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J 18-1987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及其说明(附条文说明).pdf
《GBJ 18-1987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及其说明(附条文说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J 18-1987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及其说明(附条文说明).pdf(9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建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主编部门 湖北省计划委员会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 年 月 日关于发布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的通知计标号根据原国家建委 建发设字第 号文的要求 由湖北省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对原 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进行了修订 并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修订后的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为国家标准 自 年 月 日起施行本规范由湖北省计委管理 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南建筑设计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中国计划出版社负责国家计划委员会年月日修订说明本规范系根据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 建发设字第 号文的通知
2、由我委负责主编 具体由原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对 年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和冶金工业部批准的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修订而成原规范于 年颁行后 规范管理组按照统一计划 组织国内有关单位开展科研协作 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必要的科学试验 在此基础上 在制订本规范时 又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 借鉴了国外的有关标准 广泛征求了全国各有关单位的意见 几经讨论修改 最后由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 章和 个附录 内容有 总则 材料 基本设计规定 构件和连接的计算 檩条 屋架 刚架 压型钢板 制作安装和防腐蚀等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以基于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代替容
3、许应力设计方法 增列了冷弯效应计算方法及适用范围的条款 改用相关公式计算压弯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对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取值作了调整 修改了山形门式刚架横梁的计算方法 修改了均匀受压板件和非均匀受压板件局部稳定性的计算公式及有关系数 增列了有关压型钢板设计的条款 增列了电阻点焊和高强螺栓连接方面的规定 对制作和防腐蚀章节的内容作了调整和补充本规范的施行 必须与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配套使用 不得与 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混用为了提高规范的质量 请各单位随时将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寄交中南建筑设计院 原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 武昌 以便今后进一步修订湖北省计划委员会年月主要符号荷载及荷
4、载效应双弯矩集中荷载弯矩轴心力高强度螺栓的设计预拉力剪力计算指标钢材的弹性模量钢材的剪变模量电阻点焊每个焊点的抗剪设计承载力一个连接件的抗拉设计承载力一个连接件的抗剪设计承载力钢材的抗拉 抗压和抗弯设计强度钢材的端面承压设计强度钢材的抗拉强度钢材的抗剪设计强度钢材的屈服点螺栓的承压 抗拉和抗剪设计强度对接焊缝的抗压 抗拉和抗剪设计强度角焊缝的抗压 抗拉和抗剪设计强度正应力剪应力几何参数毛截面面积净截面面积有效截面面积有效净截面面积柱的高度柱的计算高度毛截面惯性矩净截面惯性矩毛截面抗扭惯性矩毛截面扇性质性矩压型钢板边加劲肋的惯性矩压型钢板中间加劲肋的惯性矩毛截面面积矩毛截面抵抗矩净截面抵抗矩毛截
5、面扇性抵抗矩有效截面抵抗矩有效净截面抵抗矩卷边的高度 格构式檩条上弦节间长度 连接件的间距连接件的最大容许间距截面或板件的宽度压型钢板中子板件的宽度组合 形截面的翼缘宽度板件的有效宽度构件上孔洞的直径 直径螺栓螺纹处的有效直径偏心距截面弯心在对称轴上的坐标 以形心为原点截面或板件的高度腹板的计算高度角焊缝的焊角高度回转半径长度或跨度 侧向支承点间的距离 型钢截面中心线的长度焊缝计算长度计算长度扭转屈曲的计算长度截面第 个棱角内表面的弯曲半径厚度夹角长细比换算长细比弯扭屈曲的换算长细比计算系数连接处的螺栓数 两侧向支承点间的节间总数内力为压力的节间数每个螺栓的剪切面数同一截面处的连接件数构件的约
6、束系数等效弯矩系数钢材抗拉强度与屈服点的比值计算板件容许宽厚比的系数计算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时采用的系数计算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时采用的系数 计算考虑冷弯效应的设计强度时采用的系数计算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时采用的系数刚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梁的侧向计算长度系数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目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材 料第三章 基本设计规定第一节 设 计 原 则第二节 设 计 强 度第三节 构造的一般规定第四章 构件和连接的计算第一节 轴心受拉构件第二节 轴心受压构件第三节 拉 弯 构 件第四节 压 弯 构 件第五节 受 弯 构 件第六节 构件中的受压板件第七节 连 接第五章 檩 条
7、第一节 檩条的计算第二节 檩条的构造第六章 屋 架第一节 屋架的计算第二节 屋架的构造第七章 刚 架第一节 刚架的计算第二节 刚架的构造第八章 压型钢板第一节 压型钢板的计算第二节 压型钢板的构造第九章 制作 安装和防腐蚀第一节 制作和安装第二节防腐蚀附录一 本规范名词解释附录二 习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表附录三 计算系数附录四 截面特性附录五 考虑冷弯效应的设计强度的计算方法附录六 侵蚀作用分类和涂料配套附录七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条为使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 从实际情况出发 合理选择材料 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 做到技术先进 经
8、济合理 安全适用 确保质量 特制订本规范第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不适用于受有强烈侵蚀作用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第条本规范未考虑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承重结构的特殊要求第条本规范的计算原则的根据是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第条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除应符合本规范处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第二章材料第条用于承重结构的冷弯薄壁型钢的钢带或钢板宜采用国家现行 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规定的 号钢和 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规定的 锰钢 当有可靠根据时 可采用其他钢号第条用于承重结构的冷弯薄壁型钢的钢带或钢板应保证抗拉强度 伸长率 屈服点 冷弯试验
9、合格和硫 磷的极限含量 对焊接结构尚应保证碳的极限含量第条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 可在同一构件中采用两种不同钢号的钢材第条焊接采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一 手工焊接用的焊条 应符合国家现行 低碳钢及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条 的规定 选择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二 自动焊或半自动焊接用的焊丝 应符合国家现行 焊接用钢丝 的规定 选择的焊丝和焊剂应与主体金属相适应三 气体保护焊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 焊接用钢丝 规定的含有锰 硅等高脱氧元索的合金钢焊丝当 号钢和 锰钢对接焊接时 宜采用与 号钢相适应的焊条或焊丝第条普通螺栓材料应采用国家现行 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规定的 号钢第条高强度螺栓应符合国家
10、现行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大六角螺母 垫圈形式尺寸与技术条件 或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型式尺寸与技术条件 的规定第三章基本设计规定第一节设计原则第条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以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第条冷弯薄壁型钢承重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第条设计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时 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严重程度 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安全等级可取为二级 特殊建筑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安全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第条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应考虑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必要时尚应考虑荷载效应的偶
11、然组合 采用荷载设计值和设计强度进行计算 荷载设计值等于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 设计强度等于材料强度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第条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应考虑荷载短期效应组合 采用荷载标准值和容许变形进行计算第条计算结构构件和连接时 荷载 荷载分项系数和荷载组合值系数的取值以及荷载效应组合 应符合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的规定第条设计刚架 屋架和檩条 应考虑由于风吸力作用引起构件内力变化的不利影响 此时永久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应取第条结构构件的受拉强度应按净截面计算 受压强度应按有效净截面计算 稳定性应按有效截面计算 构件的变形和各种稳定系数均应按毛截面计算受力构件上不宜开孔 如必须
12、在轴心受压 压弯和受弯构件的主要受力部位开孔 应采取构造措施补强 或用有效截面扣除孔洞后的面积计算其强度第二节设计强度第条钢材的设计强度度应按表 采用钢材的设计强度表钢号抗拉 抗压和抗弯 抗剪 端面承压 靡平顶紧号钢锰钢厚度不小于 的 号镇静钢钢材的抗拉 抗压 抗弯和抗剪设计强度可按表 中 号钢栏的数值提高第条计算全截面有效的受拉 受压或受弯构件的强度 可采用按本规范附录五确定的考虑冷弯效应的设计强度第条焊缝的设计强度应按表 采用焊缝的设计强度表构件的钢号对接焊缝抗压 抗拉抗剪角焊缝抗压 抗拉 抗剪号钢锰钢号钢与 锰钢对接焊接时 焊缝设计强度应按表 中号钢栏的数值采用第条普通粗制螺栓连接的设计
13、强度应按表 采用普通粗制螺连接的设计强度表类别螺栓的钢号 构 件 的 钢 号号钢 号钢 锰钢抗拉抗剪承压第条电阻点焊每个焊点的抗剪设计承载力应按表采用电阻点焊的抗剪设计承载力表相焊板件中外层较薄板件的厚度每个焊点的抗剪设计承载力相焊板件中外层较薄板件的厚度每个焊点的抗剪设计承载力第条计算下列情况的结构构件和连接时 本规范第条至第 条规定的设计强度 应乘以下列相应的折减系数一 屋架 刚架横梁中采用焊接方管的受压弦杆及 支 座 斜杆二 单面连接的单角钢杆件按轴心受力计算强度和连接按轴心受压计算稳定性注 对中间无联系的单角钢压杆 为按最小回转半径计算的杆件长细比三 无垫板的单面对接焊缝四 施工条件较
14、差的高空安装焊缝五 两构件的连接采用搭接或其间填有垫板的连接以及单盖板的不对称连接上述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时 其折减系数应连乘第条钢材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 的规定钢材的物理性能表弹性模量 剪变模量 线膨胀系数 密度第三节构造的一般规定第条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构件的壁厚不宜大于主要承重结构的受力构件壁厚不宜小于第条构件受压部分的壁厚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 构件中受压板件的最大宽厚比应符合表 的规定二 圆管截面构件的外径与壁厚之比 对于 号钢 不宜大于对于 锰钢 不宜大于bb受压板件的宽厚比限值表板件两纵边的支承条件钢号号钢 锰钢一边支承 一边自由一边支承 一边卷边两边支承第条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主要受压构件当采
15、用方管时 其局部变形的纵向量测值 如图 所示 应符合下式要求式中 局部变形的量测标距 取变形所在面的宽度局部变形的纵向量测值图 局部变形纵向量测示意图第条构件的长细比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受压构件的长细比不宜超过表 中所列数值二 受拉构件的长细比不宜超过 但张紧的圆钢拉条的长细比不受此限 当受拉构件在恒载和风荷载组合作用下受压时 长细比不宜超过 在吊车荷载作用下受压时 长细比不宜超过3d 3d 2d1.5d3d1.5d力的作用方向受压构件的容许长细比表项 次 构件类别 容许长细比主要构件 如主要承重柱 刚架柱 桁架和格构式刚架的弦杆及支座压杆等其他构件及支撑第条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得小于角焊缝的焊角高
16、度不得大于 为相连板件中外层较薄板件的厚度第条螺栓的中距不得小于螺栓直径的 倍 端距不得小于螺栓 图 螺栓最小间 距图直径的 倍 边距不得小于螺栓直径的 倍 如图 所示第条电阻点焊的焊点中距不宜小于焊点边距不宜小于 系相连板件中外层较薄板件的厚度第条用缀板或缀条连接的格构式柱应设置横隔 其间距不宜大于 实腹式柱腹板的高厚比大于 时 构造上应设置横向加劲肋 其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构件两端和较大的集中荷载作用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二 加劲肋间距可取柱腹板高度的 倍 但不宜小于三 每个运输单元的两端均应设置横隔第四章构件和连接的计算第一节轴心受拉构件第条轴心受拉构件的强度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正应力轴心力
17、净截面面积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处的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上列公式中 所计算截面 最外列螺栓处 上的高强度螺栓数在节点或拼接处 构件一端连接的高强度螺栓数毛截面面积第条计算开口截面的轴心受拉 轴心受压 拉弯 压变 构件的强度时 若轴心力力不通过截面弯心 或不通过 形截面的扇性零点 则应考虑双弯矩的影响第二节轴心受压构件第条轴心受压构件的强度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有效净截面面积第 条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应按本规范附表 或附表 采用有效截面面积当缀条连接的格构式构件单肢的长细比小于构件的换算长细比时 可不计算单肢的稳定性第条计算闭口截面 双轴对称的开口截面和不卷
18、边的等边单角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时 其长细比应取按下列公式算得的较大值上列公式中 构件对截面主轴 和 的长细比构件在垂直于截面主轴 和 平面内的计算长度构件毛截面对主轴 和 的回转半径第条计算单轴对称开口截面 如图 所示 不卷边的等边单角钢除外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时 其长细比应取按公式 和下式算得的较大值e0o XXYYAe0YX oAXY弯心 弯心图 单轴对称开口截面示意图上列公式中 弯扭屈曲的换算长细比约束系数 应按表 采用毛截面扇性惯性矩扭转屈曲的计算长度毛截面抗扭惯性矩毛截面弯心在对称轴上的坐标开口截面轴心受压和压弯构件的约束系数表项 次 构件两端的支承情况无缀板 有缀板两端较
19、接 端部截面可以自由翘曲两端嵌固 端部截面的翘曲完全受到约束两端铰接 端部截面的翘曲完全受到约束1 YX X1 Y1 Y1 YX X XYYX(a)(b) (c)第条有缀板的单轴对称开口截面轴心受压构件弯扭屈曲的换算长细比 可按公式 计算 约束系数 可按表 采用 但扭转屈曲的计算长度 应取缀板中心线的最大间距构件两支承点间至少应设置两块缀板 不包括构件支承点处的缀板或封头板在内第条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应按公式计算 其长细比应按下列规定取 和 中的较大值一 缀板连接的格构式构件 如图 所示二 缀条连接的格构式构件 如图 所示三 缀条连接的格构式构件 如图 所示图 格构式构件截面示意图上列公
20、式中 格构式构件的换算长细比整个构件对虚轴 轴 的长细比单肢对其主轴 轴 的长细比 计算长度取缀板间净距所有单肢毛截面面积之和构件横截面所截各斜缀条毛截面面积之和缀板连接的格构式受压构件 其单肢长细比 不应大于且不应大于构件最大长细比 的 倍 当 时 取此时可不计算单肢的强度和稳定性斜缀条与构件轴线间的夹角应不小于 不大于第条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剪力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剪力构件所有单肢毛截面面积之和钢材的屈服点 号钢的 锰钢的剪力 值沿构件全长不变 由承受该剪力的有关缀板或缀条分担第三节拉弯构件第条控弯构件的强度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对截面主轴 的弯矩对截面主轴 的净截面抵抗矩若拉弯构件截面内出现受
21、压区 且受压板件的宽厚比超过第条规定的有效宽厚比 则在计算其净截面特性时应按图所示扣除受压板件的超出部分第四节压弯构件第条压弯构件的强度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对截面主轴 的有效净截面抵抗矩第条单轴或双轴对称截面的压弯构件 当弯矩作用于对称平面内时 应按下式计算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性式中 欧拉临界力钢材的弹性模量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长细比对最大受压边缘的有效截面抵抗矩等效弯矩系数计算弯矩第条压弯构件的等效弯矩系数 和计算弯矩 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 构件端部无侧移且无中间横向荷载时上列公式中 分别为绝对值较小和较大的端弯矩 当构件以单曲率弯曲时 取正值 当YXXO,AYXXYYO,A(a)(b)荷载作
22、用点构件以双曲率弯曲时 取负值二 构件端部无侧移但有中间横向荷载时计算弯矩取构件全长中间 长度范围内的最大弯矩 且不小于全长范围内最大弯矩的一半三 构件端部有侧移时计算弯矩取构件全长范围内的最大弯矩第条双轴对称截面的压弯构件 当弯矩作用在最大刚度平面内时 如图 所示 尚应按下式计算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图 双轴对称截面示意图式中 对 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 应按本规范附录三的规定计算 对于闭口截面 可取对截面主轴 的有效截面抵抗矩应取构件全长范围内的最大弯矩第条单轴对称开口截面 如图 所示 的压弯构件 当弯矩作用于对称平面内时 除应按第 条计算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性外
23、尚应按公式 计算其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 此时 公式 中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应按下式算得的弯扭屈曲的换算长细比 由本规范附表 或附表查得上列公式中 等效偏心距 当最大压应力在截面开口边时 为正 当最大压应力在截面与开口边相对的另一边时 为负取构件全长范围内的最大弯矩若 当压弯构件采用本规范附表 或附表中所列型钢或当 时 可不计算其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第条双轴对称截面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hF YYXXO,AhXA XYF YhXO,AXYF YOeo弯心上列公式中 等效弯矩系数 应按第 条的规定采用对 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分别为当弯矩作用于最大刚度平面和最小刚度平面内
24、时 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分别为对主轴 和 的欧拉临界力对截面主轴 的有效截面抵抗矩第条格构式压弯构件 除应计算整个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外 尚应计算单肢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缀板或缀条内力用的剪力 应取构件的实际剪力和按第条算得的剪力中的较大值第五节受弯构件第条荷载通过截面弯心并与主轴平行的受弯构件图 的强度和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图 荷载通过弯心并与主轴平行的受弯构件截面示意图强度hF YYXXO,AhXA XYFYhXO,AXYFYOeoeee弯心稳定性上列公式中 有效净截面抵抗矩剪应力最大剪力腹板计算高度 取腹板与上 下翼缘相连处两内弧起点间的距离腹板厚度之和最大弯矩第条荷载偏离截面弯心但与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J 18 1987 薄壁 型钢 结构 技术规范 及其 说明 条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