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 T 3531-2023 人工林营建碳增汇技术指南.pdf
《DB23 T 3531-2023 人工林营建碳增汇技术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3 T 3531-2023 人工林营建碳增汇技术指南.pdf(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01 CCS B 0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 23/T 3531-2023 人工林营建碳增汇技术指南 2023-07-21 发布 2023-08-20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23/T 35312023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生态研究所、哈尔滨学院、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绥化院、庆安国
2、有林场管理局金沟林场、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自然资源权益调查监测院、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丽林实验林场。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清芳、孟庆峰、江璟瑜、王建明、江泳浩、申昊轩、王佳佳、贾丹、崔崧、杨帆、刘宇、祝彦杰、董骁勇、刘东亮、冯亚男、王明强、刘玉善、刘强、金术。DB 23/T 35312023 1 人工林营建碳增汇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人工林营建碳增汇的高固碳树种选择、造林地选择、苗木选择、造林技术、幼林抚育、抚育管理、减排管护及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人工林碳增汇营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3、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15776-2023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2015 森林抚育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高固碳树种选择 优先选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能力强的树种,同时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造林立地条件相适应,优先选择优良乡土树种;其次选择通过审(认)定的生长快、稳定性好、抗逆性强的良种。5 造林地选择 坚持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适宜造林地,尽可能营造混交林。6 苗木选择 应使用GB/T
4、 60010-1999 规定的级苗木,优先使用高固碳树种的苗木;优先采用就地育苗或就近调苗,减少长距离运苗造成的碳泄漏。7 造林技术 7.1 整地 DB 23/T 35312023 2 不采取烧除(炼山)的清理方式及其它人为火烧活动。整地宜在造林前一年进行。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宜采用全面整地,东部地区宜采用带状整地或穴状整地。穴状整地,在栽植穴中施入以农林废弃物或枯枝落叶为主的生物质肥料,再将表土回填,以减少碳排放。7.2 造林季节 栽植季节宜选在春季。7.3 栽植方法 栽植方法按GB/T 15776-2023 规定,人工植苗造林。7.4 初植密度 人工林主要造林树种的初植密度见表1。其他造林树种
5、初植密度按照GB/T 15776-2023 执行。表 1 主要造林树种初植密度 主要造林树种 初植密度(株/公顷)株行距 红松 20002500 2.5 m2 m 或 2 m2 m 云杉 20002500 2.5 m2 m 或 2 m2 m 落叶松 25003300 2 m2 m 或 1.5 m2 m 樟子松 20002500 2.5 m2 m 或 2 m2 m 杨树 12501650 2 m4 m 或 2 m3 m 水曲柳 25003300 2 m2 m 或 1.5 m2 m 胡桃楸 25003300 2 m2 m 或 1.5 m2 m 白桦 13201650 2.5 m3 m 或 2 m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3 3531-2023 人工林营建碳增汇技术指南 3531 2023 人工林 营建 碳增汇 技术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