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9590-2013 企业现场管理准则.pdf
《GB T 29590-2013 企业现场管理准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9590-2013 企业现场管理准则.pdf(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 120. 10 A 00 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9590-2013 企业现场管理准则Criteria for field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 2013-06-09发布2013-12-01实施/.:a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菠总局也全哈卒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a叩J涂层四句/GB/T 29590-2013 目次前言.皿引言.,.N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要求-4. 1 推进要素.4.2 过程24.3 结果.3 附录A(资料性附录)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制造业实施指南.4 附录B(资料性附录企业现场管理准则
2、服务业实施指南附录C(资料性附录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建筑业实施指南.19 参考文献.27 I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质量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1)归口。GB/T 29590-2013 本标准起草单位z中国质量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梅尔集团公司、空军装备部航空工厂管理部、三一集团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青建集团股份公司、北京中质卓越咨询中心、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质量管理分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戚维明、吕青、田武、王璐、刘
3、宇、陈立平、赵海峰、张德华、郑四德、蒋之春、夏晓军、齐静、续元飞、李菲。E GB/T 29590-2013 51 O. 1 总则为引导企业实施有效和持续的现场管理,建立优质、高效、安全、规范的现场管理系统,提高企业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成本、交付能力等各方面的绩效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和相关方需求,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提出了现场管理基本理念,详细规定了现场管理要求,是企业开展现场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附录部分是组织实施现场管理准则的指导性文件。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提供了现场管理准则的实施指南。附录A为/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制造业实施指南F附录B为企业现场管理准则服务业实施指南z
4、附录C为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建筑业实施指南。0.2 基本理念企业现场管理准则的核心是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提升现场管理活动的整体运行质量,实现以顾客为中心,提升效率和效能,优化节拍、节省时间、节约资源(一心二效三节勺。其基本理念为z一一顾客导向。企业应以顾客为中心,充分识别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关注顾客需求和期望的变化,提升现场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的能力。一一系统协调。企业的领导者应促进现场实现系统化的管理,确保现场管理过程与企业整体战略运行协调一敌。一-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原量意识,提高员工现场管理技能和创新能力,激发员工参与现场管理热情。一一效率提升。采用科学适宜方法,对现场管理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5、减少流程中的浪费,提升现场管理效率。、一一持续改善。对现场进行分析评价,不断优化流程,实现顾客满意.一一现场和谐。营造诚信和谐、相互协作、安全健康、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现场氛围,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0.3 框架固企业现场管理准则框架图如图1所示zN 现场绩效结果固1企业现场管理准则框架固GB/T 29590-2013 V / 企业现场管理准则1 范圄本标准提出了企业现场管理的基本理念,规定了企业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类企业的现场管理。GB/T 29590-2013 本标准附录A为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制造业实施指南、附录B为企业现场管理准则服务业实施指南、附录C为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建筑业
6、实施指南。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 19030质量工程术语3 术语和定义GB/T 19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现场field 提供生产和服务的场所。3.2 现场管理field man吨ement对现场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改进的活动。3.3 效能effectiveness 实现目标所显示的能力和所获得的效果及效益的综合反映。4 要求4. 1 推进要素4.
7、1. 1 领导作用高层领导应在提高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中发挥首要作用。为现场管理配置所需资源,对于现场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目标提出要求,并承诺在现场管理中遵循以顾客为中心,提升效率和效能,节省时间、节约资源和优化节拍(一心n二效M三节勺,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开展现场管理工作的环境。4. 1.2 战略秉承企业的现场管理应与企业的使命、愿景、发展战略以及价值观相一致,采用系统和与企业管理实际GB/T 29590-2013 相协调的管理方法,将战略和战略实施计划相关要求展开。4. 1.3 组织保证企业应该建立系统的管理机制,确保组织职能与现场管理需求相匹配,实现作业现场与企业整体组织结构协调一致
8、。4. 1.4 员工素质4. 1.4. 1 员工意识企业应采用与管理实际相协调的管理方法和形式,增强现场员工的质量意识,激励员工主动参与现场管理工作,实现现场管理的持续改进与创新。4. 1.4.2 员工技能企业应根据现场管理的要求,识别现场员工的能力需求,通过与企业管理实际相协调的方法,提升现场员工的技能。4.2 过程4.2. 1 过程策划4.2. 1. 1 过程要求确定企业应运用系统和与企业管理实际相协调的管理方法,识别、分析并确定现场管理的要求,这些要求源于顾客、供应商、员工、股东、社会等各相关方,包括产品设计输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与现场管理过程的有效衔接。应将过程的要求转化为
9、明确的现场管理指标,包括质量、效率、履约、戚本、员工素质、安全、环保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4.2. 1.2 过程设计企业应根据确定的现场管理过程要求,识别现场管理要素及资源,采用系统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对现场管理过程进行设计,形成管理规范。4.2.2 过程控制4.2.2. 1 过程实施企业应根据过程设计的输出结果,配置资源,选择与企业管理实际相协调的管理方法,对现场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各要素进行系统管理。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工具,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确保现场管理过程的质量、效率、成本、安全、环保等方面能够协调一致,实现均衡、灵活、高效的现场管理过程。4.2.2.2 过程测量与监
10、控企业通过完善的信息采集、统计和分析系统,对现场管理过程进行有效测量与监控,并及时纠偏,确保过程信息有效应用于管理决策,实现现场管理过程稳定、高效运行。4.2.3 过程改进与创新企业应建立系统的现场管理过程改进机制。运用与企业管理实际相协调的技术和方法,对现场管2 GB/T 29590一2013理过程的效率和效能进行评价、分析与改进,确保过程持续优化。企业应识别现场管理创新机会,确定创新目标,实施创新活动,评价和固化创新成果。4.3 结果4.3. 1 质量企业应描述现场输出的质量满足过程要求的结果,包括内外部顾客满意程度和投诉情况等相关结果。4.3.2 效率与效能企业应描述现场渺及的流程、设备
11、、材料、人员作业等方面的管理效率和效能结果,包括外包过程、供应链衔接等结果。4.3.3 厦约企业应描述现场计划执行、关键节点、现场输出产品的履约结果,以及对最终产品履约的影响。4.3.4 员工素质企业应描述与现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相协调的员工培训、参与现场管理、技能提升等素质成长结果。4.3.5 戚本企业应描述现场成本控制结果,如z生产成本、服务成本以及质量成本等。4.3.6 安全企业应描述现场安全管理结果,包括人身安全、设备安全、消防安全等。4.3.7 环保与资源和j用企业应描述现场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资源再利用等管理结果。3 GB/T 29590-20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企业现场管理
12、准则制造业实施指南本实施指南用于指导企业依据准则要求开展制造业现场管理工作。A.1 推进要素A. 1. 1 领导作用A. 1. 1. 1 总则高层领导在提高企业现场管理水平过程中发挥首要作用,贯彻一心二效M三节,明确目标、配置资惊、营造氛围。A. 1. 1. 2 明确目标高层领导根据企业的经营方针和战略规划,明确现场管理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提升质量、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的内容z针对确立的现场管理目标,制定明确、具体的现场管理要求并承诺实现。A. 1. 1. 3 配置资源为保证现场管理工作有效开展,高层领导为现场管理活动提供必要的人力、物资以及资金等各种资源的支持.A. 1. 1.
13、4 营造氛围高层领导在营造现场管理氛围中发挥主要作用。通过学习、会议、网络、刊物、看板等多种形式向员工传达现场管理的重要性。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和绩效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现场管理活动。主动深入现场,针对现场管理的问题,与员工共同提出改进建议。A. 1.2 战略囊承企业现场管理的目标、规划和要求与其使命、愿景、发展战略及价值观协调一致。系统地采用目标管理或平衡计分卡等方法,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现场管理相关的业务流程中。确定现场关键绩效指标,并确保指标能够涵盖现场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z质量、戚本、交期、安全、环保等。A. 1.3 组织保证A. 1. 3. 1 总则企业为保证其职能与现场管理需求相
14、匹配,以及实现作业现场与企业整体的运行协调一致,建立系统的管理机制并确保其有效运行。系统的现场管理机制内容包括z设立现场管理组织机构,构建现场管理运行机制,建立现场管理授权和激励机制。A. 1. 3. 2 设立现场管理组织机构根据企业整体组织结构,考虑适宜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以及现场作业特点设立现场管理组织结4 GB/T 29590-2013 构,如职能型、项目型、矩阵型、复合型等,并赋予现场管理的职权、目标和任务,明确组织机构中各岗位人员的职责,确保组织职能与现场管理需求相匹配。A. 1.3.3 构建现场管理运行机制在确定的现场管理组织机构中,通过建立系统的现场管理制度,明确组织机构的功能
15、以及各岗位的相互关系,以及规定现场管理中与人、财、物相关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和运行方式。同时,确定现场管理过程的范围、权责、顺序和相互作用。A. 1. 3. 4 建立现场管理授舰和激励机制企业在现场管理中充分应用授权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包括z精神激励、薪酬激励、晋升激励,构建良好的员工关系和沟通渠道,激发企业中全体员工参与现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A.1.4 员工素质A. 1.4. 1 员工意识企业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形式,激发员工主动参与现场管理活动的热情,如合理化建议、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管理创新等。通过展板、成果发布会等途径,充分展示和分享员工参与现场管理和持续改进与创新的成果,增强员工积
16、极、自主参与现场管理和改进的意识,提升员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 1. 4. 2 员工技能企业根据现场管理的要求,识别对于现场员工的能力需求。采用系统的方法,有目的地提升现场员工的技能和素质,确保现场管理目标的实现。a) 明确现场管理对不同层次人员能力的要求和各层次人员需要具备的现场管理知识,包括作业管理、技术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环境管理、质量控制与改进、工业工程(IE)等。对现场各操作岗位明确具体的岗位技能、资格要求。b) 根据现场岗位技能要求,配备必要的培训资源。对员工的技能进行系统的评估,建立员工技能档案,制定员工培训计划F建立企业内部所需的师资队伍E结合企业
17、的实际案例,编写各类、各级的现场管理培训教材。c) 有计划地开展现场员工的培训工作。建立培训记录、培训效果跟踪制度以及培训评价系统。结合培训评价结果和员工业绩提升的需求,不断完善教育培训体系。d) 为提高现场作业效能,鼓励员工一专多能,采用交叉培训11、定期轮岗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e) 设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为跨序列发展的员工提供机会,鼓励并帮助员工制定和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A.2 过程A.2.1 过程策划A.2. 1. 1 过程要求的确定a) 系统运用适宜的方法,充分识别来自顾客和各相关方的需求,分析各类需求与现场各项管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将需求转化为现场管理过程相对应的要求和指标,明确
18、各现场管理指标的监控流程,形成系统化的现场管理指标体系。常用的需求识别和指标分析的管理工具包括平衡计.分卡、质量功能展开(QFD)、持野模型(KANO)等。5 GB/T 29590-2013 b) 现场管理的指标体系要涵盖各项现场管理业务流程并t协调一致,包括但不限于质量管理、计划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作业人员管理、原材料和在制品管理等。A.2. 1. 2 过程设计根据确定的过程要求,包括产品设计开发的技术参数、图样等输出结果,以及企业现有的资源和技术水平等,对现场过程进行设计。a) 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产品制造工艺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生产组织方式,如流水线生产、单元化生产、混合式生产等。b)
19、针对现场静及的各项管理活动,对实现各项现场管理目标所涉及的管理要素和所需资源进行识别。采用适当的方法,设计出完整的现场作业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作业标准、现场布局和信息管理系统,保证过程运行的稳定、高效、梅调一致性和灵活性。一一现场布局。/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设备、人员等特点,设计合理的现场布局。现场布局应有利于现场物流的顺畅,生产组织的灵活,人员作业的安全。按照工艺仿真测算的工序及设备节拙,生产线平衡情况,合理配置人力、设备等资源,设计出满足生产节拍需求的工艺和人员布局。对于大批量规模化生产可采用流水线布局p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可采用柔性生产模式,如U型布局,在实施过程中,应不断优化现场布局,如
20、进行单元内部生产线及整个生产线平衡计算,调整总体节拍和效率。现场布局应考虑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可采用快速换型(SMED)、设备柔性改造等方法。一一现场作业组织结构。根据产品的需求、作业的特点和虽工的能力,设计合理的现场作业组织结构。如以设备为对象、以零件为对象设置工作中心,现场的组织结构需要有利于人员、设备效能的发挥,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实现现场管理过程的灵活性。一一现场管理流程。针对现场带及的各项管理活动,均需要制定清晰明确的流程和制度。现场管理流程需要明确各项管理活动的目标、程序、工作方法,并配备需要的资掘。例如E生产计划、工艺纪律、质量控制、工装夹具、计量器具等管理流程。一一现场作业
21、标准。为现场管理的各项作业制定明确的标准,包括生产工艺、产品图纸、作业方法、设备操作、监控规程、安全环保规程等。信息管理系统。针对现场信息的来源和信息使用的需求,设计完善的现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现场信息及时准确地采集、传递、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有效依据。c) 在现场管理过程的设计中,采用适当的方法,识别并减少流程中的各种浪费,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价值流图等方法.d) 在现场管理过程的设计中,采用适当的方法,识别过程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预防性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使用防差错方法、失效模式分析等方法A.2.2 过程控制A.2.2.1 过程实施企业根据过程设计的结果,从人、机、料、法、环
22、各方面配置资源,有效实施现场管理过程。在各项现场管理活动中,通过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管理工具方法,以标准化、精细化、可视化、柔性化、信息化为路径,不断提升现场的作业效率和产品质量,保证过程的稳定性和灵活性。6 a) 5S和目视化管理一一建立系统的5S(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依照GB/T19030)活动推进机制,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干净、整洁、舒适、有序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一一制定系统的现场目视化的内容和标准,确保作业现场的状态和信息能够及时传递。目视GB/T 29590-2013 化包括但不限于规章制度与工作标准公开化z生产任务与完成情况图表化z视觉显示信号标准
23、化z生产作业控制手段的形象直观与使用方便化F物品的码放和运送的数量标准化3人员分类着装与挂牌制度F色彰的标准化管理等,实现现场中的任何异常能够及时被发现并解决。b) 现场作业人员管理-一现场作业人员上岗前经过系统的培训11、实践、考核三个阶段,合格后方可上岗。-通过轮岗等方式,增强员工的作业能力,优化现场多能工的比例,为实现现场作业的灵活性奠定基础。-一现场作业人员掌握基本的现场管理改进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等分析方法。-一建立完善的班组管理机制,提升班组的执行能力和改善能力,营造和谐的班组氛围。c) 现场文件管理一一制定系统的现场文件管理流程,包括制定、发布、培训11、保存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9590 2013 企业 现场 管理 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