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01 T 3165-2023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验收规范.pdf
《DB6101 T 3165-2023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验收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101 T 3165-2023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验收规范.pdf(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13.200CCS A 906101西安市地方标准DB6101/T 31652023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验收规范2023-10-10 发布2023-11-12 实施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6101/T 3165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原则与依据.14.1验收原则.14.2验收依据.25基本要求.25.1社区.25.2验收组织.25.3验收人员.26验收策划.36.1验收策划输入.36.2验收策划内容.36.3验收策划输出.37验收实施.37.1首次会议.37.2文件验收.47.3现场验收.47.4沟通.57.5末次会议.58验收结果及管理
2、.58.1复核.58.2申诉与投诉.5附录A(规范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验收细则打分表.7附录B(规范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验收报告.22参考文献.23DB6101/T 3165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西安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市平安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服务中心、陕西三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市西科城市安全与消防救援研究中心、西安市众安减灾与应急服务中心、陕西益安和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3、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范少兵、袁小毅、张云、罗鹏军、程方明、李洪彦、宋维、张高明、张丽、张磊磊、孙喆、张莉。本文件由西安市平安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服务中心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本文件在实施中若有疑问或建议,请将咨询或修改建议等信息反馈至:单位:西安市平安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服务中心电话:18049180911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延康东巷瑞鑫摩天城2号楼3单元904室邮编:710001DB6101/T 316520231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验收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西安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验收原则与依据、基本要求、验收策划、验收实施、验收结果及管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西安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的第一方验收、第二
4、方验收和第三方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2732017企业标准化工作评价与改进GB/T 236482009社区志愿者地震应急与救援工作指南GB/T 263762010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DB6101/T 31342022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社区自我验收第一方验收社区为确定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达到规定目标的程度所进行的活动。来源:GB/T 19273
5、2017,有修改3.2第二方验收用户或采购方为确定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达到规定目标的程度所进行的活动。来源:GB/T 192732017,有修改3.3第三方验收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的机构为确定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达到规定目标的程度所进行的活动。来源:GB/T 192732017,有修改4原则与依据4.1验收原则对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进行验收应遵循以下原则:客观公正;DB6101/T 316520232规范严谨。4.2验收依据验收依据包括以下内容: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综合减灾相关法律、法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办法;陕西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的有关文件;DB6101/T
6、 31342022。5基本要求5.1社区5.1.1应依据 4.2 中依据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5.1.2社区应按照附录 A 的内容开展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自评工作。5.1.3开展第三方验收工作时,社区应符合:a)应具有组织领导机构、规章制度,明确机构组成与职责;b)组织机构应在前 3 个自然年内,未发生责任灾害事故;c)应具有综合应急队伍,队伍中至少有 1 名经过培训的灾害信息员,有 1 名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的应急救援员;d)应具有灾害风险定期排查制度,有社区灾害风险疏散示意图、隐患清单和脆弱人群清单;e)应具有满足社区需求的应急避难场所;f)应具有提供医疗救护服务的社区医疗救护站;g)
7、应具有符合国家规范的微型消防站,社区消防、应急通道畅通;h)应具有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如短信、微信、QQ、应急广播、大喇叭等,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多元精准高效,预警信息覆盖率 100%;i)应具有应急物资储备点,有防护类用品、通讯类设备、救援类装备、生活类物资、抢险类装备等;j)应具有符合社区特点的各类应急预案,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k)应具有防灾减灾救灾宣传培训场所,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l)辖区内主要建(构)筑物符合西安市抗震设防要求。5.2验收组织5.2.1验收组织应具备下列要求:a)应有与开展验收工作相适应的专(兼)职验收人员;b)应明确验收人员的职责、权限;c)应具
8、有保障验收活动的相关文件;d)验收工作应具有时间和空间保障。5.2.2开展第三方验收的组织,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5.3验收人员5.3.1应具有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验收工作经验,熟悉国家有关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方针、政策及相DB6101/T 316520233关的法律法规,掌握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和相关专业知识,胜任验收工作。5.3.2应具备识别社区在创建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能力,承担不当验收所产生的相应风险责任。5.3.3应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科学公正。5.3.4验收组组长应有从事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验收的经历,能够识别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关键环节,具有组织协调、文字表达和现
9、场把控能力,并承担验收工作的主要风险责任。5.3.5第三方验收组织的验收人员还应符合:a)熟悉被验收社区所属的区域特点;b)连续从事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验收工作不应少于三年;c)恪守职业道德,保守被验收社区的技术和商业秘密;d)独立于被验收社区。6验收策划6.1验收策划输入验收策划的输入应包括,但不限于:a)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b)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现状及相关文件;c)政府管理活动产生的信息,如政策信息等。6.2验收策划内容验收策划内容一般包括:a)验收组的组成;b)验收时间;c)验收程序和方法;d)验收方案(或验收计划任务书),包括:验收范围、依据、目的、工作程序、任务分工
10、及时间安排等;e)验收沟通;f)特殊情况的处理。6.3验收策划输出应形成验收方案或验收计划任务书。第三方验收时,应经被验收社区确认。7验收实施7.1首次会议7.1.1参会人员应包括:a)验收组成员;b)社区(村)党委(支部)书记或居(村)委会主任;c)验收工作相关的各级管理者以及相关人员。7.1.2会议应由验收组组长主持。7.1.3会议内容应包括:DB6101/T 316520234a)介绍社区创建工作情况,主要包括:社区基本情况、社区创建工作机制;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情况、社区灾害风险疏散示意图绘制情况;隐患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情况、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应急力量建设;应急预案编制
11、与演练;宣传与培训;创建特色情况等;b)宣布验收方案(或验收计划任务书),确认验收方案(或验收计划任务书)及相关安排;若调整相关计划时,应由双方予以再次确认;c)确认验收双方沟通的方式,支持验收所需的资源和设施等内容;d)确认末次会议的信息;e)做出可能造成验收提前终止的情况说明。7.1.4第三方验收时,还应包括:a)与社区确认安全和保密区域;b)应对有关保密和公正性声明等事宜承诺与确认;c)提醒社区对验收过程及验收结论有申诉和投诉的权利;d)要求社区指定相应联络员与验收人员对接并提供相应的支持。7.2文件验收7.2.1应按照附录 A 的内容进行,验收的内容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a)综合减灾示范
12、社区创建组织机构建设和运行情况:查阅创建工作组织机构及职责文件,围绕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制定的目标、规划和计划等,考核或实施情况记录;b)社区防灾减灾实施情况:查阅社区治理过程中的相关记录、物业及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的相关记录等;c)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成效情况:查阅开展创建工作验收文件及相关证明材料,以及社区历年来获奖证书、荣誉等相关材料。7.2.2文件验收时,应抽取必要的创建工作文本用于现场验收核查。创建工作文本的抽样应符合以下要求:a)抽取的创建工作文本应符合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规范(DB6101/T 31342022)要求;b)抽取的创建工作文本应覆盖社区内各类别企事业单位历年防灾减灾工作记录
13、;c)由验收组组长根据社区规模、群众的复杂程度、辖区企事业单位数量等因素确定创建工作文本抽样的数量,样本数量应为社区创建工作总量的 4%8%,且不应少于 20 份。7.3现场验收7.3.1应按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规范(DB6101/T 31342022)的要求,并结合附录 A 进行现场验收,验收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社区综合减灾意识:社区对综合减灾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培训活动等情况;b)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规范掌握情况:社区对创建标准的掌握程度;c)社区创建实施情况:创建基本要求、组织管理、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隐患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宣传与培训、持续改
14、进等与标准内容有关的符合性及执行标准的情况;d)应急管理体系:覆盖社区治理全过程,体现社区应急管理体系整体运行指导状况及动态管理情况。7.3.2现场验收时,可采用查看、询问、操作演示、结果复核、查阅资料或报告记录、调查统计等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DB6101/T 316520235a)通过采用观察的方法,对标识、设施设备运行、文件管理等内容依据创建规范的直接验收;通过询问和查阅资料,直接验收社区防灾减灾落实情况等;b)通过询问、操作演示,验收社区对创建规范内容的掌握程度,人员对相关设施设备的操作情况;c)通过访谈、座谈和倾听,验收社区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对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规范的落实及综合减灾
15、体系运行情况;d)通过查阅资料或报告等,验收各类综合减灾工作及相关记录、档案管理情况;e)通过现场演示或效果复核等,再现创建工作的过程,验证创建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及持续性。7.4沟通7.4.1沟通应贯穿于验收的全过程。7.4.2内部沟通为验收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协调验收进度与分工;b)出现重大不符合项以及不期望情况时的沟通;c)对验收信息进行沟通并形成验收结论。7.4.3外部沟通为验收组与验收对象间的沟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要求提供必要支撑文件以及必要说明;b)协调验收工作进度;c)针对现场验收安全风险情况,提出继续验收或终止验收;d)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以及验
16、收结论意见等内容进行沟通,并得到确认。7.5末次会议7.5.1参会人员应与首次会议相同。7.5.2会议主持应与首次会议相同。7.5.3会议内容包括:a)说明获取客观证据的方法及验收中发现的不符合项;b)整改建议,包括:纠正措施、验收要求、整改时间等;c)形成验收报告,并宣布验收结论,验收报告应符合附录 B 的要求;d)明确申诉或投诉的权力及处理程序。8验收结果及管理8.1复核8.1.1第三方验收时,验收组织应安排独立专家组,对验收资料涉及的记录、证据以及资料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复核。8.1.2从事复核的人员,应熟悉被验收社区所属区域的特点,具有丰富的验收工作经验,验收人员不可参与同一社区的复核工
17、作。8.1.3对于复核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验收组组长沟通,并得到确认。8.1.4针对复核中存在的问题,必要时复核人员应返回被验收社区进行复核,形成复核结论。8.2申诉与投诉8.2.1内容包括,但不限于:DB6101/T 316520236a)对验收人员组成或行为有意见;b)对验收过程有异议;c)对验收结论有异议。8.2.2申诉与投诉的处理包括:a)建立受理、确认和调查申诉与投诉的处理流程;b)及时对申诉/投诉人提出的意见组织开展调查和复核;c)对申诉与投诉意见处理情况应书面通知申诉/投诉人。DB6101/T 316520237附录A(规范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验收细则打分表综合减灾示范社
18、区创建工作验收细则打分表如表A.1所示。表 A.1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验收细则打分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对应标准及条款满分分值评分细则(得分说明)验收方式得分验收记录一、组织管理(10分)工作机制(4.5分)DB6101/T 313420225.1.12分*建立综合减灾工作组织机制,得0.5分;成立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得0.3分;由社区党支部(党委)书记或主任任组长,得0.3分;成员应包括社区、物业、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得0.2分;成员包含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志愿者队伍等,得0.2分;配备办公室(可一室多用),得0.5分。现场检查资料检查DB6101/T 313420225.1.
19、22.5分建立健全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具有社区防灾减灾组织机构图,得0.5分;社区将综合减灾能力建设与社区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得0.3分;社区将综合减灾能力建设与网格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得0.3分;社区将综合减灾能力建设与公共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得0.3分;开展风险辨识工作,得0.3分;开展评估与管控工作,得0.3分;推进防灾减灾救灾网格化管理,得0.5分。现场检查资料检查DB6101/T 316520238表A.1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验收细则打分表(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对应标准及条款满分分值评分细则(得分说明)验收方式得分验收记录一、组织管理(10分)工作职责(1.5分)DB6101/T
20、313420225.21.5分明确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并落实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制度,得0.2分;每季度应至少召开1次工作会议,得0.2分;分析研判工作形势,制定并落实针对性措施,得0.1分;特殊情况下根据形势随时召开工作会议,并抓好落实,得0.1分;针对社区特点,制定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开展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得0.2分;组织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隐患排查及日常巡查工作,得0.1分;及时报告灾害风险、灾情,做好本级防范应对工作,得0.1分;组织群众转移安置等灾害应对工作,得0.1分;协助灾害事故调查,得0.1分;建立不少于10人的应急救援力量,得0.2分;结合实际,做好社区
21、防灾减灾救灾物资保障工作,得0.1分。现场检查资料检查管理制度(1分)DB6101/T 313420225.31分社区综合减灾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制定综合减灾工作制度,得0.2分;制定灾害风险评估管控制度,得0.2分;制定防灾减灾应急演练工作制度,得0.1分;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得0.1分;制定防灾减灾宣传培训工作制度,得0.1分;制定防灾减灾绩效考核制度,得0.1分;制定综合减灾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得0.1分;制定防灾减灾档案管理制度,得0.1分。资料检查现场检查网格化管理(3分)DB6101/T 313420225.43分实行网格化管理,得1分;由社区相关负责人、社区灾害信息员、物
22、业管理人员、楼栋长、社区志愿者组成5级网格管理,得0.5分;网格化覆盖率达到100%,得0.5分;网格员发现的事故隐患处置率达到100%,得0.5分;及时对隐患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得0.5分。资料检查现场检查DB6101/T 316520239表A.1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验收细则打分表(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对应标准及条款满分分值评分细则(得分说明)验收方式得分验收记录二、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10分)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类别清单(6分)DB6101/T 313420226.16分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类别清单包括:建立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清单,得0.5分;建立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清单,得0.5分;建立火
23、灾风险隐患清单,得0.5分;建立城市内涝风险隐患清单,得0.5分;建立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清单,得0.5分;建立治安安全风险隐患清单,得0.5分;建立社会安全风险隐患清单,得0.5分;建立潜在供电安全风险隐患清单,得0.5分;建立公共设施安全风险隐患清单,得0.5分;建立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隐患清单,得0.5分;建立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清单,得0.5分;建立脆弱人群安全风险隐患清单,得0.5分。*(注:以上所列风险隐患,不存在此隐患,得0.5分;其他未列出的风险隐患,建立清单,得0.5分,总分值6分。)现场检查资料检查风险评估方式与方法(1分)DB6101/T 313420226.21分社区开展自我评估或
24、委托专业机构评估,得0.4分;评估时采用头脑风暴、情景分析、风险矩阵等方法,得0.1分;综合考虑导致风险的原因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后果、承灾体脆弱性、社区减灾能力,对社区风险进行评估,得0.1分;社区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风险评估,得0.4分。现场检查资料检查隐患排查方式与方法(1分)DB6101/T 313420226.31分开展综合检查,得0.1分;开展专业检查,得0.1分;开展季节性检查,得0.1分;开展节假日检查,得0.1分;开展日常检查,得0.1分;采取群查,得0.1分;采取点查,得0.1分;采取循章排查,得0.1分;采取类比复查,得0.1分;排查方式采用一种或几种组合的应用,得0.1
25、分。现场检查资料检查DB6101/T 3165202310表A.1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验收细则打分表(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对应标准及条款满分分值评分细则(得分说明)验收方式得分验收记录二、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10分)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报告(2分)B6101/T 313420226.4.11分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内容里涵盖基本情况:社区的人口、面积、地域、人口构架、灾害特点和灾害分布等内容,得0.2分;内容包括风险隐患原因:内因、外因分析,得0.3分;内容包括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措施:社区减灾组织对风险隐患的研判、开展演练的情况、发布预警信息和启动应急响应、对社区减灾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101 3165-2023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验收规范 3165 2023 综合 减灾 示范 社区 验收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