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 T 5579.3-2008 油藏描述方法.第3部分 碳酸盐岩潜山油藏.pdf
《SY T 5579.3-2008 油藏描述方法.第3部分 碳酸盐岩潜山油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Y T 5579.3-2008 油藏描述方法.第3部分 碳酸盐岩潜山油藏.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回回国重E立ICS 75. 020 E 12 备案号:24328-2008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T 5579. 3-2008 代替SY/T5355-2000, SY/T 53栩如00,SY/T 6165-1995 , SY/T 6286-1997 油藏描述方法第3部分:碳酸盐岩潜山油藏Reservoir description method-Part 3 , Carbonate buried hill reservoir 2008-06-16发布2008-12-01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E隘二(SY IT 5579. 3-2008 目次前言. . rr 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描述内容 2 4. 1 地层层序反沉积相. 2 4. 2 油藏圈闭., 2 4.3 碳酸盐岩储层. . 3 4.4 汕藏特征.9 4. 5 油藏三维地质模型.10 4. (, 储量计算及复核. . . 10 5 各开发阶段泊藏描述的(精度)要求.- 10 5. 1 油藏评价阶段描述 . 10 5.2 泊藏开发初期阶段描述. 5.3 油藏开发中后期阶段精细描述 . 11 6 成果图件及电子文中牛 . . 12 I SY /T 5579. 3-2008 前言SY/T 5579 (油藏描述方法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碎屑岩泊藏;第3部分:碳酸盐
3、岩潜山油藏,第4部分:特殊岩性油藏。本部分为SY/T5579的第3部分,由SY/T 5355-2000 (油藏地质特征描述技术要求碳酸盐岩潜山泊藏部分),SY/T 5388-2000 (碳酸盐岩储层的划分方法、SY/T6165-1995 (碳酸盐岩油藏地质特征描述方法、SY/T 6286 1997 (碳酸盐岩储层精细描述方法四个标准整合修订而成。本部分与SY/T 5355-2000. SY /T 5388-2000 , SY /T 6165-1995 , SY /T 6286-1997四个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E 将SY/T5355-2000, SY/T 6165-1995和SY/T 628
4、6 -1997中的内容重复部分进行了整合、精简,将SY/T 5388-2000中的内容进行了合并与重写;对有关条款的内容进行了精简,增加了各开发阶段精细汹藏描述的(精度)要求方面的内容。本部分由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泊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本部分起草人:)iJ大听、张淑娟、黄杰、张国杰。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Y/T 5355-1991, SY/T 5355 -2000, SY /T 5388-1991 , SY /T 5388- 2000, SY/T 6165.1995, SY /T 6286-1997 , 圈圈
5、圈隘坏油藏描述方法第3部分:碳酸盐岩潜山油藏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碳酸盐岩潜山泊藏描述的技术内容、方法和要求。本部分适用于碳酸盐岩潜山油藏的描述。2 规范性引用文件SY/T 5579. 3-2008 F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SY/T557的卒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比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SY/T曰石油探明储量计算细则裂缝性油气藏部分SY/T 5478 碳酸盐岩成岩阶段划分SY /T 5579. 1油藏描述方法第1部分
6、-总则3 术语和定义F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SY/T5579的本部分。3.1 3.2 3.3 3.4 3.5 碳酸盐岩潜山油藏carbonate buried hill reservoir 由地层圈闭形成,产层为碳酸盐岩的油藏。潜山地层buried hill strata 不整合面之F的碳酸盐岩地质层位。油层组reserVOlr group 按照碳酸盐岩岩性组合特征变化,结合沉积旋回划分的地层单元。小层subzone 油层组内次-级沉积韵律的地层单元。相对隔层relative restraining barrier 横向分布稳定、具有一定厚度,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对流体运动起相对隔挡作用的泥质碳酸盐岩
7、03.6 内幕构造inner structure 潜山地层内部,由相对隔层和断层或潜山面构成的地质构造。3.7 储层reservoir 缝、洞、孔发育且具有储渗能力的碳酸盐岩地层。SY IT 5579.3-2008 3.8 非储层nonreservoir 缝、洞、孔不发育的泥质碳酸盐岩和致密碳酸盐岩地层。4描述内容4. 1 地层层序及沉积相4. 1. 1 地层层序4. 1. 1. 1 油田地层层序4. 1.1.1. 1 应用测井资料,结合岩性、古生物等有关资料编制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近行单井岩性剖面与区域地层对比。4. 1.1.1. 2 建立地层分层数据表。地层系统,如界、系、统、组、段,应与
8、区域地层系统层位名称保持一致。4. 1.1.1. 3 选择有代表性的剖面编制出油田地层对比图。4. 1.1. 2 油藏油层组、小层4. 1. 1. 2. 1 选择钻开厚度大、层组多的井作为基础剖面,按照岩性特征,落实细分层的电性标志层,结合沉积旋回划分泊层组。4. 1. 1. 2. 2 根据岩性、电性及物性特征,落实纵向k稳定分布的非渗透层,作为油藏主要相对隔层。4. 1. 1. 2. 3 在泊层组的内部依据次一级韵律划分小层,并建立汕层组内的小层数据表。4. 1. 1. 2. 4 编绘泊层组和小层对比图。4. 1. 2 沉积相4. 1. 2. 1 沉积相标志4. 1. 2. 1. 1 岩性标
9、志,岩石成分、颜色、沉积结构、陶造、自生矿物、特殊指相矿物。4. 1.2.1.2 古生物标志:种类、组合类型以及生物化石的保存状况及产状。4. 1. 2. 1. 3 地球化学标志: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比值,如棚(四、棚/嫁CB/Ga)、如/饵CRb议)、银/顿(Sr/Ba)、黄铁矿及化石中的13,03含量。还有氧(0)、硫(S)、碳(C)稳定同位素的含量及其比值等。4. 1. 2. 1. 4地球物理相标志岩性单元的测井相特征和地震相特征。4. 1. 2. 2 沉积相带划分根据水体能量、潮沙作用、水体深度、古地理位置等进行沉积相带戈rJ分。4. 1. 2.3 沉积相带特征根据碳酸盐岩潜山地层不同沉
10、积相带的岩性、古生物特征及电测曲线形态和地震相位特征,建立潜山地层沉积相综合柱状剖面图,描述纵向t沉积相带的特征变化。4. 2 由藏圈闭4.2.1 应用资料、方法和要求4.2. 1. 1 应用资料主要包括地震资料、测井解释资料及钻井资料。不同开发阶段所应用资料侧重不同。4.2. 1. 2 方法和要求4.2. 1. 2. 1 依据钻井分层,单井合成地震记录,对潜111各地层层位进行标定,建立连井潜111地层层序框架。4.2. 1. 2. 2 应用三维地震资料(包括常规剖面解释、连井任意剖面解释、水平切片解释等方法)进行潜山形态反潜山内幕构造精细解释研究,编制i替11119而形态图、内幕梅造图和古
11、地形地质图。4.2.2 潜山形态4.2.2.1 层位分布特征SY/T 5579. 3-2008 根据潜山古地形地质图.描述潜山地层在不同部位分布特征。4.2.2.2 潜山形态特征4.2.2.2.1 描述潜11带的走向.长、宽分布,闭含面积,闭合高度,坡度变化.L11头分布等。4.2.2.2.2 描述山谷、11梁带的分布方向、起伏大小和断层及层,位分布的关系。4.2.2.2.3 描述潜山局部高点位置、埋深、幅度、规模。4.2.3 内幕构造4.2.3.1 相对隔层特征4.2.3. 1. 1 根据岩性、电性反物性特征,纵向上对非渗透相对隔层进行分类评价。4.2.3. 1. 2 描述各类|楠层平面厚度
12、及岩性的变化。4.2.3. 1. 3 根据沁采关系分析及井JJT扰试验,分析判断各类隔层在开发动态仁对流体运动的阻隔作用。4.2.3.2 内幕构造形态根据潜山内幕主要隔层构造图,描述受主要隔层控制的内幕构造形态,包括构造闭合面积、幅度、高点埋深、地层产状。4.2.4 潜山断裂系统4.2.4.1 根据潜山1页面掏造形态阁,统计各级断层的数量,描述各级断层的产状、断距、延伸长度、分布问距等。4.2.4.2 描述内幕构造断层的户二状、规模、断距大小和内幕隔层厚度的关系。4.3 碳酸盐岩储层4.3.1 成岩作用4.3. 1. 1 成岩阶段划分成岩阶段划分及各阶段成岩标志描述按照SY/T5478的规定执
13、行。4.3. 1. 2 主要成岩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晌4.3. 1. 2. 1 胶结作用4. 3. 1. 2. 1. 1 描述胶结物的成分:常见的矿物成分有方解石、白云石、石膏、天青石、粘士等矿物,以方解石为主。4. 3. 1. 2. 1. 2描述胶结类型和胶结物的结构特征胶结物的结掏特征有新月型、悬挂型、渗流砂型、再生311咆、ttt代型、包壳型等。4. 3. 1. 2. 1. 3 描述胶结作用对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的影响。4.3. 1. 2. 2 白云岩化作用4. 3. 1. 2. 2. 1 描述自三岩化的程度:根据灰岩的原始结悔及白云岩化后的被破坏程度.确定白云岩化程度。4. 3. 1. 2
14、. 2. 2 描述不同成岩阶段白云岩化包括准同生臼云岩化、成岩白云岩化、后牛白二岩化、表牛白云右化。4. 3. 1. 2. 2. 3 惜述白云岩纺晶程度对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和臼云石含量对储层物性的影响。4.3. 1. 2. 3 去白云岩化作用描述去内三岩化的程度及只对储层孔隙结仰和物性的影响。4.3. 1. 2. 4 硅化作用4. 3. 1. 2. 4. 1 描述世质去的分布特征硅质岩分布-般有结核状、条带状、薄层状、分散状等。4. 3. 1. 2. 4. 2 描述砖化作用对储层孔隙结构、储层物性和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影响。4.3. 1. 2. 5 重结晶作用4. 3. 1. 2. 5. 1 描
15、述结晶特征:包括晶体大小、形状、分布及晶体内的包体04.3. 1. 2. 5. 2 描述重结晶科度对储层孔隙结仰和储层物性的影响。-圄酶革二、3 SY/T 5579. 3-2008 4.3. 1. 2.6 溶蚀作用4. 3. 1. 2. 6. 1 描述溶蚀作用所形成孔渗空间的类别、形态与规模以及所形成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和晶内溶孔、溶蚀缝洞的特征。4. 3. 1. 2. 6. 2 划分溶蚀作用阶段,确定成岩前溶蚀作用、成岩早期溶蚀作用、成岩晚期溶蚀作用和表生期溶蚀作用。4. 3. 1. 2. 6. 3 描述溶蚀带的分布特征和发育程度。溶蚀作用形成岩溶古地貌、垂直淋漓带、水平溶蚀带、顺层溶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Y 5579.3 2008 油藏 描述 方法 部分 碳酸盐 潜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