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2539-2022 稻鱼共生技术规范.pdf
《DB33 T 2539-2022 稻鱼共生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2539-2022 稻鱼共生技术规范.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150 CCS B 52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25392022 稻鱼共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ice-fish coculture 2022-09-27 发布2022-10-27 实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33/T 25392022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青田县农业农村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
2、欣、唐建军、怀燕、王岳钧、胡亮亮、郭梁、叶俊龙、吴敏芳。DB33/T 25392022 II 引言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标准时,可能涉及到6.1.3(确定最大沟宽阈值)与6.3.1.3(再生稻种植与管理)相关的专利使用。本标准的发布机构对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该专利持有者已向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保证,同意无偿使用上述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专利持有人:浙江大学。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标准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相关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DB33/T 25392022 1 稻鱼共生技术规范 1
3、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鱼共生系统中稻田环境、品种选择、稻鱼共生关键技术、档案管理、标准化模式图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稻鱼共生系统中水稻和田鱼的种养操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 496 肥料合理
4、使用准则 通则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稻鱼共生 rice-fish coculture 在稻田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田鱼,形成水稻和田鱼相互促进、养分循环利用的一种高效生态种养结合模式。3.2 田鱼 field fish 适应稻田浅水养殖环境的普通鲤鱼、鲫鱼等鲤科鱼类的统称。通常是指自然生长和养殖在各地稻田中的普通鲤鱼种群。3.3 稻田沟坑配置 field configuration of trench and puddle for fish 在稻鱼共生的田块设
5、置便于田鱼栖息的沟和坑,根据鱼种投放密度确定的沟坑式样、分布和面积占比的田间布局。DB33/T 25392022 2 3.4 共生密度 co-culture density 在稻鱼共生的田块,根据鱼种投放密度确定水稻栽插密度,形成的最佳稻和鱼的密度。4 稻田环境 水环境 4.1 田块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符合 GB 5084 的要求。大气环境 4.2 稻田所在区域的大气条件应符合GB 3095的要求。土壤环境 4.3 稻田土壤以壤土、粘土为好,pH 值 5.57.0,土壤环境符合 GB 15618 的要求。稻田基础设施 4.4 田埂高30 cm60 cm,宽30 cm以上。稻田内布设鱼沟和鱼
6、坑,布设方式见6.1。进水口与排水口设在稻田的斜对角,大小根据稻田排水量而定;拦鱼栅设置在进水口的外侧与排水口的内侧,栅的上端高出田埂15 cm20 cm,下端埋入土中15 cm20 cm左右。拦鱼栅的孔径以能防止鱼(尤其是幼鱼)逃出而水流可以自由通过为宜。5 品种选择 水稻品种选择 5.1 选择通过省级以上审定且株型紧凑、抗病虫、耐肥、抗倒伏的优质高产品种。再生稻选择生育期适合、再生能力强的品种。田鱼品种选择 5.2 以适合当地稻田养殖的田鲤鱼为主,也可选择鲫鱼等其他适合浅水养殖的品种。6 稻鱼共生关键技术 稻田沟坑配置 6.1 6.1.1 稻田沟坑配置方式 6.1.1.1 田间鱼沟的式样有
7、环形沟、条形沟和十字沟 3 种基本类型;鱼坑可为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具体视田块形状和大小等自然条件而定。6.1.1.2 根据田块大小和形状,可建成环形沟与十字沟、条形沟结合式样,多个“十”字沟或多个条形沟式样;坑可以布局在田边或田中央等,以适合于全程机械化操作为准,沟坑配置式样见附录 A。6.1.2 田间沟坑设置方法 DB33/T 25392022 3 6.1.2.1 鱼沟与鱼坑相通,并便于机械化操作,沟坑总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的 10%,符合 SC/T 1135.1的要求。6.1.2.2 面积小或者狭长的山区梯田可不设置鱼沟;面积在 1 亩(约等于 666.7 m2,下同)
8、及以上且田面宽度大于 50 m 的田块,设置鱼沟。沟的深度 30 cm 左右,沟宽的确定方法见 6.1.3。6.1.2.3 山丘区小田块可不设鱼坑;平原或盆地区面积在 1 亩及以上的稻田,在进水口设置鱼坑,深80 cm100 cm。6.1.2.4 鱼沟、鱼坑、进出水口相通;鱼沟和鱼坑的深度可根据鱼的目标产量适当调整。6.1.3 确定最大沟宽阈值 最大沟宽阈值可通过查阅附录B提供的速查图确定;也可免费使用稻渔沟坑比速算系统查询确定。附录C提供了稻渔沟坑比速算系统应用程序(APP)下载安装的二维码。稻鱼共生密度 6.2 在水稻目标产量不低于500千克/亩前提下,根据田鱼目标产量(50千克/亩150
9、千克/亩)规划水稻栽插密度。不同田鱼目标产量模式下水稻栽插参数和田鱼的放养密度参数见表1。表1 不同田鱼产量模式下水稻栽插和田鱼放养共生密度参数 目标产量(田鱼)水稻栽插行株距 田鱼放养密度(尾/亩)冬片鱼种(40克/尾60克/尾)夏花鱼种(5克/尾10克/尾)50千克/亩 25 cm20 cm 150尾/亩 600尾/亩 75千克/亩 25 cm20 cm 225尾/亩 750尾/亩 100千克/亩 30 cm20 cm 300尾/亩 900尾/亩 150千克/亩 35 cm20 cm 450尾/亩 1200尾/亩 水稻移栽和鱼种投放 6.3 6.3.1 水稻播种和移栽 6.3.1.1 种子
10、要求 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含量符合GB 4404.1的要求。保留采购单据和检疫合格证明。6.3.1.2 单季稻播栽 6.3.1.2.1 播种期与秧龄 浙江省单季晚稻播种期为5月上中旬。机械插秧,秧龄15天20天;人工插秧,秧龄以30天为宜。6.3.1.2.2 栽插行株距与式样 不同田鱼目标产量下的水稻栽插行株距参数见表1。水稻种植也可用宽窄行、大垄双行等种植方式,具体样式见附录D。杂交品种每穴插1株2株秧苗,常规品种每穴插3株5株秧苗。分蘖力强的水稻品种每穴栽植苗数可以适当减少。6.3.1.3 再生稻种植与管理 6.3.1.3.1 播种移栽期 DB33/T 25392022 4 播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2539-2022 稻鱼共生技术规范 2539 2022 共生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