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 T 1583-2022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控制规范.pdf
《DB36 T 1583-2022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控制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6 T 1583-2022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控制规范.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583-2022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控制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scomial infection in elder care facility 2022-05-30 发布 2022-07-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ICS 03.080.99 CCS DB36A 12 DB36/T 15832022 I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组织管理.3 5 清洁与消毒.5 6 常见感染病预防与处置.6 7 手卫
2、生.8 8 医疗废弃物的管理.9 9 污水的处理.9 10 感染控制物资管理.9 11 感染暴发管理.10 12 监测与报告.10 附录 A(资料性)常见消毒剂的使用及配置方法.12 附录 B(规范性)医务人员洗手方法.13 附录 C(资料性)常用防疫物资.14 DB36/T 1583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地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民政厅、江西康健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江西省养老服务中心、南昌
3、医学院、江西省民政学校、南昌县人民医院、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韶兰、刘茜、龚霞、袁玉兰、文旭、皮细雷、鲁梨英、邹璐。DB36/T 15832022 1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控制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控制管理的术语和定义、组织管理、清洁与消毒、常见感染病预防与处置、手卫生、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污水的处理、感染控制物资管理、感染暴发管理、监测与报告。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4、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1493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 GB 14930.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剂 GB 15979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GB 15980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8466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9083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GB/T 21417.1 医用红外体温计 第1 部分:耳腔式 GB 27950 手消毒剂卫生要求 GB/T 34855 洗手液 GB/T 36758 含氯消毒剂卫生要求 GB/T 37276 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
5、定 JGJ 450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MZ/T 132 养老机构预防压疮服务规范 MZ/189 养老机构洗涤服务规范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2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 医院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 511-2016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WS/T 592-2018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DB36/T 15832022 2养老机构院内感染 infection within senior care organization 老年人在养老
6、机构入住期间发生的感染或在机构内获得、离开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住前已开始或者入住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工作人员在机构内获得的感染也属机构院内感染。3.2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发病率 prevalence of infections within elderly care facility 在一定时间内,在院老年人中发生机构院内感染新病例的频率。3.3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暴发 infection outbreak within senior care organization 在同一养老机构或养老区域内,短时间内发生3 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3.4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监测 infection
7、 surveillance of senior care organization 长期、系统、连续地观察、收集和分析机构院内感染在养老机构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和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人员,为感染的预防控制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5 综合性监测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连续不断的对养老机构中入住的老年人和工作人员进行机构院内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3.6 目标性监测 targeted monitoring 根据养老机构院内感染管理的重点,对特定目标开展的养老机构院内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3.7 标准预防 standard pre
8、vention 针对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及工作人员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标准预防基于老年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包括汗液)、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均可能具有传染性,应进行隔离。凡接触上述物质者,都应采取防护措施。3.8 终末消毒 terminal disinfection 感染的老年人离开养老机构后进行的彻底消毒。3.9 高水平消毒 high level disinfection DB36/T 15832022 3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
9、法。3.10 中水平消毒 middle level disinfection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己定碘等)、醇类和氯己定的复方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3.11 低水平消毒 low level disinfection 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己定)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3.12 个人防护用品 personal pro
10、tective equipment(PPE)用于保护养老机构院内工作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物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及防护服等。4 组织管理 4.1 建立管理体系 4.1.1 养老机构应建立院内感染预防控制管理体系,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传染病防控工作。贯彻落实上级人民政府组织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定期与不定期评估院内感染风险、考核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措施,使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做到预防为主。4.1.2 养老机构应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形成明确分工,并接受监督检查和技术指
11、导。领导小组负责人应由养老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为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第一责任人。4.1.3 按照 GB/T 37276 的规定,确定为四级、五级的养老机构,应设置独立的感染管理部门和专职院内感染管理人员;三级(含三级)以下的养老机构,应指定院内感染管理工作部门并配备兼职院内感染的管理人员(人员配备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详见WS/T 592-2018 附录A)。4.2 建章立制 4.2.1 养老机构应依据国家卫生健康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结合机构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养老机构院内感染监测及报告制度;养老机构院
12、内感染知识培训制度;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DB36/T 15832022 4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急预案;出入养老机构管理制度;职工健康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环境清洁卫生制度;垃圾分类及污水管理制度;探视与陪伴制度;一次性用品管理制度;隔离观察区工作制度。4.2.2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防控管理制度至少应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及对人员的考核要求。4.2.3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管理部门或专/兼职人员应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4.3 管理要求 4.3.1 养老机构传染病的防控处置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上报,规范处置,暂停办理新入院老年
13、人,控制感染的蔓延。4.3.2 养老机构一次性使用的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管理应符合 GB 15979、GB 15980的规定,用后处理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达到无害化处理。4.3.3 养老机构应定期做好院内感染的监测工作,监测方法应符合 GB 15982、WS/T 312的规定。4.3.4 养老机构应根据人员行动路线情况,合理实行区域化通道管理。4.3.5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应按照WS/T 313要求做好操作前的洗手工作,按需做好个人防护。员工每年至少体检 1次,患感染性疾病期间不应从事养老服务工作。4.3.6 对医疗机构利用内部场所举办的养老机构,或养老机构举办对外开展诊疗服
14、务的医疗机构中的医疗服务区域与养老服务区域应严格分区管理,不得共用人员、设施设备,连接通道实行物理隔断,避免交叉感染。医疗服务区域老年人转入养老服务区域必须做好健康筛查,排除传染性疾病。4.3.7 养老机构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应急预案,每个季度至少开展1 次急演练。4.3.8 养老机构每年至少进行1次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自评工作,并保存记录。4.3.9 养老机构应定期对工作人员、入住老年人和探视者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普及宣传。4.4 培训考核 4.4.1 养老机构应把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教育作为工作主要内容之一,制订院内感染防控各级人员培训计划,并根据计划认真进行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知识和
15、技能的培训。4.4.2 养老机构负责人应接受传染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防控标准及规范性文件、专业技术知识等培训。4.4.3 养老机构感染控制管理的专(兼)职人员应接受院内感染监测、控制、管理的理论、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疫情应急处置的方法和措施等培训,并能指导实际工作。4.4.4 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应接受无菌操作技术、手卫生、个人防护、废物及污水处理等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的专业知识,并在工作中贯彻实施。4.4.5 养老机构护理员、后勤餐饮人员应接受有关预防和控制机构院内感染基础知识、消毒技术和消毒隔离方法等培训,具备感控风险基本识别能力,并在工作中正确运用。4.4.6 养老机构员工培训
16、考核至少每年一次,培训覆盖率达 100%,考核不合格不能参与相关工作。建立个人培训记录,培训相关材料归档。4.4.7 养老机构应帮助服务对象接受并配合院内感染的防控工作。DB36/T 15832022 5 5 清洁与消毒 5.1 环境物体 环境物体清洁与消毒包括但不限于:养老机构建筑和场地设计的清洁卫生标准应符合GB 3096-2008 中的 6.4卫生控制;日常采取以清水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的湿式清洁方法(按照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由洁到污,干湿分开的顺序进行)。不建议无感染指征使用消毒剂,受污染时应及时清洁消毒;外环境中很少接触的场所或没有受到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不需要消毒;不
17、应对室外空气消毒;复用的卫生用品如抹布、地巾使用后应清洁、消毒后干燥备用;有特殊感染及终末消毒时,宜选用高水平消毒剂如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浸泡法消毒后的物品在使用前须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以避免刺激人体组织;养老机构宜每月开展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公共区域(如卫生间、浴室、污物间、电梯轿厢等)的地面用含有效氯 500 mg/L消毒液湿拖消毒,每日2次,30min后用清水擦拭干燥;水龙头、按钮、扶手、电梯内壁用含有效氯250 mg/L消毒液擦拭,每日2次,30min后用清水擦拭干燥,常见消毒剂的使用及配置方法可参见附录A。5.2 重点区域 5.2.1 养老居室 5.2.1.1 室内环境整
18、洁有序,空气清新、无异味。5.2.1.2 老年人居室每日通风 2次,每次不少于30min。不宜开窗通风的,应配备机械换气通风设备,必要时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等进行空气消毒。室内空气有污染时,可选择紫外线消毒,每日1次,每次至少 30min,应在无人或适当遮挡下进行;也可选择空气消毒机或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喷雾消毒。5.2.1.3 老年人的床铺采取湿式清扫法,一床一巾;床头柜一桌一抹布,用后抹布用 250mg/L500mg/L(疑似传染的用 1000mg/L)有效氯浸泡30min,洗净晒干。出院、转出或死亡后,环境及床单位采取终末消毒处理。5.2.1.4 老年人的衣物每周至少清洗 1 次,床上
19、用品每月至少清洗 2 次,枕芯、床垫、棉被应定期拆洗并采取日光暴晒,遇有污染需及时更换;疑似传染的织物用 1000mg/L 有效氯浸泡 30min,洗净晒干。5.2.1.5 室内的电器每日清洁,每年至少2 次对空调的过滤网及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5.2.1.6 地面应每日湿式清洁12次,每周用含有效氯500 mg/L消毒液湿拖 12次,30min后用清水擦拭干燥;当有大小便、体液、血迹等污染时,应先用消毒剂(含有效氯1000mg/L 消毒液)处理后再清洁。5.2.1.7 厕所应设置专用拖洗工具,标记明确;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洗手池及坐便器每周用500mg/L 有效氯擦拭,作用30mi
20、n 后用清水擦净。5.2.1.8 护理员接触传染病老年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体液等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5.2.2 治疗室、处置室 5.2.2.1 分区明确,布局合理,标记清楚。5.2.2.2 医护人员进入室内操作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程。5.2.2.3 各种治疗车上层为相对清洁区,下层为相对污染区。DB36/T 15832022 65.2.2.4 治疗、处置按一般老年人、感染老年人的顺序进行;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依次进行;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塑料袋内按照医疗废物处理。5.2.2.5 严格区分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由保洁分类收集,医疗废物由专人先消毒再集中收集转运;传染性疾病老
21、年人接触的废弃物品应按照医疗垃圾处理。5.2.2.6 医疗单元、隔离观察区台面、地面、门把手、水龙头等可触摸的物体表面,应每天用含有效氯 500mg/L 消毒液擦拭12 次,作用30min后清水擦拭。5.2.3 食堂及餐厅 5.2.3.1 食堂及餐厅环境保持清洁、整齐,定期开展消灭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害虫的卫生防疫工作,并有检查记录单。5.2.3.2 功能区域的台面、地面、门把手、水龙头等可触摸的物体表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擦拭 3 次。抹布用含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后清水洗净晾干。5.2.3.3 食品的采购、储存、运输、加工、配送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
22、法的规定,建立采购台账及留样制度(冷藏条件下存放48h 以上)。5.2.3.4 食品分类存放,做到生熟分开、成品与半成品分开、食品与非食用品分开。5.2.3.5 应有专门收集厨余垃圾的容器,定点放置,每日处理,无存积。5.2.3.6 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符合GB 14930.1和GB 14930.2的标准与要求。5.2.3.7 餐具应先清洗干净,再用消毒毛巾擦干,放入消毒柜消毒至少 1h后使用。5.2.3.8 餐饮人员着好工作服及工作帽后方可进入操作间,严格执行手卫生。并定期体检,出现有碍食品安全病症者不得在餐饮部工作。5.2.3.9 工作人员与老年人应分区域、错峰去餐厅就餐。传染病流行期间
23、,就餐时应间隔 1m以上的距离。5.2.4 衣物清洗区域 5.2.4.1 洗涤区域应合理分区布局,通风良好,张贴洗涤工作流程及消毒工作流程标识。5.2.4.2 洗涤设施设备应符合MZ/189的标准与要求,设施设备上应贴有标识,注明功能及适用的洗涤类型。5.2.4.3 指定地点收集污物,避免在老年人居住区域或活动区域清点污物,做到专车、专线(人)运输。运送车辆洁污应分开,标识清楚,每日定时清洗消毒。5.2.4.4 老年人的织物应分类清洗后烘干或日光暴晒。分类包括但不限于:被服与衣物分开;内、外衣裤应分开;患有感染性疾病老年人与健康老年人被服、织物分开;有明显污染的与没有明显污染的被服、织物分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6 1583-2022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控制规范 1583 2022 养老 机构 院内 感染 预防 控制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