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8949-2012 内燃机和空气压缩机用进气空气滤清器 性能试验.pdf
《GB T 28949-2012 内燃机和空气压缩机用进气空气滤清器 性能试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8949-2012 内燃机和空气压缩机用进气空气滤清器 性能试验.pdf(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43.060.20 T 13 中华人民共噩:和国国家标准GB/T 28949-2012月SO5011 :2000 内燃机和空气压缩机用进气空气滤清器性能试验Inlet air cleaning equipment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nd compressors-Performance testing (lSO 5011: 2000 , IDT) 2012-12-31发布2013-07-01实施.tIi(llEll莓,. ,9:;/ ,-马),飞二JJ S 哈地轩/;J浅层量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
2、员会发布GB/T 28949. 2012/1805011:2000 目次前言.1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参数名称、符号和单位4 测量精度和标准状况.35 试验材料和试验条件.46 汽车用干式空气滤清器试验程序.5 7 工业用干式空气滤清器试验程序.98 工业用油浴式空气滤清器试验程序.15附录A(规范性附录空气滤清器阻力、压力差和压力损失的说明.17 附录B(规范性附录)试验装置.四附录C(资料性附录)汽车用空气滤清器总成性能试验报告.26 附录D(资料性附录工业用空气滤清器总成性能试验报告.27 附录E(资料性附录)试验结果一一空气滤清器流量-阻力/压力差.28 附录
3、F(资料性附录)试验结果一一空气滤清器容灰量.29 附录G(规范性附录空气流量和阻力按标准状况修正.30 参考文献.31 GB/T 28949-2012月SO5011 :2000 前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05011: 2000(内燃机和空气压缩机用进气空气滤清器性能试验c英文版)。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z一-GB/T2624. 1-2006 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第1部分z一般原理和要求(1S05167-1 :2003 , IDT); 一-GB/T28957.1-2
4、01245 ISO重型喷射器5 GB/T 28949-2012月SO5011 :2000 指定的灰尘喷射器适用于加灰速度不大于45g/min时,当加灰速度需要更大时,允许采用多个灰尘喷射器同时加灰。应当注意,为加灰器供灰的系统的设计会影响加灰的最大速度,所能达到的最大加灰速度取决于试验所用的供灰和灰尘喷射装置。注s灰尘喷射器喷嘴会自然磨损,因此推荐在设计中考虑配有可更换的喷嘴部件.6.2.4 采用图B.4的进气口测压管,喷射器和进气口测压管应安装妥当,不允许出现漏灰。6.2.5 采用符合规定精度的压力计或差压测量装置。6.2.6 在进行空气滤清器总成试验时,采用经供需双方认可的壳体及装置,并符
5、合图B.ll规定的布置。对于空气滤芯试验,采用的试验装置和壳体应符合图B.1和图B.5的要求,或按图B.6或图B.7布置。若试验设备按图B.6布置,为使灰尘被送进灰室后不粘附到灰室内壁上并能均匀分布,应用软管将干燥的压缩空气引人灰室搅动灰尘使之不会粘附。当使用压缩空气搅动灰尘时,应注意不使灰尘溢出灰室。为此应使灰室内部保持一个负压。6.2.7 采用图B.4的出气口测压管,出气管的横断面应与空气滤清器的出气管相同。如果由于采用特殊形状的出气管而使气流不稳定,应采取专门预防措施。6.2.8 采用4.1规定测量精度的空气流量测量系统。可以采用符合ISO5167-1规定的节流式流量计或符合4.1规定测
6、量精度的其他流量计,空气流量值应修正到标准状况。6.2.9 采用的空气流量控制系统,应能保证在恒定流量和变动流量试验期间流量指示值保持在选定值的1%以内。6.2. 10 选用适当的真空泵或鼓风机,以适合被试滤清器的流量和压力特性,并要保证其流量脉冲低到使流量测量系统测不出来。6.2. 11 所有的试验设备应当接地,以减小静电的影响并增加试验结果的一致性。推荐对金属和非金属表面、壳体、灰尘输送管、喷射器和连接部件等进行接地。6.3 阻力和压力差试验6.3. 1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在给定条件下气流通过被试滤清器时的阻力/压力差/压力损失。气流阻力或压力差是用一只或几只干净的滤芯,在额定流量的50%
7、-150%之间取均布五点测量,或按用户或制造商指定的方式测量。测取的数据可绘成曲线图。6.3.2 按5.5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试验流量通过试验件抽气至少15min.直到其质量恒定。6.3.3 按图B.8或图B.9和图B.14或图B.15所示,安装好试验装置。应密封所有接口处以防漏气,接好压力表接头。6.3.4 按额定流量的50%、75%、100%、125%和150%的流量或按指定的流量进行测量,并记录各相应流量点的阻力和压力差。6.3.5 记录环境温度、大气压力和相对湿度。6.3.6 按照附录G的要求将记录的阻力和压力差修正到标准状况。6.3.7 按附录A中的公式计算压力损失。6.3.8
8、将测量结果参照附录E中坐标图或类似的图表绘制成曲线图。6.4 效率试验6.4. 1 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确定试验件滤除灰尘的能力。本试验中的试验流量参数可以是恒定流量,也可以是变动流量s试验灰尘可以用粗灰,也可以用细灰。如需要,效率试验可与容灰量试验同时进行(参见GB/T 28949-2012/180 5011 : 2000 6.5)。恒定流量的效率测定可在额定流量或用户和制造商商定的百分比流量下进行,变流量的滤清效率测定按6.7变流量循环进行。6.4.2 方式效率试验可以按三种方式进行za) 全寿命效率=在试验终止条件达到时测定,例如达到终了压力差zb) 递增效率z分别在达到终了压力差减去原始
9、压力差之差值的10%、25%和50%时测定zc) 原始滤清效率z在加灰量为20g或6倍于试验流量(m3/min)的等同数(取两数值中的大者时测定。6.4.3 试验程序-一绝对濡清器法6.4.3. 1 根据试验空气流量按1.0 g/m3计算加灰速度。特殊情况下(例如小型滤清器可用0.25g/m3 或0.5g/m气6.4.3.2 根据6.3.2要求对试验件进行适应性处理,称量并记录质量。6.4.3.3 按5.4规定,将绝对过滤材料装入绝对滤清器壳体之前,对它进行称重并记录其质量。6.4.3.4 如图B.ll所示将空气滤清器总成装上试验台,或如图B.1、图B.6或图B.7所示装上滤芯,各接头处应密封
10、以防漏气。6.4.3.5 记录温度和相对湿度。6.4.3.6 按5.1要求准备规定的试验灰尘,在合适的灰盘内称量所需数量的试验灰尘,精确到0.1g。对于全寿命滤清效率,应按试验件容灰量的125%准备加灰量。记录灰盘和灰尘的质量,精确到O.1 g。6.4.3.7 启动试验台,将流量调节到试验流量并使之稳定,记录压力差。6.4.3.8 从灰盘向加灰装置内加灰,按6.4.3.1计算的结果调整加灰速度。必要时,要在试验过程中从灰盘再次向加灰装置内加灰。6.4.3.9 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推荐至少5个点),记录在相应试验流量下的压力差和经过的时间。6.4.3. 10 继续试验,直至达到规定的试验终止条件。
11、6.4.3. 11 记录温度和相对湿度。6.4.3. 12 仔细地收集粘附在空气滤清器外表面、试验滤芯灰室中和进气管内的灰尘,连同加灰装置内剩余的试验灰尘一起回收到预先称重过的灰盘内。6.4.3. 13 重新称量灰盘并从按6.4.3.6记录的质量中减去,所得差值即为加入试验件的灰尘量。6.4.3. 14 小心取下试验件,不要掉下试验灰尘,并注意检查密封处有无渗漏痕迹和异常情况。称量试验件的质量,精确到实际值的1%,单位为g.用该值减去试验件按6.4.3.2称量的质量,即为试验件的质量增量。在全寿命效率试验中见6.4.2a门,这个质量增量就是试验件的容灰量。6.4.3. 15 将试验件下游任何一
12、点可以看到的试验灰尘刷到绝对过滤材料上去。小心地取出绝对过滤材料,重复6.4.3.3,确定其质量增量。这个增量就是绝对滤清器的质量增量。6.4.3. 16 计算试验灰的材料平衡率B,该值在O.981. 02范围内时试验才是有效的。U m A一十一叫F-m A-B ( 2 ) 式中=.mF一一绝对滤清器的质量增量E.mu 试验件的质量增量zmD一一总的加灰量。6.4.3. 17 按下式计算效率E:7 GB/T 28949-2012/1805011 :2000 式中各符号同公式(2)。6.4.4 试验程序一一直接称量法E= _mX100% mu +mF . ( 3 ) 当湿度可控制在士1.0%范围
13、内,被试滤清器的增量称量精度可达到0.1%的情况下,可以用直接称量法来测定累积效率。在具备有称量范围较大,测量精度足够的天平时,可以用直接称量法来评价试验件的性能。在此情况下,可以根据6.4.3对被试滤清器进行试验而省去6.4.3.3、6.4.3.15、6.4.3.16和6.4.3.17所述的程序。效率E计算公式如下z式中各符号同公式(2)。试验报告中应说明效率测定的方法。6.5 容灰量试验E=全旦旦X100% mn . ( 4 ) 6.5. 1 本试验的目的是要确定试验件在达到试验终止条件时总的质量增量。本试验中的试验流量既可是恒定流量,也可是变动流量F试验灰尘可以是粗灰,也可以是细灰。若需
14、要,容灰量试验可以与滤清效率试验同时进行(见6.的。6.5.2 按6.3.2对试验件进行适应性处理,按6.4.3或6.4.4进行试验。6.5.3 假定加入试验件的灰尘量与经过的试验时间成正比,记录数据,绘制质量增量与阻力的关系曲线。参照6.4.3.9阻力与时间间隔数据。按下列公式确定质量增量值。式中zAm, =fL AmuT tT m, 每个时间间隔结束时的质量增量Etl 一一至该时间间隔结束时的总时间ztT 一一至试验结束时的总时间zmUT一一试验结束时试验件总的质量增量。6.5.4 当采用阻力作为终止试验条件时,应不包括灰尘混合装置和试验罩壳阻力在内。6.6 谑芯破损试验6.6. 1 本试
15、验的目的是确定空气滤芯抗御规定的压差的能力和/或测定破损时的压差值。( 5 ) 6.6.2 按图B.1、图B.6、图B.7或图B.ll连接试验台以便进行基本的容灰量试验。以前做过容灰量试验或效率试验的滤芯或新滤芯均可用来进行此项试验。6.6.3 加大通过试验装置的空气流量,必要时以任一合适的速度加灰,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力差为止。或直到压力差急剧下降、空气流量迅速变大而表明滤芯已经破损为止。6.6.4 记录到达的最大压力差值,说明终止试验的原因和试验后滤芯的状况。6. 7 变流量试验6.7. 1 作为恒定空气流量的另一个可选方案,按图1所示的变流量循环进行本试验。8 GB/T 28949-2012
16、月SO5011 :2000 111 100 80 40 30 70 60 50 90 WA额尔阳军咽锯翻um20 10 10 时间/min9 8 7 6 5 4 3 2 。典型的变流量循环(平均流量为60%)6.7.2 对油浴式空气滤清器和大型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大于5m3/min).图1中横坐标时间间隔可以从1min改为5min。6.7.3 根据所用循环的平均流量,按6.4.3.1计算加灰速度,加灰速度应保持恒定。6.7.4 全部压力差数据应在最大流量时测定。6.7.5 采用变流量来代替恒定流量试验时,试验方式有以下变化z一一每个循环结束后在最大流量时测定压力差z一一如果变流量时间间隔为1mi
17、n.效率至少应在3个循环后测定z如果变流量时间间隔为5min. 则效率应在每个循环结束时测定z试验全部结束时再测定一次效率。固1数据处理6.8 参照附录C、附录E和附录F或类似的方式对试验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工业用干式空气捷清器试验程序7 总则性能试验应在一只完整的空气滤清器总成上进行,包括通常具备的预滤器、主滤芯和二级滤芯在内。主要试验项目有流量阻力/压力差试验、原始效率试验及效率和容灰量综合试验。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空气捷清器按其最大可能的使用条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然后选择试验灰尘的粒度和浓度,见表3.7. 1 试验灰尘和加灰浓度空气滤清器类型试验灰尘a浓度单级粗灰或细灰1 g/rn3 多级
18、粗灰或细灰2 g/rn3 试验灰尘按ISO12103-1.见5.1.1. 9 表3GB/T 28949-20 12/ISO 5011 :2000 7.2 试验设备7.2. 1 典型的试验装置如图B.12、图B.14和图B.15.7.2.2 加灰装置与6.2.1相同。7.2.3 灰尘输送管与6.2.2相同,加灰速度见表2.7.2.4 圆管状进气管z上游测压管的横截面积与空气滤清器进气管相同(见图B.4)。7.2.5 开式进气或矩形进气口z与7.2.4相同,只是总长度和测压位置分别在液力半径的24倍和16倍处液力半径=面积周长。7.2.6 周边进气的空气滤清器和有筒式粗滤器的空气滤清器应置于灰室内
19、试验才能保证灰尘分布均匀地进人试验件进口,灰室的设计应保证试验灰能全部送入空气穗清器。如果出现灰尘沉降,可使用压缩空气喷射将灰尘重新吹起,如图B.13。当使用压缩空气搅动灰尘时,应注意不要使灰尘槛出灰室,为此应使灰室内部保持一个负压。7.2.7 空气滤清器出口下游测压管如图B.4.它的内径应与空气滤清器的出气管内径相同。如果因出气管形状特殊而引起气流产生紊流,需采取专门措施加以消除。7.2.8 绝对撞清器应包含5.3规定的材料。7.2.9 采用如6.2.8的空气流量测量系统,如6.2.9的流量控制系统,如6.2.10的鼓凤机或抽气机。7.2. 10 所有的试验设备应当接地,以减小静电的影响并增
20、加试验结果的一致性,推荐对金属和非金属表面、壳体、灰尘输送管、喷射器和连接部件等进行接地。7.3 阻力和压力提试验试验按6.3进行。7.4 原始效率试验程序一一绝对滤请器法7.4. 1 按照5.5的跟度和湿度条件,以试验空气流量对试验件进行至少15min的适应性处理。如果需要,绝对撞清器的撞材和空气滤清器的适应性处理可同时进行。7.4.2 按5.4先称量绝对滤清器滤材并记录它的质量,然后再装人绝对滤清器壳体。7.4.3 按5.1.1准备试验灰尘,按主滤芯过滤面积,以11g/旷的比例称出加灰总量,将预先称好的试验灰尘加到加灰装置中。7.4.4 如果可行的话,对试验件总戚进行称重。7.4.5 称量
21、装有灰尘的灰盘并记录其质量。7.4.6 如图B.12或图B.13所示装好试验舍,密封连接部位以防漏气,将空气流量调节到试验流量值。7.4.7 启动加灰装置并调整加灰速度,要求在30min内连续喷射完全部试验灰。7.4.8 记录温度和相对湿度。7.4.9 将试验件下游任何一点可以看到的试验灰尘刷到绝对过滤材料上去。小心地取出绝对过滤材料并按5.4重新称重,与按7.4.2记录的质量相比较,计算出质量增量。7.4. 10 仔细地收集粘附在空气滤清器外表面、试验灰室中和进气管内或试验件进气口的灰尘,连同加灰器内剩余的试验灰尘一起回收到预先称重过的灰盘内,7.4. 11 再次称重灰盘,精确到实际值的1%
22、.与7.4.5记录的质量相比较计算出喷入被试撞清器的灰尘质量。7.4. 12 如果可行的话,再次称重试验件的质量。7.4.13 按下式计算原始效率Ei:GB/T 28949-2012月SO5011 :2000 E;=旦旦二主主!X 100% to . ( 6 ) 式中各符号同公式(2)。7.4. 14 如果直接称重试验件总成可行的话,效率可按6.4. 3. 17中公式(3)计算。试验验证可按6.4.3. 16进行。7.5 全寿命效率和睿灰量试验7.5. 1 空气滤清器的睿灰量空气滤清器的容灰量与它的尺寸大小、试验空气流量、试验终止条件和所用试验灰的等级成画数关系。为了对不同类型的空气滤清器进行
23、比较,容灰量要用在规定试验流量下试验到终止条件时取4个中间点来确定。在没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试验终止条件为试验件阻力值达到6kPa。当试验终止条件为阻力时,不应包括灰尘混合装置和试验罩壳阻力在内,试验可以按6.7方式在恒定流量或变动流量条件下进行。7.5.2 试验程序一一绝对滤清器法7.5.2.1 在符合5.5的温度和湿度下,以试验空气流量对试验件进行至少15min的适应性处理。如果需要,绝对滤清器滤材可与试验件同时进行适应性处理。7.5.2.2 绝对滤清器滤材在装人绝对滤清器壳体之前,按5.4称量并记录其质量。7.5.2.3 按5.1,选择试验灰等级并准备足够用量放人加灰装置的灰盘内。按规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8949 2012 内燃机 空气压缩机 用进气 空气滤清器 性能 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