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3362-2021 水工预拌混凝土技术规程.pdf
《DB21 T 3362-2021 水工预拌混凝土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 T 3362-2021 水工预拌混凝土技术规程.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3.160 CCS P 55 DB21 辽宁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362 2021 水工预拌混凝土技术规程 2021 - 01 - 30 发布 2021 - 03 - 02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 3362 2021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规定 .2 5 原材料 .2 5.1 一般规定 .2 5.2 水泥 .3 5.3 骨料 .3 5.4 矿物掺合料 .5 5.5 外加剂 .5 5.6 水 .5 6 混凝土配合比确定 .6 7 设备管理 .6 8 试验管 理 .7 9
2、 混凝土生产 .7 9.1 一般规定 .7 9.2 混凝土拌和 .7 10 混凝土 施工要求 .9 10.1 混凝土运输 .9 10.2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10 10.3 混凝土温度控制 .10 10.4 混凝土低温季节施工 .10 11 质量检验 .10 11.1 一般规定 .10 11.2 原材料的质量检验 .10 11.3 混凝土质量检验 .11 DB21/T 3362 2021 II 前 言 本 文件 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 定 起 草。 本 文件 由辽宁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 文件 起草单位:辽宁省水利事务服务
3、中心、沈阳兴禹水利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辽宁省水 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 文件 主要起草人:王永宁、杨冬鹏、王俊达、赵淑杰、张霁宇、刘丽、周艳昆、 王圣海、 王浩宇、 李冰、 宫治军、 张黎、 赵玉权、 刘湘妮、 金亮、 姜子南、方亮、 李静、 郭继东、 郭湛湛、王旭东 、刘芳、 冯国军、王燕、马旭、张国辉、白玉新、王洪 斌 、邹建 飞、王 馨雪 。 请注意,本文件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 文件 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
4、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信地址:辽宁省水利厅,联系电话: 024-62181315 标准起草单位通信地址:沈阳市 和平区十四纬路 5号,联系电话: 024-23863890 DB21/T 3362 2021 1 水工预拌混凝土 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 混凝土 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备管理、试验管理、混凝土生产、混凝土 施工要求 、 质量检验。 本 文件 仅适用于 水利工程 混凝土 生产过程的技术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 文件必不可少的 条款 。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
5、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 。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9142 混凝土搅拌机 GB/T 10171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混凝土搅拌站(楼) GB/T 18046 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23439 混凝土膨胀剂 GB/T 27690 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 DL/T 5055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 DL/T 5100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 JGJ 63 混凝土用 水 标准 SL 17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 评 定规
6、程 SL 352-2006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 677-2014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于本标准。 3.1 预拌混凝土 ready-mixed concrete 在搅拌站(楼) 生产的、通过运 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的、交货时为拌和物的混凝土 。 3.2 水工混凝土 hydraulic concrete 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挡水、发电、泄洪、输水、排沙等建筑物,密度为 2400kg/m3左右的水泥基混 凝土 。 DB21/T 3362 2021 2 3.3 掺合料 mineral admixture 拌制水泥混 凝 土或砂浆时,掺入的粉煤灰、矿渣粉、磷渣粉、硅粉、
7、石灰石粉等矿物质材料 。 3.4 交货地点 delivery place 供需双方在合同中确定的交接预拌混凝土的地点 。 3.5 出厂检验 inspection at manufacturer 在预拌混凝土出厂前对其质量进行的检验 。 3.6 交货检验 inspection at delivery place 在交货地点对预拌混凝土质量进行的检验 。 3.7 水 灰 比 water cement ratio 单位体积 水泥混凝土用水量(饱和面干骨料)与胶凝 材 料量的质量比 。 3.8 胶凝材料 cementitious materials 水泥混凝土中水泥及掺合料的总称 。 3.9 拌和时间
8、 mixing time 材料加 水开始 至拌和料开始出料的时间 。 4 基本规定 4.1 本 文件 适用于大 、 中型水利工程 , 小型水利工程可参照执行。 4.2 混凝土搅拌站(楼)应符合 GB/T 10171 的规定。 4.3 混凝土 企业应设置能够满足质量管理要求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制定相关的质量 控制制度、环境保护措施及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4.4 混凝土 企 业应 具备取得相应检测资质和检测能力的试验室,试验室应 配备专业检测人员和 相应检测 设备。 5 原材料 5.1 一般规定 5.1.1 混凝土 所使用的原材料应符 合 SL 677 的规定,原
9、材料进场应根据验收规范按批次取样、检验, 检验结果符合 要求方可使用。 5.1.2 进场的原材料应有相应的 质量证明文件。 5.1.3 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等混凝土原材料 宜 通过试验优选确定,选择性能稳定,生产厂家相对固定 的产品。运送时应 随车附有质量证明 文件 。 5.1.4 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等混凝土原材料,应按不同厂家、品种、 规格 分别运输; 进场时应检 查 核 其厂商名称、品种规格、生产批号、出厂日期、供应数量等,并按不同 厂家 、品种、规格分别储存, 合 理划分储存区域, 设置明显标识,建立材料台帐 ,并采取遮阳、防雨、防风、防潮等保护措施。 DB21/T 3362 2021
10、 3 5.2 水泥 5.2.1 水泥品种的选用应根据 混凝土 的设计、施工要求确定。对于有抗渗、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宜选用 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对于大坝混凝土宜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矿渣硅 酸盐水泥以及低热微膨胀水泥;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宜采用低碱水泥。 5.2.2 水泥进场时应对每批次 的 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 、 安定性、强度等 项 目进行检验。必要时还 应检验其他指标。 5.2.3 袋装水泥储存时间超 过 3个月、散装水泥储存时间超过 6个 月时,使用前应重新进行检验。罐储水 泥宜 1个月倒罐一次 。 5.3 骨料 5.3.1 骨料选择应做到优质、经济、就地取
11、材。可选 用天然骨料、人工骨料,或两者相互补充。选用 人 工骨料时宜优先选用石灰岩质的料源。 5.3.2 工程 宜 使用非碱活性骨料配制混凝土。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混凝土结构用骨料,必须进行骨 料的碱活性试验,若骨料为碱 -碳酸反应时,应严禁使用;若骨料为碱 -硅酸反应时,应根据碱活性抑制 试验的规定进行判定。 5.3.3 当使用具有碱 -硅酸反应的活性骨料配制混凝土时,应对混凝土中的总碱量进行限制,并采取安 全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掺加粉煤灰、矿渣粉、硅 粉 等掺合料起到抑制混凝土中碱骨料反应的作用,掺合 料的种类及掺量应结合工程对混凝土的要 求,通过碱活性抑制试验确定。 5.3.4 依据混凝
12、土工程所处环境及结构类型的不同,应根据表 1 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表 1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骨料类型 具有碱 -硅酸反应的活性骨料 结构类型 类 类 类 干燥环境 混凝土中总碱 量不大于 3.0kg/m3 1、混凝土中总碱 量 不大于 3.0kg/m3; 2、由通过相关机构(省级以上)资质认证 的检测单位试验确认的有效抑制措施。 1、不宜使用具有碱 -硅酸反应的活性骨料。 2、若使用具有碱 -硅酸反应的活性骨料,应 符合类的相关要求。 潮湿环境 混凝土中总碱 量不大于 3.0kg/m3 1、 混凝土中总碱量不大于 2.5kg/m3; 2、由通过相关机构(省级以上)资质认
13、证 的检测单位试验确认的有效抑制措施。 1、不宜使用具有碱 -硅酸反应的活性骨料。 2、若使用具有碱 -硅酸反应的活性骨料,应 符合类的相关要求。 含碱环境 严禁使用碱活性骨料 备 注 类工程:指普通永久地面建筑物。如厂房、仓库、辅助建筑、临时建筑等。 类工程:指地面输水工程。如输水明渠、桥墩、导墙等工程。 类工程:指不允许发生开裂破坏的工程部位及重要的预制构件。如坝体、渡槽槽身、闸室、 PCCP 管、 预应力混凝土梁等,以及开裂后难以进行修复的暗渠渠身、倒虹吸管身、隧洞、灌注 桩、基础等地下工程 部位。 5.3.5 细骨料的品质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 a) 细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
14、使用山砂、人工砂、海砂及粗砂、特细砂(细度模数 0.7 1.5)应经试验论证。细骨料的表面含水率不 宜 超过 6%,并保持稳定,必要时应采取加速脱水 措施。 b) 细骨料的其他品质要求应符合表 2的规定 。 DB21/T 3362 2021 4 表 2 细骨料的品质要求 项目 指标 天然砂 人工砂 表观密度 ( kg/m3) 2500 细度模数 2.2 3.0 2.4 2.8 石粉含量 ( %) 6 18 表面含水率 ( %) 6 含泥量 ( %) 设计龄期强度等级 30MPa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3 设计龄期强度等级 30MPa 5 坚固性 ( %) 有抗冻和抗侵蚀要求的混凝土 8 无抗冻要
15、求的混凝土 10 泥块含量 ( %) 不允许 云母含量(按质量计, %) 2.0 轻物质含量(按质量计, %) 1.0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 SO3按质量计, %) 1.0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 浅于标准色 不允许 氯离子含 量(以干 砂的质量计, %) 细砂 中砂 粗砂 0.02 0.01 0.02 0.06 贝壳含量(按质量计, %) 细砂 中砂 粗砂 3.0 5.0 8.0 5.3.6 粗骨料的品质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 a) 粗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如有裹粉、裹泥或污染等应清除 。 b) 粗骨料的分级。粗骨料宜分为小石、中石、大石和特大石四级,粒径分别为 5 20
16、mm、 20 40mm、 40 80mm和 80 150(120)mm,用符号分别表示为 D20、 D40、 D80、 D150(D120)。 c) 应控制各级骨料的超径、逊径含量。以原孔筛检验时,其控制标准 :超径不大于 5%,逊径不大 于 10%。当以超、逊径筛 (方孔 )检验时,其控制标准 :超径为 0,逊径不大于 2%。 d) 各级骨料应避免分离。 D20、 D40、 D80、 D150(D120)分别采用孔径为 10mm、 30mm、 60mm和 115(100)mm 的中径筛 (方孔 )检验,中径筛余率宜在 40% 70%范围内。 e) 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应符合表 3的规定;粗骨料
17、的其他品质要求应符合表 4的规定 。 表 3 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 ( %) 骨料类别 设计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 30MPa 30MPa 碎石 沉积岩 10 16 变质岩 12 20 岩浆岩 13 30 卵石 12 16 DB21/T 3362 2021 5 表 4 粗骨料的其他品质要求 项目 指标 表观密度 ( kg/m3) 2550 吸水率 ( %) 有抗冻要求和侵蚀作用的混凝土 1.5 无抗冻要 求 的混凝土 2.5 含泥量 ( %) D20、 D40粒径级 1 D 80、 D150 (D120)粒径级 0.5 坚固性 ( %) 有抗冻和抗侵蚀要求的混凝土 5 无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12
18、软弱颗粒含量 ( %) 设计龄期强度等级 30MPa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5 设计龄期强度等级 30MPa 10 针片状颗粒含量 ( %) 设计龄期强度等级 30MPa 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15 设计龄期强度等级 30MPa 25 泥块含量 ( %) 不允许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 %) 0.5 有 机质含量(用比色法试验) 浅于标准色 5.4 矿物掺合料 5.4.1 掺合料品种和掺量 宜 根据工程的技术要求、掺合料品质和资源条件,通过试验论证确定。 5.4.2 当混凝土应用在水下工程时, 可掺用的粉煤灰宜符合 DL/T 5055的规定;当混凝土应用在水上工 程时,可掺用的粉煤灰宜符合 GB
19、/T 1596的规定;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 GB/T 18046的规定;硅 粉 应符 合 GB/T 27690的规定 。 5.5 外加剂 5.5.1 混凝土 生产企业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 比以及外加剂对水泥 的 适应性等技术条件,通过试验确定使用外加剂的品种及掺量。 5.5.2 混凝土 外加剂质量应 符 合 GB 8076、 GB/T 23439 及 DL/T 5100 等相关 技术标准 要求。 5.5.3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应掺 加 引气剂,混 凝土的含 气量不宜超过 7%, 混 凝土的最小含气量应通 过试验确定。 5.5.4 抗冻性能 指
20、 标 F200时,宜进行气泡间距系数 试验 ,保证抗冻性能达到规范要求 。 5.6 水 5.6.1 符合 GB 5749 的饮 用水,可直接用于拌和混凝土。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不应用于拌和 混凝土。 5.6.2 地表水、地下水 和 其他类型水在首次用于拌和混凝土时,应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检测项目和标 准应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a) 混凝土拌和用水与饮用水样进行水泥凝结时间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 间差均不应大于 30min,且初凝和终凝时间应符合 GB 175 的规定。 b) 混凝土拌和用水与饮用水样进行水泥胶砂强度对比试验。被检验水样配制的水泥胶砂 3d 和 28d
21、龄期强度不应低于饮用水配制的水泥胶砂 3d 和 28d 龄期强度的 90%。 5.6.3 混凝土拌和用水应符合表 5的规定 。 DB21/T 3362 2021 6 表 5 混凝土拌和用水要求 项目 钢筋混凝土 素混凝土 pH值 4.5 4.5 不溶物( mg/L) 2000 5000 可溶物( mg/L) 5000 10000 氯化物,以 CL计( mg/L) 1200 3500 硫酸盐,以 SO42-计( mg/L) 2700 2700 碱含量( mg/L) 1500 1500 注 :碱含量按 Na2O+0.658K2O计算值来表示。采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可不检验碱含量。 6 混凝土配合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1 3362-2021 水工预拌混凝土技术规程 3362 2021 水工 混凝土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