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61-2002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pdf
《GBZ 61-2002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Z 61-2002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pdf(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100 C60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61 2002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ccupational Dental Erosion 2002-04-08 发布 2002-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 布前 言 本标准的第 6.1 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16381-1996 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在接触酸雾的职业活动中可能引起牙酸蚀病。为了保护劳动者健康,便于开展牙酸蚀病的防治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
2、 A 是资料性附录,附录 B 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株州冶炼厂职工医院负责起草,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参加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GBZ61-2002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牙酸蚀病是较长期接触各种酸雾或酸酐所引起的牙齿硬组织脱矿缺损,其临床表现除前牙牙冠有不同程度的缺损外,还表现有牙齿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敏感,常伴有牙龈炎、牙龈出血、牙痛、牙松动感等,严重者牙冠大部分缺损,或仅留下残根,可有髓腔暴露和牙髓病变。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牙酸蚀病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劳动中接触各种酸雾或酸酐引起的职业性
3、牙酸蚀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180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3 诊断原则 根据接触酸雾或酸酐的职业史,以前牙硬组织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参考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牙齿硬组织疾病后,方可诊断。 4 观察对象 前牙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牙齿为可疑牙酸蚀者,可列为观察对象。 5 诊断及分级标准 5.1 一度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Z 61 2002 职业性 牙酸蚀病 诊断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