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0248-2005 气体分析 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 静态体积法.pdf
《GB T 10248-2005 气体分析 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 静态体积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0248-2005 气体分析 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 静态体积法.pdf(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71.040.40 N 30 道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T 10248-2005/ISO 6144:2003 代替GBjT10248-1988 ,GBjT 10627 1989 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静态体积法Gas analysis-Preparation of calibration gas mixtures一Static volumetric methods (ISO 6144: 2003 , IDT) 2005-05-18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5-12-01实施发布GB/T 10248-2005/ISO 6144: 2
2、003 目次前言皿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原理5 装置.6 制备校准用混合气的程序.3 7 计算混合气校准组分的体积分数.5 8 混合气中校准组分浓度不确定度的确定.6 附录A(资料性附录)适用于静态体积法制备校准用混合气体的一种装置实例.9 A.1 总则9A.2 混合装置.9 A.3 注射取样装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A.4 注射器.10 A.5 制备物质.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计量注射器的体积校准实例.B. 1 注射器的体积V校准B. 2 体积测定的不确定度.11 附录c(资料性附录)确定
3、静态体积法制备校准?昆合气的浓度的不确定度的实例.飞13C.1 程序. 13 C.2 计算公式.13 C. 3 变量列表uC.4 不确定度估算附录O(资料性附录)测定校准气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性的实例170.1 分析方法0.2 结果.17参考文献I 前言GB/T 10248-2005/ISO 6144: 2003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6144: 2003(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静态体积法(英文版)。本标准代替GB/T10248一1988(气体分析校准用说合气体的制备静态体积法和GB/T 10627-1989(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静态容积法。本标准等同翻译ISO6144:2003(E)
4、。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za)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气b) 用小数点符号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c) 删除公式(巳5)中的重复注释;d) 用V晤代替V(昭HVxi代替巩固。本标准与GB/T10248-1988、GB/T10627一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 将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改为范围气b)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c)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d) 将方法原理改为原理pe) 增加了装置;f) 增加了制备校准用?昆合气的程序;g) 删除原标准中附录A、附录B。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北京分析仪器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
5、单位:北京氮普北分气体工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简红、赵俊秀、朱济兴。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一-GB/T10248-1988、GB/T10627-1989。而出GB/T 10248-2005/ISO 6144: 2003 1 范围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静态体积法本标准规定了用静态体积法制备校准用棍合气体的方法,还给出了计算混合气的体积分数的指南。本标准适用于制备二元混合气体(平衡气体中含有一种校准组分,平衡气体通常是氮气或空气,见参考文献lJ、2J),也适用于制备平衡气体中含有多于一种校准组分的混合气。本标准给出了确定混合气中每一种校准组分的体积分数的扩展不确定度
6、的方法。注1:本标准适用于制备校准组分体积分数浓度范围是10X 10-9 (10 ppb)至50X 10-6 (50 ppm)校准用混合气;然而选择正确的静态稀释程序可以制备高的或低的体积分数的混合气;注2:在上述浓度范围内,95%置信度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1%,提供:-由分析确定的有关气体的纯度和所有主要杂质的量及浓度测量的不确定度;一一一在气态组分和装置内表面之间不发生吸附反应和化学反应,任何气态组分之间不发生反应,比如,校准组分和平衡气之间,校准组分之间z校准所有用于标准气制备的设备并给出测量不确定度,计算制备标准混合气的最终扩展不确定度。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
7、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ISO 7504气体分析词汇3 术语和定义ISO 7504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原理用注射器移取校准组分,在一个气体泪合器中将平衡(稀释)气和一种或多种校准组分混合制备校准用混合气,通常校准组分是存于钢瓶的纯气,或者是能够在气体混合器中蒸发的纯的挥发性液体。已知气态校准组分的体积(每种校准组分的体积按压力约为1X 105 Pa 时计算); 已知液态校准组分的
8、质量或体积。将校准组分注入充装有平衡气的泪合器中(气体压力约为1X 105 Pa),然后加入足够的平衡气直至1昆合气的总压力超过大气压力,精确测量最终压力。通常总压力超过大气压力,便于校准在大气环境下工作的气体分析器。使用适当的滚动装置,保证在制备程序中的每一步混合都是均匀的,并与大气温度平衡。计算校准组分的体积与混合气的总体积的比率,确定校准混合气中的每一种校准组分的体积分数。5 装置5. 1 气体混合器其组成部件见5.1.15. 1. 8。1 GB/T 10248-2005/ISO 6144:200 3 注:附录A给出了一个实用的气体混合器实例。5. 1. 1 容器就是气体混合器,它有充足
9、的内容积存储校准混合气以满足多次校准仪器的需要,制备材料与所有气体组分都不发生化学反应,其形状易于抽空并能承受高于大气压的工作压力。同时容器应装备有真空泵/高压法兰盘,方便1昆合器中组分的存取。注1:容器的内容积是O.1 m3 -0. 5 m3 ,能够承受约2X 105 Pa (2 bar)高的压力,同时能够保持优于0.1X 102 Pa (0.1 mbar)的真空度。实验证明满足上述条件的容器是适用的(见附录A)。注2:实验证明用砌硅酸盐玻璃和不锈钢制造的混合器适用于一般选用的气态元素(比如校准混合气包含的校准组分是502,NO, N02 ,CO和C6H6),当然,选择混合器及其他与混合气有
10、接触的部件的材质必须严谨,它们不能影响混合气,特别是活性较强的混A5. 1. 2 真空泵包括一个合适的真空开关f低压,确定此压力下残留气冯严响电的第释污染不会影响制备制号布后气浓1槌9准确度,或此压力下残留气体的影响可以对混合气的氧气。)5. 1. 3 气体管路包括开关阅5. 1. 5 隔膜便于注射5.1 . 7 5. 1.8 出口气体取用于实现制备的引置,满足在环境压力下检、5. 2 计量注射器的校准、咽-h、h通过一个针头,借助活塞的和电夺已知的A垫以保证不发生严重的气体或液体化氮校准混合气时微量的压力和大气压力的装(PTFE)套管为密封件,其容积是10mL、5mL、1mL、0.5mL、0
11、.1mL的玻璃注射器是适用的。注2:要求注射器的内容积测定的相对不确定度不大于1%(95%置信度时),另外,抽真空到5Pa(5 X 10-2 mbar) 时注射器的最大泄漏率不大于10X10 -2 Pa(lO mbar)/h。5.3 计量注射器充装设备包括5.3. 1 5. 3. 9描述的器件。注:附录A描述了一个适用的注射器充装配置实例。5. 3. 1 易抽空的气体储存容器能够储存压力大于大气压力的气体,满足正压充装计量注射器的目的,要求气体储存容器的内表面2 GB/T 10248-2005/ISO 6144: 2003 材料不与任何校准组分发生反应。注:内容积为100mL.能够承受高达1.
12、4 X 105 Pa的压力并且能够保持真空度好于O.1 X 102 Pa(O. 1 mbar)的气体储存容器是适用的。5.3.2 高压瓶气瓶内装有所选择的纯的气体组分(或是预先制备的高浓度的混合气)。5.3.3 压力调节阀用于调节储存器的气体压力,实现预先确定的高于大气压力的目的。5. 3. 4 隔膜由适当的材料制成,便于注射器的针头注5.3.8 泄压阀能够降低气何组分进入。气且飞3满体测UU要负L如启盯际水法理实满方1注他队其其导致体积减小,然而组成整套气体混口测量的体积将被修正为温度下使用,则需要进一步6.2 制备混合气前气体混合通常-个新的气体混合器内是度,另外,混合器的内表面可能被污染
13、,与需._,二元素发生反应形成一个表面层,因此使用前必须清洗混合器,以避免因这些因素带来的对校准气潜在的污染。首先抽空容器至5X102Pa(5 mbar) 以下,用制备校准用混合气的平衡气填充至高于大气压,然后将混合器出口与监测空气污染物的仪器连接(例如,监测S02、NOx、CO和碳氢化合物的分析器),将混合器中平衡气导人这些仪器并观察检测到的杂质的浓度。要求这些仪器有足够的测量灵敏度,能够确定此时混合器内的平衡气中的杂质浓度是否超标。多次重复这个过程,包括抽真空,填充平衡气,直到有关的杂质浓度低于要求值,防止在这个容器中制备的校准用混合气受到严重污染。当这样做不能满足要求时,选用其他方法清洁
14、容器以消除污染,或者在计算校准用混合气中校准组分的浓度时做合适的修正以消除杂质带来的误差。3 GB/T 10248-2005/ISO 6144: 2003 当分析平衡气中杂质是唯一减小误差的方法时,使用的分析器的检测限表示校准用混合气中杂质的浓度上限。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制备的校准用混合气的扩展不确定度时应当考虑到用检测极限表示的杂质浓度。如果用其他方法做了另外的、更灵敏的杂质分析,应用这些结果来代替组成校准用混合气的扩展不确定度。采用上述操作预处理的混合器,不能使用足够长时间也是可能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用选择的平衡气重新填充棍合器高于环境气压,将因环境大气掺入容器引起的气体污染减到最小。接着
15、完成以下步骤,制备校准混合气。6.3 用平衡气填充混合容器首先,用真空泵(5.1. 2)将容器抽空至残留气体压力某一负压值(通常约为5X 102 Pa),此时残留气体成分产生的污染不会对最终校准混合气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有严重影响。然后通过导管(5.1.3)将选择的平衡气充人容器直到容器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约是0.lX105Pa(O.l bar)。向容器中填充平衡气后容器内的气体的温度通常高于环境温度(源于绝热压缩)。此时静止、等待气体温度过撞到容器温度,最后与环境温度平衡。注:0.20C的温差对组分的最终体积分数浓度值带来不确定度小于0.1%(相对)。因此,在实际中必须确保平衡气的温度和环境温度
16、的温差在0.20C内。平衡气的温度和外部温度均衡后,打开与泄压阀(5.1. 7)相连的开关间,使容器内的平衡气压力和外部大气压力相同。记录此时容器中平衡气的温度和压力,这些数据将用于确定校准混合气浓度。6.4 校准组分体积的确定注入混合容器中的所需校准用混合气的体积根据以下条件计算出:最终混合气的组成、棍合容器自身体积、容器中最终气体压力值。当注人的是液体时,知道校准组分液态的密度很重要,以便当制备最终校准混合气时获得所需的气态浓度。已知注射器内容积的准确度和通过针头及注射器密封圈泄漏到大气中的气体质量,是影响校准混合气的总准确度的因素。附录B举例说明了用试验的方法确定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证明
17、了注射器的密封性和通过针头泄漏的气体量。选择适当容积的注射器,确保制备的最终混合气的浓度的不确定度满足要求。选用最少次数将校准组分注入混合容器的注射器,对最终组分体积分数的不确定度的影响最小。当然,实际中注射器的选择依据其体积不确定度满足要求时注射器的实用性。必须记录注射次数。6.5 用校准组分填充注射器6.5.1 气态校准组分当选用气态校准组分时,用5.3中描述的设备进行填充注射器取样。然后执行下面的程序。首先,关闭校准组分钢瓶的开关阅。然后用真空泵抽空整个配气装置,包括储存容器,直到确保在储存容器中任何残留气体不会对最终混合气的浓度或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的足够低的压力。注2一般来说残留气体压
18、力约1X 10 PaO mbr)是合适的。然而,在实际中将根据制备的混合气的种类和校准组分的浓度来决定。当评估混合气中校准组分浓度的不确定度时要考虑残留气体压力的影响。关闭真空泵和储存容器之间的开关间,并向储存容器中注人校准组分至压力约为1.4 X 105 Pa (1. 4 bar)。再次抽空储存容器然后再次注入校准组分。多次重复吹扫清洗过程,确保储存容器中不含影响校准组分的气态杂质。填充后,检查储存容器中气体压力,确保足够正压力填充注射器。注z如果校准组分有害,应当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确保气体从设备中安全排放。通过储存容器隔膜密封垫(5.3.4)将空的已计量的注射器的针头插入储存容器中,抽取组
19、分样品清洗注射器多次,确保没有严重污染物残留。拔出活塞到注射器最大刻度气体充满注射器。然后取出注射器并压下活塞,使注射器中气体体积达到目标值(在有条件的地方,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避免任何有害校准组分排放到大气中)。GB/T 10248-2005/180 6144: 2003 6.5.2 液态校准组分原理上,和填充气态校准组分相比,用已计量的注射器抽取液体样品的过程更直接。但是操作程序要合理,确保在填充过程中没有过多的污染,包括空气被抽人注射器。6.6 在混合睿器中加入样晶组分注射器的气体体积达到目标值后,应尽可能快地将注射器的针头插入气体混合容器的隔膜(5.1.5)完成气体注入,但当注射器中的
20、初始气压高于大气压时,使之气压与大气压平衡。如可能,对每个使用的注射器,通过实验方法测定从填充设备隔膜上取出针头到把气体注入混合容器中花费的时间。慢慢地压下注射器活塞,将校准组分注入混合容器中,然后将针头从隔膜中退出。按上述过程填充注射器并将它们注人混合容器,重复操作至所需的注射次数(在6.4中确定),制备所需浓度的校准气体。用气体混合装置(5.1. 6)使棍合容器中的气体混合均匀。达到所需均匀度的时间取决于混合容器的形状和尺寸及混合装置的性能。如果使用特殊设备,应通过试验测定达到所需均匀度的时间。当加入多于一种校准组分时,对每种加入的校准组分都重复6.5、6.6的过程。6. 7 克入平衡气充
21、人平衡气增加气体压力(不超过设备的安全工作压力),以有足够多的气体可用于仪器校准(通常在大气压力下用校准棍合气进行仪器校准)。注:混合容器的尺寸和容器中混合气的压力(更精确地说是与大气压的压力差值)决定了能够在大气压力下用于校准的气体体积值。加入平衡气后,用气体混合装置使气体混合器中的气体再次混匀,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所需的均匀度。允许混合气再次均衡到环境温度(见6.3注)。记录混合容器中测量仪测量出混合气的最终压力和温度(见5.1.的,进行校准泪合气的浓度计算。7 计算混合气校准组分的体积分数7. 1 气态校准组分二元校准混合气中校准组分X的体积分数用下面的公式计算:P1 xV晤rp(x) =
22、 ( 1 ) P2 xV咀+户1xV啤式中zrp(x)一一用于气体分析器校准时混合气中组分工的体积分数;VCg一-tl昆合容器中平衡气的体积;V唱一一注射器中气态组分xg的体积,要换算成与混合容器相同温度时的体积;Pl一一平衡气加入之前容器中混合气的压力;2一一平衡气加入之后容器中混合气的压力。体积VCg、V晤要求对应同一环境温度实际上,如果气态(或液态)校准组分是用和气体混合容器具有相同温度的注射器注入时,那么温度就是相同的。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测定的体积V晤比VCg小的多,从公式(1)可以导出一个近似的,而且简单的公式。在这种情况下,公式(1)变为:7.2 液态校准组分Pl xV咱rp(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0248 2005 气体 分析 校准 混合气体 制备 静态 体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