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望( lio)拮 据 ( j)苔 藓 ( xin)言简意 赅 ( gi) B铿 锵 ( qing)烘 焙 ( bi)苍 劲 ( jng)空 穴 来风( xu) C缱 绻 ( jun) 诘 问( ji) 绯 闻( fi)既往不 咎 ( ji) D 肖 像( xio)深 谙 ( n) 创 伤( chung)深 恶 痛疾( w)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拮 据 (j) C 绯 闻( fi) D肖 像( xio)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
2、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本周的周记要求是认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雾、霜、雷、雨等),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B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 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D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是朱德 1957年参观成都杜甫草堂时写的一幅对联。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 “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 ”的 “? ”改为 “, ”。 C项中的 “、 ”改为“, ”。 D项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的 “。 ”去掉。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
3、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D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 故乡去。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 语病类型的分析, 常见的 语病类型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A 句,久违 ”和 “终于 ”,意思重复。 B句去掉 “的榜样 ”。 D项中去掉 “左
4、右 ”。要求学生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识记常见的语病类型。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近日气温骤降,同学们对装有空调等取暖设备的图书馆 趋之若鹜 ,一大早就背起书包去自习。 B这道数学题经过老师的巧妙引导,答案:已经 呼之 欲出 。 C 12月 26日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对此,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 死灰复燃 。 D周末,同学们 亲顾茅庐 ,去看望生病的张老师。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成群的人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含贬义) B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
5、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与 “答案: ”搭配不符。 D 亲顾茅庐: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有礼贤下士之意。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我的叔叔于勒是英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全文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为线索,组成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 305首,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赋、比、兴 ”。 C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西汉刘向编写的
6、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本文运用了设喻、类比的手法,表现了邹忌高超的语言艺术。 D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在小说故乡中给我们 塑造了很多经典人物形象:如在生活中变得麻木迟钝、与 “我 ”有深深的隔膜的闰土,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杨二嫂,粗俗迷信但又淳朴善良的长妈妈。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中莫泊桑是法国的。 C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D粗俗迷信但又淳朴善良的长妈妈,是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人物。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粉丝与知音 余光中 “粉丝 ”来自英文的 fans,源出 fanatic,乃其缩写,但经瘦身之后,脱胎换骨,变得轻灵多了。更可爱的是,当初把它译成 “粉丝 ”的
7、人,福至心灵,神来之笔竟把复数一并带了过来,好用多了。单用 “粉 ”字,不但突兀,而且表现不出那种从者如云纷至沓来的声势。 “粉丝 ”当然是多数,只有三五人甚至三五十人,怎能叫做 fans?对偶像当然是说, “我是你的粉丝 ”,怎么能说 “我是你的粉 ”呢?粉,极言其细而轻,积少成多,飘忽无定。丝,言其虽细却长,纠缠而善攀附,所以欲理还乱。 与粉丝相对的,是知音。粉丝是为成名锦上添花;知音,是为寂寞雪中送炭。尽管杜甫说过, “文章千古事,得失 寸心知 ”,但真有知音出现,来肯定自己的价值,这寂寞的寸心还是欣慰的。知音的出现,多在天才成名之前。叔本华的母亲是销畅小说作家,母子两人很不和谐,而歌德
8、很早就告诉做母亲的,说她的孩子有一天会名满天下。有些知音,要等天才死后才出现。莎士比亚死后七年,生前与他争雄的本 约翰逊,写了一首长诗悼念他,肯定他是英国之宝。 此地我必须特别提出夏志清来,说明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慧眼独具,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胆识过人,敢畅言所见。四十五年前,夏志清所著中国现代文学史在美国出版,钱钟书与张爱玲赫然各成一章,和鲁迅、茅盾分 庭抗礼,令读者耳目一新。文坛的旧观,一直认为钱钟书不过是学府中人,偶涉创作,既非 “进步 ”作家,也非 “前卫 ”新锐;而张爱玲也只是上海洋场一位言情小说作者而已。夏志清不但看出钱钟书、张爱玲,还有沈从文的独创成就,更在40年前美国评论界 “
9、左倾 ”成风的逆境里,毫不含糊地把他的见解昭告世界,真是智勇并兼。有知音一锤定音,不愁没有粉丝,缤纷的粉丝啊,蝴蝶一般地飞来。 知音与粉丝都可爱,但知音多高士,总是独来独往,欣然会心,掩卷默想。知音的信念来自深刻的体会,充分的了解。知音与天才的关系有如信徒与神,并不须要 “现场 ”, 因为寸心就是神殿。 粉丝则不然。这种高速流动的族群必须有一个现场,更因人多而激动,拥挤而歇斯底里,群情不断加温,只待偶像忽然出现而达于沸腾。 “知音 ”一词始于春秋:楚国的俞伯牙善于弹琴,唯有知己钟子期知道他意在高山流水。子期死后,伯牙恨世无知音,乃碎琴绝弦,终身不再操鼓。论语说: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10、: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这么看来, 孔子真可谓知音了 ,但是竟然三月不知肉味,岂不成了香港人所说的 “发烧友 ”了? 孔子或许是最早的粉丝吧。 今日的乐迷粉丝,不妨引圣人为知音,去翻翻论语第七章述而 吧: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粉丝已经够多了,且待更多的知音。 【小题 1】请概括说明 “粉丝 ”这个名称的 “可爱 ”之处。( 4分) 【小题 2】文中举了歌德、本 约翰逊和夏志清等人作为例证,这三个例子在论述角度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之处:共同论述证了 不同之处:叔本华的例子论述了 本 约翰逊的例子论述了 夏志清的例子论述了 【小题 3】结合文章内容,比较生活中的 “粉丝 ”和 “知音 ”
11、的不同,请分条概括。( 3分) 【小题 4】作者既说孔子 “真可谓知音了 ”,又说他 “或许是最早的粉丝 ”,对此应当如何理解?( 4分) 答案: 【 小题 1】英文的缩写,语言变得轻灵。( 2)表现出从者如云纷至沓来的声势,说明了从者纠缠而善攀附的特点。( 4分,一点 2分) 【小题 2】相同之处:共同论述了 “知音,是为寂寞雪中送炭 ”这一观点。不同之处:分别论述了 “知音出现,多在天才成名之前 ”“有些知音,要等天才死后才出现 ”“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慧眼独具,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胆识过人,敢畅言所见 ”三个方面的观点。(不同之处各 1分,相同之处 1分) 【小题 3】( 1)粉丝为成名
12、锦上添花,知音为寂寞雪中送炭( 2)粉丝需要现场温度,知音总是默想独行( 3)粉丝是对偶像崇拜,知 音是与天才会心。 【小题 4】说孔子是知音,是因为他对音乐有深刻的体会和充分的理解。( 2 分)戏称他为粉丝,是因为他对音乐的痴迷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已类似于现代粉丝对偶像的狂热追逐。(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仔细阅读第 1段,注意把握关键性的语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第二段,注意中心句。是其共同之处,然后写出三个示例的不同之处,找出对示例的评论句,总结即可。 考点:理解文
13、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 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把握描写粉丝和知音本质不相同的地方。诸如 “粉丝是锦上添花,知音是雪中送炭 ”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从孔子对音乐的理解谈知音,从孔子对音乐的痴迷程度谈 “粉丝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共 17分) 晶莹的泪滴(陈忠实) 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导处走去。 我敲响了教导处的门板。获准以后便推开了门,一位年轻的女先生伏在米黄色的办公 桌上,手里捏着长杆蘸水笔在一厚本表册上填
14、写着什么。她是教务处的一位年轻职员,平时就是在教务处做些抄抄写写的事,在黑板上写一些如打扫卫生的通知书之类的事,我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 “老师,给我开一张休学证书。 ”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了我一眼,拎起我的申请书来看,笔还夹在指缝之间。她很快看完了,又专注地把目光留滞在纸页下端班主任签写的一行意见和校长更为简洁的意见上面,似乎两个人连姓名在内的十来个字的意见批示,看去比我大半页的申请书还要费时更多。她终于抬起头来问: “就是你写的这些理由吗 ” “就是的。 ” “不休学不行吗 ” “不行。 ” “可是 你休学一年,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见得能改变,一年以后你怎么能保证复学
15、呢 ” 于是我就信心十足地告诉她我父亲的精确计划:待到我哥哥明年初中毕业,父亲筹划着让他投考师范学校,师范生的学杂费和伙食费全由国家供给,那时候我就可以复学念初中了 她轻轻地舒了一口气,拉开抽屉取出一本公文本在桌子上翻开,笔在墨水瓶里蘸上墨水后又停下手,问: “你家里就再想不出办法来了 ”我看着那双浮着忧郁气色的眼睛,突然意识到因为我的休学致使她心情不好。而在校长、班主任和她 中间,她恰好是最不应该产生这种心理的。她只是教务处的一位抄抄写写的年轻职员,我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我便说:“老师,没关系。休学一年没啥关系,我年龄小。 ”她说: “白白耽搁一年多可惜 !”随之又
16、换了一种口吻说: “我知道你的名字也认得你。每个班前三名的学生我都认识。 ”我的心情突然灰暗起来而没有再开口。 她终于落笔填写了公文函,取出公章在下方盖了,又在切割线上盖上一枚合缝印章,吱吱吱撕下并不交给我,放在桌上,然后把我的休学申请书抹上粘糊后贴在公文存根上。她做完这一切才重新拿起休学证书交给我 说: “装好,明年复学拿着来找我。 ” 我向她深深地鞠了躬就走出门去。 “等等 ” 她喊了一声。我停住脚步。她走过来拍了拍我的书包: “别把休学证弄丢了 我同意你的打算,休学一年不要紧,你年龄小。 ” 我抬头看她,猛然看见那双眼睫毛很长的眼眶里溢出泪水来,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泪珠在眼眶里打着旋
17、儿,晶莹透亮。我瞬即垂下头避开目光,要是再在她的眼睛处多驻留一秒,我肯定就会嚎啕大哭。 我低着头咬着嘴唇,脚下盲目地拨弄着一块碎瓦片来抑制情绪,感觉到有一股热辣辣的酸流从鼻腔倒灌进喉咙里去。我终于仰起头鼓起劲儿说: “老师 我走了 ” 她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头: “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 ” 我看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睫毛上滑落下来,缓缓流过一段就在鼻翼两边挂住。我再次虔诚地深深鞠躬,然后就转身走了 我今天终于把这段近 40年前的一段经历写出来,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在各种欲望膨胀成一股强大的浊流冲击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心扉的当今,我便祈望自己如女老师那种泪珠的泪腺不至于堵塞,更不敢枯
18、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 【小题 1】文章题目 “晶莹的泪滴 ”有什么含义?( 2分) 【小题 2】女老师在 办理 “我 ”的休学申请书时,为什么十分 “专注 ”“费时 ”?为什么对 “我 ”连连发问?后来又为什么安慰我? 【小题 3】在办理休学手续的过程中, “我 ”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小题 4】第 段画线文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分析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 【小题 1】答案:既指女老师因 “我 ”休学而流下了光亮透明的泪珠 ;更是赞美“她 ”发自内心,不含半点虚伪与杂质的圣洁爱心。(各 1分) 【小题 2】 女老师为一个成绩优异
19、的学生要求退学而诧异和惋惜。( 2分) 多次提示我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 “我 ”放弃休学 的念头。( 2分) 老师安慰“我 ”,说明她已经没有办法留住 “我 ”,她能做的都做了。( 2分) 【小题 3】 (5分 ) “我 ”开始时 “信心十足 ”,后来变得 “灰暗起来 ”,最后对女老师无比感激。( 3分,每点 1分) 原先信心十足,经女老师提醒,意识到自己成绩优秀却无奈休学,十分可惜,所以心情灰暗;因为女老师的 “泪珠 ”、安慰和叮嘱,深感女老师的真情挚爱和殷切期盼,因而无比感激。 【小题 4】 (6 分 ) 特色:比喻手法、细节描写、侧面衬托。( 2 分,一点 1 分,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扬州市 邗江 九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