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GB T 24853-2010 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糊化特性测定.快速粘度仪法.pdf

    • 资源ID:220602       资源大小:262.44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 T 24853-2010 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糊化特性测定.快速粘度仪法.pdf

    1、ICS 67.060 X 1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T 24853-2010 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糊化特性测定快速粘度仪法General pasting method for wheat or rye flour or starch一Using the rapid visco analyzer 2010-06-30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茂总局削阶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01-01实施发布GB/T 24853-2010 目lJ=i 本标准参考了美国谷物化学家协会的标准方法AACCMethod 76-21: 1999(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糊化特性测定快速

    2、粘度仪法。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对AACCMethod 76-21进行了下列修改:删除了原标准的目的部分;在范围部分增加了规定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原理、仪器和试剂、抨样、试样制备、操作步骤和结果表述等;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包括糊化温度、峰值粘度、峰值时间、最低粘度、最终粘度、衰减值和回生值等;增加了原理和糊化特性曲线;增加了结果表示;一根据GB/T1. 1-2000中第6.5.1条文的注和示例的规定,对各章、条中原有各注的序号作了删除或重排序号。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雷玲、孙

    3、辉、姜薇莉。I 1 范围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糊化特性测定快速粘度仪法GB/T 24853-2010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快速粘度分析仪测定的术语和定义、原理、仪器和试剂、抨样、试样制备、操作步骤和结果表述等。本标准适用于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的糊化特性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5491粮食、油料检验抨样、分样

    4、法GB/T 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糊化温度pasting temperature 试样加热后,试样粘度开始增大时的温度。3.2 峰值粘度peak viscosity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使试样开始糊化至冷却前达到的最大粘度值。3.3 峰值时间peak time 在规定条件下,试样测试开始至达到峰值粘度的时间。3.4 最低粘度trough; minimum viscosity 在规定条件下,试样达到峰值粘度后,在冷却期间的最小粘度值。3.5 最终粘度final viscosity 在规定条

    5、件下,测试结束时的试样粘度值。3.6 衰减值breakdown 峰值粘度与最低粘度的差值。3. 7 回生值setback 最终粘度与最低粘度的差值。1 GB/T 24853-2010 原理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试样的水悬浮物在加热和内源性淀粉酶的协同作用下逐渐糊化(淀粉的凝胶化)。此种变化由快速粘度分析仪连续监测。根据所获得的粘度变化曲线(糊化特性曲线,见图1),即可确定其糊化温度、峰值粘度、峰值温度、最低粘度、最终粘度并计算其衰减值和回生值等特征数据。4 nv刨蹋100 80 60 140 寸20是终粘度峰值时间L一峰值粘度飞/ 1 I / I 衰遁值 / / _/ / 200 150 5t

    6、250 二国Hm提12 8 时间1m,4 。糊化特性曲线圄1仪器和试剂水:符合GB/T6682的规定。快速粘度分析仪:配有专用样品筒、搅拌器和控制软件的计算机。天平:感量0.01go 25 mL量筒或定量加被器:量取精度为0.1mL 小型实验磨:能够制备符合7.2要求的粗细度的样品。5 5. 1 5.2 5.3 5.4 5.5 抨样抨样按GB5491执行。实验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不得有损坏或者发生变化。6 试样制备7. 1 粉状试样制备将样品充分1昆合均匀。按照GB/T5497的方法测定样品水分。7.2 小麦和黑麦籽粒试样制备取充分混合均匀的整粒谷物样品,经小型实验磨(5.5)

    7、碾磨粉碎,要求粉碎后的样品90%以上通过CQ23号筛网。按7.1规定测定样品水分。7 操作步骤8. 1 仪器的准备开启快速粘度分析仪电源,预热30min。开启联接的计算机电源,运行控制软件并由计算机输入8 2 GB/T 24853-2010 或根据仪器提示载入表1中列示的测试程序。根据仪器的提示,顺序输入试样名称、选择欲采用的分析程序和测试序号。表1测试程序a时间Ch:min:s)阶段温度或转速标准程序1标准程序2标准程序3标准程序41 50 C 00 ,00 ,00 00 ,00 ,00 00:00:00 00 ,00 ,00 2 960 r/min 00 ,00 ,00 00 ,00 ,0

    8、0 。0:00:0000 ,00 ,00 3 160 r/min 00:00:10 00:00:10 00:00:10 00 ,00 ,10 4 50 c 00:01:00 00 :01: 00 00:01:00 00 ,01,00 5 95 C 00:04:42 00:08:30 00:16:00 00 :31: 00 6 95 C 00:07 :1 2 00:13:30 00:26:00 01.01, 00 7 50 C 00: 11 :00 00.21,00 00:41:00 01:31:00 结束00:13:00 00:23:00 00氢43,0001:33:00 读数时间间隔4 s

    9、4 s 8 s 8 s a仪器的空载温度为:50 c士1C。8.2 测定量取(25.0士O.l)rnL水(按14%湿基校正,见附录A),移入干燥洁净的样品筒中。用称量皿准确称取(3.00士O.Ol)g淀糙,(3.50土0.01)g小麦粉或黑麦粉,(4.00土0.01)g全麦粉(按14%湿基校正,见附录A)。把试样转移到样品筒中,将搅拌器置于样品筒中并上下快速搅动10次,使试样分散。若仍有试样团块留存在水面上或粘附在搅拌器上,可重复此步骤直至试样完全分散。将搅拌器置于样品筒中并可靠地插接到搅拌器的连接器上,使搅拌器恰好居中。当仪器提示允许测试时,将仪器的搅拌器电动机培帽压下,驱动测试程序。应注意

    10、,已悬浮试样的放置时间不得超过1 rnin。测试过程将由计算机控制,按规定的测试程序进行Q测试结束时,仪器将自动弹出样品筒。弃去已使用过的样品筒。根据计算机屏幕显示的粘度变化曲线,记录糊化温度、峰值粘度、峰值时间、最低粘度、最终粘度、衰减值、回生值。8.3 试验数量同一个样品按8.2规定做两tx试验。9 结果表示所得数值应以如下方式表示:糊化温度单位为C,精确至0.01;一一一峰值时间单位为rnin,精确至0.01; 一二峰值粘度、最低粘度、最终粘度、衰减值和回生值单位以厘泊(cp)或快速粘度分析仪单位(RVU)表示,其中1RVU=12 cP,测定结果保留整数。以双试样测试的峰值粘度平均值报告

    11、测试结果。若试样测定值与平均值的相对偏差大于5%,则应重新做双试样测试。3 GB/T 24853-20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试样质量与加水量的校正对于水分为M(以%计)的试样,可使用下列公式计算应取试样的质量和加水量。也可通过查表A.l、表A.2和表A.3确定。4 当试样为淀粉时,试样质量S和加水量W分别按照式(A.l)和式(A.2)计算:86 X 3.00 5=一一一一一( A. 1 ) 100-M W = 25十(3.00-5)(A. 2 ) 当试样为小麦粉或黑麦粉时,试样质量S和加水量W分别按照式(A.3)和式(A.4)计算:5 = 86 X 3.50 =一一一一一一( A.3 )

    12、100-M W = 25十(3.50-5)(A.4 ) 当试样为全麦粉时,试样质量S和加水量W分别按照式(A.5)和式(A.6)计算:5 = 86 X 4. 00 =一一一一一一( A.5 ) 100-M W = 25十(4.00-5)(A. 6 ) 式中:S一一经水分校正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一试样的实际水分,%;W一一经水分校正的加水量,单位为毫升(mL)。表A.1淀册按水分校正的试样质量和加水量水分/%试样质量/g加水量/mL水分/%试样质量/g8.0 2.80 25.2 11. 2 2.91 8.2 2.81 25.2 11. 4 2.91 8.4 2.82 25.2 11

    13、. 6 2.92 8.6 2.82 25.2 11. 8 2.93 8.8 2.83 25.2 12.0 2.93 9.0 2.84 25.2 12.2 2.94 9.2 2.84 25.2 12.4 2.95 9.4 2.85 25.2 12.6 2.95 9.6 2.85 25. 1 12.8 2.96 9.8 2.86 25.1 13.0 2.97 10.0 2.87 25.1 13.2 2. 97 10.2 2.87 25.1 13.4 2. 98 10.4 2.88 25.1 13.6 2.99 10.6 2.89 25.1 13.8 2.99 10.8 2.89 25.1 14.0

    14、 3.00 11. 0 2.90 25.1 14.2 3.01 加水量/mL25.1 25.1 25.1 25.1 25.1 25. 1 25. 1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GB/T 24853-2010 表A.1(续)水分/%试样质量/g加水量/mL水分/%试样质量/g加水盐/mL14.4 3.01 25.0 15.4 3.05 25.0 14.6 3.02 25.0 15.6 3.06 24.9 14.8 3.03 25.0 15.8 3.06 24.9 15.0 3.04 25.0 16.0 3.07 24. 9 15.2

    15、 3.04 25.0 表A.2小麦粉或黑麦粉按水分校正的试样质量和加水量水分/%试样质量/g加水量/mL水分/%试样质量/g加水量/mL8.0 3.27 25.2 12.2 3.43 25.1 8.2 3.28 25.2 12.4 3.44 25.1 8.4 3.29 25. 2 12.6 3.44 25.0 8.6 3.29 25.2 12.8 3.45 25.0 8.8 3.30 25.2 13.0 3.46 25.0 9.0 3.31 25.2 13.2 3.47 25.0 9. 2 3.31 25.2 13.4 3.48 25.0 9.4 3.32 25.2 13.6 3.48 25.

    16、0 9. 6 3.33 25.2 13.8 3.49 25.0 9.8 3.34 25.2 14.0 3.50 25.0 10.0 3. 34 25.2 14.2 3.51 25.0 10.2 3.35 25. 1 14.4 3.52 25.0 10.4 3.36 25.1 14.6 3.52 25.0 10.6 3.37 25. 1 14.8 3.53 25.0 10.8 3.37 25. 1 15.0 3.54 25.0 11. 0 3.38 25. 1 15.2 3.55 25.0 11. 2 3.39 25.1 15.4 3.56 24.9 11. 4 3.40 25. 1 15. 6

    17、 3.57 24.9 11. 6 3.40 25.1 15.8 3.57 24.9 11. 8 3.41 25. 1 16.0 3.58 24.9 12.0 3.42 25.1 表A.3全麦盼按水分校正的试样质量和加水量水分/%试样质量/g加水量/mL水分/%试样质量/g加水量/mL8.0 3.74 25.3 9.0 3.78 25.2 8.2 3.75 25.3 9.2 3. 79 25.2 8.4 3.76 25.2 9.4 3.80 25.2 8.6 3.76 25. 2 9.6 3.81 25.2 8.8 3. 77 25.2 9.8 3.81 25.2 ) 5 GB/T 24853-

    18、2010 表A.3(续)水分/%试样质量/g加水量/mL水分/%试样质茧/g加水量/m10.0 3.82 25.2 13.2 3.96 25.0 10.2 3.83 25.2 13.4 3.97 25.0 10.4 3.84 25.2 13.6 3.98 25.0 10. 6 3.85 25.2 13.8 3. 99 25.0 10.8 3.86 25.1 14.0 4.00 25.0 11. 0 3.87 25. 1 14.2 4.01 25.0 11. 2 3.87 25. 1 14.4 4.02 25.0 11. 4 3.88 25.1 14.6 4.03 25.0 11. 6 3.89

    19、 25.1 14.8 4.04 25.0 11. 8 3.90 25.1 15.0 4.05 25.0 12.0 3.91 25.1 15.2 4.06 24.9 12.2 3.92 25.1 15.4 4.07 24.9 12.4 3.93 25.1 15.6 4.08 24.9 12.6 3. 94 25. 1 15.8 4.09 24. 9 12.8 3.94 25. 1 16.0 4. 10 24.9 13.0 3.95 25.0 6 GB/T 24853-2010 参考文献lJ Bason M L. 1996.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ssessment

    20、 of a method for ICC approval. Rapid pasting method using the Rapid Visco Analyser. Publ. 195. Newport Scientific Pty. Ltd. ,Warriewood, Australia. 2J Walker C E , Ross A S , Wrigley C W, et al. 1988. Accelerated starch-paste characterization with the Rapid Visco-Analyzer. C巳realFoods W orld 曰:491-4

    21、94.3J Wrigley C W ,Booth R I,Bason M L ,et al. 1996. Rapid Visco Analyser:Progress from con cept to adoption. Cereal Foods World 41: 6-1 1. OFON|冈山寸NH阁。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糊化特性测定快速粘度仪法GB/T 24853-2010 国由t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印张O.75 字数14千字2010年7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12301/16 2010年7月第一版* 定价16.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书号:155066 1-40212 G8/T 24853-2010 打印日期:2010年8月25日F002


    注意事项

    本文(GB T 24853-2010 小麦、黑麦及其粉类和淀粉糊化特性测定.快速粘度仪法.pdf)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