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新余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西新余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西新余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卷(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西新余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字形和加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解 剖 ( po)繁 衍 参 差 不齐( c)粗制 烂 造 B 鬈 发( jun)隔 膜 正 襟 危坐 (jn) 含 首低眉 C 锃 亮 (zng) 文 绉绉 草长 莺 飞( yng)抑扬顿 挫 D 濯 洗( zhu) 欣 慰冥思 遐 想 (xi) 油光可 签 答案: C 试题分析:用排除法,只要有错就就排除此项。 A项中 “烂 ”为 “滥 ”,项中 “含 ”为 “颔 ”,项中 “签 ”为 “鉴 ”。 考点:汉字字音字形辨识 点评:此题有难度,要判断的内
2、容很多。学习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关注课文注释中生字的注音和写法,做题时用排除法,将明显不可选的答项先行排除,减小辨识的范围,在两可的情况下,应选最有把握的一项。 下列句子加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我感到一种 不可名状 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B如今,她脸上早已没有了刚下岗时的 期期艾艾 的神情,浑身上下透着成功者的自信。 C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 美不胜收 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D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 沧海桑田 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苦痛与无奈。 答案: B 试题分析: B句中 “期期艾艾 ”是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
3、复说话不流利,不是形容神情。 考点:成语辨识 点评:本题不难,成语易于辨识。掌握成语,对写作很有帮助,记忆成语要注意成语的真实含义,了解其情感色彩和适当对象,才能用好成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 B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C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沂门目连戏可谓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D失事客机是一架萨博 340型短程双涡轮螺旋桨的索尔航空公司飞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句 “豆麦 ”“水草 ”与 “吹来 ”主谓搭配不当; B项 “能否 ”与 “是 ”搭配不当; D句词序不当, “索
4、尔航空公司 ”一词应放在 “一架 ”之前。 考点:病句判断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 D句不好判断。病句的病因主要是指结构上出现错误,判断病句,一要对汉语句子的一般结构有所了解,学习时多训练修改病句,平时还要多阅读,增强语感。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宋代梁楷李 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中国画以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5、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提出话题,总说中国国的风格, 句具体从 “造型 ”来说中国画的特点,以线条为主, 句举例说明 句观点, 句是对 句所举之例的具体说明, 照应 句,再提中国画的特点。 考点:语句连贯 点评:此类考题,对学生来说都比较难,学生掌握不好判断的方法。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准确判断例句的表达的主要意思以及前后句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句式特点,比如关联词,次序语来判断。 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最能表达贝多芬内心痛苦的一项是( )( 2分) 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 才缓缓地转过身来。 _。 A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
6、能担任指挥了! B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C他聋了吗?他还能担任指挥吗? D原来他完全聋了!他还能担任指挥吗?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句连用两个感叹号,语气最重,结合两句内容表达贝多芬极其痛苦的心情。 考点:句式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反复读几遍即可判断。汉语句子的用途方面分四种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又分三种:一般疑问、设问、反问。 对下面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在生活中,现代人智商的提高还是大量依赖于面对生活的挑战并适应社会的发展。例如,计算机和 IT 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于人类的生活不仅让所有人受到挑战,而且把人类引入了一个生活节奏更
7、快、脑力劳动更强、认知速度更高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除了工作上应用计算机外,就连计算机游戏业在帮助人类提高智商。 A现代人智商的提高依赖于社会的发展 B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C计算机游戏业在帮助人类提高智商 D接受现代生活的挑战可以提高智商 答案: D 试题分析:抓住本段关键的两句话 “现代人智商的提高还是大量依赖于面对生活的挑战并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来概括。 考点:概括文章内容 点评:本题不难,文中的信息点易寻。概括文章内容,要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依照层次结合,找出重要的信息点加以概括,要仔细阅读,
8、不可放过重要的信息点。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 12分) 亦慈亦让沈从文 听涛山,是湘西凤凰古城内的一座小山,依江而立,佳木葱茏,兰蕙芬芳,山泉淙淙。 1992年 5月 10日,这座山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沈从文先生在北京病逝四周年后,由夫人张兆和将骨灰捧回家乡,来此安葬。这颗生于斯爱于斯的灵魂,终于枕着涛声在这里永远安息。 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的沈从文先生, 1902年 12月 28日,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在沱江边,他度过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他在沱江连绵不息的涛声里,兴味盎然地习读着凤凰城内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那无数平凡而新鲜的事物,总是牵动着他好奇的目
9、光。这给他以后的文学道路奠定了基础。 1924年沈从文先生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主要以湘西生活 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语言格调朴实传神,句式简洁峭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先生魂归凤凰,他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之中,一半安葬在听涛山上。沈老墓地前临清澈亮丽的沱江,背靠风景秀丽的听涛山,四季鸟语花香、风光如画。这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坟茔,没有凸起的坟土,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人工雕刻的痕迹,一块自墓穴后凿取来的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肃然矗立,成为沈老先生坟墓的独特标志。正面刻有沈老富有哲
10、学 内涵的手迹: “照我思索,能理解 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这是真性情的沈从文先生晚年对人生的彻悟。用他儿子沈龙朱的话说: “我觉得父亲在晚年的时候有一种对世事的洞彻,他已经能超越他的际遇看人看事了。 ”背面刻有沈从文妻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先生撰书的挽联: “不折不从,星斗 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既蕴涵“从文让人 ”之意,又是沈老一生的真实写照。读其文、听其言、观其行,沈老之所以能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得到众多文人骚客的祭拜,不能不引人深思。一位中国文坛上的大师,生前没有显赫的地位,死后在自己喜爱的听涛 山上也仅仅占了这么小小的一个地方,真是与众不同、 “亦慈亦让 ”的沈
11、从文 ! 山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倦游归来的沈先生,在这儿画上了他人生的句号。 选自 2008年第 6期散文百家 【注释】 星斗:泛指星星;比喻超群的才华。 【小题 1】细读第 自然段,说说沈从文先生一生的创作源泉和文学基础主要来源于何处? (2分 ) 【小题 2】仔细体会,说说沈从文先生手迹中三个加点的字具体指代哪些人? (3分 ) “照我( )思索,能理解 我 (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 ” 【小题 3】联系张充和先生撰书的挽联,请 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沈从文先生为什么能够 “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 ”? (3分 ) 【小题 4】细读第 自然段,完成下列读书卡片,了解沈从文
12、先生的文学创作。(4分 ) 创作题材 创作特色 语言格调朴实传神,句式简洁峭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创作主题 答案: 【小题 1】 (2分 )沈从文先生一生的创作源泉和文学基础主要来自 “凤凰城内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 ”。 【小题 2】 (3分 )“照我(我;或者作者;或者沈从文)思索,能理解 我 (你;或者与 “我 ”相对的个体;或者读者);照我思索,可认识人(他;或者社会中人;或者他人;或者人们)。 ” 【小题 3】 (3分 )沈从文先生的文章如日月星斗光被人间,沈从文先生的人品亦慈亦让令人如坐春风,他是我国近代史上不可多得的德艺双馨的文学大师。所以,能够 “长久地受到人们的
13、敬仰 ”。(凡是能扣住文学创作方面的崇高地位,突出 “星斗 ”之意和表现不求名利,谦逊让人的品格两方面来回答的,均可得分。内容有缺失和表达不准确的相应扣分。) 【小题 4】 (2 分 )创作题材:作品 主要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只答前半句的亦可。) 创作主题:主要凸现了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只答后半句的亦可。) 试题分析:第一题抓住文段中 “凤凰古城 ”“社会大书 ”两个词来理解生活经历社会实践是作者创作的源泉。第二题,根据作者语境理解作者所说的三种人:作者自己、阅读自己作者的读者、统指社会中的人。第三题
14、,理解 “不折不从,星斗 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的意思,从作者文学成就和人品两个方面概括。第四题,根据表中提示要求从文 中找到相关的文字信息即可。 考点:理解文意、语句含义分析、人物形象理解。 点评:本文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四个小题都不是太好答,学生的思考力度大。此类文化性的文章,拟题要简洁些,题型要简单些,学生阅读文段本来就要费时费力,再在看题上花时间,就很困难了。 阅读。( 18分) 打往天堂的电话 一个春日的星期六下午,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里,报亭主人文叔正悠闲地翻阅着杂志。这时一个身穿红裙、十五六岁模样的小女孩走到报亭前,她四处张望着,似乎有点不知所措,看了看电话机,又悄悄地走开
15、了,然而不多一会儿,又来到报亭前。 不知 道是反反复复地在报亭前转悠和忐忑不安的神情,还是她身上的红裙子特别鲜艳,引起了文叔的注意,他抬看了看女孩并叫住了她: “喂!小姑娘,你要买杂志吗? ”“不,叔叔,我 我想打电话 ”“ 哦,那你打吧! ”“谢谢叔叔,长途电话也可以打吗? ”“当然可以!国际长途都可以打的。 ” 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拿起话筒,认真地拨着号码,善良的文叔怕打扰女孩,索性装着看杂志的样子,把身子转向一侧。小女孩慢慢地从慌乱中放松下来,电话终于打通了: “妈 妈妈!我是小菊,您好吗?妈,我随叔叔来到了桐乡,上个月叔叔发工资了,他给了我 50块钱,我 已经把钱放在了枕头下面,等我凑足了
16、 500 块,就寄回去给弟弟交学费,再给爸爸买化肥。 ”小女孩想了一下,又说:“妈,我告诉你,我叔叔的工厂里每天都可以吃上肉呢,我都吃胖了,妈妈你放心吧,我能够照顾自己的。哦,对了,妈妈,前天这里一位阿姨给了我一条红裙子,现在我就是穿着这条裙子给你打电话的。妈妈,叔叔的工厂里还有电视看,我最喜欢看学校里小朋友读书的片子 ” 突然,小女孩的语调变了,不停地用手揩着眼泪, “妈,你的胃还经常疼吗?你那里的花开了吗?我好想家,想弟弟,想爸爸,也想你,妈,我真的真的好想你,做梦都经常梦到你 啊!妈妈 ” 女孩再也说不下去了,文叔爱怜地抬起头看着她,女孩慌忙放下话筒,慌乱中话筒放了几次才放回到话机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西 新余 外国语学校 年级 下期 第一次 段考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