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4853-2010 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糊化特性测定.快速粘度仪法.pdf
《GB T 24853-2010 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糊化特性测定.快速粘度仪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4853-2010 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糊化特性测定.快速粘度仪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7.060 X 1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T 24853-2010 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糊化特性测定快速粘度仪法General pasting method for wheat or rye flour or starch一Using the rapid visco analyzer 2010-06-30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茂总局削阶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01-01实施发布GB/T 24853-2010 目lJ=i 本标准参考了美国谷物化学家协会的标准方法AACCMethod 76-21: 1999(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糊化特性测定快速
2、粘度仪法。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对AACCMethod 76-21进行了下列修改:删除了原标准的目的部分;在范围部分增加了规定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原理、仪器和试剂、抨样、试样制备、操作步骤和结果表述等;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包括糊化温度、峰值粘度、峰值时间、最低粘度、最终粘度、衰减值和回生值等;增加了原理和糊化特性曲线;增加了结果表示;一根据GB/T1. 1-2000中第6.5.1条文的注和示例的规定,对各章、条中原有各注的序号作了删除或重排序号。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雷玲、孙
3、辉、姜薇莉。I 1 范围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糊化特性测定快速粘度仪法GB/T 24853-2010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快速粘度分析仪测定的术语和定义、原理、仪器和试剂、抨样、试样制备、操作步骤和结果表述等。本标准适用于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的糊化特性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5491粮食、油料检验抨样、分样
4、法GB/T 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糊化温度pasting temperature 试样加热后,试样粘度开始增大时的温度。3.2 峰值粘度peak viscosity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使试样开始糊化至冷却前达到的最大粘度值。3.3 峰值时间peak time 在规定条件下,试样测试开始至达到峰值粘度的时间。3.4 最低粘度trough; minimum viscosity 在规定条件下,试样达到峰值粘度后,在冷却期间的最小粘度值。3.5 最终粘度final viscosity 在规定条
5、件下,测试结束时的试样粘度值。3.6 衰减值breakdown 峰值粘度与最低粘度的差值。3. 7 回生值setback 最终粘度与最低粘度的差值。1 GB/T 24853-2010 原理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试样的水悬浮物在加热和内源性淀粉酶的协同作用下逐渐糊化(淀粉的凝胶化)。此种变化由快速粘度分析仪连续监测。根据所获得的粘度变化曲线(糊化特性曲线,见图1),即可确定其糊化温度、峰值粘度、峰值温度、最低粘度、最终粘度并计算其衰减值和回生值等特征数据。4 nv刨蹋100 80 60 140 寸20是终粘度峰值时间L一峰值粘度飞/ 1 I / I 衰遁值 / / _/ / 200 150 5t
6、250 二国Hm提12 8 时间1m,4 。糊化特性曲线圄1仪器和试剂水:符合GB/T6682的规定。快速粘度分析仪:配有专用样品筒、搅拌器和控制软件的计算机。天平:感量0.01go 25 mL量筒或定量加被器:量取精度为0.1mL 小型实验磨:能够制备符合7.2要求的粗细度的样品。5 5. 1 5.2 5.3 5.4 5.5 抨样抨样按GB5491执行。实验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不得有损坏或者发生变化。6 试样制备7. 1 粉状试样制备将样品充分1昆合均匀。按照GB/T5497的方法测定样品水分。7.2 小麦和黑麦籽粒试样制备取充分混合均匀的整粒谷物样品,经小型实验磨(5.5)
7、碾磨粉碎,要求粉碎后的样品90%以上通过CQ23号筛网。按7.1规定测定样品水分。7 操作步骤8. 1 仪器的准备开启快速粘度分析仪电源,预热30min。开启联接的计算机电源,运行控制软件并由计算机输入8 2 GB/T 24853-2010 或根据仪器提示载入表1中列示的测试程序。根据仪器的提示,顺序输入试样名称、选择欲采用的分析程序和测试序号。表1测试程序a时间Ch:min:s)阶段温度或转速标准程序1标准程序2标准程序3标准程序41 50 C 00 ,00 ,00 00 ,00 ,00 00:00:00 00 ,00 ,00 2 960 r/min 00 ,00 ,00 00 ,00 ,0
8、0 。0:00:0000 ,00 ,00 3 160 r/min 00:00:10 00:00:10 00:00:10 00 ,00 ,10 4 50 c 00:01:00 00 :01: 00 00:01:00 00 ,01,00 5 95 C 00:04:42 00:08:30 00:16:00 00 :31: 00 6 95 C 00:07 :1 2 00:13:30 00:26:00 01.01, 00 7 50 C 00: 11 :00 00.21,00 00:41:00 01:31:00 结束00:13:00 00:23:00 00氢43,0001:33:00 读数时间间隔4 s
9、4 s 8 s 8 s a仪器的空载温度为:50 c士1C。8.2 测定量取(25.0士O.l)rnL水(按14%湿基校正,见附录A),移入干燥洁净的样品筒中。用称量皿准确称取(3.00士O.Ol)g淀糙,(3.50土0.01)g小麦粉或黑麦粉,(4.00土0.01)g全麦粉(按14%湿基校正,见附录A)。把试样转移到样品筒中,将搅拌器置于样品筒中并上下快速搅动10次,使试样分散。若仍有试样团块留存在水面上或粘附在搅拌器上,可重复此步骤直至试样完全分散。将搅拌器置于样品筒中并可靠地插接到搅拌器的连接器上,使搅拌器恰好居中。当仪器提示允许测试时,将仪器的搅拌器电动机培帽压下,驱动测试程序。应注意
10、,已悬浮试样的放置时间不得超过1 rnin。测试过程将由计算机控制,按规定的测试程序进行Q测试结束时,仪器将自动弹出样品筒。弃去已使用过的样品筒。根据计算机屏幕显示的粘度变化曲线,记录糊化温度、峰值粘度、峰值时间、最低粘度、最终粘度、衰减值、回生值。8.3 试验数量同一个样品按8.2规定做两tx试验。9 结果表示所得数值应以如下方式表示:糊化温度单位为C,精确至0.01;一一一峰值时间单位为rnin,精确至0.01; 一二峰值粘度、最低粘度、最终粘度、衰减值和回生值单位以厘泊(cp)或快速粘度分析仪单位(RVU)表示,其中1RVU=12 cP,测定结果保留整数。以双试样测试的峰值粘度平均值报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4853 2010 小麦 黑麦 及其 淀粉 特性 测定 快速 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