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镇江外国语学校中考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镇江外国语学校中考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镇江外国语学校中考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镇江外国语学校中考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面语段,把其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注音, 依次 填入括号内( 2分) 农人是教 hu( )世人的导师,是深 谙 ( )自然的智者。春的细雨中,扶犁而歌;夏的娇阳下,挥镰而舞;秋的暮色中, 荷 ( )锄而归;冬的雪夜里,围炉而话 为一年四季 p( )写了一首最美的诗。 答案:诲、 n、 h、谱( 0 5一空)(共计 2分) 试题分析:此类题考查对常见字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比如 “教诲 ”中 “诲
2、”不能写成 “悔 ”; “ 荷 锄 ”中 “荷 ”不能读成“h”。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语段有好几处毛病,请按要求加以修改。( 4分) 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它慢慢地渗入到社会生活中。一份份美好动人的情感,一段段动人心弦的传奇,一个个亘古未变的情结,一种种支撑民族脊背的 精神, 被一代代人不断补充、吸收,进而又揉进了千年的文化脉搏中。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创作了许多千古名篇, 这些诗文脍炙人口、喜闻乐见,被广为传诵, 使我国的传统节日积淀出浑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
3、大雅,雅俗共赏。 ( 1) 句成分残缺,应将 _ _改为 _ _( 1 分) ( 2) 句语序不合理,应将 _ _改为 _ _( 1分) ( 3) 句重复累赘,应删去 _ _( 1分) ( 4) 句搭配不当,应将 _ _改为 _ _( 1 分) 答案:( 1) 句成分残缺,应在 “完善 ”之后加上 “过程 ”( 1分) ( 2) 句语序不合理,应将补充、吸收 _改为吸收、补充( 1分) ( 3) 句重复累赘,应删去 “喜闻乐见 ”( 1分) ( 4) 句搭配不当,应将浑厚的文化底蕴改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1分) 试题分析:考查对某一类型病句的辨识和综合考查识别某几类型病句,要准确地识别病句,了解常
4、见的成分残缺 、语序不当 、搭配不 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语意重复 、句式杂糅 、前后矛盾 、否定不当 、成分赘余等病句类型,并能准确找出病句,要学会使用修改符号来进行语段中病句的修改。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综合性学习( 6分) 纪录片是指选择真实的人物、事物和事件,以现场拍摄为主要手段,经过整理、剪辑、加工而成的影视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纪录片,某校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请完成下列任务。 【小题 1】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产优秀纪录片的代表。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4分) 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
5、等 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备,以 “微距摄影 ”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 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去年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 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 探究结果: _ _ 【小题 2】活动结束后,校刊记者要为此次活动写一篇新闻稿,标题为 “走近中国纪录片 ”。请你根据以上的材料,帮他
6、拟一个能表明中学生 “走近中国纪录片 ”意义的副标题。(不超 过 15字)( 2分) 副标题: _ _ 答案: 【小题 1】 精心选择主题,展示独有的饮食文化; 剪辑方式新颖; 以 “微距摄影 ”的方式拍摄; 易引起情感与精神的共鸣; 文化认同感强 (写出一点 1分。答对 4点得满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的。教学时侧重对语境的分析和语言得体、流畅等的指导和落实。这里重在学生理解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表述合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2】 试题分析:消息各要素中,标题、导语、主体都能概括消息的主
7、要内容,学生学会从消息的导语和主体中提炼消息的标题。也要求学生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内容要点。拟标题。难度大,要求把握整体材料,侧重考查纪录片的核心意义,意思对 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选择题 名著阅读( 6分) 【小题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 有误 的一项是( 2分)( ) A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极大,善于用简短而清丽的语言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如诗集繁星春水,歌颂了母爱、童真和自然,同时也不乏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读来情韵悠长,别有趣味。 B由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艺术
8、形象,如林冲、鲁达、李逵、宋江等,小说通过叙写他们不同的人生经 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 “官逼民反 ”的主题。 C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健壮的祥子变成了狡猾、麻木、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仙台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弃医从文的想法。 【小题 2】根据提供的内容,写出名著中的相关信息
9、。( 2分) “你(阿廖沙)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 ” 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选文出自 _ _(书名),文中的 “她 ”是 _ _。 【小题 3】下面的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 后回答问题。( 2分)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 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
10、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裙钗 ”指的是 _ _。她因何 “为子怀仇恨泼猴 ”?请简述缘由( 30字左右) _ _ 答案: 【小题 1】 C( 2分) 【小题 2】童年 阿廖沙的外婆( 2分) 【小题 3】罗刹女(铁扇公主) 因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 “要蒸要煮 ”,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C中 “小福子不是另嫁他人,而是自杀 ”。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
11、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这里学生对童年要做重点积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3】 试题分析:名著填写和选择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 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汪曾祺咸菜茨菇汤一文,回答后面问题。( 14分) 咸菜茨菇汤 汪曾祺 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
12、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 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 “黄芽菜 ”,是外地运去的,很名贵。一盘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以比拟。 咸菜汤是咸菜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
13、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菇片, 那就是咸菜茨菇汤。或者叫茨菇咸菜汤,都可以。 我小时候对茨菇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 20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菇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菇,而且是不去吃茨菇的嘴子的,真难吃。 我十几岁离乡,辗转漂流,三四十年没有吃到茨菇,并不想。 前好几年,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菇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 “这个好!格比土豆高。 ”我承认他这话。吃菜讲究 “格 ”的高低,这种语言正是沈老师的语言。他是对什么事物都讲 “格 ”的,包括对于茨菇、土豆 。 因为久违,我对茨菇有了感情。前几年,北京的菜市场
14、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菇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所有的茨菇,都由我一个人 “包圆儿 ”了。 北方人不识茨菇,我买茨菇总要有人问我: “这是什么? ”“ 茨菇。 ”“ 茨菇是什么? ”这可不好回答。 北京的茨菇卖得很贵,价钱和 “洞子货 ”(温室所产)的西红柿、野鸡脖韭菜差不多。 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 我想念家乡的雪。 (选自故乡的食物,汪曾祺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年,有删节) 【小题 1】本文多次写到咸菜茨菇汤,同时借助 咸菜茨菇汤写出了 “我 ”对咸菜茨菇汤情感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是:( 2分) 离家多年也不想念 【小题 2】文章第 小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5、 ( 3分) 【小题 3】汪曾祺的语言,不加雕饰却自然灵动。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所蕴涵的意思。( 4分) ( 1)这东西有一种 苦 味。( 2分) ( 2)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 “这个好! 格 比土豆高。 ”( 2分) 【小题 4】赏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3分) 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小题 5】结合对全文的理解,说说作者为什么 “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 ”? ( 2分) 答案: 【小题 1】情感变化是:小时候没有好感、在北京想念咸菜茨菇汤( 1空 1分,共 2分) 【小题 2】写
16、自己对茨菇没有好感的原因。( 1分)突出茨菇的难吃( 1分),同样为下文怀念咸菜茨菇汤做铺垫。( 1分)共 3分 【小题 3】( 1) “苦 ”:一方面指茨菇使人产生的味觉上的苦味( 1分),一方面指代家乡闹大水、粮食缺 乏,大量吃茨菇的艰难日子。( 1分)共 2分 ( 2) “格 ”:一方面指味道,( 1分)一方面指格调、内涵。( 1分)共 2分 【小题 4】通过一系列动作( 1分)写出了家乡的一种生活习俗,下文思念家乡埋伏笔;( 1分) “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半年的青菜虽充当了口粮,却也叫人倒了胃口,为情感的发展做铺垫。意思对即可。( 1分)共 3分 【小题 5】作者远离故土后,对
17、故乡难舍的乡情,( 1分)使得他在人生的暮年怀念儿时的咸菜茨菇汤。意思对即可。( 1分)共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了解散文的组材线索,根据故事情 节的变化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能做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相一致,学生表述合理即可。这里学生总结出 “从无好感到深切怀念 ”的过程。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
18、作用。学生观察语段所在的文章位置来判断分析,这里在结构上为下文怀念咸菜茨菇汤做铺垫;内容上写出自 己对茨菇没有好感的原因。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方法:了解用词之美 -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如:这里 “苦 ”:一方面指茨菇使人产生的味觉上的苦味,一方面指代家乡闹大水、粮食缺乏,大量吃茨菇的艰难日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 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
19、物的 性格 特征或 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 这里一系列动作,写出了家乡的一种生活习俗,下文思念家乡埋伏笔,更为情感的发展做铺垫。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这里学生围绕“怀念家乡 ”主题,来理解作答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查一路的每个人都有影响力 ,完成后面问题。( 11分) 每 个人都有影响力 查一路 不是只有明星或政坛人物才可以引领潮流或掌控局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镇江 外国语学校 中考 九年级 第二次 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