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T 2686-2023 沙棘主要蛀干害虫防治技术规程.pdf
《DB14 T 2686-2023 沙棘主要蛀干害虫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 T 2686-2023 沙棘主要蛀干害虫防治技术规程.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65.020CCS B 65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26862023沙棘主要蛀干害虫防治技术规程2023-01-18 发布2023-04-18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14/T 2686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虫情监测.15防治技术.26防治效果检查.27档案管理.3附录 A(资料性)沙棘木蠹蛾形态特征和危害特性.4附录 B(资料性)红缘天牛形态特征和危害特性.5附录 C(规范性)沙棘主要蛀干害虫防治技术检查表.6DB 14/T 2686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
2、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亚琴、苗彤、高计青、高洁、姚丽敏、赵平、孙向宁、孙永明、冯丽娟、史磊、董华平、申慧。DB 14/T 268620231沙棘主要蛀干害虫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沙棘主要蛀干害虫沙棘木蠹蛾(Eogystia hippophaecola)和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的虫情监测、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检查和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沙棘主要蛀干
3、害虫的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 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沙棘木蠹蛾沙棘木蠹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木蠹蛾科(Cossidae),是危害沙棘的钻蛀性害虫,以幼虫蛀食沙棘根部和干部。沙棘木蠹蛾形态特征和危害特性参见附录A。红缘天牛红缘天牛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是危害沙棘的钻蛀性害虫,以幼虫蛀食沙棘干部和根
4、茎部。红缘天牛形态特征和危害特性参见附录B。4虫情监测踏查在沙棘分布区,沿林道、林缘及自然分界线进行踏查,查看有无沙棘整株枯死、树叶发黄等受害症状。调查记录沙棘木蠹蛾和红缘天牛的发生范围及危害情况,调查表见附录C。灯诱沙棘木蠹蛾成虫期,在沙棘灌木林缘,每5 hm2设置1台黑光灯,调查记录诱集沙棘木蠹蛾成虫数量,调查表见附录C。性诱沙棘木蠹蛾成虫期,在沙棘林缘每1 hm2悬挂1个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诱捕器,调查记录诱集沙棘木蠹蛾成虫数量,调查表见附录C。DB 14/T 268620232标准地调查对沙棘木蠹蛾和红缘天牛发生林地设标准地调查,按照林分面积大小设置标准地,5 hm2以下(含5hm2)设
5、置1块;5 hm2以上每增加5 hm2增设1块,每块标地面积0.1 hm2。在标准地内,采用对角线方法抽取20株样株,查看样株虫害侵入后是否有新鲜虫粪排粪孔,计算有虫株率。调查数据记录到附录C。危害程度划分沙棘木蠹蛾发生(危害)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分级指标按照LY/T 1681的有关规定执行,见附录C。红缘天牛发生(危害)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分级指标见附录C。5防治技术营林措施营造混交林,及时清除枯树、枯枝,集中销毁。重度危害林分平茬更新。物理防治沙棘木蠹蛾成虫期,每60 m设置1台黑光灯诱杀。生物防治5.3.1施用白僵菌轻、中度危害程度的沙棘林,在沙棘木蠹蛾和红缘
6、天牛幼虫期,利用孢子浓度为11010 mL-1的白僵菌孢子悬浮液进行灌根或树干基部撒施菌粉,间隔15 d20 d后再施药1次。5.3.2释放天敌昆虫红缘天牛轻、中度危害程度的沙棘林,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按照1:10(天牛:蜂)的放蜂量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性信息素防治沙棘木蠹蛾成虫发生期,在沙棘林缘悬挂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器间隔距离50 m,悬挂高度为诱捕器底部距地面1 m,诱芯20 d更换1次。6防治效果检查检查内容沙棘木蠹蛾和红缘天牛防治前和防治后有虫株率。以有虫株率减退率评价防治效果。检查时间灯诱或性诱在防治7 d10 d后检查,生物措施在防治
7、20 d30 d后检查。检查方法按照本文件4.4中调查方法,进行防治前和防治后的检查。DB 14/T 268620233计算公式有虫株率减退率%=防治前有虫株率-防治后有虫株率防治前有虫株率 100(1)7档案管理及时收集整理虫情监测、防治措施和防治效果检查的文字、数据和影像资料等,归档保存。DB 14/T 268620234AA附录A(资料性)沙棘木蠹蛾形态特征和危害特性A.1沙棘木蠹蛾形态特征沙棘木蠹蛾(Eogystia hippophaecola)属鳞翅目(Lepidoptera)木蠹蛾科(Cossidae)。卵:椭圆形,出产时为白色,逐渐变为暗褐色,与沙棘树皮颜色基本一致。幼虫:初孵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 2686-2023 沙棘主要蛀干害虫防治技术规程 2686 2023 沙棘 主要 害虫 防治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