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5274-2020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规范.pdf
《DB13 T 5274-2020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5274-2020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规范.pdf(7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1.020.01 C 00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13/T 5274 2020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 隐患排查 治理规范 2020 - 11 - 19 发布 2020 - 12 - 19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T 5274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 语和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3 5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 . 4 6 隐患排查与治理 . 9 7 文件管理 . 19 8 持续改进 . 20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及评估方法 . 21 附 录 B (资料性附
2、录)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项目及要求 . 27 参考文献 . 74 DB13/T 5274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 卫生健康委员会 提出 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安科检测检验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洋 、曾昭光、 贾佳 、孙忠强、 邓杰 、康利波、王建兴、 付淑玲 、 王晓雪 、 牛海博 。 DB13/T 5274 2020 1 医疗机构安全 生产 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 与隐患排查治理 术语和定义 、 总体要求 、安全生产风险 管控、隐患排查与治理、
3、文件管理、持续改进 。 本标准适用于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 ,不包括医疗安全。其他卫生健康 单位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本文件。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GB/T 28001-2011、 GB/T 51116-2016、 GB 19489-2008、 GB/T 33000-2016和 WS 308-2019界定的以
4、及下列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 , 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 28001-2011、 GB/T 51116-2016、 GB 19489-2008、 GB/T 33000-2016和 WS 308-2019等 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医疗机构 medical institution 经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 从事疾病诊断 、 治疗活动 的机构。 WS 308-2019, 定义 3.1 3.2 风险 risk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组合 。 GB/T 28001-2011, 定义 3.21 3.3 安全风险 secur
5、ity risks 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后果严重性的组合 。 3.4 双重预防机制 dual preventive mechanisms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两个方面的预防性工作。 DB13/T 2937-2019, 定义 3.1 3.5 事故隐 患 accident and hidden dangers 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 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 物的 危险 状态 、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 的缺陷 。 DB13/T 5274 2020 2 3.6 危险源 hazard
6、可能导致伤害和健康损害的来源,包括可能导致伤害或危险状态的来源,或可能因暴露而导致伤 害和健康损害的环境。 GB/T 45001-2020, 定义 3.19 3.7 风险分析 risk analysis 认知风险属性和推断风险水平的过程 。 GB/T 51116-2016, 定义 2.0.14 3.8 医用气体 medical gas 用 于麻醉 、 治疗 、 诊断或预防用途 , 作用于病人或医疗器械的单一或混合成分气体。 常用的有 7 种气体:氧气、氮气、氧化二氮、氩气、氦气、二氧化碳和压缩空气。 WS 435-2013, 定义 3.1 3.9 相关方 related party 工作场所内
7、外与 医疗机构 安全生产绩效有关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单位 , 如承包商 、 供应商等。 GB/T 33000-2016, 定义 3.4 3.10 压力容器 pressure vessel 压力作用下盛装气体、液体介质的密闭容器 。 注 : “密闭”在这里是指以容器对外连接管口为界限的范围内能够形成一个独立的承压空间。 GB/T 26929-2011, 定义 2.2.1 3.11 安全标志 safety sign 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 , 由图形符号 、 安全色 、 几何形状(边框 ) 或文字构成。 SY/T 6355-2017, 定义 3.1 3.12 危险品 dangerous good
8、s 具有易燃、 易爆 、 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货物,包 括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氧化物、 有毒品和腐蚀品。 SN/T 3060-2011, 定义 3.2 3.13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 GB 19489-2008, 定义 2.18 3.14 重大火灾隐患 major fire potential 违反消防法律法规、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火灾危害增大,并由此可能造成 重大、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或严重社会影响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
9、素 。 GB 35181-2017, 定义 3.1 DB13/T 5274 2020 3 3.15 生物安全柜 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 BSC 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 和环境的危害。 GB 19489-2008, 定义 2.5 4 总体 要求 4.1 工作原则 4.1.1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应当坚持关口前移、源头管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 4.1.2 切实落实 医疗机构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强化监督管 理, 有效防范 安全事故 。 4.
10、2 机构健全 医疗机构应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应包括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 4.3 制度完善 4.3.1 建立、健全医疗机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补充完善,使各项制度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 便于落实。各项制度中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制度或内容: a)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b)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c)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保障制度 ; d) 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e) 安全生产风险的公告与警示制度; f) 绩效考核、持续改进制度; g) 危险作业制度; h) 风险岗位应急处置制度等。 4.3.2 制定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3.3 制定并实施生产安
11、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4 组织培训 4.4.1 医疗机构应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教育培训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开展 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确保从业人员知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的风险因素、风险等级、防范措施、 应急方法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4.4.2 培训人员应包括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实习人员等。 4.4.3 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理论、风险辨识评估 方法、隐患排查治理方法、双重预防机 制建设方法及具体要求等内容。 4.5 责任落实 医疗机构是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的主体,应落实医疗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 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
12、准等,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DB13/T 5274 2020 4 a)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应对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负责,并明确分管负责人、各部门、 各岗位职工及其他从业人员的责任 ; b) 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各部门分岗位、分科室、分专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 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并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并对排查治 理结 果进行检查 ; c)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应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施,并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 理所需的资金投入 ; d) 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应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e)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
13、各部门、各科室、各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排查隐患并进行治理。 f) 医疗机构应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 g) 医疗机构发包或出租生产经营项目、场所、仪器、设备,应在专门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承 包、租赁合同中,约定涉及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相关责任。医疗机构委托社会服务机构提 供风险管控与 隐患治理服务的,安全生产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5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 5.1 风险点确定 5.1.1 风险点 确定 原则 医疗机构 应分层次逐级划分风险点 , 应遵循 从大到小、 便于分类 、 功能独立 、 易于管理 、 范围清 晰的原则。 5.1.2 风险点范围 5.1.2.1 静态风险点 应建立 仪
14、器、 设备设施清单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 a) 部位 、 场所 、 区域 , 如 门诊急诊、病房、实验室、制药室、氧站(氧气站、供氧站、制氧站、 医用气体汇流排)、药品库房、危险品储存场所、 作业场所等; b) 仪器、 设备设施 , 如 医疗仪器 设备 、放射装置 、特种设备、电气设施、消防设施 等。 5.1.2.2 动态风险点 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 建立作业活动清单。作业活动主要按 工作 流程 、 区域位置 、仪器设备、 部门划分。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 a) 日常操作 , 如 医疗仪器、 设备设施操作 、各部位及场所的消防 巡检等; b) 异常情
15、况处理 , 如停电 、 停水 、 停气(汽 )、 停风 、停暖、仪器 设备故障处理等; c) 医疗仪器设备停用 及 检修后 的安全条件确认等; d) 其他作业活动 , 如动火 、 有(受 ) 限空间等特殊作业;场地清理及绿化保洁 、仪器 设备管线 外保温防腐 、 机泵机组 维修 、 仪表仪器维修 、仪器 设备管线开启等其他作业等。 e) 管理活动 , 如 人员管理、环境管理、 变更管理 、 应急演练等。 5.1.3 风险点排查 范围 排查应按 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物料储存运输、 工作 过程、安全设施、场所(环境) 或上述几 个 方面 的结合等进行。 DB13/T 5274 2020 5 5.2
16、 危险源辨识 5.2.1 危险源辨识内容 5.2.1.1 危险源的辨识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 a) 危险源的种类和危害性质; b) 危险源的数量; c) 危险源的分布和可能发生的位置等。 5.2.1.2 危险源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 仪器、 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 , 分为全面辨识和专项辨识。 医 疗机构 应结合自身情况分解落实。 5.2.1.2.1 全面辨识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 a) 安全机构设置、 安全生产责任制 、 操作规程 、 教育培训 、 现场作业 、 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管理 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 1) 安全机构设置情况; 2) 安全生产责任制
17、、 操作规程 、 安全培训教育和应急救援等安全制度的制定 、 修订及落实 情况; 3) 制度执行情况包括辨识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是否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 管理等各项制度。 a) 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 、 安全防护和 安全作业行为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 1) 岗位操作人员经职业健康检查无职业禁忌; 2) 个体防护应符合国家标准规范; 3) 工作过程依据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标准作业。 b) 普通 仪器、 设备设施和特种设备 , 能源隔离 、 机械防护 、防火、防放射危害 等涉及生产安全 的 仪器、 设备设施及其检验检测情况。 1) 仪器、 设备设施包括普通 仪器、 设备设施 、 特种设
18、备以及能源隔离 、 机械防护 、防火、 防放射危害 等涉及生产安全的 仪器、 设备设施; 2) 仪器、 设备设施辨识包括 仪器 设备的 使用、检修维护、 检测 、 废弃 、 拆除与处置 ,仪器 设备和附件及其检验检测情况。 c) 物料的使用过程,原材料、产品的储存、运输、装卸等可能产生的风险 ,危险废物的处置 等。 d) 仪器设备运行 和 防火防爆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 1) 规划 、 设计(重点是新 、 改 、 扩建项目 ) 和建设 、 投 用、 运行 、 拆除等阶段 , 其中安全 条件评价 、 安全设施设计 、 安全竣工验收 、 安全现状评价等 落实情况 ; 2) 大型 设备、仪器
19、使用 等常规活动和紧急 停用 等非常规作业活动; 3) 门诊急诊、病房、实验室、制药室、氧站、药品库房、危险品储存场所、 作业场所 防火 防爆 危险源辨识。 e) 建筑物 、 构筑物 、 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环境 , 以及与 医疗机构 相邻 的环境 、 场所和气象条件 ,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 1) 建筑物 、 构筑物; 2) 医疗机构 所在地区气候 、 地质 、 气象条件及环境影响等; 3) 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作业场所 , 如场所中的人员 、 车辆 、 临时存放物等。 5.2.1.2.2 专项辨识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 DB13/T 5274 2020 6 a) 生产经营环节或者生产
20、经营要素发生重大变化 , 如改建扩建工程项目 、仪器、 设备 、 管理 、 人员等发生变更。 b) 高危作业实施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 情况: 1) 一般 仪器 设备检维修 、 临时施工和零星作业。作业前 , 作业负责人会同相关负责人 , 对 施工的材料 、 设备 、 工器具准备情况;对 作业环境及其他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对作 业人员身体状况 、 精神状态和劳动防护用品佩戴等情况进行 安全生产风险 分析。作业完 毕试运转前 , 作业负责人会同相关负责人 , 对施工质量 , 现场清理和人员撤离 , 安全设 施恢复等情况进行验收。 2) 重点 仪器 设备检维修或大中修。 3) 多 部门 同时进行系
21、统性检修。 c) 新 仪器、 新 设备使用 前。应 针对实际情况进行 危险源辨识。 d)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 结合现场处置方案予以落实。事故发生后 , 对事故发生单位的 设备、仪器、操作规程、 人员 、 应急等进行辨识评估。 5.2.2 危险 有害因素辨识 5.2.2.1 危害因素的识别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 a) 依据 GB/T 13861 的规定 , 对潜在的人的因素 、 物的因素 、 环境因素 、 管理因素等危害因素进 行辨识 , 如造成火灾和爆炸等各类事故的原因 , 工作环境中造成职业病的化学 、 物理性危害 因素 ,仪器 设备 故障, 导致有毒有害 物
22、质、 气体泄漏的原因等。 b) 考虑物质固有的危险性 , 如燃烧性 、 爆炸性 、 毒害性 、 腐蚀性 、 放射性等。 c) 从机械能 、 电能 、 化学能 、 热能和辐射等能量的角度考虑。如机械能可造成机械伤害 、 物体 打击 、 车辆伤害 、 起重伤害 、 高处坠落 、 坍塌等 , 热能可造 成灼烫 、 火灾 , 电能可造成触电 , 化学能可导致火灾 、 爆炸 、 中毒 、 腐蚀等。 5.2.2.2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和后果 5.2.2.2.1 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 、 车辆伤害 、 机械伤害 、 起重伤害 、 触电 、 淹溺 、 灼烫 、 火灾 、 高 处坠落 、 坍塌 、 锅炉爆炸
23、 、 容器爆炸 、 其它爆炸 、 中毒和窒息 、 其它伤害。 5.2.2.2.2 危害因素引发的后果 , 包括人身伤害 、 伤亡疾病 、 财产损失 、 停 业、 违法 、 影响商誉 、 工 作环境破坏 、 环境污染等。 5.3 风险评价 5.3.1 风险评价准则 5.3.1.1 进行风险评价时 , 应考虑 安全生产要素 及其组合 存在的 脆弱性、 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影 响。 5.3.1.2 医疗机构 应结合 运行 特点和自身实际 , 明确事故(事件 ) 发生的可能性 、 严重性和风险度取 值标准 , 确定适用的风险判定准则 , 进行风险分析。 5.3.1.3 医疗机构 应组织相关部门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5274-2020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规范 5274 2020 医疗机构 安全生产 风险 隐患 排查 治理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