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 T 927-2010 有机食品 柴达木地区枸杞生产技术规程.pdf
《DB63 T 927-2010 有机食品 柴达木地区枸杞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3 T 927-2010 有机食品 柴达木地区枸杞生产技术规程.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点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 T9272010 有机食品 柴达木地区枸杞 生产技术规程 文稿版次选择 2010 - 08 - 04 发布 2010 - 08 - 15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 T9272010 I 前 言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绿色食品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燕铎、邵赟、魏克家、刁治民、文怀秀、赵晓辉、梅丽娟、吴培存。 DB63/ T9272010 1 有机食品 柴达木地区枸杞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枸杞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种苗选择、育苗、栽培、土肥
2、管理、整形修剪、病虫 害防治、鲜果采收、制干、贮存、运输及生产管理体系等。 本标准适用于柴达木地区有机枸杞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9137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8672 枸杞(枸杞子) GB/T 19630.1 有机产品 第1部分:生产 GB/T 19630.
3、2 有机产品 第2部分:加工 GB/T 19630.3 有机产品 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 GB/T 19630.4 有机产品 第4部分:管理体系 NY/T 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DB63/T 829 柴达木地区枸杞生态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 DB63/T 830 柴达木地区枸杞无性繁殖技术规程 DB63/T 858 柴达木地区枸杞栽培技术规程 3 产地环境要求 3.1 产地环境条件 3.1.1 气候条件 海拔2700m3000m, 年均气温不小于4, 大于10有效积温不小于1600, 年日照时数不小于3000 小时。 3.1.2 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为灰棕漠土、风沙土、棕钙土、灰钙
4、土、栗钙土。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活土层大于30cm, 土层深度大于1m,地下水位1.5m以下,土壤含盐量0.6%以下,pH7.58.5。 3.2 环境质量 DB63/ T9272010 2 3.2.1 有机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远离交通主干 线 100m 以上,周围 3km、主导风向 5km 内无工矿污染源分布。 3.2.2 基地的环境质量 3.2.2.1 土壤环境质量 符合GB 15618 二级标准。 3.2.2.2 农田灌溉用水 水质符合 GB 5084 二级标准。 3.2.2.3 环境空气质量 符合 GB 30951996 二级标准。 3.2.
5、2.4 大气污染物 保护地枸杞生产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应满足 GB 9137 的规定。 4 苗木繁育 4.1 品种与种苗选择 4.1.1 品种选择 以当地广泛栽植的优良品种为主,加强不同遗传特性品种的搭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选育的品种。 4.1.2 种苗选择 a) 选择有机枸杞种苗。当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苗时,可以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 苗,但应制定获得有机种苗的计划; b) 种苗质量应符合 DB 63/T 829 规定的、级标准。 4.2 繁殖方法 采用硬枝扦插无性繁殖方法。 4.3 营建采穗圃 4.3.1 圃地选择 苗圃地选择地势平坦、排灌畅通,土壤透气性好、肥沃、土壤熟化程度高
6、。土质为沙壤、轻壤或中 壤为宜,pH7.58.5,不选重盐碱地。地下水位1.5m以下。 4.3.2 整地与施基肥 a) 选定的苗圃地,在育苗上一年秋进行平整、耕翻和施肥。深翻 20cm30cm,平整高差小于 5cm, 耙耱,同时清除石块、杂草,达到土碎、地平。 b) 结合整地进行土壤施肥,每 0.067hm 2 施符合有机生产要求的农家肥 2000kg3000kg,均匀撒 入地表后深翻 20cm30cm,入冬前灌好冬水。 DB63/ T9272010 3 4.3.3 建采穗圃 建采穗圃时各品种分别建圃,做到一品一圃,从根源处杜绝各品种混淆现象的发生。 4.4 做床 第二年浅耕后做高垄或高床。
7、高垄规格:垄宽4050cm,垄间距为30cm,垄长根据地形而定。 高床:床面高于地面25cm,床面宽80cm,步道宽30cm,长度依地形而定。 4.5 插条采集 4月上旬至下旬,树液流动至萌发前。选用采穗圃内健壮植株做母树。母树树冠中、上部无破皮、 无虫害,1年2年生木质化营养枝条,粗度大于0.4cm。也可以选用同样规格的徒长枝,徒长枝要求髓 部充实,芽眼明显。 4.6 剪枝插穗 选用母树树冠无破皮、无虫害枝条,以中段部位为好,枝条直径0.4cm0.8cm,将其剪成1520cm 长的插穗。插穗上部留好饱满芽,距饱满芽1.0cm处平切。下切口在距第一个芽0.5cm处剪成马蹄形。每 50或100条
8、为一捆。 4.7 插穗处理 将整捆插穗端浸入水中5cm,浸泡时间约24h,至插条顶端髓心湿润为宜。 4.8 扦插 按行距5cm,株距40cm定点,人工在定线上开沟 或劈缝,将插穗下端轻轻直插入沟穴内,地上部留 1cm2cm,外露1个-2个饱满牙。沟穴封土踏实,外露插条部分覆一层细土,以细土刚好盖住插条为准, 将土拢一土棱。 4.9 苗圃管理 4.9.1 水分管理 扦插后立即灌透水。 插穗萌芽后, 幼苗生长至15cm20cm时灌第一水, 灌溉深度以不淹没苗床为宜。 6月下旬、7月下旬各灌溉一次。灌水量0.067hm 2 灌水40m 3 50m 3 。浇水时防止大水漫灌冲毁垄床。 4.9.2 松土
9、除草 浇第一遍水后,松土除草一次,松土深度5cm左右。第二、 三次松土除草在6月、7月灌溉追肥后进 行。 4.9.3 追肥 6月、7月,各追肥1次。第一次行间开沟,每0.067hm 2 施符合有机生产要求的农家肥80kg110kg, 施入后封沟灌水。 4.9.4 修剪 苗高20cm以上时,选一健壮枝作主干,将其余萌生的枝条剪除。苗高60cm时,剪顶。 DB63/ T9272010 4 4.9.5 病虫害防治 枸杞扦插苗容易发生的病虫害为:蚜虫、木虱、负泥虫、瘿螨和绣螨。6月初进行第一次防治,可 选用植物杀虫剂:苦参碱、鱼藤酮、除虫菊等,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附录B。根据虫情在整个发育 期防治2
10、次-5次。 4.10 苗木出圃 4.10.1 起苗 于第二年春季4月下旬土壤解冻后起苗,出圃前7天左右 灌起苗水。起苗时沿行向挖深30cm40cm 的沟,顺沟起挖,起苗时不伤皮、不伤根,尽量保持根系完整,根长大于20cm。 4.10.2 苗木分级及质量检验 栽植苗选用、级苗。苗木规格及质量检验按照DB 63/T 830方法。 4.11 包装运输 苗木根系沾泥浆,每50株一捆,用草袋等无害材料包裹,洒水捆好。外挂标签,写明苗木品种、规 格、数量、出圃日期,并附合格证、产地证、苗木检疫证书和苗木生产许可证书。 4.12 假植 在排水良好背风的地方挖深40cm60cm、宽60cm80cm的沟,将分级
11、后的苗木倾斜排列于沟内,假 植时,要将苗木头朝南,用湿土埋根,单排假植,做到疏摆、深埋、分层压实。 5 建园 5.1 园地选择 符合 3.1 产地环境要求,集中连片,规模种植。 5.2 园地规划 5.2.1 基本要求 合理设置加工区(枸杞制干、储藏等)、种植区(地块)、道路、排灌水利系统,以及防护林带、 绿肥种植区、堆肥场、养殖区等。 5.2.2 设置道路、缓冲带和水利系统 a) 设置连接枸杞园、加工厂和场外道路系统。 b) 枸杞园四周应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有效防止从常规地块或其他途径来的污染。缓冲带可以 是沟或路、荒地、草地、树林。物理障碍可以是墙、陡坎。作为缓冲带种植的作物,品种不能 为
12、枸杞,而且必须按照有机方式种植和管理,缓冲带收获的作物只能作为常规产品销售,并且 需要有可提供跟踪的完整记录。 c) 根据枸杞园规模和地势,规划灌 水渠、排水沟,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 5.2.3 营造防护林带 DB63/ T9272010 5 防护林的主林带与当地主风方向垂直,乔灌多树种混交;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以窄冠乔木混栽。 5.3 整地与施基肥 5.3.1 整地 栽植前一年秋季施行全面整地,风沙土在当年早春整地。依地块平整土地,平整高差小于 5cm,深 翻 25 30cm,耙耱后以 0.034h 0.067h 为一小区,建立隔水埂,隔水埂高度距离地面 40 50cm。 5.3.2 施基肥
13、 在苗木栽植前一年秋季或当年早春结合整地施基肥。 a) 低密度栽植基地: 30cm30cm40cm (长宽深) , 每穴施符合有机生产要求的农家肥 2kg 3kg。施肥时将肥料与表土混匀回填,灌足冬水。第二年春季栽植。 b) 高密度栽植基地:全面施肥,施肥量为每 0.067hm 2 施符合有机生产要求的农家肥 2000kg 3000kg,将肥料全园均施后深翻,灌溉。 5.4 栽植 5.4.1 时间 4 月中旬至下旬,土壤解冻后至树木萌芽前。 5.4.2 密度 小面积栽培0.067h0.67 h,株行 距1m2m,每0.067hm 2 栽植333株;大面积集中栽植,成地条 0.67hm 2 以上
14、,株行距1m3m,每0.067hm 2 栽植222株。 5.4.3 栽植方法 采用穴植法。按株行距定植点挖坑,挖 50cm50cm50cm(长宽深)栽植穴,将表土和底土 分别放置,将苗木根系放入穴中央,扶正苗木,先填入表土,填土约一半时,稍微向上提苗木,使苗木 根系舒展,再填入底土,踏实覆土,覆土略高于地面。栽植完毕后立即灌头水。 6 土肥水管理 6.1 土壤管理 6.1.1 每 2 年检测一次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含量。根据检测结果,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6.1.2 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基地保土蓄水能力。将修剪枝叶和未结籽的杂草作为覆盖物。 6.1.3 采取合理耕作、多施有机肥。行间间作豆科绿
15、肥(如紫花苜蓿等),间作的绿肥必须按有机农 业方式栽培。 6.2 土壤耕作 6.2.1 浅翻春园 4月中下旬土壤解冻后,灌头水后浅翻一次,深度10cm15cm。 6.2.2 中耕除草 DB63/ T9272010 6 5月8月中耕除草2次4次,于灌水 后地表干燥适于机械进入时进行,深度5cm10cm。第1次在5 月下旬,第2次在6月下旬,第3次在7月8月。中耕均匀,不伤根茎,不漏耕,清除杂草。 6.2.3 深翻秋园 灌冬水前,9月上旬10月上旬,翻土深度25cm 。根盘范围内,适当浅翻,以免伤及根茎,引起根 腐病。清除园区杂草。 6.3 施肥 6.3.1 肥料种类和来源 a) 有机肥,有机肥原
16、料主要来源于本农场或有机农场(或畜场)(见附录 A),有机肥原料堆制 按照 NY/T 1168 执行,彻底腐熟后才可用于有机枸杞基地。有机肥堆制过程中允许添加来自 于自然界的微生物,但禁止使用转基因生物及产品。经认证机构认可可购入一部分农场外的肥 料原料(见附录 A)。 外购的商品有机肥,应通过有机认证或经认证机构许可。 b) 矿物源肥料,允许使用天然来源并保持其天然组分的矿物源肥料作为矿质营养元素的补充。应 严格控制矿物肥料的使用,以防止土壤重金属累积。 c) 土壤培肥过程中允许使用和限制使用的物质见附录 A。使用附录 A 未列入的物质时,应由认证 机构按照附录 D 的准则对该物质进行评估。
17、 d) 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城市污水、污泥,禁止使用人粪尿。 6.3.2 施肥方法 6.3.2.1 基肥 9月下旬10月下旬灌冬水前,每0.067hm 2 施符合有机生产要求的农家肥2000kg3000kg,或商品 有机肥200kg400kg,开沟深施,深度20cm以上,施入定量的肥料施入沟内,与土拌匀后封沟。 6.3.2.2 追肥 6月8月,每月初各施肥一次,每0.067hm 2 施腐熟后的农家肥约1000kg,沿树冠外沿开环状沟或对 称沟,沟深2030cm、宽30cm,将定量的肥料施入沟内,与土拌匀后封沟灌水。 6.3.2.3 叶面肥 根据枸杞树生长 情况合理使用,叶面肥必须获得有机认证
18、或认证机构同意使用。叶面肥在枸杞鲜 果采摘前10d停止使用。 6.4 灌水 按照DB63/T 858 执行。 7 整形修剪 按照DB 63/T 829执行。 8 病虫草害防治 DB63/ T9272010 7 柴达木地区枸杞园的虫害主要有枸杞蚜虫、枸杞瘿螨、枸杞绣螨、枸杞木虱。病害有黑果病、根腐 病、白粉病。 8.1 基本原则 病虫草害防治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从整个枸杞园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 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 保持枸杞园生态平衡,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 8.2 防治方法 8.2.1 农业防治
19、 a) 通过选用抗性较强的品种,培育壮苗。 b) 适时修剪,剪除病虫枝条,增强枸杞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c) 土壤耕作,早春土壤浅耕、中耕除草、合理施肥、适时灌水、秋季深翻晒土,杀灭土层越冬虫 体,降低虫口密度。 d) 清洁枸杞园及周围,将枯枝落叶、病虫枝、杂草清理出园或深埋。 8.2.2 物理防治 采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性诱杀、糖醋诱杀及人工捕杀等方法。 8.2.3 生物防治 a) 保护和利用当地枸杞园中的草蛉、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以及蜘蛛、捕食螨、蛙类、蜥蜴 和鸟类等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 b) 允许有条件地使用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 c) 允许有条件地使用矿物源农
20、药 8.3 农药使用准则 8.3.1 禁止使用和混配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8.3.2 植物源农药宜在病虫害大量发生时使用。 8.3.3 有机枸杞园主要病虫害、防治时间及方法见附录 B。 8.3.4 有机枸杞园病虫害防治允许、限制使用的物质与方法见附录 C。使用附录 C 未列入的物质时, 应由认证机构按照附录 D 的准则对该物质进行评估。 9 污染控制 9.1 有机地块与常规地块的排灌系统应有有效的隔离措施,以保证常规农田的水不会渗透或漫入有机 地块。 9.2 常规农业系统中的设备在用于有机生产前,应得到充分清洗,去除污染物残留。 9.3 在使用保护性的建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3 927-2010 有机食品 柴达木地区枸杞生产技术规程 927 2010 柴达木 地区 枸杞 生产 技术规程
