合题干。 中 “各具特色 ”正确,“渐趋统一 ”说法不对。本题正确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民族文化的繁荣,交流、借鉴和融合。 “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 ”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 ) A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B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C民族精 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D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精
10、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 C 说法正确;题干强调了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 A强调的是民族精神的地位, B强调的是民族精神的发展,均与题意不符; D强调的是民族精神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不选。本题正确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 ) A实现民族复兴的 “主心骨 ” B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 C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D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熟记教材很容易做对。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 “主心骨 ”的
11、作用, “主心骨 ”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中华民族精神, A不对。 B是说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与设问不符。 D本身说法不对,是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本题正确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福建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在微博微信上发起 “我和国旗合个影 ”的活动。大力宣扬 “爱国,就请大声地喊出来 ”,一大批 90后踊跃参与,用一张张照片喊出对祖国的热爱。这说明( )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C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永恒不变 D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是说爱国主义的地位。 B是说爱
12、国主义的作用。题干中 “爱国,就请大声地喊出来 ”,说明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题干是说爱国主义的特征, D正确。 C本身说法不对,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本题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爱国主义的特征。 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 2014年度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影响最广的国家级文化娱乐赛事之一。央视之所以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基于汉字( ) A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 B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C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D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答案: A 试题分析: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13、使中华文明得以传承,题干中央视之所以举办中国汉字 听写大会是基于汉字所起的作用,而不是强调它的地位, A正确, C不符合。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文字,而不是汉字, B不符合设问。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是史书典籍, D不选。本题正确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汉字。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 “浩然正气 ”,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 “讲正气 ”,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 C较强融合性 D明显渗透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民族性、继承性。排除选项C、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14、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题干中传统文化崇尚 “浩然正气 ”, 今天领导干部要 “讲正气 ”,同时赋予新的内涵,说明 A正确。 B项不符合题干。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 透过下图中诗文我们能欣赏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形式主要有( )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透过右图中诗文可以看出,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往往借助对 “月 ”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这是一种习俗, 正确。 传统建筑在诗中没有体现。右图中诗文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我们今天欣赏说明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
15、正确。 在诗文中也不能体现。本题正确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恩格斯说: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这表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发展总落后经济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有时先于经济的发展、有时又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恩格斯的话是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哲学(文化)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表明 C正确。 A说法太笼统。 B中的“可以脱离 ”说法不对。 D中的 “总落后 ”
16、说法不对。本题正确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最近一档 “爸爸去哪儿 ”的电视节目异常火爆,引起广泛关注。它让公众更加关注和思考父亲 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与作用。这说明文化( ) A对人的影响是有形、但不强制的 B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C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能够提升人的科学文化修养 答案: C 试题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A说法不对。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不能笼统地说文化, B不正确。题干中电视节目让公众更加关注和思考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与作用,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正确。 D应该是先进
17、、健康、有益的文化能够提升人的科学文化修养。本题正确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文 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纪念孔子诞辰 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于 2014年 9月 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孔子说: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这告诉我们( )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人们接受文化影响都是被动的 A B C D 【小题 2】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深刻影响海峡两岸的风土人情、行为方式和道
18、德取向。同说汉语,同写汉字,读一本历史,抚一张古琴,文化像氧气,融化在血液中 13 亿加 2300万人口共同植根于此,使两岸人民精神上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上述材料表明( ) A爱国就必然爱社会主义 B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C儒家思想是联结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D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1】试题分析:题干中与善人居,与善人化矣;与不善人居,亦与不善人化矣。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正确。 本身说法对,但与材料不符。人们接受文化影响都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不正确。本题正确答案:选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福建 宁德市 教学 联合体 上学 期期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