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 T 2624-2022 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技术规程.pdf
《DB45 T 2624-2022 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5 T 2624-2022 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技术规程.pdf(4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07.060CCS A 45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 26242022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effect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restoration project in coastal zone2022-12-01 发布2022-12-3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45/T 26242022I目次前言.III引言.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总体原则和要求.34.1评估目标.34.2评估原则.34.3评估对象.44.4评估内容.
2、44.5评估时间.44.6质量控制.55工作程序.55.1准备阶段.55.2调查阶段.55.3评估阶段.55.4应用阶段.56评估实施方案编制.67工程绩效评估.77.1评估程序.77.2评估体系.77.3评估指标调查.77.4评估方法.88综合效果评估.108.1评估程序.108.2评估准则层和要素层.108.3评估指标赋值方法.118.4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综合效果评估.128.5珊瑚礁生态修复工程综合效果评估.168.6海草床生态修复工程综合效果评估.198.7滨海盐沼生态修复工程综合效果评估.228.8潮上带植被生态修复工程综合效果评估.248.9海堤生态化建设工程综合效果评估.278.
3、10砂质海岸修复工程综合效果评估.329评估成果.359.1多类型工程组合评估.35DB45/T 26242022II9.2评估报告.35附录 A(规范性)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绩效评估计分表.36附录 B(资料性)部分指标调查方法.37附录 C(资料性)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表.38附录 D(资料性)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报告编制大纲.39参考文献.41DB45/T 26242022I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
4、治区海洋局提出、归口并宣贯。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赖廷和、宁秋云、林金兰、何斌源、黄中坚、刘昕明。DB45/T 26242022IV引言为科学评估广西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的绩效目标和综合效果目标的实现程度,推动工程组织有力、技术优化、效能提高,针对在广西海岸带开展的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滨海盐沼、潮上带植被、海堤生态化建设、砂质海岸等修复工程类型特征,制定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技术规程。随着海岸带生态修复领域研究的深入,及相关修复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将适时增补和优化完善相应修复类型的技术标准。DB45/T 262420221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技术
5、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技术的工作程序、评估实施方案编制、工程绩效评估、综合效果评估以及评估成果应用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7海水水质标准GB/T 12763.2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GB/T 12763.6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GB/T 12763.82007海洋调查规
6、范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GB 17378.2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GB 17378.32007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GB 17378.4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GB 17378.52007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GB 18668海洋沉积物质量GB/T 303632013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GB/T 51015海堤工程设计规范CH/T 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HY/T 0812005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HY/T 0832005海草床生态监测技术规程HY/T 255海滩养护与修复技术指南NY/T
7、 53土壤全氮测定法NY/T 88土壤全磷测定法NY/T 1121.12006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 1121.4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NY/T 1121.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 20172011植物中氮、磷、钾的测定SC/T 91102007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L 1909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DB45/T 8322012广西红树林生态健康监测技术规程DB45/T 12302015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评估技术规程DB45/T 262420222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海岸带coast
8、al zone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注:海岸带范围上限起自现代海水能够作用到的陆地的最远界,下限为波浪作用影响海底的最深界,或现代沿岸沉积可以到达的海底最远界限。来源:GB/T 181902017,2.1.33.2海岸带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coastal zone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或在适当的人工措施的辅助作用下,促进已经退化、受损或毁坏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和活动。注:广西主要海岸带生态修复类型包括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滨海盐沼、潮上带植被、砂质海岸等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修复及海堤生态化建设。3.3人工修复artificial re
9、storation对于无法通过消除外在压力,自我调节完成生态恢复的受损生态系统,通过人工辅助或者生态重建方式,加速自然恢复进程的修复模式。3.4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对人类生存及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功能。3.5工程绩效评估project performance evaluation对拟竣工验收的工程开展总体目标和考核指标实现程度的成效评估。注:评估框架涵盖“投入和保障”“实施和管理”和“目标和效益”3个方面。3.6综合效果评估comprehensive effect evaluation对完成竣工验收一定时间后的工程开展生态系统结构完善、功能提升和服务
10、增效等方面的综合评估。注:评估框架涵盖“资源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安全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4个方面。3.7基线对比法baseline correlation method通过在设定的基线时刻测定某一评估指标的基线值,对比评估时间的现状值与基线值以显示两者之间的差异,由此评估工程修复效果的分析方法。3.8期望对比法expectation correlation method通过历史数据或参照系调查获取某一评估指标的期望值,比对评估时间的现状值与期望值以显示两者之间的差异,由此评估工程目标实现程度的分析方法。3.9红树林mangroves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潮间带,受海水周期性浸淹的木本植
11、物群落。注:广西红树林修复工程中,常采用的树种为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obovata)、DB45/T 262420223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等。来源:HY/T 0812005,33.10珊瑚礁coral reef由活造礁石珊瑚和已死亡珊瑚的骨骼,以及少量的石灰质藻类和贝壳等造礁生物,长期积累沉积钙质所构成的隆起状的、具有复杂礁体结构的特殊海底生境。3.11海草床seagrass bed由一种或多种海草组成的海草群落。注
12、:广西海草床修复工程中,常采用的种类有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卵叶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贝克喜盐草(H.beccarii)等。3.12滨海盐沼coastal salt marsh处于海洋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区,规则地或不规则地被海洋潮汐淹没,具有较高草本或低灌木植被覆盖度的一种湿地生态系统。注:广西滨海盐沼修复工程中,常采用的种类有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 subsp.monophyllus)、茳芏(C.malaccensis)、海雀稗(Paspalum vaginatum)、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等。
13、3.13潮上带植被supratidal zone vegetation在特大潮或者风暴潮才能淹没的高潮线以上的海岸陆地上生长的植物群落。3.14海堤生态化建设seawal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保证海堤防潮御灾能力,优化海堤空间布局,采用生态材料,恢复生物群落,在堤前、堤身、堤后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的活动。3.15砂质海岸sand coast以波浪作用为主建造的,主要由砂(砾石)构成的海岸。来源:GB/T 181902017,2.2.74总体原则和要求4.1评估目标针对广西北部湾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类型及其特征,建立工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综合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确定评估标准及
14、权重,科学评估工程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反馈指导修复方案及工程验收制度优化完善,推动工程组织有力、技术优化、效能提高,为实施海岸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促进形成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常态。4.2评估原则4.2.1全过程原则DB45/T 262420224评估工作宜贯穿工程实施至效果验证全过程,包括工程设计期的问题诊断,工程施工期的动态监测及中期评估、验收评估,工程后评估及工程验收后若干年的再评估。及时总结评估工作中发现的经验教训,强化对后续同类项目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控管理等方面的指导作用。4.2.2系统性原则生态修复工程注重短期和长期的资源效益、生态环境效益
15、、安全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宜对概念设计、工程设计、实施和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的关键要素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分析和评估,推动修复工程组织得当,技术改进完善,提高工程效能。4.2.3科学性原则全面收集和调查工程实施前、中、后各阶段相关信息,充分与组织单位、技术单位、建设单位、监管单位、服务对象等利益相关者沟通交流,确保评估所需相关资料真实可靠、全面完整。调查评估工作宜实事求是,定量化评估指标,保证评估结果具有客观性、综合性和科学性。4.2.4规范性原则在评估方法简化、可操作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宜注重评估数据信息调查技术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可比性和合理性。4.2.5独立性原则宜委托无利
16、益相关的、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第三方开展评估工作,保证评估工作的独立性。4.2.6指导性原则与评估涉及各方充分沟通,发挥技术指导作用,推动工程及时顺利完成各项指标任务。4.3评估对象评估针对为解决主要生态问题开展的各类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包括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滨海盐沼、潮上带植被、砂质海岸等生态修复工程,及海堤生态化建设工程。4.4评估内容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包括工程绩效评估与综合效果评估两部分:工程绩效评估重点关注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预定绩效目标的实施效率和效果,包括“投入和保障”“实施和管理”“目标和效益”3 个方面;综合效果评估重点关注海岸带生态修复目标的实现程度、修复措施实施前
17、后退化生态系统在完整性、多样性、稳定性、弹性等方面的恢复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态服务效能的提升,设置涵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态过程、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关键指标,综合评估工程实施达成的资源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安全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4.5评估时间4.5.1完成工程所有计划任务后,可开展工程绩效评估。4.5.2完成竣工验收后若干时间后可开展综合效果评估。具体时间依修复工程类型而定,珊瑚礁、海草床、滨海盐沼、砂质海岸等修复工程设为 1 年3 年,红树林、潮上带植被等修复工程和海堤生态化DB45/T 262420225建设工程设为 3 年5 年。4.6质量控制重点关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调查人员技能培训、
18、仪器检定校准、样品采集处理及分析测定、成果归档等方面的质量控制,具体按GB 17378.2、GB 17378.3、GB 17378.5等规定执行。5工作程序5.1准备阶段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的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在开展调查工作前,编制评估实施方案。调查工作可以在工程准备至竣工之后的任何时间启动,因此评估实施方案可用于指导工程实施过程的跟踪调查方案。5.2调查阶段根据评估实施方案,开展充分的历史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获取工程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工程立项、设计论证、实施与过程管理等相关材料,以及资源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安全效益指标数据。5.3评估阶段根据现场调查和收集获得的相关信息,开展海岸
19、带生态修复工程的绩效评估和综合效果评估,剖析工程实施管理存在问题和形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完成评估报告。5.4应用阶段评估成果及对策建议作为海岸带生态修复工作主管部门指导后续同类项目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评估监管等方面的技术支撑。DB45/T 262420226图 1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工作程序图6评估实施方案编制6.1综合考虑工程类型、建设内容和预期目标,确定评估范围、评估时间、调查站位和调查方法,科学制定评估实施方案。6.2方案编制的主要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以工程区及其周边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整体为评估对象,以修复工程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为基本评估方向;DB45/T 26
20、2420227评估范围宜覆盖工程区及影响区域;调查站位布设宜全面覆盖、重点突出;调查频次宜充分;野外调查观测方法和分析测试方法宜选择现行有效的技术规范和标准。7工程绩效评估7.1评估程序评估单位开展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座谈交流和公众调查,获取工程的投入、保障、实施、管理、目标和效益等方面资料,提取工程绩效评估指标数据信息。成立评估小组,根据分级和赋值标准进行赋值,计算工程绩效指数,确定该工程绩效等级。总结存在问题,提出相应意见建议,编制工程绩效评估报告。7.2评估体系针对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过程管理特点,构建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三级绩效评估体系。工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
21、及其权重见表 1。表 1工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准则层权重要素层权重指标层权重投入和保障0.35技术投入0.30前期研究执行率1.00资金投入0.35资金到位情况1.00人力保障0.21施工能力水平1.00组织保障0.14组织机构健全性1.00实施和管理0.33组织管理0.32管理措施健全性0.37监管力度0.39招投标情况0.24施工执行0.47国家制度执行度0.31合同履约率0.41实施调整规范性0.28项目协调0.21工程协调情况1.00目标和效益0.32进度执行0.30预算执行率0.44进度执行情况0.56质量效果0.42绩效目标完成度0.64服务对象满意度0.36长效管理0.28后
22、期养护保障1.007.3评估指标调查7.3.1资料收集根据各类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绩效评估需求,收集工程施工前至验收过程中的相关材料,梳理提取前期调查研究、设计论证、审批、立项、实施与过程管理等各个环节所需数据。提供数据资料的单位宜具备相应的资质、设备和技术;用于评估的数据资料宜具备合法性、公正性、可靠性和时效性,且其适用范围宜包含生态修复工程所在区域。相关数据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DB45/T 262420228工程立项申报审批相关材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跟踪监测资料;工程设计、海域使用论证、环境影响评价等材料;工程招投标文件及合同;工程开工申请、施工现场确认记录、进度检查和查定意见、工
23、程变更申请等施工过程文件;工程监理、环境监理的数据、资料和报告;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总结报告及财务报告;工程竣工验收过程材料及验收结论。7.3.2现场踏勘现场踏勘检验工程的建设规模和质量,核对工程相关材料并判断其真实性。7.3.3相关人员访谈与工程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充分交流,全面掌握工程修复各阶段执行情况。对工程区周边社区居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满意度。7.4评估方法7.4.1分级和赋值标准工程绩效评估指标的分级和赋值标准见表2。部分指标的分级为、三个等级,对应评估值赋值分别为100、50和0;部分指标的分级为、两个等级,对应评估值赋值分别为10
24、0和0;部分指标视情况值赋。级代表效益显著;级代表效益一般;级代表效益很差。表 2工程绩效评估指标分级和赋值标准指标层指标说明赋值标准级级级前期研究执行率工程开展前期技术研究(调查评估、可行性论证、关键技术储备等)的程度和作用工程开展全面前期研究仅开展部分前期研究未开展前期研究资金到位情况工程资金到位金额和资金下拨时间等情况工程资金到位及时工程资金拖延半年以内,对工程实施产生一定影响工程资金拖延半年及以上,且对实施产生较大影响施工能力水平工程施工质量水平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施工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组织机构健全性工程内部管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执行力度工程施工前设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并分工明确/
25、工程施工分工不明确管理措施健全性主管部门对资金使用、施工安全和质量等方面制度建设的程度工程管理制度健全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无工程管理制度DB45/T 262420229表2工程绩效评估指标分级和赋值标准(续)指标层指标说明赋值标准级级级监管力度主管部门对资金使用、施工安全和质量等方面制度的监管程度主管部门监管到位其余情况酌情赋 0 分99 分招投标情况工程执行招投标程序的规范性工程项目招投标符合程序的,或按照规定不需招投标/未按招投标程序执行国家制度执行度工程对各项国家基本建设制度的执行情况工程严格执行全部国家建设制度其余情况酌情赋 0 分99 分合同履约率工程履行按照合同的严格程度工程严格按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5 2624-2022 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估技术规程 2624 2022 海岸 生态 修复 工程 效果 评估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